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語言法害下一代無「語」問蒼天 要曝光、國際化 先設本土英文台 出外多聲帶 回家鄉部落 母語自然留
2017/07/26 10:52:27瀏覽250|回應0|推薦0

 

社論-錯誤的政策既誤國更添亂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28000894-260202

文化部長鄭麗君與科技部長陳良基日前利用參與「文化科技論壇」的公開場合,宣布兩部將共同訂定「文化科技政策綱領」,期能打造文化科技永續發展的創新生態系統,助台灣原生內容打進國際。

在傳統的觀念印象中,文化和科技這兩個領域,彼此之間即使不是八竿子沾不到邊,至少也少有交流、融合的情事。從而在政府組織的分工體系中,文化部與科技部的定位與職司,自然也就少有交集。而今,兩部竟然打破本位慣性,嘗試推動跨部會的合作,不僅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無疑更是值得肯定與期待之舉。

談起跨領域、跨部會的交流合作,除了可以匡正部會之間各自為政的積習,誠如鄭麗君部長所強調,面對數位科技時代,若科技政策、科技產業結構缺乏文化想像;抑或文化工作者與文化產業,缺乏科技素養與技能,無疑將限縮各自專業領域的發展空間,進而影響各相關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同樣是基於對數位科技時代所帶來劇變的認知,其實不論是產業實務界,抑或是教育領域,跨領域整合與跨領域專長人才的培育,這些年來早已成為各自領域經營發展的新主流。最鮮明的例證,自然當數物聯網新經營型態的風起雲湧,以及金融科技整合發展的日新月異。而在教育領域,感受到這股浪潮的衝擊,近年來不只傳統院系頻繁出現自我定位的調整,以及裂變或整合,不少大學更以招收不分系的院學士班為招生新訴求;乃至於鼓勵、要求大學部學生應選修跨領域的雙專長甚或三專長之學位學程。此外,傳統理工醫科技院系與人文、社會、藝術院系之間,進行跨領域的教學與研發,同樣也已成為國際間大學辦學績效的新評量指標。

正是基於對這種跨領域學習與產業整合的國際潮流趨勢的認知與體會,我們對於文化科技平台的即將正式啟動,給予正面的肯定與期待。同時,我們也注意到,科技部與文化部並不以共同訂定「文化科技政策綱領」為已足。鄭麗君就已公開喊話,表示文化部很期待跟經濟部合作,打造虛擬的知識創新網路平台。除外,她更明白指出,教育、文化、科技三個部會,是攸關台灣軟實力發展的部會,因此除了與科技部攜手合作之外,文化部近期也將與教育部合作,推動文化體驗教育,及進行重點人才培育。對此,我們除了佩服鄭部長的高瞻視野與勇於任事的精神之外,在相對僵化的政府行政體系中,文化部能否突破重重樊籬,逐一落實與包括科技部、經濟部與教育部等三個不同部會的跨領域合作方案,乃至於進一步擴及包括原民會、客委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等其他相關部會更廣泛而全面的合作,無疑也將成為觀察內閣團隊是否能落實行政一體的重要指標。

除此之外,由兩部共同訂定的「文化科技政策綱領」,最後是否真能打造出足以永續發展的創新生態系統,以協助台灣的原生內容打進國際,而不是因為沒有自己的原創內容,以致淪為他國文化想像的代工。鄭部長的此一論述與定位,強調台灣目前最需要的是一種超越式的文化想像。然而,這其中不論是指陳台灣不應淪為他國文化想像的代工,抑或期待能激發社會對未來台灣社會轉型的新想像,似乎很容易被外界聯想就是想擺脫成為傳統中華文化想像的代工,而要凝塑出超越傳統的專屬台灣原生內容的文化新想像。

我們做出這樣的推論,並非無的放矢。其實包括近來文化部積極推動的「國家語言發展法」,表面強調尊重各種族群母語的平等發展,但姑不論此舉是否要藉去除獨尊華語,以進一步落實去中國化,即以文化部強調要透過國家文化記憶庫、再造歷史現場等計畫,以提供具台灣文化DNA的內容來發展文化經濟的政策走向來看,似乎把傳統中華文化視為形塑台灣文化DNA的包袱與絆腳石。但五千年中華文化的豐厚內涵,其實應該是台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資產而非包袱。文化部想要切斷與傳統文化的臍帶關係,無疑是著眼於政治的考量,但想要培育台灣原生內容打進國際,卻捨棄豐厚、現成的傳統文化資產,所謂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而今應該說錯誤的政策只會是既誤國更添亂!

(工商時報)

 

 

中時社論》語言法害下一代無「語」問蒼天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726005032-262101

文化部長鄭麗君(文化部提供)

以台獨為神主牌的民進黨,自知現下實力不足以實行「硬台獨」,即法理台獨,執政後,一直加大力道廣行「軟台獨」,也就是文化台獨。而抹去、扭曲、稀釋,則是文化台獨的三大招。

如最近要在課綱上抹去《開羅宣言》,就是「去中華民國史」的典型招數。長期以來,渲染扭曲二二八事件,也成功地切斷了國人對國民黨政府保台榮台的記憶,把國民黨打成萬惡政黨。而現在,文化部積極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法」,雖然打著平等、扶持弱勢語言的大旗,其實就是要將國語深植日常的重要性稀釋,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清朝學者龔自珍說:「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民進黨除了亡其史、滅其文化外,更添「亂其語」的新招,誠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但我們要問的是,這種意識型態薰心的做法,會讓台灣付出什麼代價?

首先,從「國家語言發展」的角度來看。日前苗栗縣政府設置「原住民族事務中心」,單單為了要把「牌銜」翻譯成原住民語,徵詢就花了3個多月。由此觀之,文化部想要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法」,要把「各族群所使用自然語言」都視同「國家語言」,這會是多大的工程,會不會是另一場好大喜功、不切實際的「前瞻計畫」?

其次,文化部所謂的「國家語言」,究竟為何?語焉不詳。如果是為保障母語,協助發展,那麼本來一直都在進行,冠上「國家語言」的實益為何?如果是要將各族群的母語提高到「官方語言」的地位,所謂「用母語教數學不會被罰」,先不論有多少老師有這樣的母語能力,但可以肯定的是聽得懂的學生更是鳳毛麟角,以「母語」教數學,是要保障母語,還是要懲罰學生?而又要用「誰的母語」教台下「母語個個不同」的學生?

保障母語,立意甚高,沒人會反對,但也不該超出學生的學習能力。語言的基礎是溝通的工具,中文是台灣社會彼此溝通的公約數,而英文是一位世界公民要努力具備的能力,那麼在中文與英文之外,加上自己的「母語」後,我們的學生還有多少時間去學習「每一種」母語,或者如果因此而稀釋到中、英文的學習成果,豈不是得不償失?

其三,兩岸同文同種,台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支脈,因此獨派人士不得不以美國與英國為例,強調「同語言不見得要同國家」。然而在獨派人士的心裡,又矛盾地以「中國文化」為原罪,希望在可能的範圍內盡力地「去中國化」,要降低「國語」在台灣社會的重要性、日常性。

事實上,從世界各國的歷史可以看出,語言是一種社會約定俗成的力量。美國沒有明定官方語言,但自然而然地大家都使用英語。就算是明定22種官方語言的印度,最後還是會獨尊一語,「便利性」是關鍵要素。

如果所謂的「國家語言發展法」其目的是人人都能以母語上課、跟政府溝通,那顯然是沒有可行性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國家語言發展法」也顯然是語言版的「前瞻計畫」,「就是要把錢花出去」。

其四,目前文化部的鄭麗君部長已經拋出是否要成立「台語台」的議題,閩南語已經是台灣人民頻繁使用的語言,許多電視、電影也以閩南語發音,我們實在看不出,為何市場的力量不足以維持閩南語的使用。相較之下,越南籍、印尼籍新住民的人口數已經不亞於某些原住民族,按照文化部的「母語」精神,越南語、印尼語要不要推呢?

最後,蔡英文總統去年5月接見美國商務部助理部長賈朵德時,蔡英文看著講稿致詞,卻用英文說:I have problem of saying Chinese language.令各方大驚,總統竟自稱連中文都講不好。無獨有偶,2015年蔡英文在小朋友的勞作飾品上,寫下「點亮台灣」4個字祝賀。卻遭眼尖網友發現4個字竟錯了3個字。

身為台灣領導人,連中文表達與書寫能力都出現問題時,台灣下一代的語文能力如何不讓人擔憂?而現在,為了文化台獨,文化部又以「國家語言發展」之名,行稀釋國語之實。照此發展,如果哪一天,台灣的下一代變成「英文說不好,中文講不通」時,那才真的是欲哭無淚、「無語」問蒼天。

 

 

聯合筆記/國家語言 推廣還搶救?

2017-07-25 00:02聯合報 許俊偉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602412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602412

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已三讀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也歷經多次公聽會,草案即將送到行政院。因執政黨國會席次占優勢,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後續三讀通過,指日可待。

受全球化和都市化影響,各國都面臨少數語言瀕危困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把台灣的多種原住民語列為瀕危語言。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的立法初衷,正是希望保障台灣語言的多元性,搶救這些即將消失的原住民語。

但是民進黨政府推動國家語言立法,不只要搶救瀕危語言,相對強勢的台語、客語,甚至聽障人士使用的台灣手語都要入法,是否可能衍生未來本土語言「大者恆大」的效應?法案若要落實到基層,也可能衍生執行爭議。

舉例來說,在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通過之後,規定原住民族地區鄉鎮市區公所得以使用族語書寫公文書,部分公所已發出漢原語並列公文,甚至花蓮縣光復鄉公所發出了阿美族語的「全族語公文書」,用來通知光復鄉原住民保留地權利人參加領取權利證書。

這份公文是以羅馬拼音呈現阿美族語,找來族語老師和部落頭目一同研究公文書寫法,鄉公所響應政策推廣族語的用心值得肯定。但若有一天,攸關人民權利義務的土地徵收公文以全族語撰寫,部落耆老看不懂羅馬拼音,年輕原住民朋友也讀不懂公文,但公文具法律效力,是否會出問題?

而在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中,把「台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台灣手語」列為國家語言,並指「學校教育得使用各國家語言為之」,文化部官員舉例,這代表用母語教數學不會被罰。要找會台語、客語的數學老師可能不難,但原住民語課程師資不足,且學生聽得懂母語數學嗎?

另在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公聽會中,有團體爭取成立台語委員會、由公視設立台語電視台,文化部回應會積極推動。這些訴求,符合民進黨向來的主張,並不意外,但顯然已把推廣台語和搶救瀕危語言混為一談。

早在扁政府時期,二○○三年就曾推動要制定語言平等法,但因政治色彩過強未能成形,之後由文建會(現改為文化部)在二○○七年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法,雖已淡化法條中的政治語言,最後仍因政黨輪替未能立法。

這次民進黨執政,再推國家語言立法,條文大多雖只是宣示性,也沒罰則,預料不至於對台灣的語言板塊有太大衝擊,但背後可能造成的各種爭議,會不會反而獨尊主流語言、加速少數語言消滅?恐須正視。

 

 

 

 

要曝光、國際化 先設本土英文台

2017-07-26 02:40聯合報 温啟邦/國衛院名譽研究員(新北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604454?from=udn-relatednews_ch2

兒子帶孫子從美國回來過暑假,他是外交官,想知道台灣內部消息。我給他第四台加MOD總共三百多台,他轉來轉去,卻發現沒有一台本土英文台,所有英文台全是國外的,美、英、新加坡、韓、日、德等都是報他們國家新聞,國外旅客想了解台灣,卻不得其門。

沒有本土英文台,外籍人士看不到台灣國內的消息、文化、美食或景點,連天氣預報或總統行程也沒有,讓台灣失去對世界曝光的機會。台灣想加入世衛組織,國內消息卻不讓外人知道,人家怎麼挺你?英文台潛能無限,像韓國的阿里郎英文台,在新加坡、中東都看得到,我兒子說在美國也常收看,因此了解韓國比台灣多。

他發現台灣有客家台、原民台,卻沒英文台,看來不是沒錢辦英文台,只是政府島國心態,認為台灣是世界中心,不注重國民外交。

計程車司機十之八九不會英文基本會話。連大學畢業生遇到外國人也開不了口。沒有本土英文台,無法提升國民英文能力。中共與韓國的英文台,定期舉辦中學與大學英語演講比賽與辯論比賽,全國屏息觀戰,為自己學校加油。

英文台更可專訪各國名人,如諾貝爾獎得主、運動明星、成功企業家、電影明星等,也可介紹台灣青年在國外出名得獎細節,刺激台灣競爭力。

台灣很多大學,幾乎天天都有國際研討會,請來各國著名教授,可惜以高薪招待來台,只對出席的幾十名或幾百名聽眾做一兩場演講,無法讓全台大學生及教授們分享其智慧。沒有專訪對話,也無法讓年輕人學習見面如何以英文表達,如何選字用詞及客套方法,如何從簡單入門開始,進而潛移默化,培養國際觀氣質文化。

報載台灣想設一台語電視台,與客家台分庭抗禮,看誰是國家語言。但為了下一代、為提升文化水平、為使台灣曝光、為能早日進入國際社會,本土英文台可為台灣前瞻願景立下永續發展汗馬功勞。不妨試試,至少可讓我兒子了解他爸爸的台灣。

文化部長鄭麗君日前表示,將從明年起編列台語頻道的籌備預算。不過作者認為應以本土英文台為優先。文化部長鄭麗君。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出外多聲帶 回家鄉部落 母語自然留

2017-07-26 02:40聯合報 翁煙源/藝術工作者(宜蘭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604549?from=udn-relatednews_ch2

目前小學必修本土語言,教育處鼓勵低年級教師平日以台語等本土語言教學,幫助學童精進母語。 記者李蕙君/攝影

分享

近日有數篇投書探討語言問題,各有論點,似乎沒有完全的對錯。以筆者的經驗,也許不用太多規範,在今日環境下,語言自有其發展方向,順其自然恐怕就是最好的政策。

苗栗靠海小鎮講閩南語居多,靠山線才講客家語。筆者出生在苗栗,初識者以為我是客家人,有的即以客家語相詢;但聽得幾分,講得不好。小時回位在山海交接小村的外婆家,常會聽到大人們依對象適時切換閩、客語;當時到苗栗市都用客家語而聽不懂,今日再去市場,是國、閩及客語三聲帶自然切換。

及長至新竹念書,同學來自桃竹苗,班上近三分之二是客家人,三年下來大都聽得懂他們說什麼,偶而也能聊上幾句,但今又幾乎忘光了。

在台北工專念書,教授在課堂以閩南語對話討論,有外省及客家同學,似乎也不造成困擾。出社會工作,在貿易公司,兩位老闆都是外省第二代,閩南語說不輪轉,只好聘請我代他們去跟中南部的大小工廠老闆溝通。

宜蘭縣的泰雅族人不少,他們下到平原,三聲帶皆可轉換,可是大同鄉與南澳鄉的泰雅族語是有差異的,有回唱一首南澳泰雅語的歌,大同鄉的族人竟聽不懂。有日到寒溪(小南澳),聽部落老人家的泰雅語摻雜不少日語,族人坦言那不是純正的泰雅語。而蘭陽平原的許多噶瑪蘭族後代,早就不會族語,只有遠去花東的族人,尚存些許族語,但可能也混了部分阿美族語。

許多從各地來宜蘭的阿美、布農、卑南…甚至部分客家人,都似乎漸忘掉其語言,小孩更不可能有師資傳授,不少人早分不出族群,有的從家鄉來此落地生根而回不去了。

這半年來我幾乎每月都會往台東多良跑。有回去訪問那巫師後代的老人家,其兒子坦言:媽媽說的排灣語受日語影響不少,但慶幸在部落有熱心的族人老師,很用心在教孩子們族語,也漸將傳統文化找回來了。不少年輕人也回到部落,並將十幾年沒舉辦的小米豐收祭恢復了,漸漸恢復了部落原有面貌與生機。

但也有族人深切說:如果部落裡那些在外頭發展的精英,願意多回部落來共同打造傳統文化,注重語言,應是最實際的。像宜蘭有不少教職退休的泰雅族人回部落奉獻傳承語言文化,那才是根本之計。回到家鄉,部落語言自然會留存,否則到了外頭只好被融化在強勢的語言裡。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7187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