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人不懂得「程序正義」
2009/06/05 13:19:53瀏覽549|回應2|推薦0

回應 http://blog.udn.com/Abien/3012718

「六四」之所以成為「六四」,不在於其所謂的「起因」,不在於中共鎮壓之的種種所謂「理由」,不在於學生的種種不是,而就在於中共的流血鎮壓,記住,是槍殺 非武裝的學生與市民的流血鎮壓。這就像是台灣2006年規模更大的「反扁紅衫軍」運動,之所以事後遠不像六四那樣引國際注目,不在於任何原因,只在於它是和平落幕的,未死未傷一人。

中共有種種理由鎮壓六四,比如為了「安定團結」、為了「保衛共和國的人民政權」、為了學生「非法佔領廣場」……,都可以理解,但為什麼不用更和平、不死人的方法,就像「四五天安門鎮壓」?中共之錯,就錯在它鎮壓的手段,是殺人,殺手無寸鐵的平民,這是極端的「程序不正義」。

六四鎮壓的辯護者,現在偏偏不談這一點,而是大談其他,如學生領袖的缺點,如六四後繼續改革開放的成就、如所謂的「西方陰謀」……,在他們眼裡,為了經濟發展、為了反美反西方、為了所謂的「安定團結」、「民族尊嚴」、「國家利益」,殺人的「程序不正義」,是完全不在他們考量之中的。

基本上,中國人是一個不怎麼懂得「程序正義」的民族。大陸當前彌漫全社會的道德淪喪,就是為了追求財富、「成功」、物質享受而不擇手段,是追求「自我價值、自我實現」的「程序不正義」。

在台灣,台獨中國人為追求台獨而不擇手段,從扭曲歷史、硬拗理論,到操作族群仇恨、族群衝突,到行「苦肉計」蓄意挑釁中共,誘引中共打壓他們以煽動台灣民意反中共……,充滿、充斥了追求台獨的「程序不正義」。「台灣人就是中國人」,這本來是「不證自明」的真理,台灣身上有多少「中國」的印記?從國名的「中華民國」簡稱「中國」,到什麼「經濟部中國生產力中心」,什麼「中國石油公司的『中油』」,什麼「中國鋼鐵公司的『中鋼』」,什麼「中國青年救國團」,什麼「中國時報」……,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人不是「中國人」,是什麼?當然,這個「中國」,是「中華民國」,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台灣人就是中國人」是「不證自明」的真理,相反,「台灣人不是中國人」,才是「不證不明」的道理,即,不硬拗,「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不得成立。偏偏,號稱「善良」、「熱情」的台灣人,有那麼多人接受了台獨的硬拗,接受台獨,接受「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為什麼?因為他們沒有「程序正義」的概念,他們再「善良」,也不但容許,而且欣賞台獨的種種硬拗、扭曲、煽動。台獨在西方絕無可能成氣候,因為西方人講究「程序正義」,他們一看你台獨做事情的硬拗、扭曲的方式,就排斥你了。可是中國人不會。對中國人來說,目的比手段更重要。因為不喜歡中共,所以要脫離「中國」,要台獨,這個目的,壓倒一切「程序正義」。

基督徒黃芳彥不說了一句名言嗎﹕「有比誠實更高的價值」。做事情要誠實,講誠信,這是「程序正義」,可是中國台灣人的基督徒黃芳彥不信。同樣,在對岸,一大批中國大陸人也認為,「有比和平鎮壓不殺人」更高的價值,所以他們為六四鎮壓辯護。他們的思維方式,和他們所厭惡的台獨人黃芳彥,完全一樣。

所以我一再說,民進黨是共產黨的翻版。

六四鎮壓的辯護者,懂了嗎?

090605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3014144

 回應文章

正好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不同意你的观点
2009/06/06 17:01

你用某些特殊时期发生的特殊事件,来下“中國人不懂得「程序正義」”这个结论,把特殊性当成了普遍性。

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做出的判断是有偏激的,“粪青”就是这么产生的!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09-06-06 22:48 回覆:

不太理解你說的「某些特殊时期发生的特殊事件」是什麼,太抽象,能否具體說明?

這篇文章我要擴寫,這是擴寫稿中的一段話﹕

讓我舉三個典型例子來說明「中國人不懂『程序正義』」的道理。三個例子,分別是一起小事件,一起大事件,一個大運動。

在我看來,這三個典型例子,確實能雄辯地證明,相較於西方,中國人就是不怎麼懂得「程序正義」。


正好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别扣帽子啦
2009/06/05 22:47
你为了当年的六四,心里痛恨可以理解,但是用不着拿什么“程序正义”之类的话侮辱整个中国人,这种扣帽子的口吻,老共在30年前文革都玩剩了,现在的民进党继承下来接着玩,希望你别这么玩,没意思!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09-06-06 01:04 回覆:

你的想法很有意思。

「扣帽子」確實是不對的。一邊談「程序正義」,一邊又「程序不正義」地扣人帽子,是很反諷、矛盾、虛偽。

於是回去審讀己文,覺得口吻或可再平和些,但也並無太過火之處,應該還不算以「程序不正義」的方式來提倡「程序正義」吧?

況且,不求「程序正義」、偏好「便宜行事」、重目的輕手段、崇拜權、位、財,鄙視公義、公正、公平的傾向嚴重(所以中國人社會「西式左傾」勢力微弱,民進黨、共產黨都是假左真右,造反的目的是「彼可取而代之」,自己當皇帝享受天下),更不談種族主義(那是另一個大問題,以後會深入詳談),這些是中國文化的痼疾,揭露反省之,是「扣帽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