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千萬名遊客算多嗎 天賜畫布 何忍搞破壞 文明旅遊 信用之外 舒國治/宜蘭風景的排序 在「直」與「不那麼直」之外
2014/12/18 08:55:28瀏覽119|回應0|推薦0

 

 吸觀光財 4年擬砸百億造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430000548-260114

為台灣觀光注入活水,國發會昨通過交通部提報「重要觀光景點建設中程計畫」,明年起4年內砸下132.51億元,在13個國家風景區新增235處觀光亮點,將重要景點數提高至近千處。

交通部觀光局舉例說,將在東北角壯圍旅遊服務區投入3億元,由知名建築師黃聲遠打造融入當地山海的造景,近期將發包動工,最快2017年底即可完工啟用;預期將吸引更多國內外觀光客及新人前往觀光、拍婚紗,帶來可觀經濟效益。

觀光局技術組組長柯建興說,壯圍靠山面海,兼有絕美的山景與海景,黃聲遠設計的壯圍旅遊服務區遊客中心、環境教育園區、田園休憩區等建築,巧妙結合海浪、山型及田園灌溉水管等造景造型,搭配黃沙與綠色的主體色系,與當地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光看設計圖就覺得超美的,絕對不輸名聲響亮的日月潭象山遊客服務中心。」

黃萬翔說,國發會委員已提醒觀光局,國內觀光市場正處於從「量變」到「質變」的結構性轉型階段,未來在打造各風景區景點時,應強化各項觀光服務品質配套措施,尤其應顧及女性、銀髮族及身心障礙者等特殊族群需求,才能營造友善旅遊環境。

 

劉克襄/一千萬名遊客算多嗎

2015-04-16 01:53:27 聯合報 劉克襄(自然生態作家)

http://udn.com/news/story/7340/840216-劉克襄/一千萬名遊客算多嗎  

最近有幾個觀光旅遊議題,頗讓人驚心。

先是元月初,雲嘉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構想在口湖地區,仿效南韓濟州島規劃「性愛樂園」的視覺景觀區。前幾日,花蓮縣又有一企劃公司提案,打算在舊有公墓地區,創建十八層地獄的觀光主題,結果都引發軒然大波。

話說今年海外來台觀光旅遊人數破千萬,創造了有目共睹的經濟產值。但遊客增加帶來的負面影響相對而生,如何保持既有生態環境,提昇旅遊品質,或許是迫切該思考的。

如今想透過奇異怪誕元素,再吸引更多遊客,會不會衝過頭。到底台灣的觀光人數是否到達飽和點,還有無往上增加的空間,恐怕值得好好反思。但為何出現這兩椿不可思議的發想,孰令致之,委實有必要再敘述其背景。

打造性愛樂園之前,雲嘉南風管處一直努力的尋找在地元素,諸如打造賞鳥景點、扶植地方產業再起,或者從事有機耕作。我們認為合宜的、充滿在地特色的觀光內涵,都被努力嘗試過。

但是在這一人力資源匱乏,土地貧瘠的海岸環境,我們以為友善土地的美好事物,多半曇花一現,或者只是興過短暫熱潮。沒隔一陣,都無以為繼,再度恢復成荒涼的鄉野和沒落的村鎮。

直到水晶教堂規劃成功,創造了吸引遊客的賣點,過去乏人聞問的的雲嘉南海岸,終於出現罕見的人潮和商機。這一案例也激發在地人開始懷疑,長年以來默默推廣的生態旅遊,到底能帶來多少效益。從現實利益評量,他們轉而不再以自然元素和地方物產做為發想基礎,而是探索其他各種馬上可以看見績效的創意。性愛樂園就在這樣的腦力激盪下,碰撞出花火。

花蓮十八層地獄的案例,未嘗不是這類發展軌跡。一家建設公司提案,相中慈濟大學後頭佐倉公墓的整頓,準備規劃出「燒人肉」、「奈何橋」之類的觀光樂園。雖說新聞一刊,花蓮縣政府馬上回應絕無此事,該公司的初步構想,並未被討論,也無共識,更沒納入花東發展計畫。但會有此案浮現,我大膽揣想,業者恐為投父母官之所好。

過去,傅崐萁縣長接受媒體訪問時屢次表述,花東發展基金的運用,應朝大建設及大開發,譬如興建觀光秀場、賽馬場和國際F1賽車場等等,藉此帶動花蓮無煙囪產業。有此趨向,廠商為了打造觀光效應,著眼於短期利益的想像便容易出現。廟小妖風大,他們才會動到墓園身上。有點像不肖子孫變賣家產,連祖先墳裡的器物都想取出來典當。

有趣的是,此一性愛樂園或十八層地獄觀光主題,做為現階段考量,當地人並不盡然反對,甚而以貧困怕了,轉而積極支持。觀光如此走勢,我們不得不思考更嚴肅的問題。

偏遠地區若不發展觀光建設,缺乏競爭能力好像無法生存,這個思維一定要改變。或許,受限於先天地理環境,它本來就該如此貧窮的存在。政府應該思考的反而是做好社會福利和補貼。況且,總不能每個地方都要追求觀光,只考量吸引遊客的消費。總該有些還給自然,還給在地部落和村民,享有單純的生活模式。我們的貪婪導致我們有了異想,惹議的旅遊話題自是接連不斷。跟先前急欲推動博弈事業類似,都將台灣的旅遊推向懸崖邊緣。

所幸,這些提案都很快被推翻。只是觀光面向不改,這類驚世駭俗的想法還是會不時冒出,挑戰我們對旅遊內涵的容忍尺度。

但重心還是應該回到原點,一千萬名遊客算多嗎?

(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香江風情/香港「著數」大行動

2015-04-18 02:28:45 聯合報 香港特派員 李春

                  

香港人口頭禪,「著數」兩字最常跳出。那是廣東話繼承漢語的精髓之一,明指得好處,暗喻占便宜。「著數」充斥在港人生活、香港的經濟乃至普選政改之類的政治語言中。

從現起到未來五星期,甚至延續到整個夏天,「著數」兩字都將主導著香港,如果你想趕緊揣摸清楚這兩字,可以擇機去香港拿到「著數」,因為這回台灣人是香港當局給「著數」的主要對象之一。

這些「著數」有什麼?

如果覺得一港元一罐澳洲鮑魚、紅酒「買一送一」沒有吸引力,如果嫌住酒店送自助餐吃不出特色,到珠寶店半價買首飾太過討巧,再等一等,等到真正的夏天來了,搭飛機到香港,出機場就可領張「貴賓卡」,參加抽獎,每分鐘會抽出六星級酒店的免費住套房、真金白銀的信用卡簽帳額等。

未來五星期「著數」,來自香港「優質旅遊服務協會」的「開心.著數大行動」,有逾萬間商家、餐廳、商場及景點參加。

接著有香港旅遊發展局舉辦的「Fun享夏日禮」,推出香港歷來最大型的「夏日抽獎計畫」。

那五星期「著數」大行動,號稱是人都受惠,包括香港本地人;而旅發局的首輪「開心著數大行動」,花費兩千萬港元推廣,擺明以台灣、南韓等為主要對象,為香港夏季好食、好買、好玩造勢。

這麼大這麼多的「著數」,應該人人聞之雀躍,因為香港人也可沾旅客的光,「有著數,大家拿」。但在香港,對這大「著數」行動,也有不同聲音。

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指,這次業界推出的優惠即使吸引力不夠,短期內仍有助刺激旅客及港人消費。

專欄作家沈帥青拿台灣來對照,問在其他城市強大競爭下,香港要如何加強對遊客的吸引力?作為旅遊城市,「總不成是靠大堆頭的小恩小惠就夠了吧?」

 

 

 

陸客高端團 人數無上限

2015-04-18 02:28:44 經濟日報 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

 
                   

來台旅客量連年成長,去年已達991萬人次,交通部設定今年旅客量為1,050萬人次,並將全力拉升旅遊品質,其中來台旅客量最多的陸客,計畫5月開放大陸消費高、品質優的「高端團」來台旅遊,每日人數不限,也不放在目前團客每天5,000人的配額中。

據指出,交通部觀光局訂定的「高端團」標準是,團費無上限,但來台旅遊住宿須五星級飯店,午、晚餐每人餐費在2,000元以上,全程無購物行程,開放旅客自由消費,接待旅行社的遊覽車必須是五年內新車,且每天行程不超過250公里。

另外,因高端團的團費相當高,為避免發生大陸旅行社拖欠我方旅行社團費,影響旅行社正常運作,觀光局首開先例,要求大陸高端團出發前,大陸組團社必須先支付七成團費給我方接待的旅行社,否則不得來台。官員表示,現在大陸商務客來台平均每天消費金額為350美元,觀光局預估「高端團」消費金額將超過商務客。

交通部長陳建宇表示,來台旅客量今年可破千萬,量已不是問題,今年努力重點放在提升旅遊品質上,現已決定開放大陸高端團來台,因為高端團的成員素質好,消費能力也強,來台旅遊對我經濟有正面幫助。此外,現在來台的大陸團客優質團與一般團占比約五比五,未來希望拉高優質團的比例。

觀光局官員補充說,金字塔頂端的高端團旅客量不會太多,故開放初期沒有人數限制,而為了讓高端團的旅客不必長時間排隊申請來台證件,將建議行政院不要將高端團納入每天的配額中,此案近日就會由交通部行文行政院,行政院同意後轉發給內政部移民署,即可正式對外宣布實施日期。

官員表示,在優質團部分,現在已經慢慢拉高比例,觀光局目標是希望可以占每天配額5,000人的三分之二,一般團則降至三分之一。

 

 

 

 

怕傷珍品 國外博物館禁用神器

2015-02-18 02:40:25 聯合報 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7809/715645  

為了讓自拍的效果更好,自拍神器(selfie stick)過去一年風靡全球,不過看在博物館管理員眼裡,可是膽顫心驚,生怕忙著自拍的參觀者揮舞神器,一不小心損傷了無價的藝術展品,因此,愈來愈多博物館禁用自拍神器,包括台北故宮博物院在內的全球參觀人數最多的八大藝術博物館,已有三間禁用。

紐約時報報導,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最近決定禁用自拍神器。博物館的數位長史林伊瓦森說:「自拍神器可能損傷藝術品、其他參觀者,甚至自拍者本人。使用自拍神器讓人分心,無法專注,你可能被絆倒,從我們的陽台跌下去,任何事都可能發生。」

其實許多博物館鼓勵自拍,自拍照在社群網站流傳,可為博物館免費宣傳。美國創作歌手凱蒂佩芮去夏參觀芝加哥美術館時,在格蘭特.伍德的畫作「美國哥德式」前拍了一張自拍照,讓美術館暴紅。

自拍神器是加拿大人佛洛姆的發明,二○○五年得到專利,但直到近年社群網站帶動自拍風潮,這種單腳架才走紅,而且是從亞洲紅回歐美。

為顧及人身安全,一些人多場合也禁用,包括東京迪士尼樂園、新加坡跨年活動和戶外音樂節等。許多歐洲職業足球賽禁用,理由是怕球迷把神器當武器互毆。

 

 

觀光業者:天賜畫布 何忍搞破壞

2015-01-19 03:18:06 聯合報 記者范振和、徐庭揚/花蓮縣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7587/651677

「垃圾隨手丟不應該,更何況丟在國際知名的清水斷崖!」花蓮縣觀光旅館公會理事長梁愛迪昨天晚上指出,民眾應該再教育,別讓花蓮成為「垃圾王國」。

梁愛迪說,他留學瑞士時,發現瑞士從小就教育小朋友「垃圾下地是令人厭惡」的價值觀,因而瑞士一直保有高品質的旅遊環境;而花蓮正加速往國際觀光大縣邁進,維護潔淨的環境是必要條件。

出現在清水斷崖的垃圾,除了郵件外,還有工業廢土、家庭廢棄物、尿布等,顯示垃圾來源相當多元。

梁愛迪指出,太魯閣國家公園馳名遠近,清山斷崖是重要景點,都是花蓮吸納遊客的利器,鄉親保護都來不及,何忍搞破壞?

他表示,遊客、附近住戶、環保業者、承包商等都必須再教育,自己製造的垃圾隨手帶走就好;一個簡單的動作,就可免去勞師動眾的危險與苦痛,「拜託!大家行行好,別讓垃圾汙染美麗的天賜畫布!」

花蓮縣旅館公會理事長魏錦水說,清水斷崖被亂丟垃圾是花蓮之恥,「將來如果抓到是誰這麼缺乏公德心,就讓他垂降下去撿垃圾好了!」

魏錦水認為,大批文宣或農民曆被棄,源頭一定來自花蓮市,從市區到清水斷崖沿路都有監視器,有心追查應可以很快破案。至於工業廢土可「以土追人」,也不難找出廠商,就看是否有心查個水落石出。

 

 

北京瞭望/文明旅遊 信用之外

2015-01-18 02:07:50 聯合報 本報記者賴錦宏

http://udn.com/news/story/7332/650241

去年十二月十四日,四名大陸旅客在亞航班機上毆打空姐。大陸民航局長李家祥表示,一部分大陸旅客「很任性」,嚴重損害中國人整體形象,將對不文明旅客搭機出行限制;大陸國家旅遊局則表示,要將不文明旅客列入個人信用不良記錄。

在國外的古蹟上塗鴉、插隊、隨地大小便、亂丟東西,大陸民眾出國旅遊出現的狀況不少,毆打空服員也不是第一回。

二○一二年八月,一位空姐在微博講述自己被乘客潑開水。「其實,我不適合當乘務員。因為,當您因為天氣原因導致航班延誤,把三杯滾燙的白開水潑我身上時,我沒忍住,還是哭了。我好想媽媽!」微博下方附有照片,空姐的裙擺上全是水。

二○一二年八月廿九日,中共廣州越秀區委常委方大國在合肥飛廣州的南方航空班機上,因細故怒毆空姐;同年九月,蘇黎世飛北京的瑞航飛機,兩名大陸男乘客互毆,並毆打座艙長,導致航班返航;同年,在川航塞班飛上海的國際航班上,再次發生多名乘客毆鬥事件。

次年二月,由北京飛往荷蘭的荷航飛機上,在北京首都機場起飛前、機艙關閉後,六名大陸乘客拒絕繫安全帶、不服從航班飛行紀律,甚至辱罵機組人員。

有評論稱,是什麼讓大陸遊客「無知無畏」?在大陸生活就像在「中國式過馬路」一樣,很多規矩規則都沒人遵守,所以有時候靠一股兇氣、蠻氣才能辦成事。有錢有權好辦事,無權無錢就靠「凶」和「狠」,不把事情鬧大就無人搭理。

也有人認為,這是文革遺毒,但有更多民眾認為是大陸的道德倫理教育缺失。習李上台後,全力打貪腐,想打掉不當得利的特權,也注意到旅遊文明,然而僅僅只是限制搭機或列入個人信用,似乎並不能解決素質問題。不僅應修法全面保護飛航安全,還需從傳統文化中重拾道德和倫理教育。

 

 

舒國治/宜蘭風景的排序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9134684.shtml

有人問:「宜蘭最美的風景是什麼?」這是很難簡短一兩句話就回答得了的。

清道光五年(一八二五)當時的噶瑪蘭廳通判烏竹芳所選定的「蘭陽八景」,第一個是「龜山朝日」;龜山島,直到今日仍是經典極矣的景致,在太多角度下皆能遠眺到它,倘晴空萬里更是清晰入眼,教人頓時心曠神怡。然有一節,它孤懸海外,如同一片似存似不存的屏風,你眺它一眼,真是不錯;繼而收起目光,它又好像被你默默忽略矣。又龜山島的出現,最好是忽的一下進入眼簾,教人驚豔不已。就像人自雪山隧道陰暗中出來,突然眼前一亮,而龜山島聳立海上,正對著你。

清朝屠文照《龜山嶼歌》謂:「台陽北路三貂艱,轉行東下臨深灣;忽逢海島如屏環,孤峰聳立蒼石頑。洵之父老名龜山,招同舟子相躋攀。……」屠氏之初遇龜山,便是此等驚見也。

至若排第四的「北關海潮」,清時的關隘早不存,今日只能純粹觀海聽潮,而無由「憑關」矣。而此處的觀海,亦其實有一點遠眺龜山之意趣也。

而第六的「石港春帆」,烏石港的今日景觀,早已不同於清時之帆影片片,遊人倘去,往往是為了蘭陽博物館。

第二的「嶐嶺夕煙」幾乎在宜蘭與新北市交界的「草嶺古道」附近,不只偏處一隅,景致亦稍顯模糊。

第三的「西峯爽氣」,約在龍潭湖與小礁溪之間,今日在近處東繞西遊,幾乎挑不出一處美景之點,可見滄海桑田變化多大。

第七的「蘇澳蜃市」,這種海面折射景,今日亦不之見矣。

第八的「湯圍溫泉」倒是仍廣受歡迎,只是昔年礁溪的自然風光像一九五四年宜縣文獻會所選定的「蘭陽十八勝」中的「礁溪楓林」早已不存,堪可稱惜。

第五的「沙喃秋水」,在今三星鄉月眉村附近,是唯一這八景中完全位於平曠田野農村中的風景。這風景如今猶依稀可以隱約窺見。人不妨自「破布烏」到「天送埤舊火車站」這大片田地與其間的圳溝之上細細考校而去,當可掌握當年相當部分景意也。

一九五四年,縣長兼文獻會主任委員盧纘祥選定「新蘭陽八景」後,第一項的「太平雲海」便浮出檯面了。「太平雲海」,自五、六十年前我做小孩時,到至少八十年代或甚至今日,皆是在全台灣可以排名很前面的奇景。

第六的「金面大觀」,則九彎十八拐快近宜蘭時自高向下遠眺蘭陽平原與太平洋的絕佳觀景地也。當此勝景一出,清時的「嶐嶺夕煙」與「西峯爽氣」竟至不值一哂也。

排在第四的「武荖林泉」,以地理位置度之,昔年應甚有可觀,「林泉」二字,當可令人嚮往。今日稱為「武荖坑風景區」的這一塊,提供了遊人烤肉、露營的空間。倘不為如此,只是買了門票入園看風景,必定失望透頂。

今日又多出幾處風景,像「福山植物園」,像「雙連埤」,像「鳩之澤溫泉」,皆是宜蘭最清幽、最不庸俗的景致。他如南方澳「內埤海灘」在微雨的寒冬來此佇立片刻,看看海也回頭抬眼看看高處隱約的蘇花公路前段,亦絕對是宜蘭孤絕格調下一景。

頭城「盧宅」及其宅前的水塘碼頭,是宜蘭發思古幽情的最佳景物。若再加上「利澤簡老街」並想像它西緣的利成路昔年是河道,則與頭城和平老街便可一南一北撐架起宜蘭古鎮的典範也。

至於俯瞰蘭陽平原,今日有佛光大學之居高,在此縱目,也堪可是一景了。

但宜蘭更多的,是散於零星村野農田的鄉景,那種很難定出景名卻又永遠看不膩的造物者隨機結塑出來的天成模樣。

(作者為作家)

【2014/12/17 聯合報

 

 

舒國治/鄉下 是我玩宜蘭的主題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9090455.shtml

宜蘭予我最大的吸引力,是風景。而此風景之最核心內容,我認為是一個叫「鄉下」的東西。

以前,我認識的宜蘭,是鄉下的宜蘭。

幾十年前,自北宜公路的九彎十八拐將要下宜蘭時,眼下所見的蘭陽平原,全是稻田。那時房子皆矮矮的,尖的屋頂比比皆是。

所謂鄉下風景,先說稻田。眺看大片的田,是最習常的風景,永遠也不會膩。

觀看田,最好移動的看,這發展出觀賞宜蘭不妨是水平式移動的來看。於是宜蘭的鄉間道路阡陌縱橫下都是極珍貴可喜的路徑,幾乎就是天成的電影攝影軌道似的。這在早前它們還只是零星細窄田埂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那時只能定點眺看,如今大可以移動滑看。前者如同靜照,後者可同電影。

後來廣建了堤防,這些堤防亦提供了水平移動的極多風景。不僅騎自行車的人可滑行欣賞,慢跑的人可緩緩流目約略眺賞,溜狗的人可以左看右望的觀賞,而在堤下的人亦可欣賞堤上的人或樹之剪影。

堤防的風景,太多太多,晨曦與夕陽,亦有極多變幻。堤防,是宜蘭極特別的風景資產,雖然堤防之設建有其先天上人與水相頑抗的極多辛酸不得已之處。

另就是村莊,村莊是田野開闊下最好的歇停點。村莊若太大,則就看不出風景;宜蘭有一特點,便是村莊小。此於土人的恆產言,可稱窮僻;然於外地過客的眼神賞視言,則不啻是一種得天獨厚。

村家三五之數,而屋前小塘,屋後竹叢,此種風景,最是療目,也最是養心。

而村口有大樹一株,這種風景最經典。蘭城橋向南跨過大礁溪,路邊一棵百年茄苳樹,這教人行路至此有一種親切敦睦的「即要入村」之感。樹旁一條曲路,似蜿蜒要通往村莊,進入所謂「阿蘭城」。

我去宜蘭,皆迫不及待要奔往鄉下…

在市鎮裏,如宜蘭市的北館市場、南館市場,我走進去,各攤看過去,倘在新竹或嘉義或台南的市場,我會很有耐心的逛下去,然在宜蘭,我想急著離開,去往城外的鄉下。可是我在新竹、台南,竟不怎麼想及鄉下。

可見宜蘭鄉下於我的吸引力。

羅東運動公園,很棒的地方;宜蘭運動公園也是,然那皆不是鄉下,我沒法留在那兒不動。

宜蘭市內靜靜散步,西關廟去過,楊士芳紀念林園亦參觀了,岳飛廟亦去了,左近頗有舊時老日子緩緩光景,原可以好好徜徉一陣,再行至「社福館」,見慶和橋已在望,知道宜蘭河就在前面。這一當兒,完全不想留在城裡,居然迫不及待想要跨河到鄉下去。

結果一過河,便是「金同春圳」,圳水清澈,淙淙而流,源源不絕,見了此景,已然心曠神怡,倘更有老嫗在岸邊洗衣,更是活脫脫「農家樂」三字的最經典註腳矣。

神農路向南,一走完,便成了進士路,這便是進士里,隨即就進入了鄉間,田野出現了,景也開闊了,房子也少了。哇,原來我要的是這個。

清朝的「蘭陽八景」,像「北關海潮」啦,或「五峰瀑布」啦,或「武荖林泉」之類,堪稱經典之景,已是招牌式或地標式的美學範例,與我所說的村家鄉景不是同一回事。

我更懷念此類村家鄉景,就像童時赤腳踏上田埂、經過樹叢、撥開竹縫、來到小河邊玩水或抓魚,而眼簾猶能收攝到渡頭邊的小船與樹幹上繞綁著懶洋洋的細殘纜繩那種鄉村破敗景意,然那就是全世界原本盡皆得有的馬克吐溫「頑童流浪記」的場景,卻如今全世界都視為極度珍貴罕見的情狀。

你且去看,「北關海潮」、「五峰瀑布」一百年來猶自存在,然我說的「宜蘭鄉下」卻一點一點的在消失改觀中。噫,一個不留神,或許十年廿年便消失殆盡矣。

(作者為作家)

【2014/11/26 聯合報

 

 

聯合筆記/在「直」與「不那麼直」之外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141273.shtml

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日前拜訪宜蘭縣長林聰賢,拋出支持北宜直鐵穿越翡翠水庫集水區最短路線方案的說法,引發環團的關切,甚至有市政顧問揚言辭職。

柯粉認為是媒體斷章取義,指柯P原意是在環保問題可解決情況下,北宜直鐵應選擇最短路線。

「在環保問題可解決情況下,就支持興建XX」,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句型,也屢見於政治人物對大型開發案的表態。原是個「安全穩當」的說法,但何以柯P一出口就引發關切?

原因是柯P才剛在選前揭示「這場選舉是台灣歷史方向與社會價值的選擇」,他對直鐵案的表態,卻讓人想問,難不成他還是沒能跳脫「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傳統思維?

北宜直鐵倡議已久,原是著眼縮短北、宜(花東)行車時間,但傾斜式列車的引進,已然削弱直鐵的時間效益。只是普悠瑪與太魯閣號數量不敷需求,多數前往東部旅客乘坐的仍是較慢的PP(推拉式)及舊型柴聯自強號。

如再增購傾斜式列車,全數取代老舊自強號;再搭配東北角路段局部截彎取直,北宜間平均行車時間,一樣能減少十五分鐘以上,但花費卻遠低於興建直鐵的五百多億,更免除再對雪山山脈開腸破肚的環境成本。

每逢假日,國五就湧入往宜蘭的車潮。紓解國五假日車流,成了建直鐵的最新理由,但根本開錯藥方。國五壅塞時,北宜行車時間至少耗費近兩個小時,但何以多數人仍不願改搭火車?原因在宜蘭境內未針對主要景點建構完善的公共運輸網絡,旅客出了火車站往往寸步難行。

事實上,假日取道國五前往宜蘭的車輛,多數目的地集中在傳藝中心、冬山河、羅東運動公園等熱門景點。

假日若能在宜蘭、羅東等火車站,密集開行車站—熱門景點,以及景點—景點間接駁車,形成以火車站為中心的蛛網狀旅遊運輸網;再搭配鐵路與接駁車的優惠聯票,引導民眾放棄私人運具,才是釜底抽薪之道。但不論是中央或地方政府,我們看不到有這樣的企圖。

往返台北—宜蘭,爭取時間的,會選擇國五或搭火車;不趕時間的,可走濱海的台二線,也可走靠山的台九北宜公路,北宜間的交通已不能說不方便。

在政府財政困窘的今天,花至少五百億,冒著環保風險,換來一條卅分鐘漆黑的火車旅程,就算能省半小時,但從國家整體資源分配角度,其優先性與正當性都大有問題!更何況,直鐵的完成,也將是基隆、瑞芳、雙溪等現行鐵路行經地區,在運輸上被邊緣化的開始,斲傷區域均衡的正義!

過去五十年,「快」是台灣社會的重要價值,相信人定勝天、工程萬能,直到紀錄片「看見台灣」帶來「國在山河破」的震撼。

如果這場選舉真如柯P所言,是一場「價值」的選擇;那麼,未來五十年,難道「快」還是台灣所要追求的最高價值嗎?

【2014/12/20 聯合報

 

 

 

 

短評-北宜不需要直鐵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13000884-260109

北宜直鐵究竟是造福民眾的建設或環境浩劫,爭議8年後原本已形成共識,應以環境為重。準台北市長柯文哲卻要求改採最近距離案,爭議再起。

環保團體擔憂穿越翡翠水庫將造成環境浩劫,堅決反對最近距離案;柯P則認為應有足夠證據認定確實會造成汙染,且無新工程技術可克服,否則不該繞路;交通部長葉匡時打臉柯P指出,路線重新評估,環評遙遙無期,延宕建設。

但我們要問,兩點之間拉直線真的是最近的距離嗎?

除了環評、工程技術問題外,新交通運具帶動人潮流動,衍生的經濟、環境、人文等等衝擊更不可忽視。政府應該重新考慮北宜直鐵興建的必要性。

以國道五號為例,雪山隧道完工後,龐大的觀光旅次,讓國五每逢假日必塞,台北宜蘭40分鐘車程,經常得開上1個半小時到2個小時,塞車成為用路人的夢魘,交通部使出各種管制手段依然無解。

更重要的是,宜蘭觀光發展後,不僅聯外交通雍塞,縣內也時常塞車,道路兩旁住家變成販售伴手禮的商店,飯店、餐廳如雨後春筍般設立,房價變貴了,商人大賺觀光財,居民卻飽受觀光人潮帶來的房地產、物價上漲,交通與環境品質變差的惡果。

興建北宜直鐵,提供另一條快速抵達宜蘭的運輸路線,未來搭配花東鐵路電氣化與雙軌化的完工,台北到台東只要3個半小時,屆時必將吸引龐大的觀光人潮,台灣的後花園變成北台灣的一日旅遊圈,鐵路車票更將一位難求。

北宜直鐵的興建或許可讓長居西部的東部民眾返鄉路更便捷,卻會讓東部民眾距離家鄉更遙遠,甚至可能永遠消失。

 

 

北宜直鐵/宜蘭人的心聲… 且慢好嗎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125301.shtml

站在一個宜蘭縣民的立場,我想借用柯準市長的一句話來回應:北宜直鐵蓋不蓋,是一個價值選擇的問題。

站在台北市立場,蓋北宜直鐵是對台北市民有益的,可以疏解過度擁擠的居住需求,成為假日旅遊、紓解壓力的地方;但站在宜蘭縣民的立場,北宜直鐵可能帶來的,是房地產的再次升高、物價上漲、環境惡化、也讓宜蘭人只能擁有七分之五的生活。因為基本有兩天要讓給大台北消費者,還不談寒暑假的狀況。

很可惜,北宜高速公路在北宜直鐵前完工,否則我會張開手臂歡迎北宜直鐵的到來,因為我支持大眾運輸的發展,但在北宜高已經通車的今天,北宜直鐵對宜蘭來說,已不需要或說太沉重。

或許花東有其需求,但是否有其他替地方案,我不多談。 但是北宜直鐵不但無法解決宜蘭假日塞車,還會使北宜高帶來的問題惡化。

回到我說北宜直鐵是價值的選擇,宜蘭縣民是否需要更多台北人來買房子、蓋農舍、觀光消費等,站在一個縣民的角度,已經夠了;我們需要的,是不同的發展思考,更好的觀光品質、完善地方大眾運輸、好的農業及土地發展政策等等。

在此時的政治與社會經濟條件,北宜直鐵與這些價值可能是衝突的,當然這之間還有許多宜蘭縣民須建立的內部共識,但以柯準市長急驚風的個性,我必須站出來說一聲:等一下,我們可能有不同的價值選擇。

【2014/12/12 聯合報

 

 

 

北宜直鐵/雪隧教訓 面對環境應謙卑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118313.shtml

這回素人市長又有驚人之語,經與宜蘭縣長會談後,達成北宜直鐵朝路線最短方案規畫的共識,環團立刻質疑,此舉將落入經濟迷思、引發生態浩劫,最後將如何定案,恐怕還有得吵。

兩點之間最近的距離是直線,是數學上不可否定的真理,然而交通建設是否該視為圭臬,就不是單純非黑即白的是非題。

何況台灣地狹人稠,山高水急,地質環境在先天上缺乏重度開發的基礎與條件,然而台灣的道路密度之高卻是舉世罕見。

從地方到中央民代或官員,長期以來都視道路建設為重要的施政目標,自國道到山區產業道路,一條大過一條,為解決假日塞車,道路拓寬不夠,再做高架,除了量多,更要快速,滿足了人類需求,卻枉顧環境承載,是否精準評估大肆開發可能的後果?

自從雪隧開通後,並未解決塞車問題,反而助長財團炒地,良田盡失。

今天的宜蘭,已難見稻浪搖曳的平濤綠野,取而代之是一幢又一幢的水泥豪墅,難道複製西部喧囂的車水馬龍、高樓林立及空氣汙染,就是東台灣所要的經濟成果?

時間固然就是金錢,但快速並不是生活品質的保證,緩慢樂活,更能體會在地文化的樂趣與精髓,就像蜿蜒曲折的河流,從高山一路迤邐而下,經過山巒疊嶂、丘陵平原而後奔流入海,豐富了景觀,也滋養了萬物。硬是截彎取直的代價,就是豪雨帶來的淹水破堤,殷鑒不遠,豈可不慎!

老子在道德經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無疑是古人經典的生態環保觀,政治人物允宜開創更細膩、更謙卑的施政理念,才是台灣之幸、人民之福。

【2014/12/09 聯合報】

 

專家:北宜直鐵 不是市長說了算

https://tw.news.yahoo.com/%E5%B0%88%E5%AE%B6-%E5%8C%97%E5%AE%9C%E7%9B%B4%E9%90%B5-%E4%B8%8D%E6%98%AF%E5%B8%82%E9%95%B7%E8%AA%AA%E4%BA%86%E7%AE%97-215036947.html

中國時報【楊竣傑╱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要爭取北宜直鐵穿越翡翠水庫的方案,交通學者專家認為,此方案對環境影響太大,「市長應該保護市民用水品質才對!」

環評與技術問題更不是縣市首長說了算。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副教授李克聰表示,交通部提出的北宜直鐵的兩個方案對環境影響都很大,興建難度非常高,不僅柯P的意見不可行,社會更應該思考「到底要不要興建北宜直鐵」。

市長應保護用水品質

李克聰進一步指出,穿越翡翠水庫路線比交通部選定的路線方案,僅節省8分鐘,但工程對環境衝擊太大,而且台北往花東已經有密集班次,增加新的鐵路,效益不高。

李克聰以雪山隧道為例,興建雪隧嚴重衝擊當地的生態與水脈,現在若要在水庫集水區興建鐵路,勢必會破壞地質,工期更是遙遙無期;即使方案二繞過翡翠水庫,也會遇到廢棄礦坑與破碎地形,難度很高。

李克聰說,「如果中央真的要做北宜直鐵,身為市長的柯P,更應該要以保護水庫為原則,避免影響用水品質。」

地方首長只有建議權

「不是政治力就能決定路線,要尊重專業。」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黃台生表示,地方首長只有建議權,沒有決定權,北宜直鐵仍要透過專業單位進行評估,並不是政治人物說了就算。

交通大學運輸研究所教授馮正民表示,要推行方案一,柯P得先通過環保人士以及水源保護區主管機關的挑戰,先溝通才可能通過環評;

若延續方案二路線,馮正民建議台鐵「增加運能」,解決一票難求問題,「既然花了這麼多錢,就要發揮最大效益。」

不過,台灣鐵道暨國土規畫學會祕書長吳易翰認為,柯P的意見「可以討論」,因為蓋任何工程都有影響,兩點之間最快速的路徑當然是直線。

吳易瀚指出,方案一可以加快台北到宜蘭的時間,當然是選項,而且,火車是較環保的交通工具,他樂觀看待柯P的意見。

 

 

柯林共識翻案 北宜直鐵改穿越水庫區?

聯合報╱記者王燕華、黃文鈴、高宛瑜/連線報導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E6%9F%AF%E6%9E%97%E5%85%B1%E8%AD%98%E7%BF%BB%E6%A1%88%20%E5%8C%97%E5%AE%9C%E7%9B%B4%E9%90%B5%E6%94%B9%E7%A9%BF%E8%B6%8A%E6%B0%B4%E5%BA%AB%E5%8D%80%EF%BC%9F-9116145.shtml

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昨與宜蘭縣長林聰賢會談,達成北宜直線鐵路朝路線最短的第一方案(即南港直達頭城)規畫的共識。柯說,北宜直鐵路線應考量人民時間成本,至於通過翡翠水庫的環評問題,「專業問題專業解決」。

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左)昨與宜蘭縣長林聰賢會談,達成爭取北宜直鐵「方案一」共識,但柯隨即遭環保團體抨擊「落入經濟迷思陷阱,忘了環境保護」。
記者王燕華/攝影

 

 

 

 

 

 

 

 

 

 

 

 

 

 

北宜直線鐵路路線方案一是從南港車站穿越翡翠水庫集水區至頭城南端,全長卅六點三公里,經費四五八億元;方案二從南港站經雙溪、大溪銜接舊路線至頭城,造價四九一億元。

宜蘭縣副縣長吳澤成說,雙方共識就是要爭取最快的,才能達到效益。方案一阻力最大的是水庫集水區這一段,如果柯市長協助,應該有很大可能性。

宜蘭縣政府一向支持方案一,但台北市長郝龍斌曾表態反對。今年四月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敲定方案二,預計明年三月送環保署環評大會審議。

柯文哲說,和林聰賢縣長的共識就是走最短路線,反對的人就提供數據,大家在數據上攻防,如果翡翠水庫環保問題可解決,當然走最短路線。

消息傳出後,反對意見不斷,柯文哲昨下午表示,應考量人民時間成本,環保問題可以再討論,但一條鐵路影響五十年,寧可再討論一遍。

柯文哲重申「要為成功找方法,不要為失敗找理由」,方案二閃過水庫就省掉環評問題,但以前常遇困難就閃過去,現在要建立新態度,遇到困難要用力想能不能解決。他說,環保問題若能解決,還是選方案一,真的不行,只好選方案二。

他表示,自己常說政治基本原則就是「如果講不出更好的方法,現在這個爛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他是比較偏重環保的人,北宜直鐵是隧道型鐵路,應該影響最小。

翡翠水庫管理局長劉銘龍表示,尊重柯文哲看法,但無論什麼工程,都要以水源保護優先;交通部正進行鑽探與環評,相信環評委員有專業能力分析兩條路線利弊,做出最好判斷。

 

「重點不是幾分鐘 是為何要蓋北宜直鐵?」  

聯合報╱記者陳皓嬿/報導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E3%80%8C%E9%87%8D%E9%BB%9E%E4%B8%8D%E6%98%AF%E5%B9%BE%E5%88%86%E9%90%98%20%E6%98%AF%E7%82%BA%E4%BD%95%E8%A6%81%E8%93%8B%E5%8C%97%E5%AE%9C%E7%9B%B4%E9%90%B5%EF%BC%9F%E3%80%8D-9116196.shtml

北宜直鐵有兩種方案,一種距離比較長,是從台北南港繞到雙溪,再繞到宜蘭大溪、頭城,

另一種距離較短,從南港走直線穿過翡翠水庫集水區,直接到頭城,後者車程比前者省8分鐘,所以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昨表示,考量人民的時間成本問題,他主張先評估後者,讓北宜直線鐵路走最短距離,因此引發爭議。

聽起來,為了交通,民眾似乎必須評估「節省時間」和「保護水庫」哪個重要,又何者該做較大犧牲?不過地球公民基金會北部主任蔡中岳認為,「省幾分鐘」不是議題的核心,在討論那之前,大家應該回頭想想「為什麼我們需要北宜直鐵?」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謝孟羽觀察,東部交通壅塞問題,只出現在假日觀光客大量湧入宜花東時,加上東部地區大眾運輸不便,所以台灣人去東部時仍習慣開車,會坐火車的以外國旅客居多,顯然新建直鐵是為了解決外來觀光客的問題。

另一方面,現有連接北、東部的交通管道,包括雪隧、北迴鐵路等,已經足以應付當地居民通勤需求,主要是因大量觀光客周末往東部跑,才擠壓到居民通勤,而需要蓋新鐵路。

換句話說,環團認為「北宜直鐵要解決當地居民通勤問題」並不是真的議題,「疏通大量前往東部旅遊的外來觀光客」才是北宜直鐵的核心目標。

「然而別忘了,東部地區的觀光定位是『慢活』和『休閒』,若大量旅客湧入,反而會影響該地生活和休閒品質,豈不是本末倒置?」蔡中岳指建議,政府若想拚觀光經濟,應提升觀光內涵、品質,近年政府拚觀光都在衝旅客人次,但因為旅遊品質差,外來客消費水準低,許多景點有人潮、卻沒有帶來錢潮,旅客再多也沒用。

「一個願意多花錢消費的觀光客,比一群消費水準低的觀光客還有效益。」蔡中岳強調,他認為,政府除應評估「究竟東部可以承擔多少人潮」、是否實施觀光客總量管制外,重點還是要讓觀光有高品質,「否則人潮無止盡地湧入東部,蓋兩條直鐵再加一條高速公路都不夠。」

謝孟羽也認為,政府需要更上位的觀光政策來解決問題,例如規畫如何將觀光客分散不同地點、如何鼓勵觀光客平日出遊,都是可思考的方向,「我們是否需要為了觀光客蓋一條鐵路,而犧牲自然環境、土地和生物多樣性?一旦失去,就回不來了。」

【2014/12/08 聯合報

 

新聞眼/8分鐘的環保代價

聯合報╱本報記者王燕華、鄭朝陽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9116148.shtml

北宜直鐵路線剛拍板,又因「柯林會」引發翻盤議論,讓這條穿越環境敏感地帶的鐵路話題再起,也讓外界重思量:直鐵到底要發揮什麼效益?

直鐵兩方案都要花近五百億元,但環保人士無法接受穿越翡翠水庫集水區,理由很簡單,它將開鑿總長卅一點六公里隧道,最長有十三點六公里,比雪山隧道還要長。

當年開雪隧讓水庫優養現象長達近四年,之後花了七年才回復,還賠上水庫淤積。

翡翠水庫是雙北市六百萬居民的生命泉源,水質安全禁不起不確定風險再次挑戰;儘管工程界對隧道工程有信心,但沒人保證風險。

柯文哲以「節省時間成本」認定方案一效益最佳,但若只為省八分鐘行車時間,卻要面臨難以估算的環境生態風險,柯需要的不只是有解決問題的勇氣,掌握問題核心恐怕更重要。

方案一讓東北角沿海鄉鎮邊緣化非危言聳聽,外界期待的北宜直鐵也不只是強調「快」和「省半小時」的廉價效益,接下來還要面對環評的考驗:難道沒有不建直鐵的替代方案?一連串問題,有待深入解析再下定論。

【2014/12/08 聯合報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970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