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吳濁流《無花果》和《台灣連翹》有關二二八事件記述和評論之評述〉之五
2019/05/10 19:37:17瀏覽168|回應0|推薦0

〈吳濁流《無花果》和《台灣連翹》有關二二八事件記述和評論之評述〉之五

五、台灣光復前後的經濟:光復後的經濟衰敗,人民失業嚴重,生活痛苦,二二八事件的發生,原因複雜,而且因果循環,絕非「共產黨的煽動」或是「政治的腐敗」等單純因素所導致(詳請參閱【註五】壹、〈台灣光復前後經濟狀〉 貳、拙作〈戰後經濟蕭條絕非全因統制政策〉)

(一)、台灣光復之前,「全國國民都陷入困窮之境人人都因營養不良,面露饑色。」(《無花果》第119頁第2)、「美軍既經在琉球登陸,不但米不夠,甚至蔬菜也不容易到手。軍隊大批開到來,每一口池塘都給佔去,魚兒被抓光了。蔬菜得依各保、各各甲、各戶分擔供出,村民為了蒐集這些供出物,都得從早工作到晚。」(《無花果》第131頁第6)、「只因這配給米制度和供出米制度,許多親子間、兄弟間、親戚間都給沖淡了親愛。大人每天二合三勺一個月只能維持二十天,加上一切副食品都從市場消聲匿跡,簡值就成了饑饉狀態。」(《無花果》第132頁第11), 「台灣人雖然在空襲的恐怖當中,不過在這當兒!糧食缺乏情形益形嚴重,人們比解放的事更受窘於三餐,只有拼命地去找黑市物資。我的故鄉是稻米產地,即令逢大旱或大颱風,減收絕少超過三成,而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的第二季却因肥料短缺和空襲加上人工短少,減產竟超過了五成以上。不管情形如何,軍方的供米要求是一樣的。因此,村民們已經被逼到餓死的邊緣。」(《台灣連翹》第146頁第11)

 

(二)、光復之後,「因為八年的戰爭而物資缺乏,疲弊困憊之際,加上統制經濟的體制的崩潰,於是米的配給將斷絕,而米價只有每天上漲了。加上日本銀行券的千圓鈔票上,加印臺灣銀行幾個字的鈔票新出籠,貨幣就驟然膨脹而更加刺激了物價的上漲。」(《無花果》第142頁第1)、「正在崩潰的糧食配給制度,在三十五年一月十三日,由長官公署正式公佈廢止。一廢止米就成為自由買賣了,於是當時的「黑市價格」一斤十五元的米就驟然漲到二十元了。」(《無花果》第162頁第7)、「日本為了貫徹戰爭實行暴力統治的結果,臺灣的經濟徹底被破壞了。本省人的經濟完全是空無一物,剩餘的只是山河而已。停戰當時的商店,幾乎完全看不到商品,農村已達到疲弊困憊的頂點,由於肥料及人工不足的關係,收穫減至一半,又因米用配給制度,所以大家庭分家了。海外歸來失業的青年再也不能依賴家人的幫忙中產階級崩落而變成薪水生活者了,加上統制經濟崩潰,公定價格一斤十五錢(一角五分)的米,半年之間黑市價格竟漲至十五元至二十元了。」(《無花果》第165頁第8)、「光復後,在這個時候物價上漲了,治安日漸不好,公共物品破壞,甚至有人把學校的門窗玻璃、製糖廠的軌道等拆下來拿走。二月中旬,由於保證臺幤的砂糖五十萬噸以及煤炭幾十萬噸運往上海的消息傳來,所以米價在一天當中就上漲了兩三次,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奸商囤積所致。」(《無花果》第192頁第311)、「因為接收工作紛爭迭起,又因濫發紙幣,通貨日日膨脹,物價飛騰十二月二十四日,來自台南的消息說,白米一斗終於衝破一百元大關。」(《台灣連翹》第158頁第6)、「隨著通貨膨脹,物價不住地攀昇,糧食問題也益發嚴重起來。三十五年元月十一日,長官公署撤銷了糧食配給制度,一時米價又受此刺激,益見波動。二月發生糧食危機。我看到報上一則臺北市政府的小職員因貧窮而臥軌自盡的消息,憐憫不自勝。」(《台灣連翹》第169頁第15行至170頁第12),「接收過來的工廠幾乎全部停擺,失業者充斥於社會各角落。同時還有日本時代被徵的軍夫、軍屬,陸續從海外回來了。政府對這些失業青年毫無對策。」(《台灣連翹》第171頁第4)、「日本時代的統制經濟,接收後全面崩潰。公定一斤一角五的米,在半年後躍升到黑市米一斤十五元、二十元。民國三十六年元月二十九日,米價暴騰又暴騰,一日數漲。到了二月中旬,傳聞說:以舊台幣為底價的砂糖五十萬噸和煤幾十萬噸,被運往上海。這消息使得米價又發生一日之間兩漲三漲的事態,不僅一斤超過了六十元,而且突告缺貨,買也買不到了。有一種説法是奸商搶購囤積。這一來,市民們吵起來了,責難之聲四起,連日都有市民大會的召開。社會情形陷入了這種境地之際,突然發生了一個大事件。這就是有名的二二八事件。」(《台灣連翹》第174頁第13行至175頁第7)

 

【評述】:從上述二節應該可以充分了解,台灣光復至民國三十六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僅僅一年四個月之間,台灣生產未能立即恢復、通貨膨脹加劇、失業率增高以及人民生活日益痛苦,原因確實很多,絶不能只歸咎於政治腐敗、官員貪污或經濟統制政策!

 

 

【註五】、台灣光復前後經濟:

壹、台灣光復前後經濟:台灣光復後衰敗,人民失業嚴重,生活痛苦,二二八事件的發生,原因很多,而且因果循環,絕非「共產黨的煽動」或是「政治的腐敗」等單純因素所導致。

1、戰爭時期:

(1)、「全國國民都陷入困窮之境人人都因營養不良,面露饑色。隨着戰局的不利,台灣人的協力也益發成為迫切需要,皇民化運動也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無花果》第119頁第2)

      

(2)、「物資缺乏已到了極端也因而有企業整備之舉。甚至本島人的企業也沒有放過,本島人經營的企業都必須有一個以上的日本人董事。有些日本人騙子便趁此壟斷本省人的利益。」(《無花果》第120頁第3)

 

(3)、「美軍既經在琉球登陸,不但米不夠,甚至蔬菜也不容易到手。軍隊大批開到來,每一口池塘都給佔去,魚兒被抓光了。蔬菜得依各保、各各甲、各戶分擔供出,村民為了蒐集這些供出物,都得從早工作到晚。」(《無花果》第131頁第6)

 

(4)、「只因這配給米制度和供出米制度,許多親子間、兄弟間、親戚間都給沖淡了親愛。大人每天二合三勺一個月只能維持二十天,加上一切副食品都從市場消聲匿跡,簡值就成了饑饉狀態。」(《無花果》第132頁第11)

 

(5)、「台灣人雖然在空襲的恐怖當中,不過在這當兒!糧食缺乏情形益形嚴重,人們比解放的事更受窘於三餐,只有拼命地去找黑市物資。我的故鄉是稻米產地,即令逢大旱或大颱風,減收絕少超過三成,而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的第二季却因肥料短缺和空襲加上人工短少,減產竟超過了五成以上。不管情形如何,軍方的供米要求是一樣的。因此,村民們已經被逼到餓死的邊緣。(《台灣連翹》第146頁第11)

 

2、光復之後:

(1)、「因為八年的戰爭而物資缺乏,疲弊困憊之際,加上統制經濟的體制的崩潰,於是米的配給將斷絕,而米價只有每天上漲了。加上日本銀行券的千圓鈔票上,加印臺灣銀行幾個字的鈔票新出籠,貨幣就驟然膨脹而更加刺激了物價的上漲。」(《無花果》第142頁第1)

(2)、「正在崩潰的糧食配給制度,在三十五年一月十三日,由長官公署正式公佈廢止。一廢止米就成為自由買賣了,於是當時的「黑市價格」一斤十五元的米就驟然漲到二十元了。」(《無花果》第162頁第7)

 

(3)、「日本為了貫徹戰爭實行暴力統治的結果,臺灣的經濟徹底被破壞了。本省人的經濟完全是空無一物,剩餘的只是山河而已。停戰當時的商店,幾乎完全看不到商品,農村已達到疲弊困憊的頂點,由於肥料及人工不足的關係,收穫減至一半,又因米用配給制度,所以大家庭分家了。海外歸來失業的青年再也不能依賴家人的幫忙中產階級崩落而變成薪水生活者了,加上統制經濟崩潰,公定價格一斤十五錢(一角五分)的米,半年之間黑市價格竟漲至十五元至二十元了。」(《無花果》第165頁第8)

 

(4)、「光復後,在這個時候物價上漲了,治安日漸不好,公共物品破壞,甚至有人把學校的門窗玻璃、製糖廠的軌道等拆下來拿走。二月中旬,由於保證臺幤的砂糖五十萬噸以及煤炭幾十萬噸運往上海的消息傳來,所以米價在一天當中就上漲了兩三次,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奸商囤積所致。」(《無花果》第192頁第311)

 

(5)、「因為接收工作紛爭迭起,又因濫發紙幣,通貨日日膨脹,物價飛騰十二月二十四日,來自台南的消息說,白米一斗終於衝破一百元大關。」(《台灣連翹》第158頁第6)

 

(6)、「隨著通貨膨脹,物價不住地攀昇,糧食問題也益發嚴重起來。三十五年元月十一日,長官公署撤銷了糧食配給制度,一時米價又受此刺激,益見波動。二月發生糧食危機。我看到報上一則臺北市政府的小職員因貧窮而臥軌自盡的消息,憐憫不自勝。」(《台灣連翹》第169頁第15行至170頁第12)

 

(7)、「接收過來的工廠幾乎全部停擺,失業者充斥於社會各角落。同時還有日本時代被徵的軍夫、軍屬,陸續從海外回來了。政府對這些失業青年毫無對策。」(《台灣連翹》第171頁第4)

 

(8)、「日本時代的統制經濟,接收後全面崩潰。公定一斤一角五的米,在半年後躍升到黑市米一斤十五元、二十元。民國三十六年元月二十九日,米價暴騰又暴騰,一日數漲。到了二月中旬,傳聞說:以舊台幣為底價的砂糖五十萬噸和煤幾十萬噸,被運往上海。這消息使得米價又發生一日之間兩漲三漲的事態,不僅一斤超過了六十元,而且突告缺貨,買也買不到了。有一種説法是奸商搶購囤積。這一來,市民們吵起來了,責難之聲四起,連日都有市民大會的召開。社會情形陷入了這種境地之際,突然發生了一個大事件。這就是有名的二二八事件。」(《台灣連翹》第174頁第13行至175頁第7)

 

貳、拙作〈戰後經濟蕭條絕非全因統制政策〉(《《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評述》第29)

一、戰後臺灣「民眾失業」、「民生困苦」、「通貨膨脹」、「物價暴漲」、「各種不同性質的工廠,被毀於美機轟炸之下」、「戰後臺灣經濟,因戰時遭受盟軍轟炸,部分城市的道路、水道、工廠、民房等皆受到相當嚴重的破壞,一時之間百廢待舉」、「官場貪污舞弊」、「外行領導內行」、「經營不善」、「經濟秩序頓時一團混亂」、「民眾怨聲載道」、「生活困難」、「接收管理者佔居要職且不善經營」、「大部分臺籍或日籍員工亦無心工作」、「生產停頓或減產」、「糖、米等大量輸往中國」、「臺灣島內可用物資因而大為短缺」、「米糧的不足最為顯著」、「間接促成物價上漲等」現象應該都是事實,但是何者為因?何者是果?因果是否循環?果是否又成因?再造成更惡劣結果?經濟學者專家應該較有能力予以解釋!

 

二、「戰後臺灣經濟,因戰時遭受盟軍轟炸,部分城市的道路、水道、工廠、民房等皆受到相當嚴重的破壞,一時之間百廢待」,恢復建設」和「恢復生產」,在在需要資金和時間,工廠無法運作,或修復進度緩「慢,必然導致工人失業和生產不足,進而引發物價波動或上漲,最後造成通貨膨脹,使人民生活更加痛苦。

 

三、「戰後臺灣經濟,因戰時遭受盟軍轟炸,部分城市的道路、水道、工廠、民房等皆受到相當嚴重的破壞,一時之間百廢待舉。諸如恢復生產、恢復建設、安排日籍人士遣返等問題,皆亟待國府派人來臺解決」,因此「陳儀及其接收集團採取的經濟統制政策」,應非戰後「民眾失業與民生困苦」之唯一原因!

 

四、任何經濟政策施行之成敗,至少取決於「天時」、「地利」與「人和」;又「天時」至少包括施行「時機」是否適當以及施行「時間」之長短。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廿五日陳儀接收臺灣,卅六年二月廿八日爆發不幸事件,前後僅只一年四個月,「陳儀及其接收集團採取的經濟統制政策」是否正確,施行時間是否足夠,並能發揮效果,自仍待經濟學者專家加以檢視評論。

 

五、「早在陳儀主持福建省政時,即已開始推行「統制經濟」,設省銀行,發行閩省鈔票,另外又成立貿易公司,大搞省營企業」,既有先前「主持福建省政時」之成功經驗與自信,「在台如法炮製」,誰說不宜?

 

六、「日治時期專賣制度成效卓著」,陳儀只是蕭規曹隨,「將專賣局加以保存,並將樟腦、火柴、菸、酒、度量衡等物品納入專賣。其他民生物資,如塩、糖、石灰等,則以專賣局以外的機構來統制」,又「凡是能營利的出口產品,則設置貿易局來全盤統籌」,上述經濟統制措施是否正確合宜,固然可加以考證評論,但是遽而評斷「藉此壟斷全島農工產品的產銷與輸出」,未免過於武斷!

 

七、陳儀為「不致於使臺灣像大陸各省一樣法幤氾濫成災,物價暴跌的現象。因此在臺灣成立臺灣銀行並排拒當時中國的42局」,把台幣與法幣隔離,使當時台灣的物價指數控制在戰前的20倍,相對於上海的物價暴漲到13千倍。由此可見「陳儀認為應維持臺幣與臺灣金融機構使自成體系,在臺灣成立臺灣銀行」,對於管制金融、抑制物價與通貨膨脹是正確有效的。

 

八、「在原356個工廠中,未開工的共有124個,修復中的46個,正在修復而已有一部份開工者有20個,合起來共計有120工廠沒開工,超過臺灣整個工廠的二分之一。而部分已開工之工廠,則因接收管理者佔居要職且不善經營,大部分臺籍或日籍員工亦無心工作,以致生產停頓或減產」,由此可知,戰後「生產停頓或減產」,「民眾失業與民生困苦之狀,」原因錯縱複雜,非僅「陳儀及其接收集團採取的經濟統制政策」所致!

 

九、「部份物資如糖、米等大量輸往中國」,或如日本搾取臺灣物資輸出日本或支援前線一樣,或如當前政府為賺取外匯,鼓勵外銷一樣,是對是錯,難加一一評述,但是「造成臺灣島內可用物資因而大為短缺。其中以米糧的不足最為顯著,亦間接促成物價上漲」,與戰時農田、工廠遭到破壞,戰後資金不足,生產停滯,產量不足,豈是毫無關聯?

 

十、日據時期,臺灣237家重要企業都由日本政府與日本人掌控,戰後「經濟惡化,首先是通貨膨脹、物價暴漲。由於許多公營企業不僅「已無資金」,而且所擴充生產設備、購買原料、週轉所需資金,均以銀行貸款是賴,對於應繳盈餘亦以貸款還款,繳納政府」,戰前臺灣人工商企業家畢竟是少數,戰後渠等是否真正「擁有鉅資」?又是否因「工商企業之統制,使臺灣擁有鉅資之工商企業家不能獲取發展餘地」,都難令人置信!至於是否「因貿易局之統制,使臺灣一般商人均受極端之約束;因專賣局之統制,使一般小本商人無法生存」,更是令人懷疑!

 

十一、御史大夫楊亮功與何漢文,是當時社會賢達,但是畢竟不是社會學家或經濟學家,而且渠等來臺短期考察,未必深入了解,何況他們都是政治人物,難免不具主見與立場,渠等考察報告對於「陳儀及其接收集團採取的經濟統制政策」之批評,豈可全然採信,並引據為證?

 

十二、盡信書不如無書!歷史學者不諳經濟,允宜從當時經濟或社會學者專家之著作評論中,努力去挖掘找出真相,亟不宜僅只引據楊亮功和何漢文二氏之言,就把二二八事件當時臺灣「民眾失業與民生困苦」,完全歸咎於「陳儀及其接收集團採取的經濟統制政策」,更不宜主觀妄加論斷,予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之譏!

 

十三、「讓小商人斷生路,大商人寸步難行」不知何指?日據時代台灣人有多少大企業?光復後又多少所謂的「大商人」?

十四、「工廠停業、商店關門、造成廣大的失業群,而物價在其操縱之下飛漲」,究係「統制範圍擴大,並設貿易局運銷局等獨佔機構,獨佔生產事業,壟斷市場,包辦進出口,凡舉有利可圖之事業,均不容企業商人插足其間」之故?抑或「由於戰爭末期日人的搜刮掠奪,戰爭的破壞及戰後物材資金的匱乏,產業復甦及工廠復工情況不好,連帶造成失業情形嚴重」?

 

十五、二二八事件發生於19472月,所稱「資源委員會又要求1947年內臺灣應再供應15萬噸無償的臺糖、3千至4千萬噸臺煤及50萬噸稻米等任務」乙節,在二二八事件之前已否完成?說「戰爭末期日人的搜刮掠奪」尚且正確,但說國民政府「搜刮物資的行徑」,不僅偏執,更是不倫不類!

 

十六、「由於戰爭末期日人的搜刮掠奪,戰爭的破壞及戰後物材資金的匱乏,產業復甦及工廠復工情況不好,連帶造成失業情形嚴重」,自不出一般人所料!不論失「業人口只有四萬餘人」,抑或「己有45萬人之多」、「已佔全臺男女總數近兩成」,應該沒什麼好「咋舌」!儘管如此艱苦,畢竟挨過了,何況七十年來,人口已增長多達23百萬!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mpan120740&aid=12655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