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0/10 17:50:50瀏覽865|回應2|推薦3 | |
選舉話術: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這是真的嗎?當然不是。做為一個策略用語是朗朗上口,但在一個藉由競爭選舉出政權的國家來說,卻是個毒瘤。當一個政黨不是因為執政特別好、而是利用選舉戰術毀掉另一個政黨、因此而一黨獨大的時候,就是台灣遭殃的時候。 也因此,國民黨的換柱,不只是一個茶壺內的風暴,而是關乎台灣未來的事情。 延燒不斷,從謠言變成事實的換柱風波,姑且不論傳言與洪民調的雞生蛋、蛋生雞問題,乍看之下只是國民黨自家的事情,但由於台灣兩黨體制已然成形,所以這已經是關乎半個台灣政圈的公眾議題。 如果是關乎自身的議題,那就該從第一人稱思考:這樣做的意義為何?是對的嗎?處置是好的嗎?後續如何發展等。所以我們從最開始一步步分析,找到問題的癥結點,思考問題出在哪裡,試圖以自身設身處地,做出最好的處置判斷。如此才知道,怎樣是好的,怎樣是不合理的,台灣如何要更好。 在2014年底,因長期以來的各種社會現象、負面新聞與群眾運動,以及連帶的政治情感,於縣市長選舉民眾不約而同的給予執政黨:也就是國民黨,最嚴重也最直接的教訓,就是讓國民黨一口氣以6:13的比例(姑且不論在野勢力),在多數縣市慘敗給綠營,讓國民黨於台灣嚐到有史以來最大敗績。 由於意識形態操作得宜,反國民黨儼然成為一種社會共識,在這情況下,國民黨內部無可避免的形成一種不知何去何從的低迷氣氛。而緊接著來的就是總統大選的提名,在局勢未明且自保氣息的狀況下,國民黨具有聲望的一線大老,紛紛迴避或是被動等待。這時候突破僵局、自稱拋磚引玉的洪秀柱毅然出線。 長期與權力脫鉤、屬於實幹型且無大過的洪秀柱,在對的時間、對的狀況一躍而出,聲勢甚至一度超越原本被預期必然當選的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甚至讓藍營一反縣市長選後的低迷氣息,其支持者也反攻為守,紛紛自發性組成各聲援團體,試圖不再重蹈縣市長選舉的覆轍。 然而,如日中天的洪秀柱,也有其界線。長期在國民黨內處於反體制的狀況,雖然讓她可以無負擔衝刺,但也讓她無法直接獲得黨的奧援;在人事上,與權力者脫鉤,雖然因此可以保有自由決定的權利,也無法直接獲得有力的相關人士支持、甚至成為班底與幕僚;在資歷上,少有成為唯一焦點面對一線媒體與群眾的機會,好處是形象保持,壞處則有長期穩定發言的穩定度不足,發言與行為與民眾產生認知差異的時候,接受度也會相對降低。 同前所說的,姑且不論這幾點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在洪秀柱個人才能為界線、經由黨內選舉獲得最高聲勢與聲望的同時,應該馬上確立縝密的選舉運作團隊:包含回應提問、發表意見與聲明,時事與行程的安排等,這是在個人能力到達極限之前,應該做好的事情;其二就是藉由高漲的聲勢,獲得社會上有力人士的支持,甚至成為顧問與班底,讓一切社會資源木已成舟,進而讓國民黨內部感受到決心與定局;第三就是對於各大型方針的底定,成為民選行政代理人不只是個人的邏輯與是非,而是身處其位的時候要做到什麼、能做到什麼事情。能陸續發表讓人民有共鳴的想法與政見,這是一個候選人最應該做到的事情。 然而無論是因為資源與行動受到侷限,還是個人思考與性格的界線,洪秀柱這三點可以說是幾乎都沒做到,也讓一開始就有的換柱傳言有趁隙而入並發酵的機會,本身也因為個人思考與界限不斷有言語上的漏失,而同時也無法從實務與政策上拉開與蔡英文的差距。 屆此,最意外也不意外的事情發生了,也就是換柱的傳言白熱化、表面化。十月初以來,最初是藉由綠媒小報批露,最後成為一傳十、十傳百的證實訊息。原本該檯面下運作溝通的事情,變成對國民黨最糟糕也最傷害的發展:朱立倫與洪秀柱隔空對嗆,原本黨內初選的意義喪失,自詡相較於民主的過程、反而對於支持者與對手都成為最大的諷刺。 對洪的支持者來說,其意義更甚於鳥盡弓藏:尤其是一個女性重振國民黨的聲威之後,貌似一個傳統機構對於各種狀況的忌諱與歧視,由此更難讓人忍受;對於國民黨中央與相關人士而言,洪於選前的布局與動作過於緩慢,且無論資源與人事,均與黨的核心團隊脫鉤,同時由於其運作並未能反應在隨後的民調上,更讓人覺得完全無法也無力掌控。 但冷靜一想,本次總統大選依然是個敗多勝少,甚至可能最後僅為承擔敗局的狀態,那為何朱立倫看起來又對黨代表候選人一任趨之若鶩呢?先不論單純的情緒:排除了被搶功勞一說、所謂被沖昏頭的狀況,朱應該沒有理由要搶這個燙手山芋,所以可以理解的是,朱應該是受到內部壓迫而必須有此行動的。 如果是朱不情不願,洪不願不想,群眾不想不解,而宋依然在外虎視眈眈,局勢依然不明不朗,那國民黨何苦如此呢?但事已至此,不管現在洪退或不退、換或不換,直接看來對國民黨的傷害已經造成,且是最根本的受傷。雖然國民黨不斷呼籲其支持者大是大非,但是非在這時候已經模糊的狀況下,已經不是正常的方式可以解決。 以國民黨角度來說,真的沒有辦法能夠兼顧洪、朱以及支持群眾的心理與需求,甚至能一舉解決內憂外患:包含黨內壓力、外在宋楚瑜的因素一起解決了嗎?還是有方法的,只是這個方法必須破釜沉舟,才能化危機為轉機。 ※後續請繼續閱讀:不只是茶壺裡的風暴:國民黨換柱,該何去何從?(下)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