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讚「藍海」,行「紅海」,台灣人「愚善」
2009/07/21 01:52:48瀏覽8272|回應22|推薦5

「世運」在高雄舉辦,台灣的「中華隊」女子拔河衛冕成功,「聯合晚報」高興地寫社論,卻嘆道﹕「拔河隊員因為練習而把手磨到長繭、身材變樣,甚至於丟了飯碗;而即便奪得金牌,拔河隊員還是難免擔心『前途在哪裡』?運動選手的這種感嘆,其實不是第一次聽到。」

讀到這裡,我的立即反應是,那你去從事這項運動幹什麼?拿金牌已是到達頂尖了,你還要擔心「前途」,這說明作為一個「行業」,不管是謀生,還是志趣,還是其他「價值」,這項運動在本質上就是沒有「前途」的,你可以作為一種興趣偶爾玩玩,可以視為一項培養團隊精神的勵志活動時而搞搞,可以當作一個娛樂節目在群眾活動中拉動氣氛,可是,要賠上青春歲月,練習到「身材變樣,甚至於丟了飯碗」,值得嗎?如此鼓勵青年學生投入,那不是在誤人子女嗎?

「聯合晚報」接著寫道﹕「運動選手要求國家照顧,這樣的呼聲也從來沒有停過!但除了奪得獎牌頒發獎章和獎金之外,國家是否還能夠多為運動選手做些什麼?」

「聯合晚報」錯了。這項運動一沒有商業炒作價值,二沒有「為國爭光」的價值,因為「世運」在世界運動中地位不高,在「世運」中奪標,不算什麼。這話或會觸怒一些台灣人,可是,看看吧,以台灣的運動實力,在奧運只夠拿幾塊銅牌的,卻在這次「世運」拿了一堆金牌,台灣選手從奧運的「下駟」變成「世運」的「上駟」,正反襯出「世運」的金牌只等於奧運的銅牌,可想而知,「世運」的水準,在世界體育界是什麼位置,雖然它頂著「世運」的大名稱。到「世運」來拼體育,這種除了自我感覺良好,其餘價值不大的事情,要國家出面,拿納稅人的錢來空養,這符合什麼經濟規律?

體育運動是台灣的弱項,拼命要在體育上出人頭地,這叫做「用己之短,擊人之長」。台灣為什麼這麼蠢,從總統開始,到聯合報、中國時報、……報的各媒體,到民間,到處這麼鼓吹體育運動?因為台灣人想反轉自己沒有國際地位的自卑感,想瘋了,又不知道該怎麼反轉,便只能「追風」、「跟風」,看見有別國玩體育玩出名堂經,台灣便照樣學樣。體育運動有三大用處﹕鍛練身體、商業炒作、國際名聲效應,台灣人看中的,就是這「國際名聲效應」的「虛價值」,以為和一堆國家擠在一齊拼體育,台灣就能「讓世界看到」,有國際地位了。這讓我想到一整階層沒有主見的日本女人,個個挎上一個「LV」包,以為只要躋身「LV」族,就自我感覺變得「有品味」起來,一樣。

台灣的「輿論」刮「藍海戰略」風,刮到現在沒有停過,可是台灣人瘋體育,就是不折不扣的「紅海戰略」。這可見,台灣的所謂「藍海戰略」風,也不過就是「跟風」,不是台灣人願透徹理解、真正運用「藍海戰略」,否則台灣人該以平常心看待體育,而以真正有創意的態度,去尋找、建立台灣的「藍海之長」,以此來「擊人之短,為國爭光」。看台灣社會對待體育的傻瘋,就知道,台灣人對「藍海戰略」,其實不過是「葉公好龍」而已。

早說過了,台灣真正有競爭力的「軟實力」是「大愛」,那才是台灣的「藍海」,可是台灣人不懂這些。

與其搞一次「世運」,不如以「華人世界最大、全世界佛教界最大、全世界最大的慈善團體出在台灣(即慈濟)」為背景、為賣點,舉辦一次「世慈」---「世界慈善大會」。慈善,這才是台灣的「藍海」。

寫到「慈善」,便聯想起,在日常生活中深深感到台灣人確實非常善良。常常覺得,盡管同文同種,和大陸人相比,台灣人更熱情、更有禮、更心思單純、更通情達理、更遵紀守法、更克己忍讓、更願意奉獻、更……。可是,如果離開這種屬於「基本道德」的「善良」,往「理性」、「知性」的上方走,台灣人的群體見識就開始出問題,本文的「藍海」、「紅海」議題是一個例子,其他如國家認同、族群、藍綠、統獨、兩岸、台美日關係……,無不如此。

捨棄與台灣人的善良本性相符,並且已經成就卓絕的「慈善」,去追逐台灣人並不擅長的體育;讚美「藍海」,卻擁抱「紅海」;滿腦生意經,國際貿易如此成功,「行銷台灣」卻蹩腳至此,我還是那一聲感嘆﹕唉,台灣人的「愚善」!

09.07.20

附「聯合晚報」社論﹕運動選手需要怎樣的照顧?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3151890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yokel
感恩
2009/07/22 08:50

雖然愚善,沒有什麼不好!

被打了,被騙了,被巫陷了,笑一笑就好,仍要感謝他們,讓吾等有機會觀看未

盡內省之心行為,常說:「繁華一瞬間,平常仍長久。」

繁華正道取得須有多久輪迴啊 !

旁門走道取得繁華,光景一瞬間啊!

一雙手,二個手心,二個手背,但都是『手』。揚善心,守惡念,才是完整的

『手』。

藉此『手』,『手』如『心』。

守住台灣人普遍『善念』,等同守住『台灣島』。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此文作者說他出身大陸
2009/07/21 16:39
此文作者說他:出身大陸的加拿大籍台灣女婿。
(不論如何,娶台灣人,不表示了解中華民國台灣體育狀況!)

樓下讀者allen說的對:
世界運動會是為了彌補無法在奧運競技的運動項目

作者說「世運」的金牌只等於奧運的銅牌
(請問大陸攀岩金牌也只等於奧運的銅牌嗎?)
(大陸政府為何要花錢培訓攀岩選手?)

你想要中華民國放棄國際運動比賽
相信你的中華民國籍夫人應該是難以同意的

你若是認同個人可以努力達成理想而去加入加拿大籍
應會認為政府之前沒有注意這些人們,是時候注意他們了

另外,慈善與運動是兩回事
慈善是人民自發的行為,是個人精神層面的事
拿精神層面的事當做賣點,是不對的
(我了解是因為中共重物質教育,所以你會如此想,不是大陸人民的錯)

以上

kkk
感謝你讓我了解慈濟人的內心
2009/07/21 16:11
我今天才知道
原來慈濟人行善都是希望昭告天下
還要辦個慈善大會來告訴全世界慈濟有多麼善良
太有趣了

123
456
2009/07/21 14:59
說半天原來是慈妓推銷文

jiangmingdar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寫的太好了
2009/07/21 13:50

能看到這麼深入剖析的文章

真是感到高興啊

深刻的支持你

希望有更多的人站出來講真話



半個公務員退休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些記者的水準真的不好
2009/07/21 13:43
還要公營事業花錢來養「世運選手」,國家的錢是這樣的浪費?
奧運選手要公營事業來認養
棒球、籃球...也要公營事業來認養
公營事業釋慈善團體嗎?

路人Z
慈善 ,不是拿來炫耀的.
2009/07/21 13:42

推崇證嚴上人的精神, 但對現在的慈濟這組織很有意見.

我相信這是多很台灣人對現在慈濟的看法,

20年前開始接觸慈濟,

原本這是一個非常棒的慈善團體,

搞到今天卻變成一群人汲汲營營當成自己在衝事業.

當證嚴上人的宏願,

卻變成今天一種分階級,

照個人經濟與事業條件分組的組織架構,

當作功德變成打電動練LEVEL,

像一群業務員一樣汲汲營營作業績被打考績.

慈善事業成為那組織中自我炫耀的那天起,

這組織就有爭議了.


Tom
世運 < 奧運本來就是事實
2009/07/21 13:24

作者點出一個事實,世運小於奧運,因為層級不同意義也大不相同,雖然世運奪金不代表我們就是體育大國了,但是以台灣希望引起他國的注意,世運當然是可以利用的一種手段,即使中共不願意承認我們,不出席開幕式,但是他無法抹滅我們是[主辦國],所以就此一點世運是成功的。


QQ
作者請自D吧
2009/07/21 13:16

前面有人回應了,奧運跟世運比賽項目不同,不能放在一起比較。

奧運比的是主流的、傳統的項目;世運比的是小眾的、新興的項目。

我不覺得運動會因項目不同而有等級之分,田徑就比競速溜冰高級嗎?不對吧。

既然如此,對於在各自領域表現卓越的選手自然都要加以肯定,不是嗎?

原作者可能是想表達其創見,不過可惜功課沒做足,建議把這篇修正或刪除吧!



2009/07/21 13:13

一針見血。

套句愛樂電台的廣告詞,

我們要培養的不是一個音樂家,而是一萬個愛樂人士。

同樣的經費,與其拿去培養一個奧運選手,不如拿去培養一萬個國民的運動習慣,

對國民的健康和國家實力更有幫助。

這一萬個國民中可能有一百人,會付費上運動課、找專業教練,

於是更加照顧到專業選手的職涯規劃。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