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01 22:07:15瀏覽1124|回應6|推薦8 | |
自 1945 年光復以來,六十多年,臺灣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大變化。雖然影響臺灣社會最鉅的變化是政治民主化和經濟起飛,但由於全世界戰後民主化的國家不知幾凡,經濟躍進的國家也在所多見,有些比臺灣更富戲劇性,如以色列、日本和中國大陸,在世界的大範圍裡,臺灣的民主和經濟成就並無特別之處。 戰後六十多年,臺灣社會有兩件事物,無論是從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縱坐標,還是世界舞台的橫坐標角度,各以價值觀的正負面呈現出特殊性,有典型意義,值得深入研究。兩件事物中,價值意義負面而被視為反面教材的,是族群衝突;意義正面而成為典範的,是慈濟。 然而,臺灣輿論習慣上只將慈濟看成一個普通宗教團體,只是規模夠大,或是一個實施所謂「企業化經營」的、有效率的慈善團體,如此而已。 如此解讀,距離慈濟應有的定位和她能弘揚的文明意義,距離實在太遠。慈濟就其「外在」的「硬體」而言,是規模:她是華人世界最大、世界佛教界最大、全世界最大的慈善團體。這樣一個「三大」的慈善團體,竟然誕生和成長在小小的臺灣,光是這一點,就使慈濟具備了縱坐標的中國意義和橫坐標的世界意義。 慈濟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她內在的「軟體」本質:富於原創、超越西方的人道主義實踐,及其所蘊涵的 人文 價值:「大愛」—— 這兩個字可以概括慈濟所做的一切。慈濟是一個宗教團體,但慈濟雖「始於宗教」,卻並不「止於宗教」,而是超越宗教,慈濟的「大愛」理念和實踐,具有在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普及推廣的普世意義。 這就是替慈濟定位和研究「大愛」之意義所在:因著「大愛」的人文價值,就近,定位慈濟關乎樹立臺灣的人文「軟體品牌」,即臺灣的「軟實力」,乃至「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軟實力;就遠,探討並進而弘揚「大愛」,是為豐富和更新「普世價值」的人類文明。 觀察和詮釋慈濟,不妨從三個角度著眼:宗教、NGO、影響力。 宗教角度:做為佛教的一個宗門,在東方,慈濟是一場佛教的宗教改良運動。 NGO角度:做為一個慈善機構,向世界,慈濟形塑出一個獨特、新型的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非政府組織)模式。 影響力角度:做為一個民間團體,慈濟始於草根,靜靜展開一場社會運動,影響力從臺灣擴展到國際。 |
|
( 時事評論|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