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凝視:楊渡》假如我是真的,田中版
看到《灣生回家》作者田中實加被爆不是日本人,而遭到連串批判,甚至出版社也被批作假,我心中只想到一部拍攝於1981年的電影《假如我是真的》。
活過1980年代的人應該都不陌生。《假如我是真的》原劇本作者是沙葉新,導演為王童,演員是當時青春小生譚詠麟、胡冠珍,電影主題曲由鄧麗君主唱。故事描述一個貧窮的下鄉青年,因為女朋友懷孕,回上海見面,卻遭到排擠。
不料陰錯陽差,被人誤認為是某軍方高幹子弟,於是各方人馬追捧,奉若上賓,深怕沒攀上關係。故事的結局當然是他被拆穿,在眾人的唾棄下入獄,他的女朋友羞愧自殺,他在獄中也自殺,只獄壁上留下6字:「假如我是真的」。
那故事要反諷的是一個崇官僚、尚特權、走後門、靠關係的社會。故事的最後,原著沙葉新讓受審者在法庭上說出一句話:「我錯就錯在我是個假的。假如我是真的,我真的是張老或者其他首長的兒子,那我所做的一切就將會是完全合法的。」
那麼,來看看《灣生回家》吧。田中實加本不是一個日本人,更不是灣生的後代。但她冒用這個身分,整個人彷彿比台灣人「高了一等」,不僅有了故事性,她的各種奮鬥,包括拍片過程中尋找資金、尋求協助、影片行銷、書籍行銷等,就帶有一種傳奇性,彷彿他們是日本當年的移民者留傳於台灣的、那流著日本之血的後裔。
那故事背後所隱含的意味是:日本人真愛台灣啊,不僅把台灣當成了殖民地,還當成朝思暮想的故鄉,所以他們叫「灣生」。那種「愛台灣」的意識,於是如《海角七號》裡,那一堆永遠無法到達的信一般,堆積著一個離去的殖民者,對他失去的殖民地的永遠的懸念。然而,真實的台灣,卻如恆春的老婆婆,成為永久被遺棄的人,一個等待被愛的可憐角色。這難道不正是台灣現在的隱喻嗎?
但真相是:一個是殖民者,一個是被殖民者。二者的身分與地位,從來也未曾平等過。當年移民台灣的日本人,他們的地位與獲得的資源,從來就是數倍於台灣人,這一點,日本政府從未遺忘。
看看日本人自己的記載。1917年,適齡兒童就學率,日本人是92.03%,而台灣本島人是6.64%;到了1935年,也就是統治台灣40年之後,日本兒童就學率已經達到99.26%,而台灣本島人只有41.10%。什麼是不平等?什麼是二等公民?這還需要解釋嗎?
更不必說1930年之後,殖民政府對台灣社會運動者進行大逮捕,文化協會的知識分子、農民組合的幹部被抓進牢裡,甚至不少人硬生生被刑求致死,導致農民組合的幹部在獄中舉辦追思會。
也就是這些反抗的台灣人正在獄中受難的時候,還是有人在平行的時空中,台北印著唱盤,跳著歌舞,彷彿台北是歌舞昇平的太平盛世。那就是十幾年前所出的紀錄片,名為《跳舞時代》。
我有時看著這些紀錄片,彷彿那是兩個台灣。一邊是受難受苦的庶民百姓,一邊是有錢有閒的上流社會。是的。它們都是真實的存在,但為什麼有人選擇記憶這些?有人記憶那些?日據時代的歷史記憶,為何如此斷裂、如此破碎?這樣歌頌著日本殖民者的功德,甚至還重建日本神社,要如何對得起當年為了捍衛自己的傳統信仰、祖宗牌位而奮然對抗日本神道的先人?
那些死於日本人獄中的農民運動青年,難道就不如一個移民來台的灣生?有這樣甘於懷念二等公民、懷念軍國主義統治時代的成年人,那麼,高中生要把納粹當偶像裝扮,有什麼可訝異的?
回到田中實加吧,她只是一個悲哀的「假日本人」,一個想當日本人想瘋了的台灣人,這樣的人,在台灣社會還少嗎?「這個國家」和這個政府,如果核災食品都想進口,那面對田中實加的「變形記」,又有什麼可駭異的?它只是一個沒擺脫二等公民意識的殖民地社會的傷痕之再現而已。
(作者為作家)
灣生謊言早就被戳破 日記者:為何台媒依舊被騙?
http://udn.com/news/story/10708/2207326
2017-01-03 17:04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日前暢銷書「灣生回家」的作者兼製作人田中實加承認自己並非日本人,也和書中提到的日本奶奶毫無關係,造成社會一片譁然。事實上,日本「產經新聞」岡山支局長吉村剛史在2013年時就撰文踢爆田中實加的假面具,田中實加道歉造假身分後,吉村剛史接受台灣平面媒體的電訪表示田中實加「她根本就是詐欺犯!」、「竄改了歷史」。
吉村剛史表示3年前訪問田中實加時,就發現她所說的內容疑點重重,儘管田中實加自稱直到6歲時都住在日本青森,但對於當時的歷史認知卻很薄弱且日文說得不是很好,最後田中坦承自己是台灣人並非日本人,但這段報導卻沒有引起台灣媒體的注意。之後田中實加更打著灣生的名號接受各種採訪並監製了電影,這期間吉村除了用筆名「M」報導相關新聞外,電影上映後,吉村更是在2016年12月出版的日本「台灣映畫2016」刊物中,以真實姓名拆穿田中實加的謊言。
吉村剛史批評,田中實加打著灣生名號騙取金錢和欺騙大眾情感,更讓許多支持「灣生回家」電影的台、日人士因為她的謊言而蒙羞,在12月15日台灣駐日本代表處還甚至與「日華議員懇談會」合作,首度於日本眾議會第一議員會館播放此影片。但讓吉村不解的是,田中的謊言早就被揭穿,為何台灣的媒體依然會被騙?
儘管田中實加公開承認謊言,但吉村剛史依然對道歉內容感到懷疑,其中田中實加表示確實有田中櫻代這個人,但吉村卻說他從未聽過有人叫櫻代;另外,由於田中實加拿不出她曾經到日本、美國和法國進修的證據,因此吉村也質疑其可確性。吉村剛史表示,只要採訪過田中實加就會知道她說話矛盾,更批評因為田中實加造假身分、連累了灣生的史實、欺騙了台日人的情感,甚至連記錄片「灣生回家」中灣生故事的真實性都因這起事件被質疑,吉村炮轟田中「竄改了歷史」、「她根本就是詐欺犯!」不僅損壞了台灣人的信用,也傷害了台日的友好。
「灣生」風波 遠流出版社:接受退書
http://udn.com/news/story/10708/2208474
2017-01-04 05:38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銷售逾五萬本的「灣生回家」,作者田中實加(本名陳宣儒)日前發聲明坦承灣生後裔身分造假,引來讀者抗議,希望遠流下架、回收該書。遠流昨發表聲明,在相關爭議得到確認前,田中兩本著作「灣生回家」和「我在南方的家」將不再供貨,並接受退書。
遠流表示,雖然遠流沒有廣告不實之故意,但重視讀者感受,如已購買該二書的讀者因作家誠信而對書籍內容懷疑,遠流接受退書或換購等值遠流出版品。至於是否全面下架、回收這兩本書。遠流董事長王榮文表示,暫時不考慮。
至於田中實加在「我在南方的家」書中不當使用青木美和畫作,遠流將盡力協助作者與原著作權人善後處理。
「灣生回家」導演黃銘正指「書籍出版後才發現資料照片竟遭盜用」、「未經同意將田調資料寫成書」。
讀者可透過遠流客服信箱或電話告知退書,客服將聯繫並寄回郵信封,退回原價。信箱 ylib@ylib.com 電話(02)2392-6899#888、0800-231663。
聯合/戀日和自戀堆出假灣生
http://udn.com/news/story/7338/2206332?Idlepage
2017-01-03 01:11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灣生回家」作者田中實加承認身分造假,各界譁然;作家陳芳明痛批,田中是利用了台灣人的「歷史失憶症」。事實上,這次造假的癥結不在失憶症,而在台灣的戀日和自戀。
作為紀錄片製作人,田中實加欺瞞自己的身分,又捏造了「日本奶奶」的故事,皆難以原諒,也汙損了她自己的作品。田中之所以要假充日本人,無非以為如此更具說服力,募款時更能打動對方;事後看來,她的假身分的確比真身更有用,這正是台灣人的戀日作祟。
不可諱言,台灣對歷史的認知一向停在淺層,浮面的情緒大過深層的反省;也因此,整個社會才會在「慰安婦是否自願」這種問題上糾纏不休,甚至演出納粹變裝秀也覺得無所謂。李登輝召喚的媚日情結,加上陳水扁鑄造的「愛台灣」本土意識,使得「戀日」和「自戀」兩種心理交互作用,藉由日本作自我投射。除了灣生,海角七號、嘉農等作品的熱銷,也都相當程度反映了這樣的心理。
話說回來,田中實加的身分固然造假,但「灣生回家」的故事核心仍是真實而感人的。這部紀錄片至少努力拼湊出大時代的夾縫小民的掙扎,把人道和同情回歸到個人的不同命運身上。從這點看,影片的價值仍不可否定。
諷刺的是,「灣生回家」除了熱賣,還得了金馬獎及金鼎獎;可見,政府在這一窩蜂對日本的「嗜食症」風潮中,也扮演了搧風點火的角色。不是嗎?
「灣生回家」作者田中實加 偽造身世履歷道歉認錯
http://udn.com/news/story/10708/2204959
2017-01-02 02:43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二○一五年感動無數人的紀錄片、暢銷書「灣生回家」,身兼製作人與作者的田中實加,昨透過遠流出版社發表聲明,承認自己非台日混血的灣生後裔。她在演講、書籍中提到的「日本奶奶」田中櫻代,也無血緣關係。田中實加真名陳宣儒,是土生土長的高雄人。
田中實加日前先被揭發在網路上截圖盜圖,接著遭日本媒體質疑偽造身世。經一周沉寂,她昨透過遠流發表道歉聲明,並向讀者致歉。
田中實加宣傳「灣生回家」時,總稱是灣生後裔,外婆田中櫻代是在花蓮出生的灣生(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田中實加昨聲明中說,田中櫻代確有其人,是她高三時在車站遇到的日本灣生。當時田中櫻代帶著管家竹下健志夫婦來台,遇到田中實加後,覺得實加跟她難產而死的女兒陽子很像,實加的生日又剛好是陽子的忌日;因此田中櫻代把她當成外孫女,田中實加的名字也是櫻代取的,田中實加對外稱櫻代是「日本奶奶」。
田中櫻代還資助田中實加到日本、法國、美國進修,「但我不長進,全都沒有完成學業。」田中實加聲明中坦承,她未取得國外學位,「灣生回家」、「我在南方的家」兩本著作所寫的履歷「畢業於紐約市立藝術學院美術藝術科」,也是造假。
田中實加承認,她把別人的畫作當成是自己的放在臉書上,「是我的大錯。」現正努力與原作者聯繫、請求原諒。她否認自己「盜畫賣錢」,但承認曾送過三幅畫給幫忙募款的朋友,這三幅都是她畫自己的小狗。
為何拍「灣生回家」?田中實加說,田中櫻代辭世後,她協助櫻代的灣生朋友回來找家、找親人和領戶籍謄本,「才深深體會到為什麼田中櫻代和管家夫妻以前每年都要回台灣。此時我才突然覺得自己很糟糕,辜負田中櫻代栽培,應為她做些什麼。」於是投入灣生田野調查與紀錄,甚至決定拍片。
在道歉聲明的末段,田中實加鄭重向大家道歉,表示「灣生的故事是真的,他們對台灣的愛也是真的,台日之間的牽絆與情感,更是真實的。千萬不要因為我個人的問題,而遭到抹滅!」
遠流董事長王榮文昨說,上周五田中實加到遠流認錯,寫了聲明稿道歉;在這之前,遠流團隊始終相信田中實加沒有造假。王榮文曾問田中實加為什麼要造假,她表示,「因為說了一個謊。所以要拿更大的謊來圓。」
田中實加認錯 誠實是最佳作法
http://udn.com/news/story/7339/2204825
2017-01-02 03:31聯合報 簡麗賢/教(台北市)
《灣生回家》作者田中實加為身世造假認錯。身為讀者的筆者雖然遺憾受騙了,但田中實加能勇於承認造假是正確的選擇,畢竟「誠實是最好的政策」,倘若一謊再謊,只會更難堪更痛苦。
《警世通言》曾有一段王安石與蘇東坡的「稗官野史」。
蘇東坡被貶黃州,出發前向宰相王安石辭別,並應允帶回長江三峽的中游水給王安石煮茶。
當蘇東坡返回京城途中,連日鞍馬困倦,不覺睡去,醒來時已到下游,趕緊央求船夫回頭,但江水湍急,行不得也。蘇東坡於是封裝下峽水給王安石。
回到京城,王安石囑咐汲水烹煮陽羨茶,茶色過了半晌才出現,王安石連連質問:「這是長江中游的水嗎?」蘇答:「正是。」王訕笑說:「蘇學士欺騙老夫,此乃下游水。」蘇窘態畢露問:「荊公如何辨別?」王安石說:「讀書人需要細心察理。長江水性,出於水經補注,上游水性急,下游則緩,惟中游緩急參半。上游水煮茶味濃,下游水味淡,中游水濃淡適宜,今見茶色半晌方現,故知是下游水。」
百密總有一疏,一開始說謊的後果就是一再圓謊,得不償失,誠實仍是最佳的作法。
田中實加扯謊 劉克襄:台灣對日據時代過度美好的想像
2017-01-01 22:33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即時報導
2017年的第一天,便爆出「灣生回家」作者田中實加坦承身份造假。作家陳芳明曾具名推薦田中著作,他今天受訪時表示「很受傷」,批評田中「利用台灣人的歷史失憶症,才使謊言獲得存在的空間」,整個事件是「對台灣史的巨大傷害」。
陳芳明受訪時表示,他看了紀錄片「灣生回家」相當感動,曾跟田中本人見面,因此願意具名推薦田中去年出版的著作「我在南方的家」。「我曾投入這麼深刻的感情,現在卻要扭轉,非常受傷、無法原諒!」他認為,田中實加是利用台灣人對日據時代的不理解,「在歷史的空白上填補自己的謊言。」
然而,田中實加並未將自己的灣生後裔謊言放入紀錄片「灣生回家」中。她在道歉聲明中,強調「灣生的故事是真的…千萬不要因為我個人的問題,而遭到抹滅!」
●田中實加扯謊 對台灣史造成傷害
是否能將紀錄片「灣生回家」跟田中謊言徹底切開?陳芳明認為「很難」,包括他在內的許多觀眾,都是因為田中的灣生後裔身份,看電影時「自動對號入座」、尋找田中親人的身影,因此對此片產生強烈共鳴。
「這個事件並非只是身份造假,對於台灣歷史也構成很大的褻瀆。」陳芳明指出,田中實加所造成的傷害「不只是當代人,也傷害了上一代人。」他指出,「因黨國體制的長期矇蔽」,台灣歷史一直無法認識清楚,「現在利用這種矇蔽又進行另外一種欺騙,這是對整個台灣史的巨大傷害。」
作家劉克襄也曾為田中著作「我在南方的家」寫推薦文。他表示,看到田中的道歉聲明「震撼了一整個下午」,嚇到「以後不敢隨便幫人推薦新書。」
●劉克襄:台灣人對日據過度美好的想像
劉克襄坦承,閱讀「我在南方的家」初稿時,曾質疑書中的台灣野外動物行為「不可思議」;但因田中稱這本書是「小說」,他未多深究。「她這麼辛苦,你怎麼可以質疑她?」劉克襄認為,田中實加籌錢拍「灣生回家」的故事太感人,讓人不忍苛責質疑,才讓謊言愈滾愈大。
田中實加曾在台灣、日本舉辦300多場演講,場場觀眾爆滿,許多人哭著離開。「她是個很有魅力的演說家。」劉克襄認為,加上台灣人對日據時代有「過度美好的想像」,總覺得「空白的這一段歷史,先補足再說」,因此包容了破綻和謊言。
作家楊照則是「灣生回家」的推薦者。他受訪時苦笑:「沒有評論。」
顯示原始信件
高凌雲/小蔣當年怎會看走眼?
|
|
高凌雲/小蔣當年怎會看走眼? | 聯晚私房新聞 | 評論 | 聯合新聞網
By 聯合新聞網
國民黨在李登輝擔任黨主席12年時,分崩離析。早在1978年到1984年的六年間,國民黨台籍菁英互相競逐,影響了日後國民黨的命運。1978年林洋港任台灣省主席,曾經是國民黨呼聲最高的台籍菁英,1984年被蔣經國提名副總統的,卻...
|
|
|
|
1979年,蔣經國赴台北市政府,聽取當時的李登輝市長報告水情。 報系資料照
國民黨在李登輝擔任黨主席12年時,分崩離析。早在1978年到1984年的六年間,國民黨台籍菁英互相競逐,影響了日後國民黨的命運。
1978年林洋港任台灣省主席,曾經是國民黨呼聲最高的台籍菁英,1984年被蔣經國提名副總統的,卻是後來居上的李登輝。無論蔣如何捨林就李,蔣經國晚年似有若無地,將國家領導慢慢轉移給台籍菁英,而非外省背景人士。
李登輝曾是各方眼中忠黨愛國之士
郝柏村日記描寫李登輝是忠黨愛國的本省籍人士,也曾記載李是走蔣經國路線,應該支持。還說李登輝是繼承孫中山、蔣中正、蔣經國一貫的國民革命。
但從2000年李登輝下台後的言行觀察,郝柏村所描寫的他,彷彿是另一個世界的人。
副總統謝東閔表明退休態度後,1984年2月宋美齡給蔣經國的電報,希望慎重考慮副貳人選。蔣經國回電,對副手人選,思慮甚久,考核甚切。
2月15日國民黨通過提名李登輝為副總統,蔣經國告訴宋美齡,提名李各方深以為得人。
蔣經國1988年1月逝世,李登輝繼位,從而開始國民黨幾十年紛亂,蔣經國若有知,可能懊惱對李登輝看走眼。
陳芳明:田中實加利用台灣人歷史失憶症撒謊
2017-01-02 02:43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灣生回家」作者田中實加坦承身分造假。作家陳芳明曾具名推薦田中著作,他昨受訪時指「很受傷」,批評田中「利用台灣人的歷史失憶症,才使謊言獲得存在的空間」,整個事件是「對台灣史的巨大傷害」。
陳芳明說,他看了紀錄片「灣生回家」相當感動,曾跟田中本人見面,因此願意具名推薦田中去年出版的著作「我在南方的家」。「我曾投入這麼深刻的感情,現在卻要扭轉,非常受傷、無法原諒!」他認為,田中實加是利用台灣人對日據時代的不理解,「在歷史的空白上填補自己的謊言。」
田中實加在道歉聲明中強調「灣生的故事是真的…千萬不要因為我個人的問題,而遭到抹滅!」但能將紀錄片跟田中謊言一分為二?陳芳明認為「很難」,包括他在內的許多觀眾,都是因為田中的灣生後裔身分,看電影時「自動對號入座」、尋找田中親人的身影,並產生強烈共鳴。
作家劉克襄也曾為田中著作「我在南方的家」寫推薦文。他表示,看到田中的道歉聲明「震撼了一整個下午」,嚇到「以後不敢隨便幫人推薦新書」。
劉克襄坦承,閱讀「我在南方的家」初稿時,曾質疑書中的台灣野外動物行為「不可思議」;但因田中稱這本書是「小說」,他未多深究。「她這麼辛苦,你怎麼可以質疑她?」劉克襄認為,田中實加籌錢拍「灣生回家」的故事太感人,讓人不忍苛責質疑,才讓謊言愈滾愈大。
田中實加曾在台日舉辦三百多場演講,場場爆滿,許多人哭著離開。「她是個很有魅力的演說家。」劉克襄認為,加上台灣人對日據時代有「過度美好的想像」,總覺得「空白的這一段歷史,先補足再說」,因此包容了破綻和謊言。
作家楊照則是「灣生回家」的推薦者。他昨受訪時苦笑:「沒有評論。」
田中實加為謊言道歉 花蓮合夥人:遠流應強勢回收
2017-01-01 19:29聯合報 記者徐庭揚╱即時報導
|
|
田中實加為謊言道歉 花蓮合夥人:遠流應強勢回收 | 生活新聞 | 生活 | 聯合新聞網
由 聯合新聞網 提供
花蓮縣吉安鄉慶修院執行長陳義正在101年與田中實加有近半年合作關係,卻因田中種種不誠信的行為而與她終止合作關係。對於遠流...
|
|
|
|
花蓮縣吉安鄉慶修院執行長陳義正在101年與田中實加有近半年合作關係,卻因田中種種不誠信的行為而與她終止合作關係。對於遠流今天所發出田中道歉的聲明,陳義正表示,遠流是出版社,應提供讀者正確的資訊,既然現在書中有誤,應作內容上的更正比較恰當。
陳義正在101年於鳳林鎮公所的舉辦「百鬼夜行祭」,認識田中實加,當時田中實加提到要帶20多位日本灣生到花蓮,陳義正當時覺得很有意義,也非常支持她的想法,後來因為「吉祥安康平和水燈祭」移到吉安鄉舉行,兩人有更進一步接觸。
在合作期間發現田中說要發行書籍,並以預購方式籌款,沒想到募款到位,書籍進度卻一拖再拖。且田中在接吉安鄉的案子,與廠商的款項也都不明,讓陳義正對她產生質疑。
原本陳義正對於田中的身份未有懷疑,但是田中的學歷是東京藝術大學,卻不黯日語,公開場合不僅要透過翻譯與日人溝通,書寫日語的文法、發音也多有誤,在日籍好友提醒下,也讓陳心中開始產生許多問號。
加上,田中實加曾在多次公開的活動場合一再重複頒發戶籍謄本給清水一也。陳義正說,「同樣的戲碼,每次都來一次,真的很怪!」,也暗指田中在炒新聞、消費灣生。兩人合作半年,在101年底特色農產品設計案結案後,他就不再與田中有所牽扯。
陳義正表示,灣生紀錄片及書籍他都未完整看過,不過根據前導片中的灣生主角都還在世,故事也是透過他們口述給田中實加,以此推斷,紀錄片的真實性大過於「灣生回家」這書本。
但是因為拍攝紀錄片所涉及的募款及贊助款項,才是最大的問題,多是好友「情義相挺」的,她卻對外說是自己賣房、賣畫而來的,也傷害了這些支持她的人。
陳義正也提到書本中角色多、故事也多有質疑。,他舉例,田中實加在演講中最常說到的故事,就是她的灣生奶奶田中櫻代,在24年前和她去拜訪高雄岡山一啞巴農婦,田中櫻代以日語問啞巴農婦,「美紀,好久不見,好嗎?」,啞巴農婦竟開口以日語應答,「這些年,妳好嗎?一定很辛苦吧?」。
根據田中實加的說法,原來是在38年,美紀雙親知道遣返日本必然艱辛,故把女兒嫁給佃農之子,非法居留的美紀為避免口音洩漏來歷,只得裝聾作啞45年。陳義正說,不過此事經時間考證,不僅時間與國民政府戒嚴的時間兜不攏,後來影評人、書評人也對此多有質疑,可見書中多有虛構的成分。
家人挺她: 人生不就是真真假假嗎
2017-01-02 02:43聯合報 記者劉星君、楊濡嘉/高雄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10708/2204954
紀錄片「灣生回家」作者田中實加昨為身世造假認錯。田中的姊姊表示,「人生不就是真真假假嗎?」「她的事自己解決,家人什麼都不知道,就是支持她」;田中的同學多認為,她要為自己負責,鄰居則認為「田中自己毀了自己」。
田中實加承認身世造假,在高市文化局長任內支持這部影片的副市長史哲說,田中身世的事令人有點遺憾,但「灣生回家」的確喚起世人關注一段一直被忽略的歷史事實,這很重要。
史哲說,灣生回家紀錄片讓大家看到被忽略的「灣生」問題,不只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也支持;當然,作者出現身世上的疑問,是有點令人遺憾。
田中的同學表示,田中小時本名不是陳宣儒,而是「陳金燕」,離婚後才改名。小時同學都稱她為「燕子」,長相可愛,功課才藝非常好。
「她有才能,畫畫也很有天分,但可能走錯路了。」同學說,「田中可能想要出頭,不想給同學、朋友看扁,才會如此」,她的作品「灣生回家」很不錯,「但個人行為要檢討」。
「她是真正大林蒲人。」同學說,田中曾在大林蒲教書法、畫畫。田中離婚後,就很少回來大林蒲;國中同學有聯繫群組,田中上電視節目受訪都說是灣生後代,同學都不解:「她為什麼要這樣說?」
田中的姊姊仍住在大林蒲,昨天以上課為由不願回應。但她上周受訪時表示,「灣生回家」的出發點就是好的,就是為日本這個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