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陸「團客」的潛在價值 民調:台灣人最愛國家不是日本 最討厭也不是中國 想文創立國 台灣缺「雅量 整個東京..
2017/03/05 14:12:06瀏覽150|回應0|推薦0

 

 

中時專欄:林谷芳》大陸「團客」的潛在價值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406005389-262104

在北京回台的機場櫃檯前,碰到1個讀者前來打招呼,她是央視紀錄頻道的紀錄片導演,兩度獲得國際紀錄片金熊貓獎,2年多前曾在中央音樂學院聽我1場名為「中國音樂的人文回歸」的演講,當時我提到:人到40時,生命頓生不能言說的蒼茫之情,而那正是生命觀正待踏入另一境界的契機轉折,如果能觀照這種蒼茫,就能有豐盈的下半生。

她當時正值人生轉折,對這席話頗有觸動,之後果然也走出蒼茫,奔向豐盈,見到我自然分外高興。相聊之下,才知她這次是遂其罹癌父親的願望,帶著父親,親臨島上,看看當年「假想敵」所在的地方。

大陸老一輩經歷國共內戰及之後兩岸嚴峻對峙的年代,對台灣都有著一種複雜的情感,從當年想解放台灣的敵對,到海峽開放後知道台灣是保存中華文化、人文蘊藉的寶島,這認知的轉折正何其之大,但也因如此,就對台灣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親切感。有些人固因為此地有親人,但更多人想到台灣,有的恐怕就是那被命運撥弄的感慨,總不免會換位思考:如果當年易地而處,人生不知又將變得如何?

正是這前後期認知的巨大落差,以及換位思考的感嘆,這輩人總想來台灣看看,也正如此,他們過海峽時的興奮,又哪裡是平時到異地觀光的心情所能比的。對他們而言,到的是另一個中國人的社會,是一個曾被他們誤解,曾想解放,但卻承載著中國人希望的地方。

這樣的情結並不因大陸經濟發達、國勢增強而稍減,畢竟,他們那喚不回的青春是如此被時代撥弄著,也所以,到台灣竟就成了他們生命最大的願望之一。

這些人當然有位居要津者,但更多的是黎民百姓,他們的感慨並不會比具備更多文化觀照的上位者來得稍淺,甚且,就因困頓感受乃更深。而這些百姓到台灣,並不會採行年輕人最喜歡的自由行,跟著團,就算走馬看花,拍些照片,買個特產,也多少補足了生命中那缺憾的一塊。

就因這樣的情感,這曾經想「解放台灣」的一代,無論居廟堂或為庶民,卻都是最不想再見到兩岸衝突的一代。而居廟堂者,即便有此心,有時卻也有他不得不有的表態、不得不做的決定,但庶民卻就可以赤裸裸地對親朋好友表達這樣的想法。直言之,從裡到外,他們是對台灣最友好的一群,且是好大好大的一群。

這樣的人來台灣,只要沒有遭遇太不合理的待遇,基本態度就不會有大的改變。他們不像大陸現在的年輕人,出生成長於崛起乃至豐饒的時代,對台灣更多的是現實的比較,而提到兩岸的齟齬,這一輩也更常訴諸情緒昂揚的民族主義、大國思維。但話雖如此,他們畢竟都有歷經劫難的上一代,上代的情感他們也一定程度得尊重,乃至被影響,從這來說,談兩岸的善意,台灣實在沒有忽視這股潛在能量的本錢。

也從這樣的角度來看,一般常被詬病的「團客」旅遊,除了能讓某些行業、商家得利外,其實更有著超越現實經濟利益的情感價值,所以要思考的,不是完全地去貶抑這種旅遊形式,而是如何讓它的缺點更少,讓這些朋友能更帶著心理的滿足回去。

的確,談陸客觀光,何止是經濟的效益而已,中青輩的自由行能讓他們更深入地了解台灣,團客旅遊則能遂上一代人的心願,台灣如果不能在經濟利益之上又看到這些,就說明了自己在兩岸交流中的短視。

而談交流,80、90年代受台灣影響,現在40、50歲的人其實更該被關照到。這些人的青春,正值台灣文化在大陸蔚為時潮的年代,文學的余光中、張大春、朱家三姊妹、席慕容、三毛,電影的侯孝賢、楊德昌,電視的瓊瑤,流行音樂的羅大佑、李宗盛、趙傳等,寄寓了他們多少的憧憬。

也所以,這次碰到的紀錄片導演雖說帶著爸爸完成心願,其實也正圓了自己那少女時代的夢。坦白說,看不到這些在大陸人心中或顯或隱的溫潤情感,兩岸交流也就只能在政治對抗、經濟競逐,乃至文化較勁中打轉了。

(作者為台北書院山長)

 

 

 

民調:台灣人最愛國家不是日本 最討厭也不是中國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2352939?from=udn_ch2cate6638sub7314_pulldownmenu

2017-03-20 10:17聯合報 記者劉宛琳╱即時報導

台灣民意基金會針對台灣人最喜歡的國家做民意調查,根據好感度排行,台灣最喜歡的國家是新加坡,占87.1%,其次是日本83.9%,第三是加拿大。此民調打破過去台灣最喜歡的國家日本,新加坡好感度有日益上升的現象,世新大學口語系教授李佩雯認為,語言相同是一大特點,新加坡的嚴刑峻法也是台灣人讚許的部分。

台灣民意基金會針對台灣鄰國及世界上主要國家為對象,調查中國、日本、美國、俄羅斯、菲律賓、南韓、北韓、新加坡、加拿大、澳洲、歐盟及沙烏地阿拉伯等國進行調查。

而台灣最不喜歡的國家排行第一是北韓,占81.1.%,其次是菲律賓57.3%,第三是中國47.7%。該民調分析認為,中國反感度僅次於北韓和菲律賓,有可能是因為兩岸人民同文同種,系出同門,但不受台灣人喜愛的原因也在於此。

 

 

尊敬大自然 讓美景永存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321206?from=udn-relatednews_ch2

2017-03-05 04:56聯合報 張麗雅/服務業(台北市)
淡水無極天元宮是北台灣熱門的賞櫻景點,其中最吸睛的就是天壇旁原有的那棵「櫻王」吉野櫻。它溫柔美麗的色彩和迎風搖曳的風姿,無不令人讚嘆。我在它最美的時候,拍下了它的身影。 圖/作者提供分享

又到一年一度櫻花季,雖有賞櫻團車禍但仍不減大家興致,二二八連假賞櫻車陣可觀。

淡水無極天元宮是北台灣熱門的賞櫻景點,其中最吸睛的就是天壇旁原有的那棵「櫻王」吉野櫻。它溫柔美麗的色彩和迎風搖曳的風姿,無不令人讚嘆。我在它最美的時候,拍下了它的身影。

花開花落,大自然無時無刻不在改變。去年秋天,櫻王因罹患俗稱樹癌的褐根病腐爛遭挖除,廟方立即補植新的吉野櫻,期待來年的賞櫻潮。

台灣雖趕上日人賞櫻風潮,但是否對大自然有一顆崇敬的心。黑澤明電影「夢」中第二夢「桃樹節」,日人過三月三日女兒節(人偶節),小男孩見到了真人大小的桃樹精在砍盡桃樹的坡梯間。桃樹精怒道:因為人偶是桃木做的。如今為了女兒節桃樹被砍光了。男孩哭道:桃子市場可買,滿山開滿桃花可是買不到啊!桃樹精遂重現桃花飛舞的美景答謝男孩的真心相惜。

這個夢,黑澤明是為了告訴世人,人類私心破壞大自然,大自然美景也將隨之而去。

 

 

 

想文創立國 台灣缺「雅量」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321202?from=udn-relatednews_ch2

2017-03-05 04:56聯合報 黃惟冰/公共服務業(台北市)

Louis Vuitton將於巴黎時間三月七號晚上舉辦二○一七秋冬女裝秀,地點選定羅浮宮的馬利中庭。這也是羅浮宮繼二○一三年把丹儂列柱中庭出借給Salvatore Ferragamo舉辦早春女裝秀後,再次將宮內場地提供給時尚品牌使用。

不禁想到今年一月,台中國家歌劇院也曾把院內空間租借給直銷商辦活動,引發批評。院方除致歉,也承諾會嚴格審查場地租借辦法。

想想,世界三大博物館,法國文化皇冠上那最耀眼的羅浮宮,都可以與商業活動合作時,那麼台中國家歌劇院的標準,又應該是什麼?

其次,如果羅浮宮都願意拿自己的場地與名望,為時尚品牌的創意與藝術錦上添花,兩者相得益彰。台灣的故宮,以及其他場館,有沒有同樣的「雅量」跟「膽量」比照辦理,把場地開放出來給設計師與文創業者使用呢?

見賢思齊,經典文物也可以結合時尚元素。台灣追求文化立國,希望發展文創產業,如果再多一點「想像力」,或許更能事半功倍。

 

名家縱論/整個東京就如一座美術館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321143?from=udn-relatednews_ch2

2017-03-05 04:56聯合報 徐重仁

我的長子徐安昇早年創業時,無論是管理員工、調整店內消費動線、應對顧客等,無一不覺得困難重重,說穿了就是經驗不足,什麼項目該怎麼做,因為他過去沒做過,當下也不知如何做起。

近期,安昇跟我聊天時,提到一句話滿有意思。他說,現在他當上了爸,也是從一開始不知道小孩哭鬧是為了什麼,到後來慢慢了解、用心感受、主動關懷,漸漸能照顧好孩子,教育孩子的過程讓他體驗到「管理之道」莫不如此。

安昇把照顧小孩、教育小孩的為父母之道,放諸經營事業上,不僅行得通,還讓他自然而然地知道要去關愛員工、了解員工,為人父也讓他懂經營。

這股把小孩教育好、把員工照顧好的精神,擴展至國家層面,當是為政者能把人民教育好、照顧好,必須用心思並以身作則,給人民正確的榜樣以及正向的價值觀,潛移默化,帶動人民素質提升。而這股正向的力量,關鍵在於人民需在「禮貌」奠下基本功。

以日本東京將於二○二○年舉辦奧運為例,東京除了在體育競賽相關軟硬體進行升級,市政府也針對東京人的「心靈」再一次機會教育。我在去年底行經東京地鐵站,看到許多標榜「TOKYO GOOD MUSEUM」系列海報,心裡不禁納悶「東京什麼時候又有新的美術館」?

再仔細一看這些系列海報,海報裡有地板潔淨光滑的機場照片、也有地鐵站東京人依序排隊上列車的照片、還有東京人泡湯前先淋浴的照片,原來東京要訴說的主軸是「整座城市都是我的美術館」,東京盼透過奧運重建東京人的禮儀,把整座東京打造成像座美術館一樣,人民在城市裡守秩序、有禮儀、懂得賞美。

這令我訝異,印象中日本人很有禮貌,為何還要大張旗鼓地宣傳禮儀的重要?後來找出日本一項市調,命題為「你認為東京是個有禮儀的地方嗎?」結果頗令人意外,日本人對外國人的話有六十四.九%的人覺得日本人有禮貌,若是日本人對日本人的話僅剩廿四.六%的人覺得日本人有禮貌。

換言之,日本人認為只有對外國人有禮貌,對自己人反而不夠禮貌,因而推演出日本藉由東京奧運,再一次要重建禮儀之邦,發動「TOKYO GOOD MUSEUM」的精神,從拾金不昧、用餐禮儀、垃圾分類禮儀及重視乾淨等面向,逐一找回日本人的禮儀。

日本以政府之力,啟動教育國人禮儀的活動,亦適合台灣來推動。台灣早期也很用力推廣禮儀教育,我們常教自己的小孩對人要有禮貌,並且也如此要求自己要做好榜樣給孩子看。曾幾何時,對禮儀的重視觀念淡了、乏了,人與人之間的爭執多了,行車間常亂了秩序,情緒不穩的事件時常上演。

人久居同一個文化環境,對於周邊的習慣,會趨於無感。我認為台灣也需要一場有感活動,再次喚起人們的意識,再次理解、體會、落實、推行禮儀行為。

尤其,媒體具風行草偃之效,如果把大部分資源拿來製作殺人放火、車禍等報導,尤為可惜;若能自我約束,多一點比例給能教化人心的報導,或許能春風化雨,吹進校園、社會各階層,砥礪台灣人團結一塊努力。

父母也要強化自己的禮儀,畢竟孩子是看著父母背影長大,父母給小孩的家教影響甚深,當父母以身作則做好禮儀、待人有禮,小孩自然學習。我們對小孩在公共場合吵鬧行為,也要給予適當指正,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好的,從日常生活灌輸禮儀教育,把禮儀內化到讓孩子都能擁有體貼的心。作者為全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重仁塾塾長)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9443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