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綜合回應之二﹕關於慈濟
2009/07/25 20:59:21瀏覽754|回應0|推薦0

讀者

又是一個慈技的掮客 2009/07/21 12:52

還有人相信慈技嗎?

有國際媒體報導的地方才會出現慈技,卻看不到搜刮大多數捐款的慈技照顧國內嗷嗷待哺的弱勢團體。

作者﹕

慈濟在台灣照顧了很多弱勢團體和人士,你說他們不照顧,我善意回應你,是你不了解。

再說,你指控慈濟「搜刮大多數捐款」卻又不照顧弱勢團體,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情,請你告訴我們,這些捐款哪裡去了?這可是全社會都會密切關注的!

----------

讀者

偽善 2009/07/21 13:03

相較於老祖先說的:「為善不欲人知」,你主張要辦世界慈善大會,要大張旗鼓向世界吹噓台灣的「大愛」(想也知道是為哪一個團體宣傳),是不是太偽善了?

作者﹕

「為善不欲人知」,是為善者的哲學,證嚴法師是這樣的,大多數慈濟人也是這樣的。慈濟內除小部分「菁英」可能會有像我這樣「以大愛彰顯台灣」的想法之外,大部分草根慈濟人文化水準不高,尤其是婦女,你和他們談「軟實力」,他們根本不懂,也沒有興趣,他們做慈濟可不是為了「向世界吹噓台灣的『大愛』」。

可是作為評論員,我就是「為善亟欲人知」,目的有二﹕一是更好地「行銷台灣」,二是發揚「大愛」。

目前世人所認知的所謂「普世價值」,如民主、法制、自由、人權、平等、多元、環保等,全都是西方文化的產物,沒有一項是東方貢獻的。「大愛」完全有資格成為最新的「普世價值」項目,而這是台灣貢獻的。「大張旗鼓向世界吹噓台灣的『大愛』」,在弘揚一項新的「普世價值」的同時,又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有什麼不好?

你何必要排斥「大愛」呢?它不是慈濟專利,是全體台灣人愛心的結晶,是台灣人舉世無雙之善良品性的產物,如果你也是台灣人,這其中也包含了你的一份愛心,「大愛」帶給台灣的榮譽,你作為台灣人,也是分享到的。

----------

◆讀者

並行不悖 2009/07/21 13:12 慈善與體育應該可以並行不悖。

畢竟體育還是廣受大眾喜愛,

但慈善,有心人可能比較少吧。

作者

世界最大的慈善團體誕生在台灣,這說明台灣的「有心人」已經夠多了。政治人物為何看不到這一點,只知道爭取在台灣舉辦運動大會,不知道爭取「慈善大會」?

即便爭取到運動大會的主辦權了,可是台灣的體育成就,讓人無法恭維。台灣跟著「世界潮流」拼體育,只充當「牛尾」的角色,可是,如果進入慈善的領域,台灣可以是「雞頭」。「寧當牛尾,不做雞頭」,這是台灣人的群體意識嗎?我看是相反吧?

「牛尾」和「雞頭」,也就是「紅海」和「藍海」﹕你願意和人拼價格,賣廉價貨,在一個「大市場」裡做最底層的低檔生意,還是拋開這個「紅海、牛尾」的「大市場」,另創一門生意,開闢一個「藍海、雞頭」的小市場,做獨家買賣,沒有競爭對手,可以賣好價錢?

----------

讀者

有話說 2009/07/21 13:12 
按照筆者的推論

國內現在最有前途的產業

應該就是加入慈濟這樣的產業了

也是啦

每個榮董的身價至少都可以拿出100萬來捐獻(台灣有多少人存款100萬都沒有)

顯現出慈濟產業的欣欣向榮

作者﹕

慈濟是「志業」,不是「產業」,進了慈濟,只有付出的份,賺不到錢的,你可以自己去試試看。

台灣很多有錢人,要不是慈濟感動了他們,讓他們捐出成千上萬個「100萬」,這些錢就被他們享受消費掉了。

慈濟裡還有很多「窮人榮董」,他們的「100萬」,是勒緊腰帶一元十元地省下來的,這些「窮人榮董」,更令人敬佩。

無論是「富人榮董」,還是「窮人榮董」,體現的都是台灣人特有的善良,你能理解這些,就好了。

----------

讀者

慈善 ,不是拿來炫耀的. 2009/07/21 13:42

推崇證嚴上人的精神, 但對現在的慈濟這組織很有意見.

我相信這是很多台灣人對現在慈濟的看法,

20年前開始接觸慈濟,

原本這是一個非常棒的慈善團體,

搞到今天卻變成一群人汲汲營營當成自己在衝事業.

當證嚴上人的宏願,

卻變成今天一種分階級,

照個人經濟與事業條件分組的組織架構,

當作功德變成打電動練LEVEL,

像一群業務員一樣汲汲營營作業績被打考績.

慈善事業成為那組織中自我炫耀的那天起,

這組織就有爭議了.

作者﹕

你這叫做「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慈濟有很多做法讓人不舒服,慈濟人也並非個個都「德高望重」,很多人的品行並不讓人肅然起敬,我也看到慈濟的一些問題,比如你提到的「階級」問題,慈濟人總說他們沒有「階級」,可是我看慈濟裡面就是有「階級之分」,而且分很明顯,他們否認「階級」,只能說,那是他們不切實際的願望,而不是現實。人類社會的本質,就是族群差異或可消彌,但階級差異永遠存在。

可是我們更要看到,這個缺點在所難免的組織,那麼多「不完美」的慈濟人,在做的,卻是「為他人」的善事。你說他們「變成一群人汲汲營營當成自己在衝事業」、「像一群業務員一樣汲汲營營作業績被打考績」,他們是在謀取物質的私利嗎?

你說慈濟「自我炫耀」,老實說,如果這「自我炫耀」是不誇大的,不以貶損別人為前提的,目的不是為了謀求物質私利的,「自我炫耀」沒什麼不好(慈濟基本上如此)。中國文化的弱點之一就是謙虛過度,不懂得恰當的「自我炫耀」,西方文化的優點之一就是鼓勵落落大方的「自我炫耀」。現代流行的很多觀念,比如「行銷」、「品牌」、「包裝」、「市場」,乃至風行台灣的「藍海戰略」,哪一個不是「自我炫耀」?

你對慈濟挑剔過度,犯的是「非聖即妖」的兩極端化思維毛病﹕要麼完美得無可指摘,成為「聖」;如果有瑕疵,那就非但不是「聖」,連「常人」也不是,而是「妖」。很多人對美國就是這種態度,你對慈濟也一樣。

----------

讀者

456   2009/07/21 14:59

說半天原來是慈妓推銷文

作者﹕

告訴你一個「無情」的,讓你「悲傷」的事實。

別看台灣人成群成夥地為自己的體育「成就」陶醉,可是出了台灣,這世界沒幾個人欣賞台灣的體育,被台灣的體育「成就」感動。

把台灣換成泰國、越南、柬埔寨,你會被他們的「體育成就」打動嗎?

中共的奧運辦得如此輝煌,感動你了嗎?

倒是慈濟,在島內不斷被罵,可出了國門,贏得的是廣泛尊敬。我僅舉兩個國家為例。

在泰國,慈濟是泰國政府指定的學習對象,可以說,是「全泰國學慈濟」。從○○年八月到○○年底,泰國政府已組織了七十四批、兩千兩百多人次的參訪團到台灣向慈濟取經,並將其中的過程出版了六本書,在全泰國發行。慈濟的各種做法被泰國各界直接拷貝過去,如環保站、竹筒歲月、靜思語、義診……。在泰國,各領域、各階層都知道慈濟。

在印尼,慈濟○○二年帶領當地居民和士兵,在首都雅加達浚河(流經雅加達,嚴重堵塞污染,被稱為「黑色心臟」的紅溪河)、遷戶(遷走紅溪河邊一千多戶違章建築居民)、造村(為這一千多戶居民建造大愛村),成為印尼的慈善工程典範,也成為聯合國推薦的國際典範。如今,印尼政府以慈濟為榜樣,要在全國疏浚13條類似的河流,建造一百萬戶慈濟大愛村式的住房提供給貧民。印尼政府還在雅加達、棉蘭和泗水各批了一條無線電視頻道給慈濟,傳播「印尼大愛電視台」的印尼語節目。

泰國和印尼,一個是佛教國家,一個是伊斯蘭教國家,慈濟都在其國家的層面發揮了深刻影響力,這對於「台灣」的形象意義,不用解釋,你也是可以理解的。

台灣有哪個組織,能在國外有如此影響力?

這一切,你或者壓根不知道,或者故意視而不見,卻來貶稱「慈妓」,你自己想想,是否妥當。

----------

讀者

感恩 2009/07/22 08:50

雖然愚善,沒有什麼不好!

……

守住台灣人普遍『善念』,等同守住『台灣島』。

作者﹕

是的,即便是「愚善」,也強過「智惡」百倍。我寧取台灣人的「愚善」,也不要大陸的中共民族主義,以及台獨的「智惡」。

可是台灣人不能滿足自己的「愚善」,要提升到「智善」。其實,慈濟就是台灣的「智善」,台灣人為什麼不以此為榮呢?漠視慈濟,卻痴迷所謂的「台灣之光王建民」、卻一扶再扶台灣的「體育劉阿斗」,這就是台灣人的「愚善」。

以後再更詳寫台灣人的「愚善」。

09.07.25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316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