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6/13 11:36:00瀏覽140|回應0|推薦0 | |
自縣市長選舉以來,絕大多數人都認為2016年總統大位非蔡英文莫屬,連國民黨內部的天王們也對成為本屆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明顯的犧牲打避之唯恐不及,但自從洪秀柱以拋磚引玉代表國民黨的心態站出來後,反而獲得絕大聲望。甚至向來貼近鄉土的蘋果日報日前民調,數據更顯示如洪代表藍軍出戰,是有機會勝過蔡英文的。 縣市長選舉後,原本明確的藍綠版圖與優劣勢,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而因學運而延伸的各種趨勢,更有逆轉之勢,而這又是為什麼?或許,有許多的政治操作、正正反反計謀等,但排除以上的可能性,顯示的就是民心最深沉也最基本的東西,以下就來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標幟著白棋,而帶領綠營大勝的柯文哲效應之轉變。原本敢說敢言的性格,清新脫俗的出身、形象與口號,於就任後,首先就表現出素人參政最大的問題:毫無行政與政治專業。 以賽車為例,這代表著當時台灣民主不成熟的一面—民眾可以因喜歡愛如金城武的明星,投票讓他成為車手—反正就是開車嘛,因為大家都會,所以並無專業與否的問題,接著考慮的就是形象即可。但政治不只於形象,猶如開車不等同於賽車,專業與否的結果是客觀的。這並不是說連勝文就有高超的政治專業,而是相較於柯文哲,這個專業就相對明顯。 或許在太平時光,這樣的缺點並不重要,而市長基於上游的形象即可讓市政獲得運轉,但民眾當初選擇柯文哲,就代表市民們急於轉變。而柯文哲也必須符合期待,相對的自然急於表現。這就像賽車大家都喜歡看催油門的橋段,而一個素人車手,自然會對應觀眾期待,猛踩油門:直線衝刺時無妨,但一遇過彎,擦牆、嚕邊就難免了。也因此柯文哲現在就是標準的撞牆期,一般有些政治邏輯的從政者,遇到這種情況,會煞車,甚至試著轉彎,包含試探等均會謹慎而行,但柯文哲就是柯文哲,也因為柯文哲的特質而當選市長,所以他在撞牆的階段,選擇了通常具有政治專業的人不會做的事情:繼續猛踩油門。 在撞牆還猛踩油門的狀況下,情況自然不會好看,而原本觀望、甚至支持的群眾,自然會對柯文哲產生懷疑,進而把選舉當時的連攜情節再度帶入:反藍的就是白,而綠的自然會漂白;但現在這個連鎖做用讓綠營反受其害,也就是當白黑掉時,無論原本是藉機還是刻意、甚至籌化”白化”的綠營,也或多或少遭受同樣的不信任,這是原因其一。 其二,就是自學運以來,當反對執政黨成為一種風潮,民進黨自然而然的蒙受其利,這無論是由民進黨無心得之、或刻意操作的過程,獲得利益後,自然會複製成功經驗。但在持續運做批判的同時,民進黨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人民或許要憤怒的抒發點,但最終極的目的,則是解決問題。 如學運的時候,具有政治資源與能力的民進黨,刻意忽略應當順應民意修法、推動原本為行政執行的兩岸相關條約改為受民意機構監督。在學運的前後,反而不斷重複煽動的動作,卻沒有以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實質解決問題,而該法規甚至連提出都沒提出,顯然是為了後續的執政利益做準備。 而食安風暴期間,更應把原本的法律漏洞填補、建構出中央與地方有完整的程序,然而因食安對於反執政者更有利益,除了並未積極預防、延伸可能的範圍,甚至連已然發生的食安事件之相關提案,也純粹化為政治操作而非實質立法。 諸如以上事件,即使原本沉浸於極度憤怒、不滿現況的群眾,慢慢也訝異的發現,民進黨並未運用這些民意與時機,實質改善台灣,而是用於延續政黨利益,慢慢的開始產生了懷疑,也看出了端倪。 然而應當警覺的民進黨並未發現氣氛微妙的改變,所以在選後,終於做出一件讓民眾爆發的事情:運用縣市長壓倒性優勢執政的權限,以基於人道之名,聯合要求釋放陳水扁。姑且不論陳水扁是否有證據足以判刑,但從學運以來的民氣,即是民粹化的實質呈現,而民進黨誤認這股民眾意識為對民進黨的支持,進而做出最讓人無法接受的行動。 當以上兩者:柯文哲的缺點浮現,以及民進黨戰略的侷限出來之後,其與民眾認知、聯結的優勢,反而成為無法擺脫的負累,就像是因坡度而滾落的石頭,滾到相對的坡道,總會停下、滾回。而民進黨終於發現這樣連鎖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最明顯的就是梁文傑對柯文哲的質詢,明顯的民進黨研判出必須開始與柯文哲進行切割。 但這個時候,如果國民黨尚未有候選人、內鬥、亦或如意料中的那些回鍋菜,或許民進黨並不會這麼快的喪失民意優勢與威脅。但如同石頭滾到最高點時,相對的力量出現,也就是洪秀柱的參選與崛起。 洪秀柱一直以來,都是被歸類在議員型的區塊,但敢說敢言成就她的特性,所以獲得小辣椒之名。但一般民眾認知還是不高,通常而言會是讓人感覺為病急亂投醫;但即使是病急亂投醫,這次也投得恰到好處:同樣與蔡英文是女性、同樣是體制中的反對者,但最大的差異,也就是最能逆轉民調的地方,就是洪一路是實務過來的。 即使在過往不認得洪秀柱的民眾,也在洪秀柱其間適得其名的發言,對她有更深的認知,也在這顆反饋的滾石上,加了更多重量,也等於加了更多動力。而這個群眾反應,也顯示出台灣人民心思變的第二階段:不只是如學運期間,為反對而反對,而是開始追求真正的解決方案,並思考候選人形象以外、可推算出的實質能力。 然而,對於成熟的民主,還有很多步驟要走。 人民已經過了純粹順從的階段,而也邁過為反對而反對的階段,現在開始進入實務考量的階段,之後還有親身參與、思慮解決方針的階段,有各政治專業力不從心的階段,也會有陷入定位邏輯窘境的階段。這些都將不會是高位者的遊戲,而是人民切身的思考。 而最終,人民將會在穩固的民主憲政體系下,充分信賴與託付自己的行政權,與以充滿責任心與專業能力的政治家們處理,而懷著不同理念與方針的政治家們,針對事實利與弊進行辯證,不再會有泛空的意識型態之爭,而人民也有足夠智識去判斷何者為佳,國家在基於事實的共識下、基於對彼此的責任與信任,一同而毫無猶豫的向前邁進。 這就是每個人民潛意識最根本,也最深層的追求,而台灣能否在短時間之內大步前進,則是這階段最重要的關卡:人民是否會因選戰接著的必然謀略,回到由民粹意識操作的階段?或是向下一階段,由自身開始參與、思慮可能的實質方針? 我們都期待著,也希望不要再度受到傷害。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