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0/25 00:01:00瀏覽44354|回應6|推薦53 | |
《閩南語辭典》將「荸薺」寫成「馬薺」,好像這種植物跟「馬鈴薯」一樣,是跟「馬」有關,但這樣寫是正確的嗎?請看本文介紹。 荸薺,《國語辭典》解釋如下:注音是ㄅㄧˊ ㄑㄧˊ,詞義是植物名。莎(ㄙㄨㄛ)草科烏芋屬,多年生草本。生於溼地或沼澤。地下莖呈球形,皮黑而厚,肉白,可供食用。或稱為「葧薺」(ㄅㄛˊ ㄑㄧˊ)、「馬蹄」、「鳧茨」(ㄈㄨˊ ㄘˊ)、「鳧茈」(ㄈㄨˊ ㄘˊ)、「地栗」、「烏芋」。 荸薺的別名頗多,《維基百科》列有:馬蹄、水栗、芍(ㄕㄠˊ)、鳧茈、烏芋、菩(ㄆㄨˊ)薺、地梨。莊溪老師的《認識植物》網站列有:馬薯(語出《泉州本草》)、馬蹄、水栗、水蔥仔、水燈心草、海蔥仔、芍、鳧茈(語出《爾雅》)、葃(ㄗㄨㄛˋ)菇、水芋、烏芋(語出《爾雅》)、烏茨(語出《別錄》)、鳧茨、鳧芋(語出《別錄》)、地栗(語出《通誌》)、鐵荸薺(語出《救荒》)、鳧茈、菩薺。 《閩南語辭典》將荸薺寫為「馬薺」,解釋如下:音讀是bé-tsî,詞義是荸薺。根莖類。生於溼地或沼澤,地下莖呈球形,皮黑而厚,肉白,可供食用。 「馬薺」這個台語名稱,和以上所列的別名,比較相似的是「馬蹄」和「馬薯」;但荸薺除了表皮和馬蹄一樣是黑色,它的外形真像馬蹄形嗎?筆者看它一點都不像。至於將荸薺寫成馬薺或馬薯,好像這種植物和「馬」有關,筆者更是感到不解。筆者自幼就看過荸薺田,也挖過荸薺,曾觀察過帶有臍帶的荸薺,認為荸薺的台語名稱,應是指它是帶有很長的「臍帶」尾巴的一種薯,與番薯、馬鈴薯、樹薯和豆薯同樣被歸類為薯類植物。 也許您會說,番薯等薯類植物,果實和枝莖之間,一樣有相連的蒂,有如荸薺的臍帶,為何尾薯這個名稱會落到荸薺的身上呢?原因在於番薯等薯類,果蒂較短,剛採摘的果實不帶芽點;可是荸薺不一樣,它的果實剛長成就帶有芽點,故臍帶會長得較長,將果實拉遠一點,以便於吸收養份,如此才有利於新生的荸薺開枝散葉。 到谷歌作關鍵字查詢,同時輸入"荸薺" "臍帶",得5,830筆,由查詢結果可知,「臍帶」是荸薺重要的特徵,它像一條尾巴。再同時輸入"荸薺" "尾薯",得48筆,由查詢結果可知,真有人將荸薺寫成「尾薯」,只是數量不多。 荸薺的台語,不管寫成馬薺、馬薯或馬蹄,都跟事實不符,唯有從它的特徵─「臍帶」去聯想它的命名,才能夠貼近事實。我們可以這麼說,在國語,荸薺強調的是「果臍」;在台語,荸薺強調的是「臍帶」。故言,「荸薺」的台語應該是「尾薯」,而不是《閩南語辭典》所寫的「馬薺」。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簡稱為《閩南語辭典》) (2)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為《國語辭典》) (3) 《維基百科》 (4) 莊溪老師植物網站 [相關閱讀] (1) 莊溪老師荸薺網頁 (2) 荸薺圖片 [後記]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