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安德森:228 台灣官方是否做太多
2010/05/10 12:32:31瀏覽861|回應2|推薦1

 

安德森:228 台灣官方是否做太多

 

【聯合報記者 陳宛茜】

2010.05.10 03:59 am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5588116.shtml

「國家(nation)是關於未來,而不是過去!」愛爾蘭民族主義大師班納迪克安德森昨天訪台。他表示,關於二二八、民國建國百年的紀念活動,台灣應檢討官方是否「做太多」,「記憶若要好好保存,就不要太常提起!」

 

安德森一九八三年出版的「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直指民族與民族主義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是十八世紀初隨小說與報紙興起而成形 的「想像的共同體」。這種「視民族為人造物」的觀點,一舉戳破許多國家的民族神話。

 

「唐太宗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嗎?」安德森指出,「中國人」是一個「很現代」的概念,「我們根本無從得知,幾千年前的唐太宗心中是否有中國這個概念」。「文明古國都喜歡在教科書中,用神話建構歷史。」他舉例,埃及教科書把埃及歷史追溯到金字塔時代,但金字塔建造者至今都無法確認為何人,「你可以為傳統感到驕傲、但不必為神話感到驕傲。」

 

「我原想丟炸彈,結果變成教科書。」安德森透露,「想像的共同體」本是他對大英帝國主義丟出的一顆炸彈,沒想到竟被譯成卅一種語言出版,成為人文社會學科的必讀經典。事實上,這本書在許多國家的確被當成炸彈使用──南斯拉夫譯本是為了阻止南斯拉夫的分裂,而日文譯本是為了節制當時興起的大日本史觀。

 

安德森之父曾在國父孫中山、北京軍閥與蔣中正的政府底下做事。安德森透露,從父親的私人日記中「可以看到他對中國政治領袖的強烈厭惡」。

 

生於中國流浪世界 「我到哪都不純正」

 

一九八三年出版的「想像的共同體」,是安德森拆解民族主義神話的「炸彈」。然而許多中文讀者不知道,這顆炸彈跟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體內流著愛爾蘭血液的安德森其實生於中國,而一九七八年中國、越南和柬埔寨因民族主義爆發的三角戰爭,更是引爆他丟出這顆炸彈的導火線。

 

安德森來自一個複雜又矛盾的愛爾蘭家庭。祖父是大英帝國的高級軍官,祖母卻來自一個活躍於愛爾蘭獨立運動的家族。祖父後來被派駐於英屬馬來西亞殖民地檳榔嶼,父親在此出生,卻在劍橋大學入學考試失敗後,毅然隻身遠赴中國。

 

在中國居留的卅年期間,安德森之父跑遍大江南北,住過東北、湖南、北京、上海、汕頭、廈門和雲南──安德森就是出生於昆明。

 

安德森表示,父親熱愛中國文化,聽、說、讀、寫樣樣行,「每次中文語言考試都拿第一名」,家裡到處都是中國書籍。不過安德森五歲時,父親便因中國戰亂舉家遷移至美國,九歲時父親過世,因此安德森並未從父親身上得到學習中文的機會。

 

關於父親在中國的一切,安德森是從他留下的日記和書信中得知。他表示,父親對當時的中國老百姓、文化和歷史「懷抱很高的敬意」,對中國政治領袖「強烈厭惡」,尤其討厭蔣中正和他的妻子。

 

安德森的父親卻對長期共事的日本上司「身懷敬意」,認為他是一個「富人道精神、開明的大正知識分子」、「積極反對日本人和歐洲人對中國老百姓的剝削」。安德森父親對民初中國的看法,完全顛覆我們從教科書中吸收到的刻板印象。

 

繼承父親的流浪宿命,安德森的青少年教育,是在美、英、愛爾蘭之間輾轉遷徙。他說自己擁有「在美國學校的英國口音」、「在愛爾蘭學校的美國口音」……。到那裡都「不夠純正」的安德森,很早就對民族主義衍生的「我是誰?」認同問題發出疑問。

 

一九五六年安德森念劍橋大學時,目睹一名印度人因批評英法入侵蘇伊士運河,被一群英國學生攻擊,企圖阻止的安德森也同遭毆打。結束這場暴行後,施暴者竟列隊唱起了英國國歌「天佑吾皇」。這個場景成為安德森的政治啟蒙,為他日後丟向帝國民族主義的「炸彈」埋下深長的引線。

 

放下怨恨 光明就在前方招手!

 

談到二二八,安德森以愛爾蘭爭取獨立的經驗提醒台灣:「就像愛爾蘭一樣,台灣在過去數百年中承受了許多苦難,然而台灣不應重蹈愛爾蘭的覆轍,長期陷入地方主義和無法忘懷的怨恨之中。」他說,「過去絕不該被遺忘」,「但對現在來說,重要的不是過去的黑暗,而是在前方向我們招手的光明。」

 

建國百年 我會問為何要慶祝?

 

對於台灣將盛大舉行民國建國百年紀念,安德森直言:「如果我是台灣人,我會問為什麼要慶祝?」他形容兩岸慶祝建國的作法「就像年輕人終日在電腦前凝視自己的Facebook」,「與其不斷問『我是誰』,不如去想我可以為未來做什麼!」 


要進修!就上 udn 進修線上 ★

2010/05/10 聯合報】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4019445

 回應文章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獨如何利用二二八
2010/05/10 16:12
二二八有三大原因,一是國民黨的差勁統治,二是日本教育和皇民化對當時青年的影響力,三是中國內亂的時代背景,但是台獨完全片面地罪責中國是二二八的唯一禍源,聲稱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殘暴腐敗,激發了台灣人「對抗不義、捍衛自由」的革命,台獨又聲稱二二八時中國政府對自己台灣同胞進行大規模的屠殺。是以,二二八使台灣人對所謂的【祖國】死心,使台灣人頓然覺醒一定要獨立建國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才能有民主、自由、幸福的生活。因此二二八是建立台灣主體意識、確立台灣國家認同的歷史里程碑,是追求獨立自主的力量源頭。所以台獨以二二八為政治資本,炒作二二八以煽動台灣人對中國的仇恨,使台灣人決心斬斷與中國的血緣關係,走上台獨之路,就是台獨賴以發展壯大的手段和策略。

台獨除了利用先人抗日的碧血,中上代人歡迎光復的熱淚,塗抹洗刷掉當時青少年身上皇民化的痕跡與色彩之外,還從台灣人抗清抗日的獨立主張,說二二八是四百年來抗拒外來政權所凝聚成形的台灣意識所引發。於是這些只知道為日本的「大魂國命」盡忠效命,熱衷「皇民煉成」,根本找不到絲毫半點獨立建國精神反抗日本殖民的二二八作亂青年,都被金裝加身,尊為獨立建國的「先知先覺的烈士和精英」,以此號召台灣人也都要產生台灣民族意識的覺醒,不使先烈的鮮血白流,重拾二二八精神獨立建國。

為了激起敵愾同仇的台獨意識,台獨對二二八可說是渲染又加工,說中國軍隊在二二八姦殺擄掠,在全島展開浴血屠殺。諸如「濫殺:在馬路上遇人便殺,許多小孩子、婦女、老人因上街購物而被殺害。」「沿戶屠殺:在市區中沿店掠奪、強姦、虐殺。」「由北而南,肆行掃射,殺得痛快淋漓」「中國在二二八殺的人,比日本五十年統治殺的人還多」「二二八和南京大屠殺兩者在本質上是一樣的」‧‧等等,死亡人數據估計之不同,從一萬至數萬不等,務使台灣人感到這是「慘絕人寰的歷史浩劫」。於是當台灣人讀到這樣的二二八屠殺史,再念及當初滿心喜悅熱烈迎接祖國,卻換得如此下場,就會哀痛得一字一垂淚,一句一飲泣,悲憤莫名,因而喪盡中國情,拋棄中國心,矢志獨立建國了。

然而根據當時為記者的吳濁流先生,在其所著無花果一書中對二二八的記述:『在這種情況下,女人還是貴重寶物,因為不管這種程度的危險,可以不在乎地出來買東西。‧‧‧,在二二八事件中,沒聽說過有女人被打死的。』可見即使有女人被打死,也是少到難以聽聞,並且如果國軍真是如台獨所說的「屠殺、濫殺、姦殺擄掠」,女人怎麼可能膽敢『可以不在乎地出來買東西』?而且二二八辦理補償申請十多年,可以申請的包括羈押、傷殘 、健康或名譽受損害等,提出申請的總共卻只有2403件,其中成立的補償中有679人死亡,174人失蹤,這個數字與當時唯一有能力調查統計的政府報告也十分吻和。

可是台獨至今仍然陷於感性積累的死結而不知自解,不願面對事實,把二二八的真相從亂世動盪的扭曲光影中還原出來。二二八固然有許多台灣人受了冤屈和誤殺,這的確是令人傷痛之處,但是台獨為了政治目的,掩蓋真相,顛倒歷史,惡毒地誇大這個傷痛,以煽激民族仇恨。過去日本的皇民化像是一把刀子,割斷了當時台灣青年的中國情結,使得二二八惡化擴大,造成了鎮壓的仇恨,現在台獨接下來又利用二二八的仇恨作為刀子,以割斷現在台灣人的中國情結,要再度把台灣和中國推向相殘的衝突。



paula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是民粹治國
2010/05/10 12:51

台灣是民粹治國,執政的只想討好好繼續執政,在野教壞民眾只想到[予取予求],倒也是上下一心:0)

媒體不斷的配合擴大事端..自曝其短,丟臉丟到國外而不自知..這般民主真是讓人又好氣又好笑: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