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武不可兩用
2008/10/23 23:27:00瀏覽385|回應0|推薦0

這是本人八年前寫的,關於兩岸關係系列文章中的一篇,本來打算讓它「文存檔案」算了,張銘清的一句「沒有台獨,沒有戰爭」,意外讓人可再思考這個話題,遂將其翻出來。「不可兩用」,是指武力只能用來阻嚇台獨,不可用於促進統一。


武力反獨,和平統一

—— 北京對台問題反思之六

原載 2000.11.7 ~ 12.29 《世界日報》 、 《環球華報》

海峽兩岸分合恩怨,情勢複雜。這麼多年來,一直是台灣當局比北京更能看清局勢的真相。也因此,台灣雖弱小,卻總成為雙方關係演進發展的先行者和事件製造者,北京雖強大,卻一直是被動地跟在後面遲鈍反應。 2000 年三月台灣政權易手之前,北京對台灣只有兩招 ﹕ 武嚇與批李(登輝)。但是,這對阻止李登輝 96 年連任總統、防止民進黨上台、遏止台灣島內的「非中國化」思潮、化解台獨,完全無能為力。北京過去的對台政策最後以陳水扁接掌李登輝班執政,基本宣告失敗。

台灣「變天」後,北京的對台政策作了大調整。但是,在陳水扁贏得大選後,戲仍是台灣的多,動作仍是北京的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北京只會被動地「以不變應萬變」,守著「聽其言觀其行」無所作為,隨後才慢慢有新提法、新動作陸續出爐,風雲際會地逐步掌握了某些主導權。但總的來說,北京的反應經常慢半拍,跟不上形勢發展。

目前,兩岸局勢與一年前陳水扁剛上台時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

一、北京對台政策的大調整終於逐步落實,招數多,柔度大,善意誠,超過已往任何時候 。 其促統效果也是明顯的,比如與世敵國民黨便急速拉近友好關係,前些日子國民黨副主席吳伯雄訪大陸,受到北京官方高格調歡迎和接待。北京更期待國民黨主席連戰來訪。可以說,這是自上世紀二十年代初孫中山仍健在時的第一次國共合作之後,八十年來從未有過的真正關係改善。

二、台灣島內逐漸呈現亂局。這當然不利於民進黨政府和台獨勢力,而為北京所「樂觀其成」。

三、陳水扁政府在避談「一個中國」的同時,又一項項推出客觀上有利統一的兩岸關係實務政策,前文已經提及。這反映了統一的必然趨勢,應該也反映了民進黨內的現實狀況 : 一方面,務實派清醒認識到未來統一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台獨基本教義派仍有強大勢力,結果,「緩統」在事實上成了陳水扁政府只能做,不能說的兩岸政策。

四、與北京默契互動相對良好的美國克林頓政府任滿離去,共和黨的小布希登上政權舞台,種種跡象顯示,其兩岸和對華政策會有重要變動。

在這樣一個時刻,北京是否有必要認真檢討其「不放棄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立場?

所謂「武力解決」,包括武力反台獨和武力謀統一。這兩種用武,目的相異,有本質區別。台獨如一旦成真,其骨牌效應極可能引發大陸本土的其他種種獨立運動,使中國四分五裂,北京對此唯一的有效「正當防衛」方法,就是以武力反制台獨。這個用武立場實際上得到國際社會默認,否則不會有國際上普遍的「一個中國」共識。但武力謀統一就是另一回事,道理不言自明。北京如只是籠統地提「不放棄武力解決」,也算是一種「模糊政策」。目前台灣島內產生有利於北京的亂局,此「模糊政策」正是主因之一。

但是,這個「模糊政策」更有其嚴重的副作用 : 凝聚團結台獨基本教義派;兩岸軍備競賽無限升級;兩岸「擦槍走火」導致「意外戰爭」的可能性時隱時現;美國軍事力量介入兩岸關係;美國放縱甚至鼓勵日本擴軍和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北京對此反對乏力;美日台(或許還可加上印度越南菲律賓等其它與北京有矛盾國家)在軍事上合力對付北京,拉長北京戰線;中美軍備競賽,北京雖不斷拉近與美國的軍事實力差距,但在可見未來,仍將長期居於下風;中美關係不正常影響北京從美國獲利;亞洲週邊國家對北京的疑慮;北京與周圍小國有利益衝突時「投鼠忌器」,不敢抗爭;北京不得不親俄疏美,而這是違反中國自身根本利益的「無本之木」政策,因為中國「現代化」所需的資金、技術、觀念,全部來自西方,中國人(包括中共高幹)普遍不向往俄國,而喜歡歐美,中國的進步,不靠俄國靠西方;同樣現象也出現在北京與其它第三世界國家之間 …… ,以及非常重要的一點 : 對北京形象的殺傷。北京極為重視其國際形象 , 還想舉辦「奧運」,但「武力統一」的戰旗一日不收,北京在國際上便一日走不出道義的被告席。北京無法動武,卻要背負動武的「黑鍋」,承受「動武姿態」的種種不良後果。可是這一切沉重代價所換來的,並非統一在望,而是台灣一路疏離,統一遙遙無期。這種政策,可說是「偷雞蝕米」,得不償失,是一盤不折不扣的賠本生意。

不難看出,和平統一台灣,是北京全盤國際政治戰略和「大國夢」的關鍵棋。這步棋下不好,北京會輸得很慘。

北京即將進入 WTO 。北京對 WTO 持正面態度,這是對的。

其實,加入 WTO ,是北京在經濟上走向世界,和平統一台灣,是政治上走向世界。北京應該以對待 WTO 的態度正面看待「和平統一」。像加入 WTO 一樣,「和平統一」是挑戰,更是機遇。中國一定要統一,而且一定要和平統一,只有這兩點都做到,中國才能圓其「大國夢」。

時至今日,北京難道不該像美國新總統小布希一樣,屏棄「模糊政策」,明確宣布 : 武力只用來防範台獨(台灣不獨),統一只用和平方式(大陸不武)?

全文完 , 2001 . 2 . 8


註﹕本人現已放棄「和平統一」說,改採「民主統一」。

08.10.23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2323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