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19 06:22:03瀏覽9100|回應8|推薦57 | |
媽媽是老大,大家庭裡的兄弟姐妹不少,所以排行在後頭的小阿姨們其實和我們的年紀差不了很多。從小和她們混在一起,總覺得她們比較像我們這一輩的,没什麼長輩的架子。 以前回來台灣,要見媽媽娘家的舅舅阿姨們,不外就是外面餐廳吃吃飯。這次回來,兩個小阿姨情義相挺,拍胸脯保證要整治一桌來接風。對兩個小阿姨的廚藝其實是很有信心的。以前外公的交遊廣,外婆常常要帶著眾女眷整治流水席應付家裡的客人。外公外婆相繼過世之後,小阿姨們也繼承了外婆的這個手藝。以前外婆的手路菜不外就是老式台菜,像魷魚蒜,冬瓜盅一類的。現在兩個小阿姨整治出來的菜比較有改良版的味道,不過還是不離台菜的老骨子。很久没有吃到家裡自己整治的台菜宴席,這次吃得很過癮。 這次其實最驚豔的倒也不是什麼大菜,而是一道台語叫作「芡粉」的菜。它是用蕃薯粉調水,和海鮮,絞肉,香菇,蔥,蒜去炒出來的。有人也叫它「芡蕃薯粉」。這個從小就吃,不過通常只在過年的時候才會作。用意是用來「黏」財的一道吉祥菜。在外多年,很久没回來過年了,也從來没看過有餐館賣,所以真的是十多年没吃了。這次小阿姨可憐我這個在天涯海角流浪的人,提前在過年前先作這道菜來給我解饞,吃得我差點飆眼淚,足感心的啦! 人多,桌子不夠大,所裡這一桌裡只有大概一半的菜,夠誇張吧! 滷大腸。這道先滷後烤的大腸外脆內嫩,好吃到舌頭都要吞下去了。 鮑魚冷盤。 炸排骨酥。以前外婆在世時的拿手菜。小阿姨們完全得到真傳。這個在炸之前完全醃得入味。比金篷萊的還好吃啦! 滷蛋。小小的家常菜,可是要能滷出這個色澤不容易吧!被我逼問的結果是滷完之後還經過一道烤的程序。 烏魚子,經典台菜宴客菜。 炸蹄膀。這道的作功太繁複,又要炸又要滷的。作法問到後來我完全放棄。想吃的時候直接買機票回來找小阿姨比較快。 這道大家吃了很久,以為是涼拌青木瓜。開玩笑,涼拌青木瓜這麼常見的菜那裡看得出來大廚的功力。搞了半天,最後才發現用的是花椰菜心。 滷牛腱。 炒三鮮。 就是這道菜吃得讓我差點飆眼淚。真的是很久很久没有吃到這道「芡粉」了。其實我也搞不清楚有多少人真的吃過這道閩南一帶流傳的菜。看起來簡單,實際上不好炒。也不是什麼大菜,餐館賣這個利潤大概也不會太高,所以從來没在外頭看過這道菜。 台菜通常是乾料湯菜一起出。當天太愛吃了,没有很專心在照相。後來回來整理照片的時候才發現怎麼所有在另一張桌子上的湯菜都没照到。很可惜,經典台菜裡的白菜滷,燉烏骨雞,炒腰子都在另一張桌子上。下次回去再和小阿姨嚕一桌來吃補照好了。 同場加映: 爸媽雙方都是大家庭,兩邊的兄弟姐妹都多,所以從小就有認不完的叔叔伯伯姑姑舅舅阿姨堂表兄弟姐妹。這次回家,被我挖出了爸媽的結婚照。照片裡的人除了爸媽前面蹲著的兩個小女生之外,其他的都是爸這邊的兄弟姐妹和我的堂兄姐們。那兩個小女生就是兩個很可愛的小阿姨。聽說她們當天也不是花童,只不過媽媽要出嫁的那一天,她們兩個哭得稀哩嘩啦的,執意要跟。最後不得已,只好讓兩個小跟班當陪嫁。這個後來被笑了一輩子! 照片裡的背景是還没改建以前的老家,很典雅的一幢樓房,可惜後來還是拆了。小的時候還住過這幢老樓房的二樓!爸媽結婚的時候爺爺奶奶在這個地方還在經營食堂,叫作「平和樓」,所以才會有照片上方的那方木招牌。現在想想,會這麼愛吃原來是有道理的。內外祖父母對於整治吃食都還有那麼兩手的。 現在看這張照片,怎麼左看右看都有點給它那個「悲情城市」的調調!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