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正視「兩岸必一戰」的嚴峻挑戰(上)
2008/10/23 21:59:45瀏覽539|回應1|推薦0

就台灣問題寄望胡溫新政(上)

2004.09.24《環球華報》

江澤民終於「全退」了。當輿論還普遍聚焦於此次中共政權「和平轉移」的正面意義時,我們實在很有必要來冷靜關注胡溫新政權面臨的嚴峻挑戰。

在中共內政外交的諸多挑戰中,最可怕的莫過於台灣問題,因為兩岸正逐步走向一場只有三輸、四輸,沒有一方單贏的戰爭。

兩岸關係在江澤民掌權的十五年內一路惡化,以至到後來據說江本人也悲觀認為「兩岸必有一戰」。這個看法當然違反符合各方利益的「和平統一」神聖原則,但我們不妨順著這個思路,將「必一戰」鋪開來分析一番。

所謂「戰」,無非有四種後果﹕不戰而勝、戰而勝、戰而敗、不戰而敗。目前中共其實處於第四種的「不戰而敗」。照此下去,台灣遲早會「和平獨立」,這是中共極力想擺脫的局面。

那麼,另外三種情況又如何?

第一種,不戰而勝﹕這是中共對台的長期戰略,但至今無效。未來呢?難以樂觀。

「不戰而勝」不僅是兩岸間的軍事較量,也是牽涉到美國和日本的國際政治,更與中國本身能否「長治久安」息息相關。

首先,中共如能借助武力逼迫,不費一槍一炮統一台灣,這就表示中共成功地「武力崛起」,成為專制體制的亞洲首霸,美日絕不會接受,一定聯手制約,目前局面正是如此。

其次,中共如要衝破美日(加上台)的制約,其軍力必須足夠強大。很遺憾,在可見將來,我們看不到中共在軍事上戰勝美日台軍事同盟的可能性。

再者,就算中共終於逼退美國日本,「不戰而勝」了,也留下嚴重後遺症﹕只要政治環境一寬鬆,台灣民間就要清算這武力逼迫下的強制統一,並再次引發台獨,一如台灣清算「二二八事件」一樣。難道中共就此必須永遠維持政治不寬鬆的專政體制嗎?

第二種,戰而勝﹕一如上文所言,以軍力而言,暫且不談核戰,只論常規戰爭,中共無法戰勝美日台軍事同盟。

就算「戰勝」了,台灣一定受創極重,這使中共面臨比「不戰而勝」更壞後遺症﹕在台灣播下仇恨種子,只要政治環境寬鬆,歷史清算必然導向更頑固台獨。

第三種,戰而敗﹕既然不可能「戰而勝」,那就只會「戰而敗」,成為「第二次甲午戰爭」,後果如下﹕

一、中共海空軍實力被消滅大半;

二、大陸沿海發達地區受戰火摧殘,中共經濟實力劇損;

三、台灣付出慘重戰爭代價後宣布獨立,美日不反對,甚或支持,外交承認「台灣共和國」,引發國際承認的連鎖反應,戰敗的中共對此無策;

四、中共不致失去政權,但對內控制力對外影響力大減。台獨成功直接鼓勵藏獨疆獨,西藏和新疆發生獨立騷亂,中國真要四分五裂;

五、「改革開放」這一中國 本土 近代史上的第三次現代化嘗試再被打斷(第一次是甲午戰爭前的「洋務運動」,第二次是北伐後、抗戰前蔣介石推動的「新生活運動」),中國再走漫長歷史回頭路。

如果這場「台海戰爭」演變成核戰,後果不堪設想,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共仍然不可能單贏,也許「最好」結局是與美日台「同歸於盡」,「最壞」則是﹕中共以核武器重創「中國領土」台灣、中創日本、小創(相對而言)美國,自己卻被美國壓倒性核力量炸得體無完膚。

可見,「勝」,不論是「不戰而勝」,還是「戰而勝」,皆不可取 ---- 因它留下後遺症,不利中共告別專制,走向「長治久安」的民主中國;至於「戰而敗」,更費墨遑論!


註﹕本人現已放棄「和平統一」說,改採「民主統一」。

08.10.23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2323200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统一
2008/12/01 08:54
中国的民族统一问题,就是太多人像您一样,言必出民主,所谓没有民主,不能统一,但是中国的民主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而台湾的民主,却让我们看见了一个越民主社会越撕裂,分离主义势力越嚣张!这怎么能不让很多人担心?中国民主化以后的未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