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7/29 14:25:14瀏覽308|回應0|推薦0 | |
觀光冷、民間投資疲軟!陸客不來…GDP連2季下滑
六合夜市因陸客驟減,往昔盛況不復見,徒步區中間不少折疊桌因生意清淡而暫時收起。(本報資料照片)
陸客不來、民間投資又減緩,讓台灣今年第2季GDP表現打了折扣;主計總處昨公布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2.1%,較5月的預測數下修了0.04個百分點,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已連續2季呈現下滑趨勢了。 主計總處指出,第2季出口雖成長10.22%略優於預測,但在來台觀光陸客大減42.1%、來台觀光客停留天數減3%等因素影響下,商品及服務輸出實質成長4.96%,不如原預測5.29%。 主計總處官員指出,陸客今年第2季來台人數較去年同期足足少了4成,雖然東南亞等國家的旅客有成長,但陸客在台消費的力道仍不容小覷,幾乎與日本旅客相差不遠;而陸客減少也讓整體旅客在台停留天數少了3%。 雪上加霜的是,民間投資腳步也減緩,官員指出,像國內半導體主要廠商、航空業者等資本支出已減緩,加上基期較高的影響,讓新台幣計價資本設備進口減少了7.86%,而營建投資也持續疲弱,讓資本形成的實質概估成長只剩0.08%。 第2季GDP下修對全年影響為何?主計總處專門委員黃偉傑從實質的量來看,大概只減少新台幣14億元的國內生產毛額,扣除小數點進位因素,全年經濟成長率概估仍維持原先的2.05%,今年保2應該不成問題。 墾丁觀光人數呈「雪崩式」下滑,相對於今年第2季國人出國旅遊人次成長7.05%,觀光呈現外熱內冷。主計總處官員指出,國人出國人次成長表面上帶動民間消費,但與服務輸入相抵後,對台灣GDP幾乎沒什麼貢獻,值得思考觀光環境發生什麼問題。 (中國時報)
找回真正的台北知府陳星聚 2017-08-07 02:58聯合報 廖俊傑/中華河洛暨開漳聖王文化研究會理事長(台北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627237 因為北門廣場啟用,有關台北知府陳星聚的話題引起討論,但一百三十年來,陳星聚幾為台灣所遺忘或歪曲,有必要釐清。 首先,常說陳星聚是首任台北知府,這是不正確的。首任台北知府是林達泉,一八七八年三月到職履新,沒想到九月病逝;第二任向燾未及一年也病逝;第三任趙均為台灣知府兼,事實上未到差,直到一八八一年八月陳星聚補授台北知府,所以陳星聚其實是第四任。但一般人喜歡說他是「實質上」的首任台北知府,這是因為林達泉去世後,陳星聚即代理台北知府,直到實授,代理期間長達三年五個月。 且因當時台北府管轄的地區自今大甲溪向北,一直到基隆淡水,並含及宜蘭,台北府之前的淡水廳除了未轄宜蘭以外,幾乎相同,當時淡水廳廳治所在在竹塹,而前三任台北知府均未在台北上班,因此有陳星聚為實質首任台北知府之說。 陳星聚不聞名於台灣史冊,甚至許多治績都變成為劉銘傳的政績,尤其台北城的興建,在台北市政府探索館的陳展都說是劉銘傳所建,其實不確。但公平的說,當時的台北城僅是一個空殼,城內只劃定街廓、道路,建了衙門和文武廟、考棚及部分民宅建築等,台北城內部充實才是劉銘傳的功勞。 其次,有些說法說陳星聚守台北城有功,這也是言過其詞。當時北台灣的防務是由台灣兵備道劉璈的曹志忠營負責,劉銘傳督辦負全責,陳星聚作為地方父母官當然必須負責後勤補給、傷亡撫卹等等事宜,雖然事務繁劇,且他也曾和仕紳組織民團抗法,但基本上與主戰場是不相干的。有說他要家人盛裝坐於井前,萬一城破,一家人跳井殉國,這是陳星聚隔代後人所說,其實只是彰顯愛國之心。 陳星聚對台灣的貢獻在幾個方面: 一、對蠻荒的北台灣展開有效的人丁和田畝統計,使得可以進行實質的行政統治和數字管理。 二、興建清帝國最後一座台北府城,從選址爭議到募資困難,從土地鬆軟到城牆風水爭議造成延宕,最後又迫於法軍覬覦基隆淡水而有完工的壓力,這是他在六十八高齡時最為艱苦的工作,已埋下病灶。 三、支援抗法戰爭,雖負責後勤補給,但對民情撫慰甚為憂心,尤其戰略思想與劉銘傳相左,基隆的撤守,引起民憤,加上清廷戰勝後又訂不平等條約,令其憂憤,以至於病逝。 今年是陳星聚誕辰二百年紀念。陳星聚在台十二年多,從鹿港以北到淡水、宜蘭,都應該有他的足跡,也應該有他的各種文物留傳,還有記載他辭世後台北人感念,建了一座「陳公祠」,而今已找不到。另有資料呈現,陳星聚有後人在台灣光復後來台擔任電力工程師,這都是值得尋找的歷史資料。
打敗法軍 陳星聚保住台北城 2017-08-03 03:41聯合報 盧博文/中華博遠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台北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620196 七月廿九日王震邦「台北北門重現 陳星聚何許人也?」一文,建議北市府除再現北門風華,也應號召學界投入研究台北建城的知府陳星聚。北門廣場因颱風延到今天啟用,感前人功績不可湮滅,謹概述陳星聚事功。 清光緒元年(公元一八七五年)福建巡撫沈葆禎奏准設立台北府,下轄淡水、新竹、宜蘭與基隆諸縣,為日後台北開府之依據。 陳星聚於清嘉慶廿二年(公元一八一七年)生於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歷任福建省福昌、建安、閩縣、仙游、古田等地知縣,後升任台灣鹿港、淡水同知。光緒五年,台北正式開府,陳星聚被任命為台北首任知府。 當時台北一片荒蕪,陳星聚政簡刑輕,減輕人民負擔,帶領百姓辟土建田,建築台北城池,埋頭建設,民生得以安居樂業。 清光緒十年八、九月,法軍兩次進攻基隆,十月一日基隆失守,法軍以精良兵力圍攻台北。陳星聚與軍民誓死抵抗強敵,同時清政府派准軍名將劉銘傳以巡撫銜到台協助,督辦防務。陳星聚為表示與台北共存亡的決心,令家人大小幾十口,端整衣裝,圍坐後院井邊,如果台北不幸陷敵,便全家集體投井殉國,可見其決心。 所幸,台灣軍民經過浴血奮戰,擊退了法軍,保住了台北。此役法軍不僅死傷慘重,而且他們的遠東艦隊司令孤拔也死於此役。陳星聚為我國贏得了一場抵禦西方列強入侵的勝利戰爭,保疆衛土,功不可沒,但因操勞過度,在中法戰役結束後,一八八五年即不幸病逝,享年六十八歲。 日本占領台灣初期規劃台北新市區,拆除台北城牆,填平護城河,留下四座城門,今之北門為其一,也是陳星聚建設台北市區留下的惟一見證。台北市二○一一年在中華路漢口街口豎立石碑,即為紀念陳星聚依祀典規劃建築城隍廟之舊址紀念碑,迄今尚在;至於台北城隍廟後來由信眾集資重建於今之武昌街,香火鼎盛。 陳星聚逝世後,清政府將其遺體運回故鄉陳村,追封為三品知府,並御賜國葬,改其村名為「台陳村」。今河南漯河市為追念鄉賢,集資人民幣八百多萬元,重整墓園,建立「陳星聚紀念館」;漯河市台辦主任也曾來台灣收集,充實館藏,彰其功績,激勵後進。漯河市還集資邀請名家,編寫台北知府陳星聚的劇本上演。
台北北門重現 陳星聚何許人也?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610970?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北市府推動「西區門戶計畫」,北門廣場於廿九日完工啟用,北門廣場硬體新樣貌令人滿意,但是軟體方面的歷史典故北市府是否要提供經費,號召學界投入研究。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分享 台北市北門廣場預定廿九日啟用,這是柯文哲市長上任以來最受肯定的大手筆,把斷裂的歷史感,從歷史古蹟的現場重新接續上來,又不僅是呈現閩南建築的樣態。 隨著廣場完工,批評也隨之而來,如廣場燈柱對歷史現場造成的視覺干擾,如承恩門原始存在的石製橫匾「巖疆鎖鑰」,是鐵鑄的復刻,而非原石。相信假以時日,北市府都會從善如流,想辦法改善並調整的。 然而,北門城樓是誰建的,台北府城是誰建的。這是台灣史,也是台北市府要面對的文史課題。劉銘傳推動台灣現代化貢獻很大,提起台北市的路燈到北台灣的鐵路,很少人不知劉銘傳。 再如建議設立台北府的沈葆楨在台南延平郡王祠題寫:「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更是琅琅上口,很有口碑。 然而台北建城的知府陳星聚,在府城峻工之後即遭遇抗法之戰,勞瘁於任上卻少有人知,引起爭議的「巖疆鎖錀」究竟是誰題寫的,推敲應是出於行事低調陳星聚手筆。 正如台北市立文獻館詹素貞館長,在一場有關陳星聚的座談會中所說,台北知府陳星聚對台北建城相當有貢獻,但是今人對陳星聚的了解卻反而是遙遠而陌生。 希望透過學者專家的深入討論,將陳星聚的貢獻爬梳出來,也讓陳星聚的歷史定位更加清楚。 但是詹素貞只能在座談會中發聲,台北市政府既已推出北門廣場,要知這僅是硬體,且謗譽隨之,如何充實北門廣場的軟體,由台北市提供經費,號召學界投入陳星聚的研究,應是柯文哲不應忽視的人文課題!
香江風情/港人排隊的熱情與無奈 https://udn.com/news/story/7332/2610881?from=udn_ch2cate6640sub7332_pulldownmenu 第一屆兒童玩具節、第十九屆香港動漫電玩節及“同航藝術+創意玩具聯展”三展同時在香港會展中心開幕。圖為展會現場現場。 香港中通社圖片分享 都說香港人有排隊文化,從早上一出門就要排隊等巴士、候地鐵,這一天下來,還不知要排多少隊。但對排隊見怪不怪的香港人,也不得不服動漫節門外排隊的年輕人。 香港一年一度的動漫節,星期五早上開幕。星期四晚上,會展中心外就排起了一條人龍,其間還有人帶著帳篷。到早上開閘放人時,估計排隊者約有千人。 漏夜排隊已令人稱奇,還有人提前三天就開始排隊。排頭位的何姓男子,是星期二就開始排隊的,目標不僅要買心頭好的遊戲,還要搶到參展商一早宣布要送的4K電視機。何男這天一馬當先衝入場內,果然獲送大電視一台,連叫好開心,說接下來要買到電子遊戲產品,預算六、七千港元。 今年香港動漫電玩節有超過七十個參展商參與,設有六百多個攤位,展出電子遊戲、漫畫、模型、玩具等,並首次同時舉行兒童玩具節。一開門參展商就喜笑顏開,個個都說這回會旺丁旺財。 動漫節吸引的排隊者主要是年輕人,大約二十天後又一場活動,將吸引中老年人特別是香港的阿叔阿嬸們去排隊。 接著動漫節的,是香港美食博覽下月十七日一連五天舉行,有來自廿五個國家及地區、一千五百間公司展出各路美食。目前已有參展商聲稱要推出「一元優惠」吸客,禮品包括鮑魚福袋及「貓山皇」榴槤月餅等。 更有參展海味商看準香港人愛排隊,將推出「迎鮑接福」活動,展覽首日十名進場人士將分兩隊比賽,參加者須於三十秒內拋接鮑魚福袋,每個價值四百八十港元,希望以優惠刺激市民購買意欲。 無論是年輕人的動漫節還是中老年人的美食博覽,香港人排隊成龍都是因有「不執輸」(即不服輸)的文化。有便宜不占實在可惜,但香港人另外一些排隊,則是深深的無奈,那不僅是每天的搭公車,有瓦遮頭就要排得更艱難。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