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01 07:53:24瀏覽20069|回應4|推薦45 | |
「芭樂」就是「番石榴」,它富含維生素C,是一種好吃的水果。「芭樂」這個名稱和「菝仔」相近,兩者是指相同的語音嗎?請看本文介紹。 芭樂,根據《國語辭典》的解釋如下:番石榴的別名;模擬閩南語稱此水果的語音。下面將先介紹芭樂的國語名「番石榴」。 番石榴,根據《國語辭典》的解釋如下:植物名;桃金孃(ㄋㄧㄤˊ)科番石榴屬,小喬木或大灌木;葉對生,花白色,腋(ㄧㄝˋ)生;果實供生食,富含維生素C;亦稱為「巴拉」、「芭拉」、「芭樂」。 石榴,根據《國語辭典》的解釋如下:植物名;安石榴科安石榴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於地中海岸;高約二至三公尺,葉具短柄,對生或叢生,為長橢圓形或倒卵形;五月開紅色花;果實亦稱為「石榴」,為球形,呈深黃色,熟時會自行裂開,種子多漿,可食;或稱為「百花王」、「丹若」、「若榴」、「安石榴」。 番石榴和石榴根本不同科,只是兩者都內含很多種子,所以名稱相近,由於番石榴是從外國引進的,故加上「番」字。 「芭樂」的音讀是pa-ㄌㄜˋ,這是台語的說法,接著將介紹和「芭樂」相近的台語語音。關於音標,"a̍"代表二聲"a",符號是"a"的上面另有一個"'",但系統無法顯示,自動轉成"a"的後面加一個"口"。與「芭樂」相近的台語語音,分述如下: (1) 林菝仔:根據《閩南語辭典》的解釋如下:音讀是ná-pua̍t-á,又唸作ná-pa̍t-á,釋義是番石榴、芭樂。瓜果類。葉對生,花白色,可以食用,富含維生素C。異用字是林拔仔。近義詞包括土菝仔、菝仔、林菝。 (2) 撥仔:音讀是puah-á。 (3) 梛拔:音讀是ná-pua̍t。梛,根據《漢典》的解釋,注音是ㄋㄨㄛˊ,字義是古書上說的一種樹。 (4) 那拔:音讀是ná-pua̍t。 (5) 藍拔:音讀是nâ-pua̍t。 (6) 那拔仔:音讀是ná-pua̍t-á。 (7) 菝仔:音讀是pua̍t-á。 (8) 嶺拔:音讀是niá-pua̍t。 (9) 林拔仔:音讀是ná-pua̍t-á。 (10) 林菝:ná-pua̍t。 (11) 巴拉:音讀是pa-lá。 (12) 芭拉:音讀是pa-lá。 以上所介紹的12種詞語,皆是芭樂(番石榴)的台語別名;但番石榴也有國語別名,那就是番稔(ㄖㄣˇ)、番桃、雞屎果、秋果。 林菝仔的「菝」字是何意義呢?《國語辭典》查不到,但《漢典》有此字。菝,注音是ㄅㄚˊ,沒有單字解釋,但有解釋「菝葜」的詞條。菝葜,注音是ㄅㄚˊ ㄑㄧㄚ,詞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木質,莖高一米到兩米,有刺而外曲,花黃綠色,橘紅色漿果,像豆,地下根莖入藥。「林菝仔」和「菝葜」的名稱相近,皆含有「菝」字,但菝葜是草本,林菝仔卻是木本。 《閩南語辭典》定義「番石榴」的台語名稱是「林菝仔」,林菝仔的台語寫法還真多,「芭樂」只是其中一個。芭樂是「林菝仔」的諧音,但它是捨棄「林」字,將剩餘的「菝仔」的音讀pua̍t-á,轉化成pa-ㄌㄜˋ。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為《國語辭典》) (2)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簡稱為《閩南語辭典》) (3) 大陸《漢典》 [相關閱讀] (1) 芭樂圖片 (2) 番石榴圖片 (3) 石榴圖片 (4) 菝葜圖片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