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4/23 13:16:59瀏覽288|回應0|推薦2 | |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評述之七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係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於民國九十五(2006)年二月出版,該研究報告結論是蔣介石為二二八事件「元兇」。茲就該報告所述論點加以評述如下(以下【括弧】內之文字係摘自上述報告):
十三、二二八事件期間,雖有「地方精英從政治領域中消失」,但是自從臺灣省臨時議會議員、縣市長及縣市議員,甚至鄉民代表及村里長直接選舉後六、七十年以來,不論 是黨內或黨外,都可說是「後浪推前浪」,甚至「前仆後繼」,「生生不息」,各地精英銳出,不斷新陳代謝,並未出現所謂「精英斷層」現象! 【二二八事件在國民政府的鎮壓與安撫中落幕。但此一事件⋯,不但打擊臺人心理,導致長期對政治的恐懼與冷漠;造成精英斷層;影響地方政治生態;而且利用國民黨一黨專政,阻礙民主政治發展;加深族群隔閡,不利臺灣文化發展。】(詳請參閱第077頁第2行)
【例如1946年4月選舉省參議員之事來看,當時應選名額僅30名,然而全臺登記參選省參議員的候選名額,竟高達1,180人之多。其中,以臺南縣為例,應選名額僅有4名,但候選人卻有481人。】(詳請參閱第077頁第12行)
【經此事件,民眾原本對政治充滿熱情,卻遭政府壓制摧殘,嚴重打擊臺灣人民心理,產生對政治的不信任感,以及恐懼與冷漠,使許多經歷浩刼的人們絶口不提二二八事件,甚至勸誡其子弟遠離政治是非圈。】(詳請參閱第078頁第7行)
【在事件後於1951年11月舉行的第一屆臨時省議員選舉,應選名額55名,但候選人僅有140人參選,兩相比較之下,可明顯瞭解臺人對政治已不再有所期待,即使當選省議員者亦低調行事。】(詳請參閱第078頁第17行)
【戰後臺灣的社會精英,主要承襲日治時期所形成的社會聲望與地方影響力而來,他們大多數地方士紳或知識份子,其職業包括律師、教師、醫師、企業家、新聞記者、民意代表,甚至也有地主之成員。由於這些精英在地方上具有相當影響力,在戰後初期也曾參與三民主義青年團或相關政治組織形成一股勢力。因此陳儀抵臺不久即有意加以削弱,期間曾逮捕十餘位日治時期親日的士紳,另有一百餘名則在其預定逮捕名單中,】(詳請參閱第081頁第2行)
【臺北市的26位參議員中,有19位被當局列為事件的「主動及附從者」,而其中有4位被謀殺、7位遭監禁;當時代表臺灣最高民意機關的省參議會,總計30個參議員中,有6位參議員慘遭殺害、5位則被通緝與監禁。】(詳請參閱第085頁第2行)
【在縣市參議員層級上,全臺將近七成的參議員在二二八事件之後,退出政壇,只有三成的參議員願意繼續從事政治活動。而願意繼續參與體制內政治活動的本土精英,成功連任參議員只有總數的二成。其結果是,事件之後,全臺各縣市參議員這個層級的本土精英歷經劇烈變動,八成的地方精英從政治領域中消失,形成精英斷層。】(詳請參閱第085頁第9行)
【然而,填補這些空缺的,卻是一批依附當局的政治新貴。這些人是一群全新的、過去毫無政治經驗和政治地位,卻在當局的庇佑下,經由地方選舉或行政管道而慢慢崛起。這些人的出現,不僅取代了傳統地方精英的社會地位,也壟斷地方政治勢權力和經濟資源,改變地方原有的政治生態。】(詳請參閱第086頁第1行)
【因而在二二八事件時,當局除大力削減本土勢力,造成本土精英斷層外,也進行國民黨團內的派系鬥爭。】(詳請參閱第087頁第4行)
【由於日治時期臺灣士紳或知識份子,在日人統治下也逐漸發展自己在地方上勢力範圍,如再加上國民黨各派系的情形,可以說在戰後初期,國民黨在臺灣的發展仍處於不穏定且分散、各方制衡競爭的局面。】(詳請參閱第087頁第16行)
【國民黨在有效地臺灣政治、經濟與軍事資源下,進而奠定長期一黨獨大的政治局面。然而,由於長期一黨專政甚久,在內部保守且逐漸腐敗下,也造成若干弊端,阻礙臺灣民主政治的發展。】(詳請參閱第088頁第11頁)
【評述】: 【應選名額僅30名,然而全臺登記參選省參議員的候選名額,竟高達1,180人之多】,如此參選爆炸現象,確實荒唐離譜,夷匪所思,究竟顯示臺灣同胞熱切報效祖國心願?抑或如日本人所譏諷臺灣人「愛作官」心態呢?)
【1946年選舉省議員⋯應選名額55名,但候選人僅有140人參選】,參選與當選比率為3比1,應算是正常、合理合情!
【許多經歷浩刼的人絶口不提二二八事件,甚至勸誡其子弟遠離政治是非圈】,除了經歷浩刼不願重提傷心事外,難道不會有二二八事件漏網之魚,深怕多說而露出馬腳或東窗事發嗎?
所謂【社會精英】大多數是【地方士紳或知識分】,也是日據時代「既得利益者」 ,受到日本人的重用,臺灣光復後初期【也曾參與三民主義,青年團】,除了出於報效祖國的心志外,是否也為了維護他們的「既利利益」呢?
日據時代 的【地方士紳或知識份子(職業包括律師、教師、醫師、企業家、新聞記者、民意代表,甚至也有地主之成員)】,被稱為【社會精英】;反之,【一群全新的、過去毫無政治經驗和政治地位,卻在當局的庇佑下,經由地方選舉或行政管道而慢慢崛起】的【這些人】,竟被稱為【一批依附當局的政治新貴】!同是台灣人,前者是「外來政權」日本統治下具有【社會地位】的【傳統地方精英】,後者竟是【依附(祖國)當局】,【壟斷地方政治權力和經濟資源】的【政治新貴】!如果國民政府不是「祖國」,而且像日本一樣,也是「外來政權」,為什麼同是臺灣人,前者是【社會精英】,後者則是【依附當局的政治新貴】呢?同是臺灣人的弟兄,相煎不是太急了嗎?
在民主政治發展的歷史洪流裏,臺灣七十年來的民主政治發展究竟是快速?抑或太遲緩呢?其實,民主政治的發展絶非一步可蹵,人民教育素養、社會政治風氣,以及當政者的氣度和決心,都是缺一不可的決定因素!二次大戰後,亞、非各國推動民主政治,有多少是順利成功呢?而七十年來,臺灣在國民黨政府領導下,創造舉世聞名的「民主」和「經濟」二大奇蹟,應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何況,二二八事件後不久,尤其在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改制成台灣省政府以後,國民政府立即舉辦臺灣省議會議員、縣市長及縣市議員,甚至鄉民代表以及村里長等直接選舉,至今已有六、七十年之久,期間各地精銳盡出,不論黨內或黨外,都可說是「後浪推前浪」,甚至「前仆後繼」,「生生不息」,不斷新陳代謝,並未出現所謂【精英斷層】現象!這六、七十年來,「非國民黨籍」精英「前仆後繼」,不但未曾【斷層】,更在全省二十三個縣市都創造了「政黨輪替」的佳績(詳如【註一】);同樣地,一批批【依附當局的政治新貴】(詳如【註二】)也很爭氣,拼命演出,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政績,更遑論立法委員、省議員及縣市議員!
【註一】:非國民黨籍縣市長: 1、基隆市(第4、5屆林番王丶第13屆李進勇、第17屆林右昌); 2、臺北市(第2、5屆高玉樹、第一屆陳水扁、第六屆柯文哲); 3、臺北縣(第11、12屆尤清、第13、14屆蘇貞昌); 4、桃園縣(第8屆許信良、第12、13屆呂秀蓮丶第17屆鄭文燦); 5、新竹市(第1屆施性忠、第5屆蔡仁堅、第9屆林智堅); 6、新竹縣(第6謝樹燻、第11、12屆范振宗、第13屆林光華); 7、苗栗縣(第13、14屆傅學鵬 8、南投縣(第13屆彭百顯、第14屆林宗男); 9、臺中市(第1、2屆楊基先、第6屆林澄枝、第8屆曾文坡、第13屆張溫鷹、第二屆林佳龍); 10、臺中縣(第3、5屆林鶴年、第13届廖永來); 11、彰化縣(第9、10屆黃石城、第11屆周清玉、第14届翁金珠、第17屆魏明谷) ; 12、雲林縣(第13、14屆張榮味、第15、16屆蘇治芬丶第17屆李進勇); 13、嘉義市(第1屆許世賢、第2、5屆許博雅、第3、4屆張文英、第6屆陳麗貞、第9屆凃醒哲); 14、嘉義縣(第2屆李茂松、第14、15屆陳明文、第16、17屆張花冠); 15、臺南市(第1、3屆葉廷珪、第10、11屆蘇南成、第13屆張燦鍙、第14、15屆許添財、第一、二屆賴清德); 16、臺南縣(第12、13屆陳唐山、第14、15屆蘇焕智); 17、高雄市(第2屆楊金虎、第一屆謝長廷、第屆陳菊); 18、高雄縣(第4屆余登發、第10、11屆余陳月瑛、第12、13屆余政憲、第14、15屆楊秋興); 19、屏東縣(第9屆邱連輝、第11屆蘇貞昌、第13、14屆蘇嘉全、第15、16屆曹啓鴻、第17屆潘孟安); 20、宜蘭縣(第9、10屆陳定南丶第13、14屆劉守成、第16、17屆林聰賢); 21、花蓮縣(第16、17屆傅崐萁); 22、臺東縣(第5屆黃順興、第15屆吳俊立); 23、澎湖縣(第11、12屆高植澎、第17屆陳光復); 24、金門縣(第3、4屆李柱烽、第6屆陳福海); 25、連江縣(第3、4届陳雪生)。
【註二】:國民黨籍縣市長: 1、蘇德良、陳正雄、張春熙、林水木。 2、臺北市:呉三連、黃啓瑞、吳伯雄、許水德。 3、臺北縣:蘇清波、邵恩新、林豐正、周錫偉。 4、桃園縣:許新枝、吳伯雄、徐鴻志、劉邦友。 5、新竹市:童勝男、林政則。 6、新竹縣:林保仁、陳進興、鄭永金、邱鏡淳。 7、苗栗縣:林為恭、謝金汀、何智輝、劉政鴻。 8、南投縣:洪樵榕、林洋港、劉裕猷、吳敦義、林源郎、李朝卿。 9、臺中市:林金標、張啟仲、林柏榕、胡志強。 10、臺中縣:陳庚金、廖了以、黃仲生。 11、彰化縣:陳錫卿、呂世明、陳時英丶阮剛猛、卓伯源。 12、雲林縣:林金生、廖禎祥、林恆生、廖泉裕、許文志、蘇文雄。 13、嘉義市:黃惠敏。 14、嘉義縣:黃宗焜、涂德錡、李雅景。 15、臺南市:辛文炳、林文雄。 16、臺南縣:高文瑞、胡龍寶、劉博文、高育仁、楊寶發、李雅樵。 17、高雄市:!謝掙強、陳武璋、陳啟川、王玉雲、許水德。 18、高雄縣:陳新安、戴良慶、林淵源、蔡明耀。 19、屏東縣:林石城、張豐緒、柯文福。 20、宜蘭縣:林鳯嗚、呂國華。 21、花蓮縣:柯丁選、黃福壽、吳水雲、吳國棟、王慶弘豐、張福興、范光群、謝深山。 22、臺東縣:黃鏡峰、蔣聖愛、鄭烈丶黃健庭。 23、澎湖縣:賴峰偉、王乾發、蔣祖武。 24、金門縣:陳水在、李沃士。 25、連江縣:劉立群、楊綏生。
十四、軍警「捕殺」嫌犯,未必全屬非法或違法,也未必全無其正當性。歷史學者有責任,也應該有能力,先去查明軍警「捕殺」嫌犯的確實動機、藉口及經過情形,而後才可據以正確評斷其是非對錯,不應該冒然使用「無故被捕,亦慘遭殺害」或「遭受無情的捕殺」等字眼,以免混淆視聽,貽人「信口開河」之譏! 【3月10日,陳儀下令解散處委會及各地分會,並四處逮捕丶暗殺處委會有關人士。至此,處委會居中調和丶建言的任務宣告終結,原以為官方誠心誠意與民眾和平解決此事件,那想到陳儀大玩兩手策略,一方面與處委會妥協和談,一方面卻急電中央派兵鎮壓,並派出特務擾亂時局 ,以利鎮壓丶搜捕民眾之藉口。】(詳請參閲第060頁第11行)
【二二八事件在國民政府的鎮壓與安撫中落幕。但此一事件⋯,不但打擊臺人心理,導致長期對政治的恐懼與冷漠;造成精英斷層;影響地方政治生態;而且利用國民黨一黨專政,阻礙民主政治發展;加深族群隔閡,不利臺灣文化發展。】(詳請參閱第077頁第2行)
【在此事件前後,政府採取粗暴的武裝鎮壓,以公開或私下槍決的手段報復臺人抗爭行為,尤其是軍警在街上無情掃射開槍,造成大量無辜傷亡。】(詳請參閱第078頁第2行)
【經此事件,民眾原本對政治充滿熱情,卻遭政府壓制摧殘,嚴重打擊臺灣人民心理,產生對政治的不信任感,以及恐懼與冷漠,使許多經歷浩刼的人們絶口不提二二八事件,甚至勸誡其子弟遠離政治是非圈。】(詳請參閱第078頁第7行)
【在二二八事件發生期間,陳儀及其軍警人員即開始有計畫地逮捕臺灣社會精英,許多地方士紳或知識份子紛紛遭到暗殺或寃死獄中。例如省議員王添灯,因為時常針砭時政和參與「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為當局所忌而被憲兵第四團團長張慕飛命衛兵在其身上淋汽油,點火燒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時任臺大教授的林茂生⋯被情治人員帶走,從此一去不回;臺灣本土金融鉅子、創辦人陳炘,⋯在病榻中被刑警帶走一,不知下落為何;⋯其他像省教育處副處長、擔任《人民導報》社長的宋斐如,⋯楊元丁,⋯郭章垣,⋯李瑞漢及其律師弟弟李瑞峯,⋯阮朝日,⋯吳金錬,⋯黃朝生、徐春卿、李仁貴、陳屋,⋯王育霖,⋯林連宗等其他無數的全省各地精英們,都遭無情的捕殺,至今下落不明。】(詳請參閱第081頁第11行至第083頁第7行)
【著名畫家、嘉義市參議員陳澄波,三民主義青年團嘉義分團主任陳復志,嘉義市參議員潘木枝、盧鈵欽、何麟等人,因赴水上機場交涉和平事宜,卻遭逮捕於嘉義火車站前公開槍決;岡山教會牧師蕭朝金,於事件中勸阻青年抗爭行動,竟遭士兵逮捕,受到酷刑屠殺;制憲國大代表、花蓮縣參議長張七郎,以及兩個兒子張宗仁、張果仁,無故被捕,亦慘遭殺害;】(詳請參閱第081頁第19行至第082頁第6行)
【上述臺灣精英受難日期,詳參表三「二二八事件臺灣精英受難一覽表」。】(詳請參閱第083頁第9行)
【臺北市的26位參議員中,有19位被當局列為事件的「主動及附從者」,而其中有4位被謀殺、7位遭監禁;當時代表臺灣最高民意機關的省參議會,總計30個參議員中,有6位參議員慘遭殺害、5位則被通緝與監禁。】(詳請參閱第085頁第2行)
【然而,填補這些空缺的,卻是一批依附當局的政治新貴。這些人是一群全新的、過去毫無政治經驗和政治地位,卻在當局的庇佑下,經由地方選舉或行政管道而慢慢崛起。這些人的出現,不僅取代了傳統地方精英的社會地位,也壟斷地方政治勢權力和經濟資源,改變地方原有的政治生態。】(詳請參閱第086頁第1行)
【因而在二二八事件時,當局除大力削減本土勢力,造成本土精英斷層外,也進行國民黨團內的派系鬥爭。】(詳請參閱第087頁第4行)
【由於日治時期臺灣士紳或知識份子,在日人統治下也逐漸發展自己在地方上勢力範圍,如再加上國民黨各派系的情形,可以說在戰後初期,國民黨在臺灣的發展仍處於不穏定且分散、各方制衡競爭的局面。】(詳請參閱第087頁第16行)
【國民黨在有效地臺灣政治、經濟與軍事資源下,進而奠定長期一黨獨大的政治局面。然而,由於長期一黨專政甚久,在內部保守且逐漸腐敗下,也造成若干弊端,阻礙臺灣民主政治的發展。】(詳請參閱第088頁第11頁)
【評述】 台北市省參議員王添灯之死,傳說不一,至今仍是個謎!是否確被憲兵從其府上逮捕?又帶往何處?是否真【在其身上淋汽油,點火燒死】,迄未發現任何具體事證!臺大林茂生教授,是否真被【刑警帶走】,帶往何處?為何不能從【刑警】處查明下落?又嘉義陳澄坡、陳復志、潘木枝、盧鈵欽與何麟等人遭逮捕並【公開槍決】之「動機」與「藉口」為何?是否合法、合理又合情?岡山牧師蕭朝金遭【士兵逮捕,受到酷刑屠殺」,以及【花蓮縣參議長張七郎,以及兩個兒子張宗仁、張果仁,無故被捕,亦慘遭殺害】,軍警之「動機」與「藉口」為何?都應該先行設法查明其情,才可據以評斷其是非,允不宜以【無故被捕,亦慘遭殺害】或【遭受無情的捕殺】等瞹眜字眼混淆視聽!
所述臺灣精英有被【點火燒死】者、有【被情治人員帶走,從此一去不回】者丶有【被刑警帶走,不知下落為何】者、有【遭逮捕⋯公開槍決】者、有【竟遭士兵逮捕,受到酷刑屠殺】者、有【無故被捕,亦慘遭殺害】者,也有【都遭受無情的捕殺,至今下落不明】者,其中被【燒死】、【公開槍決】、【屠殺】、【殺害】或【捕殺】者,既有目擊者,又有正確【受難日期】,應該較易找到「死者遺體」;至於【被情治人員帶走,從此一去】者以及【被刑警帶走,不知下落為何】者,應該只知「被帶走或失蹤日期」,如何得知其【受難日期】?
「二二八事件臺灣精英受難一覽表」(第083頁第9行)係李筱峰教授之大作,該表中列有失蹤人士王添灯、林茂生等人之【受難日期】,渠等既是【失蹤,下落不明】,何來【受難日期】?引據時未慎加查證,未免予人「草率」口實!
軍警負有保國衛民責任與義務,國家遭逢侵略顛覆,人民性命受到侵犯威脅時,軍警自應挺身捍衛,不容坐視不顧,因此軍警「捕殺」嫌犯,未必全屬非法或違法,也未必全無其正當性。政府及歷史學者都有責任,也應有能力,先去查明軍警「捕殺」嫌犯之確實動機、藉口及經過情形,而後據以正確評斷其是非對錯,不應冒然使用【四處逮捕、暗殺】、【採取粗暴的武裝鎮壓,以公開或私下的手段槍決報復】、【遭到暗殺或寃死獄中】、【遭士兵逮捕,受到酷刑屠殺】、【無故被捕,亦慘遭殺害】、【有4位被謀殺】、或【遭受無情的捕殺等】字眼,以免混淆視聽,貽人「信口開河」之譏!
陳儀為是臺灣省行政長官,負有守彊護土,捍衛人民生命財產之重責大任。二二八事件期間,陳氏一方面與處委會協商,謀求平息暴亂,另一方面電告中央,請求派兵支援,以防萬一,都是極其平常又普通之作法。軍隊固有「攻擊殺敵」之效用,但更重要的則是「嚇阻」之功能!請求派兵來臺,並非一定要「殺人」,但是國軍抵達後,面對台中「二二七部隊」在埔里、日月潭等地之【襲擊】、嘉義「民軍」【攻撃】水上機場、雲林「民軍」【包圍】虎尾機場,以及高雄【部分青年欲攻擊要塞司令部】,甚至【曾遭高雄地方中學畢業生率領學生開槍阻擋】等橫逆情形,難道只能坐以待斃,不可予以還撃嗎?
十五、日據時代日本政府推動日語教學,日文報紙雜誌風行,理所當然;同樣地,臺灣光復回歸祖國後,國民政府為增進彼此溝通,推行中文國語教學,禁止方言,豈可厚非? 【在日本戰敗投降後,臺灣人重回到「祖國」的懷抱,半世紀以來的辛酸心情驅使他們歡欣鼓舞,從張燈結綵,列隊歡迎祖國軍隊的熱閙場面,到人人爭相學習北京話,、參加各種政治團體等學習活動,無不證明當時臺灣人滿心歡喜迎接祖國人士的到來。不過,因彼此生活習慣、文化思想的不同,以及部分來臺軍警的惡劣行為,讓臺灣人對「祖國」人士的幻想與好感破滅。】(詳請參閱第091頁第3行)
【然而彼此間的誤解與對立所引發的二二八事件,卻不因事件的結束而平復,反而讓族群之間的隔閡更加深化與持續,影響臺灣社會文化的正常。尤其是事件後臺灣社會精英遭到當局迫害與打擊而日漸凋零,不但削弱政治影響的力量,也造成臺灣文化傳承的斷層。再加上中央政府撤退來臺,為營造政權的的正統化,乃強力灌輸中國文化,使得整個社會充斥著大中國影子,臺灣本土文化遭到漠視而邊緣化。】(詳請參閱第091頁第18行)
【當局強制性交地推行國語,藉此壓抑本土語言並貶抑其價值,使得「臺灣的小孩在學校不准使用臺語交談,如果稍有疏忽,無意講了兩句,便要受到處罰」,影響日後有些臺北市臺籍的學生,尤其是中學女生,不願意講臺語,特別是在公共場合,她們認為講臺語「沒有氣質」、「低水準一點」。】(詳請參閱第092頁第5行)
【自二二八事件後至1957年,臺灣正處於所謂「白色恐怖時代」,他(作家張文環)不但未發表任何作品,也誓死不學習中文與北京語。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從中國而來的人物與作品,例如徐速的《星星月亮太陽》、王藍的《藍與黑》等描述中國抗戰時的小說。】(詳請參閱第092頁第11行)
【此外,學校教育盡是中國悠久歷史與廣大地理的教學,卻少有臺灣歷史與地理的認識,因而學生只知中國對日八年抗戰,卻不曉得「二二八事件」;只知中國東北長白山,卻無法說出臺灣玉山的地理位置。凡此種種,皆肇因於國民黨統治心態的偏差與狹隘,以致當局無法廓然大公地認同臺灣文化,反而刻意拉抬中國正統意識,壓抑臺灣文化。】(詳請參閱第093頁第第2行)
【評述】 【在日本戰敗投降後,臺灣人重回到「祖國」的懷抱,半世紀以來的辛酸心情驅使他們歡欣鼓舞,從張燈結綵,列隊歡迎祖國軍隊的熱閙場面,到人人爭相學習北京話】之情況下,政府推動國語文教學,何錯之有?何況,臺灣既已光復回歸祖國懷抱,各級學校實施中國語文教學,並教授本國歷史地理文化,應是天經地義之事!
任何語文的教學都需要良好的學習環境,當時各級學校推行國語文教學,嚴禁學生在校內使用各種「方言」,並不只是禁止臺語 ,何況並未曾禁止在校外或家裏使用方言(事實上也不可能),因此,自無所謂【藉此壓抑本土語言並貶抑其價值】之故意或惡意!至於【臺灣的小孩在學校不准使用臺語交談,如果稍有疏忽,無意講了兩句,便要受到處罰】乙節,固然欠當,但應純屬學校或教師之偏差作為,而非政府之本意!此外,【有些臺北市臺籍的學生,尤其是中學女生,不願意講臺語,特別是在公共場合,她們認為講臺語「沒有氣質」、「低水準一點」】等節,乃學生個人之偏差行為,怎可怪罪政府、學校或教師?
臺灣光復後,政府推動國語文教學,中文報紙與雜誌風行,正如日據時代日文報紙與雜誌應運而生一樣,純屬自然且平常之現象,【他(作家張文環)不但未發表任何作品,也誓死不學習中文與北京語】乙節,也應係其個人之意志作為;至於【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從中國而來的人物與作品,例如徐速的《星星月亮太陽》、王藍的《藍與黑》等描述中國抗戰時的小說】,則是當時社會風氣和市場供需之調節,應皆非出於政府之干預!
臺灣既已回歸祖國懷抱,二二八事件又因【彼此間的誤解與對立】而發生,加強臺灣同胞,尤其是青少年學生對【中國悠久歷史與廣大地理】之認識,自有其必要!至於【少有臺灣歷史與地理的認識,因而學生只知中國對日八年抗戰,卻不曉得「二二八事件」;只知中國東北長白山,卻無法說出臺灣玉山的地理位置】等節,純係課程設計之缺失,應非【皆肇因於國民黨統治心態的偏差與狹隘】或【當局無法廓然大公地認同臺灣文化,反而刻意拉抬中國正統意識,壓抑臺灣文化】所致!又當時各級學校雖未特別加強臺灣歷史地之教學,但亦未曾禁止學生對臺灣史地文化之閱讀或鑽研!何況,當時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才僅一年四個月,政經百事待舉,初始使用之語文及史地教材,很可能皆是抄襲自大陸教本,而未及時加以修改,更何況臺灣只是全國三十五個行省之一,除非各級學校另開臺灣史地課程,否則有關中國史地之教學,必難符合比例原則!因此所稱【中央政府撤退來臺,為營造政權的的正統化,乃強力灌輸中國文化,使得整個社會充斥著大中國影子,臺灣本土文化遭到漠視而邊緣化】乙節,殊難令人接受信服!不知日據時代曾否特別或著重有關臺灣史地文化之教學?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