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陸軍聯誼廳蔥油餅 泡麵風雲榜/第一碗泡麵 靈感來自天婦羅 徐仲/牛奶 陳匡民/普羅旺斯的白魚子醬
2016/06/10 10:51:12瀏覽967|回應0|推薦0

 

陸軍聯誼廳蔥油餅消失又出現-跟馬英九有關…

2016-06-11 03:14 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754639

陸聯廳的蔥油餅。 (記者程嘉文/攝影)

分享

陸軍聯誼廳主廚夏少清,少時在飯店擔任學徒,民國六十七年服役時被選派到陸聯廳前身「陸軍軍官俱樂部」,兩年後退伍,繼續留在陸聯廳,一直當到主廚;李光耀、郝柏村、馬英九、王金平,都曾經是座上客。

陸軍聯誼廳主廚夏少清。 記者黃威彬/攝影

分享

回顧掌杓生涯遇過的名人,夏少清第一個想到的是已故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當時李光耀是由郝柏村陪同前往,事先表示想吃吃看台灣小吃蚵仔煎。陸聯廳為此特別買了平底大煎鍋,結果不只李光耀滿意,陪同的將軍們也大表讚賞,曾有好一陣子,蚵仔煎成了陸總部長官宴客固定菜色。

曾任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的郝柏村,飲食方面有何偏好?夏少清說,郝柏村喜歡濃郁的熱湯類料理,重點「就是要熱」。國家元首方面,蔣經國、李登輝都曾從陸聯廳叫菜外送,但沒有親自駕臨,第一位到陸聯廳用餐的現任總統是馬英九。

民國九十九年七月十四日,當時國民黨立委林郁方等人為了促成黨內合作,由立法院長王金平作東,在陸聯廳宴請總統與黨籍立委。當天所有人都很盡興,一個月後,立院就通過了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當初馬英九得知晚宴地點,立刻表示自己曾造訪過陸聯廳,「那兒的蔥油餅很好吃」。王金平因此交代林郁方,一定要有蔥油餅,不料當初作蔥油餅的師父早就離職,陸聯廳好幾年不賣蔥油餅,夏少清立刻率領其他廚師「臨陣磨槍」緊急去學,總算賓主盡歡,從此蔥油餅又登上陸聯廳的菜單至今。

陸聯廳主任唐聖雄說,能夠在百年古蹟內用餐,又是一般飯館價位,經濟實惠的程度,相信罕出其右。

陸軍聯誼廳,目前除了擔任陸軍總部在台北的聯絡辦公室,內部餐廳也對外開放營業。 記者黃威彬/攝影

分享

陸軍聯誼廳,目前除了擔任陸軍總部在台北的聯絡辦公室,內部餐廳也對外開放營業。 記者黃威彬/攝影

 

5千萬整修 陸軍聯誼廳從軍頭住所變古蹟餐廳

 

2016-06-11 03:14 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754640

陸軍聯誼廳為百年古蹟,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前總統馬英九等眾多名人都曾光顧。 記者黃威彬/攝影

分享

台北市南昌路、福州街口的陸軍聯誼廳,低調地隱身在圍牆後,是台北市府指定的古蹟。這棟和洋混合的日據初期建築,曾是多位歷史名人官邸,如今成為「古蹟餐廳」對外營業,陸軍最近耗資近五千萬元大規模整修陸聯廳,讓它更接近昔日擔任名人官邸的樣貌。

陸軍聯誼廳在光復後曾經是前陸軍總司令孫立人將軍官邸,牆上也懸掛著孫立人將軍(左)與新聞耆宿羅超群(右)在此廳合影的照片。 記者黃威彬/翻攝

分享

出身大阪的建築師森山松之助一九○七年起任職於台灣總督府,參與設計興建如今的總統府、監察院、台北賓館、台灣菸酒公司、台南地方法院、舊台中市府。陸聯廳完工於一九○九年,是他在台灣最早的作品之一,僅次於前一年落成的水道喞筒室(自來水博物館)。

這棟建物原本是水道課長官舍,不久改為古亭街高等官舍。一九二九年後被日本軍方取得,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前,都是最高軍事長官「台灣軍司令」的宅邸。

一九四九年台灣防衛司令孫立人遷入,此後官至陸軍總司令、總統府參軍長,一九五五年捲入「兵變」疑案被迫遷出南昌街官邸,被當局移往台中軟禁。孫家搬走後,軍方將其改為「陸軍軍官俱樂部」,一九九八年更名「陸軍聯誼廳」並對外營業。

陸聯廳主任唐聖雄指出,陸聯廳興建於日本明治末期,是當時流行的半和半洋風格。前年陸軍決定整修時,依相關法令必須「整舊如舊」,最後在專家建議下,仿造國外古蹟整修例子,拆除鋼筋水泥的加蓋,將原先廊柱建回,將廳堂改成透明玻璃屋,讓古屋結構能夠呈現在外。

陸軍聯誼廳在陸軍整修下,除了保留舊有結構,還增建玻璃屋供婚宴場地之用。 記者黃威彬/攝影

分享

陸軍聯誼廳在陸軍整修下,除了保留舊有結構,還增建玻璃屋供婚宴場地之用。 記者黃威彬/攝影

分享

陸軍聯誼廳在陸軍整修下,除了保留舊有結構,還增建玻璃屋供婚宴場地之用。 記者黃威彬/攝影

分享

 

 

 

泡麵風雲榜/第一碗泡麵 靈感來自天婦羅

2016-06-08 16:54:15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1750325

2016-06-08 16:54:16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泡麵風雲榜/老外的10大好吃泡麵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1750294-泡麵風雲榜/老外的10大好吃泡麵

2016-06-08 16:54:16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徐仲/牛奶

2016-06-09 02:50 聯合報 徐仲(食材達人)

http://udn.com/news/story/7341/1751021

單一牧場牛乳強調「個性風味」。圖/徐仲提供

分享

「最近有哪些好喝的牛奶品牌?」朋友閒聊時問著。

聽到這個問題,我眉毛一挑,因為本人最近正著迷於牛奶,正到處拜訪各地牧場。以往市場多被幾家追求「產量」的大公司占據,牛奶來自不同牧場的生乳,混合後先離心「乳油分離」,將牛奶中的脂肪抽出,然後依著全脂、低脂或無脂等要求再回填,這種處理方式,雖然能讓牛奶的風味保持一致,但少了單一牧場能強調的「個性風味」。

「要探討好喝之前,先考慮乳牛的品種、乳牛的飼料和牛奶的加工方式。」我在紙上寫下這3個變因,接著開始訴說最近嘗過的各家牧場。

有的牧場特別強調乳牛品種,他們會依著一定比例混合荷仕登牛(Holstein)和娟珊牛(Jersey)的牛乳;有的牧場強調飼料配方,不同的草料或玉米青貯會影響乳脂含量,進而改變乳香;有的牧場強調自家牛奶絕不均質化,有的牧場則是強調均質化的方法。所謂的均質化,就是透過外力將乳脂肪球打成小顆粒,牛奶內的油脂不會因為油水互不相溶而分離上浮。不同的均質方式會造成打出來的乳脂肪顆粒大小不同,均一度也不同,因此口感也不同。

除了這些外,還有一些牧場會強調熱處理的溫度,常見的有3種,分別是LTLT(low temperature and long time,低溫長時間殺菌)、HTST(high temperature and short time,高溫短時間殺菌)、UHT(ultra-high temperature,超高溫滅菌),這些溫度都可以再細分,造就不同的風味差異。

「味道的單純或複雜化,決定於你對牛奶的用法。」我以沖泡咖啡拿鐵為例,若是希望有漂亮奶泡,牛奶必須含有較高的乳清蛋白和脂肪,因為奶泡形成的原因來自於牛奶中的蛋白質,尤其乳清蛋白(Whey)更是關鍵的穩定劑,同時脂肪高低也會影響奶泡的質地和風味。

「因為所以,你所謂的好牛奶,究竟需要怎麼樣的特色?」我好奇詢問,想試試自己是不是能給出最恰當的建議。

「這個問題…,決定權不在我,必需尊重家中的貓星人。不如你推薦的品牌都來一些,讓小貓鑑定一下。」她靦腆回答。

我所推薦的個性牛奶品牌

進士牧場

(混合荷仕登牛和娟珊牛的牛奶)

健成牧場(不均質處理)

吉蒸牧場(63℃熱處理)

老爹鮮乳(63℃熱處理)

統一瑞穗極致鮮乳(72℃熱處理)

 

 法國勃艮第釀酒 仍堅持古法

2017-01-31 12:00聯合晚報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6812/2237187?from=udn-relatednews_ch2

法國許多酒鄉,已有80%葡萄用機器收成,但仍有酒堡堅守傳統,用人工採摘,整個過程裡,人情味和酒香一樣濃郁。

小鎮福易斯(Fuisse)坐落法國中部的勃艮第地區,69歲的退休警察克蘭嘉納,25寒暑以來年年重返小鎮附近一處葡萄園,每天摘葡萄八小時,工作腰酸背痛,工資只有最起碼的10歐元(約台幣335元),但他甘之如飴。

這樣的儀式是法國鄉村生活的一大特徵,也是旅遊書和小說作者最喜歡的題材。喜歡電影的人也有眼福,今年有一部評價極佳的紀錄片《葡萄收成時》(Vendanges)。

葡萄工停下來午餐,許多人吃著自做的麵包、沙拉、培根,配著紅酒、咖啡下肚,說話聊天,個個笑臉盈盈,如此鄉間魅力,真是他處難尋。

50歲的布蕾瑟妮利用彈性時間來工作,因為她有個殘障孩子要照顧。

福易斯的葡萄園比較少雇用別處來的流動工人,現場大多是彼此熟識的親戚朋友組織前來。

中部偏東的梅桑(Macon)地區也有手摘葡萄復興的現象,包括有機葡萄園主夏諾洛,他是當地自然農法運動的明星。

他說:「用機器採摘,成本降低三到四倍,但是,要談控制和品質的話,人工和機器差別很大。看看機器採來的葡萄,簡直就是葡萄湯,裡面夾雜葉子和梗子,而且葡萄馬上開始氧化。手摘的話,葉子和梗子減少十倍。」機器對葡萄樹的傷害更不在話下,有些樹已上百年,禁不起那樣摧損。

夏諾洛說,快樂的工人是釀好酒的必備條件:「工人一定要快樂,酒才會是好酒。」

法國有機紅酒先驅吉洛-布洛說:「我們的葡萄工來這裡,就像聚會,我們還烤乳豬,我們工作辛苦,但我們快樂相聚。」

排隊等著到吉洛-布洛葡萄園工作的人不少,包括他仍然歡迎的流動工,他有個葡萄園雇了28人。他說:「有些葡萄園說找不到工人,但只要你誠心待人,他們會一直回來,有些人從西班牙南部摘起,摘完葡萄,一路北上到諾曼地摘蘋果。」

他說:「採收工的生活有時十分寂寞,有人從以前的東德遠道而來,有一位阿聯航空的空中小姐今年還要來。他們只要來到,我們就是一家人。」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陳匡民/普羅旺斯的白魚子醬

2016-06-10 02:34 聯合報 陳匡民(葡萄酒作家)

http://udn.com/news/story/7341/1752771

酒風優雅均衡的Chateau La Martinette是少數廣受米其林星級餐廳青睞的普羅旺斯酒廠之一。 圖/Chateau La Martinette/提供

分享

白魚子醬,一般指的是珍貴稀有的魚子醬中,特別罕見、以患有白化症的鱘魚子製成者,一公斤能索價數百萬台幣,多數人可能一生都難得一嘗的夢幻食材。不過這裡說的,卻是來自法國南部普羅旺斯Chateau La Martinette酒廠,背景幾乎同樣獨特,名為白魚子醬「Caviar Blanc」的白葡萄酒。

由於在普羅旺斯,特別是酒廠所在的Cote de Provence產區,其實是以生產粉紅酒為主,這使得當地白酒,甚至釀白酒用的Rolle(侯爾,亦即義大利稱的Vermentino)葡萄,都因此成為相對少數。更罕見的是,在這「白魚子醬」背後,其實是有位出生於莫斯科,如今是瑞士公民的俄裔老闆Alexei Dmitriev,因為對葡萄酒的熱愛,而買下自17世紀起已在當地佇立的古老莊園。

許多葡萄酒愛好者或許知道,喝酒得講究「風土」,不管是某地在某時的獨特天候,又或者因地理位置的細微差異所造就的風味不同。然而,在風土中最關鍵的,其實是除去天、地之外的種種人為影響。舉凡除葉剪枝、收成時機選擇,乃至於發酵時間長短、釀造用的木桶來源等,所有因天候、地理所積累出的種種差異,最終都還得透過種植和釀造過程所牽涉的無數人為選擇,才能被鮮明凸顯或消弭於無形。

是以,擁有絕佳風土的名莊,卻在落到錯誤的人手中而光芒全失的例子屢見不鮮,往往也是在不盡理想的年分,才能看出頂尖生產者仍能以超乎水準的好酒示人的不凡功力。我甚至因此養成了從生產者性格,試圖去窺見酒款風格的奇思妙想。

乍看之下,身材精短壯碩,以一身休閒打扮現身高級餐廳的Alexei,似乎和他貴氣十足的白魚子醬沒有太直接的連結,但是早在青年時期就負笈法國的他,其實是在抵法不久就意識到,想在這陌生的國度立足,葡萄酒將會是他必須的基礎。他也隨即愛上葡萄酒,不只在專職翻譯的幾十年間陸續造訪布根地、香檳等法國產區,開始以俄文書寫葡萄酒部落格,更在2011年,終於朝酒莊主人的夢想邁進。

儘管從Alexei的外表,不難看出他性格中能朝理想堅毅邁步的那一面,但是這款白魚子醬的輕靈水果、小巧結構、恰到好處的油滑質地和酸度,比起其他嘗過的同品種,在不失地中海風情的同時,又多點優雅、內斂和節制的酒風。

得知他的星座後,讓人恍然大悟。原來,他笑說自己不喜歡美式酒評偏好的厚重濃郁高酒精風格,因此特別限制自家酒的酒精最高不得超過13.5%,此時我彷彿看到這位天秤座的酒莊主人,藉葡萄酒來展現性格中追求均衡優雅的那一面。

※ 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酒後不開車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6102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