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影新看:莊靈》為國寶奉獻一生的人
2016/10/27 下午 09:35:39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61027006208-262104
一度被捲入黨產爭議的故宮文物,剛到台灣時並不是存放在霧峰北溝,而是台中糖廠的放糖倉庫。
1948年底到1949年初,3批故宮文物精品共2972箱,先後搭乘中鼎號登陸艦、招商局海滬輪和崑崙號運輸艦,從南京故宮分院庫房跨海運到基隆港。先在楊梅火車站旁的通運公司倉庫短暫停留,然後商借到台中糖廠庫房,才有了來台後的第一個正式棲身之所。
那時故宮同仁和眷屬都住在糖廠旁新建的聯管處竹籬笆宿舍。此事幫忙最大的是台中糖廠廠長於升峰先生,也是作家於梨華之父。
圖中是1949年,故博組同仁在堆滿文物箱的台中糖廠庫房狹窄的走道空間,整理故宮珍藏的善本圖書。圖中的故宮前輩們,為了守護國寶的安全,為了厚植台灣的藝術文化根基,無怨無悔默默地奉獻一生。
御廚嚴永裕 抓住7位元首的胃
2016-11-16 02:53聯合報 記者張雅婷/桃園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7314/2108774
桃園市龍潭區小人國遊樂區內的「蔣府宴」重現兩蔣與夫人喜愛的料理,廚藝總監嚴永裕曾任兩蔣等元首的國宴主廚;新加坡故總理李光耀私下訪台時,他也曾隨行環島做菜,用廚藝抓住國家元首的胃。
今年67歲的嚴永裕,17歲靠姑丈介紹,進到當時只有3樓高的圓山飯店當餐廳學徒。自認不愛讀書的他,立志當廚師,從小學徒幹到獨當一面的圓山大飯店行政主廚;年紀輕輕就成為元首御用主廚,陸續服務過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等元首。
「老蔣重視排場,龍蝦、鮑魚、燕窩、魚翅是當時必備菜色。」嚴永裕說,喜歡宴客的老蔣總統來台時,台灣尚未有江浙菜,當時有幾位家鄉廚師過來,將江浙菜引進台灣。
「東坡肉、松子鮮魚、佛跳牆、砂鍋鰱魚頭都是專屬菜單。」他說,佛跳牆還是蔣公親自改良,加入鮑魚、蹄筋、珠貝等食材,烹出好味道。
最讓嚴永裕印象深刻的是小蔣總統的低調樸實,一道豆干炸醬就是蔣家官邸鍾愛的家常菜;當時推出2000元梅花餐,要求大家不要太鋪張浪費,對經濟起飛年代的餐廳相當傷腦筋。
「小蔣深受糖尿病之苦,卻又特別愛甜食。」為此,嚴永裕還特別製作專屬蔣經國的減糖甜點。
嚴永裕說,李光耀每次來台,廚房都要準備一大包炒過的松子,放在房間當零食;有次李光耀私下來台度假,他也隨團去日月潭、墾丁等地服務,善盡美食外交。
江浙地方著名小吃鬆糕,是蔣宋美齡的最愛,雪白色的甜品有紅豆泥與紅豆顆粒。嚴永裕說,鬆糕受到各國賓客喜愛,已是國宴必備佳餚,好滋味讓賓客都難忘。
韭菜、白切肉配地瓜粥:清末臺灣庶民的飯店與點心攤
文/陳靜寬(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
http://udn.com/news/story/7923/2046207
每到吃飯時間,街頭巷尾有許多大大小小的便當店、麵攤及餐館,提供豐富多樣的飲食選擇。不論是本土點心小吃、中國各省美食,甚至世界各地料理,都可輕易滿足人們的需求。而一百多年前,又有什麼樣的外食文化呢?
清代臺灣,餐飲店並不普及,多數人都在家開伙,除了大城市會有提供官紳階層應酬宴客的酒樓排場外,一般外出的人,多選擇簡便的飯店、茶亭或小吃攤飽餐一頓。
當時的「飯店」通常位於交通要道,也成為旅客休息吃飯的地方。自1860年開港通商後,許多外國人到臺灣經商與傳教,他們往來南北要道,便成為飯店的主顧。於1872年在臺傳教的馬偕博士,除了在日記裡寫下傳教經過,也提到沿途用餐、住宿情況與感受。那時臺灣的飯店空間大多狹小陰暗、環境潮濕骯髒,還有隨處可見的跳蚤、蝨子及老鼠等,所以當馬偕博士一行人投宿在中壢的飯店時,因為空間寬敞,陽光充足,還開心地稱讚此為北臺灣最好的飯店,把它譽為維多利亞飯店。
而這群傳教者,旅途中多依賴路旁的攤販解決三餐。這些攤販多是供應簡單的便餐,有粥及米飯,配菜有炒韭菜及白切肉等。當他們進入村莊時,村莊內攤販的點心樣式就豐富多了,1872年12月27日的《馬偕日記》,就曾記載他們進入頭前溪旁的聚落,街道兩旁有各式各樣的點心攤,兜售著炒飯、麵線、花生、糕餅等,他們享用一餐豐盛的早餐後,才開始一天行程。
當時的外食族大部分是勞動階級的苦力或挑夫,他們往來於各個交通要道間,僅能靠茶亭或簡陋旅店提供的便餐果腹,也可看到知識份子或官員,在他們的詩文中留下紀錄。例如1872年,噶瑪蘭(今宜蘭一帶)的舉人李望洋在離開家鄉,前往甘肅任官途中,在雙溪路旁食過稀飯而留下「次早匆匆別故人,雙溪茅店餐糜粥」的食物記憶。史久龍在〈憶臺雜記〉寫到從臺南府城到嘉義城途中,多有販售「山薯粥」的攤子,「山薯粥」即地瓜粥。
曾來臺旅行的美國博物學家史蒂瑞(J.B. Steere)在其書中描寫過茶亭,他說每隔一、二哩的樹蔭下,總有座茶亭提供茶水與簡便飯食,那些苦力食量驚人,店家端上熱騰騰的米飯、一小碟醬菜、一片鹹魚,他們就快速的將飯扒入嘴中,偶爾再塞點小菜。
另外,聚集在市街、廟口的攤販,也是外食族另一種選擇。這些攤販沒有桌椅,僅有板凳供客人歇腳,顧客多為附近的居民或勞動者等。在1895年前後日本人剛到臺灣時,所見到的都是這些設備簡陋的小吃攤,日本官員笹森儀助描述他跟挑夫在點心攤吃粥,有許多苦力也一起用餐,大家併排坐在一條枯竹竿上,周遭還有豬隻徘徊,構成一幅有趣的景象。
百年來,路旁攤販,成就了庶民文化,從簡陋的飯店、茶亭及點心攤,我們見到了臺灣人旅宿的樣態與飲食文化的變遷,由簡單到豐富多元的發展,也讓人體會臺灣歷史的多元滋味。
香江風情/台灣水果魅力 陸港無法擋
http://udn.com/news/story/7331/2054644
2016-10-29 04:37聯合報 香港特派員李春
香港人到現在還沒等來秋涼,那「冬季」二字是台灣水果帶來的。台北貿易中心在香港舉辦今年最後一場大活動,廣告上有大大的「冬季」二字,突出的是台灣冬季的水果。
香港已不大入大陸同胞的法眼,但有一點不會吵架的是,中國沒有一個地方能取代香港,可以吃到全世界水果,而且是最好、最當令的水果。很少有人知道香港現在有很多「自由行」客,到香港是專門來吃水果的,吃個夠,再悄悄地帶點走,為了帶點水果,專門跨陸路經深圳返回大陸。
那些會被悄悄帶走的水果,包括台灣水果。而現在台灣的冬季水果最當令,因為現在日本水果過了旺季,東南亞水果又不在檔期。
台灣冬季水果在香港特賣成了業界盛事。台北貿易中心主任孫志誠說,台北貿易中心和農委會精選了蓮霧等十三種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冬季水果,拿到香港來「搶鮮」,這不僅是台灣冬天最新鮮的,還是農委會特別精選到香港的。今年台灣受兩場大颱風影響,主要水果產區受災,產量大減,但主辦單位仍精選水果送到香港。
台灣冬季水果減產,還要精選運到香港來,主要因為不能失去地盤。孫志誠說,十二年前,香港人還不認識台灣水果,但從台北貿易中心設立台灣食品廣場後,年年推展,台灣水果銷往入香港十二年來增長三倍,已進入香港各大超商,在星級酒店餐後送上的「生果」,許多是用台灣水果。
有些習慣可以培養,有些口味可以改變。以習慣論,香港人過去吃水果不多,港府提倡吃水果十年,還在校園推「三加二」運動,即一天三份青菜兩份水果,已有成效,這表現在水果進口量大增。
至於口味的改變,香港人吃水果「提子」即葡萄占第一位,長期以來都是吃「加洲提子」,這些年台灣葡萄開始輸往香港,這次冬季水果特展,台灣巨峰就大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