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7/26 13:05:15瀏覽345|回應0|推薦0 | |
高琹雯/米其林密探怎麼當? https://udn.com/news/story/7341/2606492?from=udn_ch2cate6643sub7341_pulldownmenu 餐廳服務也是米其林密探觀察的重點。攝於倫敦米其林二星餐廳The Ledbury。 圖/Liz 高琹雯提供分享 如果你能一天吃二頓大餐,一個月有三周外食,一年造訪二百五十間餐廳,還記得每間餐廳的細節,恭喜你,你有潛力成為米其林密探。 《米其林指南》自從1926年建立星級制度後,便聘用密探進行評鑑。米其林密探不接受招待,且必須保持匿名身分,這大概是外界對於米其林密探的普遍認知,其工作內容在過去卻宛如黑箱作業,為人詬病。近年來,《米其林指南》改採較開放的態度,接受媒體採訪並公開其評鑑方式,外界也才因此得知,米其林密探不是那麼好當的。 《米其林指南英國與愛爾蘭版》的編輯Rebecca Burr時常在媒體上侃侃而談。她說,米其林通常招募具有專業餐飲背景的人作為密探,最好有五至七年的相關工作經驗,通常來自餐廳、飯店或酒商;密探也必須善解人意、擅於觀察且充滿熱情,得以熬過日復一日重複性高的工作內容。 是的,密探的工作其實挺枯燥也挺勞累的。他們幾乎天天在外用餐,不限於他們被指派的地區,也必須常常旅行。不要以為他們只是吃吃喝喝罷了,這樣的生活型態其實很耗費體力,必須時常讓身體保持在良好狀態;他們也必須嚴謹分析一次用餐經驗,觀察、記錄並評價,感官必須暢通清醒。 《The New Yorker》曾經詳細訪問一位紐約密探,其中提到該名密探的培訓過程。培訓大約耗時六個月,分為五階段: 一、吃遍紐約各區餐廳,不限高級餐廳,也包括異國美食; 二、與前輩歐洲密探一起在紐約餐廳吃飯,前輩會教導如何點菜、如何賞析,用餐結束後必須提交報告; 三、到法國受訓,體驗米其林本色,學習刀叉標誌(代表氣氛與服務)的意義; 四、到歐洲其他國家受訓; 五、回到紐約,跟隨歐洲密探實習。 至於密探如何判斷一間餐廳的好壞?Rebecca Burr指出,標準是浮動的,通常他們會注重菜單的一致性與表現的穩定性,會重複造訪一間餐廳幾次來確定這點;他們也會注意價格與品質是否有落差,餐廳是否開價正確。如果是一間高級餐廳,除了食材品質必須一流,也必須留心每一樣素材是否都處理到位、技術精良?味道是否達到平衡?主廚是否有發揮創意? Rebecca Burr也表示,對於密探而言,最開心的一件事是發掘有才華的廚師。密探必須具備敏銳的觀察力,時時注意有哪些後起之秀值得關注,很多密探依靠口耳相傳,從酒保或當地居民口中得到情報。雖然密探不直接與廚師互動,一旦某位廚師因為米其林而扶搖直上,他們也會默默為他喝采,「看著有才華的人受到肯定,很有成就感!」
高琹雯/米其林的身世 https://udn.com/news/story/7341/2566298?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世界第一碗米其林一星拉麵「Tsuta蔦」,味玉鹽味拉麵。 記者陳柏亨/攝影分享 《米其林指南》儼然是美食聖經,無論食家饕客或普羅大眾皆一齊尊奉,其權威性與影響力,在發行超過百年後的今天依然舉足輕重。究竟《米其林指南》是如何誕生的?為什麼會由一個輪胎公司來發行? 第一輛汽油驅動的三輪汽車是由卡爾.賓士在1885年所發明,1886年戴姆勒製成第一輛汽油驅動的四輪汽車。1889年,Andre Michelin、Edouard Michelin成立了米其林輪胎,當時只有約2,200輛汽車行駛於法國,道路系統、加油站尚未完備,這對兄弟檔因此認為,汽車之普及必須仰賴燃料補給與維修服務之便利性。1900年,米其林兄弟發行第一版《米其林指南》,封面是藍色的,內含實用資訊諸如如何換輪胎、何處可加油、何處可投宿,免費發送給駕駛人。 這個策略奏效了。1908年,《米其林指南》跨出法國,在比利時發行;隨後於1911年在英國發行。1920年,《米其林指南》不再免費發送,使用者必須付費,因為米其林兄弟發現他們精心製作的指南竟然被拿來墊桌腳,「人們只會珍惜他們付錢買來的東西,」米其林兄弟如此相信。 1923年,《米其林指南》增闢「推薦旅館與餐廳」;1926年,星級制度啟用;1931年,三星制度確立,指南封面改為紅色;1936年,米其林指南定義星星所代表的意義:一星意指不錯的餐廳,值得停車品嘗;二星意指一流的廚藝,值得繞道前往;三星意指出類拔萃的料理,值得專程前往。米其林不愧是輪胎公司,連餐廳等級都用車輪跑了多遠來決定。 二次大戰期間,《米其林指南》並未發行,卻意外幫助同盟國推進戰事。1944年,當同盟國正在準備諾曼第登陸,他們遭遇法國被德國佔領的區域交通號誌損毀的問題,1939年版的米其林指南因此被重新印製,其中的地圖被當做重要參考資料。當同盟國的軍隊挺進法國時,手裡握著的是《米其林指南》。 戰後初期,民不聊生,高檔餐廳稀稀落落,《米其林指南》調整內容,強調其展現服務精神的初衷,以及持續尋找新餐廳的決心。至其發行50周年時,米其林指南已被許多記者引用,成為駕駛與旅客的參考首選;進入1960年代,人們的生活型態更發生改變。汽車不再是專屬於上流社會的奢侈品,星期六也開始放假,人們開始利用周末出門遠遊,開車去吃一頓大餐。汽車旅行、品嘗美食因此成為大眾休閒娛樂。 自1950年代起,米其林恢復進軍歐洲其他國家,然而必須等到2005年,米其林才跨出歐洲的版圖,涉足北美及亞洲市場。2007年的東京版與2009年的香港版大幅度拉近台灣饕客與米其林的距離,去年更一舉發行新加坡、上海、首爾三本指南,進駐台灣指日可待。
【懶人包】香港「尖沙咀」3家必吃的米其林美食 https://udn.com/news/story/7173/2604326 2017-07-26 10:10聯合報 特派記者羅建怡/香港報導 提起香港尖沙咀,妳想到甚麼?高樓、精品與星級料理?透過達人香港旅遊局台灣辦事處的Vivian帶路,尖沙咀可不只這些!花銅板價,一樣吃星星,只是,得繞點路、站著吃。在尖沙咀,只要花銅板價,就能吃到許多米其林美食。 特派記者羅建怡/攝影分享 肥仔小食 道地港滷味 獨門滷汁被稱為第三代的肥仔,也是米其林指南推薦。到了小攤前,排隊的人少(因點菜到上菜動作火速),攤子周圍立食的人多,看看招牌,決定先來份「皇牌套餐」,包括熱賣的大墨魚、細生腸與火雞腎。這款香港道地的滷味,與台灣滷味很不同,不外乎胗、心、腸、豬耳、雞腳,網友推薦招牌大墨魚肥大肉厚、大生腸爽脆十足,特別是獨門的滷水汁,再擠一道甜醬、一道芥末,便是許多上班族偷閒的人間美味。不起眼的小攤,卻隱藏米其林推薦好滋味。 特派記者羅建怡/攝影分享 哪裡去 地址:尖沙咀厚福街3號華博商業大廈G1 交通位置:港鐵尖沙咀站D2出口,步行約5分鐘各式滷水加了醬料,顏色很繽紛。 特派記者羅建怡/攝影分享 媽咪雞蛋仔 傳統好味道 花樣百出雞蛋仔是香港必吃的街頭小吃,街頭巷尾都找得到它的蹤影,曾有米其林星級餐廳還將「它」變身至創意料理中。位在尖沙咀的這家媽咪雞蛋仔,被米其林美食指南點名推薦,也因此,非常迷你的小店外頭,始終人龍不間斷。尖沙咀媽咪雞蛋仔共有約10種口味,除了巧克力、抹茶紅豆,還有加入咖啡、肉鬆、起司,花樣百出。不同季節也有期間限定口味,像是冬天推出栗子口味,夏天則是有紫薯口味,其中栗子尤其有趣,每顆幾乎都能吃得到熟軟完整的栗子。外層鬆脆的雞蛋仔夾帶著芝麻的香氣,裡面包裹著甜甜的肉鬆,味道也很特別。分量稍多,可2人分食。 哪裡去 地址:尖沙咀分店尖沙咀加拿芬道8~12號嘉芬大廈地下(K11商場旁邊) 交通位置:港鐵尖沙咀站D2出口,步行約2分鐘尋味達人Vivian,推薦栗子口味的雞蛋仔。 特派記者羅建怡/攝影分享 德發牛肉丸 九拐十八彎 彈牙20年開在市場裡,而且還是得九拐十八彎才到得了的在地傳統市場,走得熱汗淋漓,為的就是傳說中全香港最厲害的牛肉丸。從尖沙咀捷運站出來,沿著海防道往前直走,將到九龍公園前,有個海房道臨時街市,德發牛丸就位於這神祕的傳統市場裡。市場裡的美味,超彈力牛肉丸。 特派記者羅建怡/攝影分享 點了碗牛肉丸,丸小紮實,有網友用電影「食神」版的形容「那種口感,就像經歷過2萬6千8百多次不停敲打,才能打出這麼好的牛丸」,「感覺要是真的拿來打乒乓球,也是沒問題的」。無怪乎,隱在巷弄裡穿越幽暗的傳統市場,也能彈牙20年!除了彈牙牛丸,也推薦牛雜湯「淨牛什」、牛腸和牛肺,稍要解餓,可點牛丸河粉。價廉物美,十分推薦,但夏日前來,得要耐得住熱。 哪裡去 地址:尖沙咀海防道390號熟食檔 營業時間:9:00~20:00,周三休息彈Q但不噴汁,很紮實的滋味。 特派記者羅建怡/攝影分享
李清志/星巴克女神vs.日本藝伎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604520?from=udn_ch2cate6643sub7340_pulldownmenu 2017-07-26 01:12聯合報 李清志(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繼麥當勞速食店之後,星巴克連鎖咖啡館已經儼然是美國文化輸出的象徵,八○年代麥當勞進駐義大利,就曾遭到強烈的批評與討論,如今星巴克咖啡館也計畫跟進,預計在二○一八年到羅馬及米蘭開店。有趣的是,星巴克在去義大利開店之前,今年先在日本文化古都京都東山區二寧坂開了一家「全球唯一有榻榻米」的星巴克咖啡店,這樣的舉動似乎是在測試水溫,如果在文化敏感地帶開店可以成功,將會讓星巴克更有信心前進咖啡王國義大利。 全球首間和式建築星巴克就開在京都清水寺附近的二寧坂。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陳盈蓉/攝影分享 這家星巴克咖啡店名為「二寧彌榮茶屋店」,開在東山區二年坂上,是遊客們前往清水寺體驗日本風情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京都文化極其敏感的地區。京都人不會容許外來文化在此囂張設點,但是星巴克居然膽敢在此開店,想必有其自信與把握,當然也有長久的準備與企畫。事實上,東山區並不是沒有義式咖啡連鎖店,號稱是京都Blue Bottle的%Arabic咖啡店,就是在東山區八阪塔下開設第一家義式咖啡店,不過外來連鎖咖啡館的進駐,的確是十分敏感的議題。 星巴克咖啡館「彌榮茶屋店」是一座傳統町家,設計完全遵從文化法規與傳統習俗,除了星巴克小小招牌外,建築物外很難發現這是一家美式咖啡連鎖店,內部裝修也刻意展現茶屋的本質內涵,連前後院庭園設計也沿襲「京都三千家」的風格,分別以表千家與裏千家的風格設計,展現京都茶道的巔峰規格。 為了讓整個傳統文化地區的商家接納他們,星巴克咖啡館採取非常柔軟低調的身段,他們派出店員在門口疏導人群,如果咖啡館內已經客滿,就要求門口顧客離去,不讓人等待排隊,為的是避免造成二年坂的紊亂;有遊客站在對街拍照,他們也會希望顧客離開,以免引起對面商家不滿。這樣的細緻手法,讓我感覺到星巴克女神似乎與京都藝伎一樣,都富有女性陰柔的美感,因此可展現出如此細緻柔軟的姿態。 京都茶屋咖啡店的出現,證明國際連鎖店還是可以進入地方文化強烈的地區設點,重要的是,連鎖店不能再以強勢的「國際樣式」(international style)介入地方,而是要以謙卑、低調的姿態,去認同並接納地方文化,讓自己融入地方文化,最後成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 在整個觀光產業的衝擊之下,國際連鎖企業必須努力融入地方文化,傳統社區也必須作出改變。雖然大部分的京都人,血液中都留著一種捍衛京都的因子,反對各種外來的改變,讓外來者不敢隨便造次。但是京都出身的建築師若林廣幸,卻在傳統的京都祇園地區,設計建造有如機械怪獸的建築;他認為城市不能永遠一成不變,否則將會失去活力,因此若林廣幸試圖在不變的古都中,注入異型的基因,讓京都城市建築文化有重新展現活力的可能。 星巴克女神來到藝妓出沒的京都二寧坂,展現出比藝伎更柔軟的身段,成功地融入了京都茶屋文化的敏感地帶;表面上京都的傳統似乎馴服了遠渡重洋而來的星巴克女神,但是在內在部分,星巴克女神卻成功地顛覆了傳統的束縛。讓大家看見,原來古典的茶屋裡,也可以喝咖啡拿鐵;不用穿和服,也可以舒服地在榻榻米上喝冰星樂。這樣的改變,或許將為京都這座古老的文化城市,帶來新的活力與新的可能性。(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顧客可脫鞋坐在裡面享受寧靜的日式時光。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陳盈蓉/攝影
【跟著斗哥友天下】傻女一世人 2017/07/26 10:00:21 聯合報 文/張光斗 https://reader.udn.com/reader/story/7044/2604114?from=udn_ch1014cate7004_pulldownmenu 她取出自己的通信本,翻開密密麻麻的通信欄,毫無保留地將她累積多年的採訪對象資訊,全都給了我…… 天外飛來的好運我從沒遇過比她還要傻、還要笨的女人。 在我沒有皈依三寶前,一度稱呼她為師父;她,是資深媒體人,石靜文。 1979年的春天,我時來運轉,僅以一篇周刊上的外稿,就獲得《民族晚報》王總經理的青睞,讓我當上了無冕之王。在那個報禁森嚴的年代,能夠進入媒體工作,簡直是天外飛來的好運。 當時,靜文剛好被新成立的《民生報》挖角,空下了一個職缺。 我在報社與靜文辦理交接。她很親切,說話速度快如機關槍,交代我該注意的事項。然後,她取出自己的通信本,翻開密密麻麻的通信欄,毫無保留地將她累積多年的採訪對象資訊,全都給了我。我直覺這身高不到一百六的女子有夠憨直,居然如此捨得、如此大器;畢竟,我與她初相識,一點淵源、交情都沒有啊。 跟她熟了後,問她為何如此大方?她不解地反問,這才對啊!難道不是嗎?後來當我在日本離開記者崗位,也效法她,將手邊所有資訊都交代給繼任者時,那位滿臉狐疑的後輩問我,為何這麼傻?換了任何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會這麼呆。我隨口回道,本來就該如此,不是嗎? 是故,論資歷,論才情,論做人處事,尊稱她一聲師父,我心悅誠服。 我在日本工作兼念書的那些年,每次回台休假,熱誠的朋友們老有消化不完的宴請,既然卻之不恭,就開始排班,經常是早飯、中飯、下午茶、晚飯、消夜一、消夜二……每每讓我吃喝到極限,總是兩腿發軟,打著麻花上飛機。 某天午餐,群情激昂,欲罷不能,有人提議當晚消夜連莊,我當然無法說不。時至深夜,眾人總算累了、乏了,我正打算起立道謝,卻發現沒人埋單,這下糗大了!此時,因在報社發稿而晚到的靜文,很有默契地看我一眼,拉了一下我正掏進口袋的手,火速拿出信用卡,大手一揮地付錢了事。多年後,每思及此事,我仍有些惱怒,靜文又以她慣有的迷糊眼神看著我,「有嗎?有這件事嗎?」 我在日本的採訪工作極為繁重,卻因涉世不深,難獲直屬主管的歡心。偶然間得知,主管又擺明了在欺負我,終於按捺不住,遞出辭呈。當晚,我打了越洋電話給靜文,也曾吃過同樣虧的她,立刻邀約我跳槽到她當時服務的另一個報社。我因此堅決婉謝那位主管遲來的疼惜,昂首離開舊巢,覺得這一生從未如此爽氣過。 一路下來,於公於私,靜文一直是我的點燈人。 2003年,我自日本搬遷回台,轉換跑道,投入電視圈;在非常倉促的情況下,必須獨立門戶,製作「點燈」節目。我一通電話給靜文,請她跨刀擔任節目的總策畫,幫我運籌帷幄;她二話不說,挽起袖子就分攤了最重要的工作,協助訓練企畫,修改腳本,有時棘手的人事管理也得插手。 重新整頓再出發靜文在職場上最為成熟亮眼的巔峰時期,毅然放下一切,甚至賣掉台北的房子,飛到美國洛杉磯,去陪伴正在就讀高中的女兒。既要養家活口,又要奉養二老的靜文,經濟情況一直不是很充裕,飛去美國後,她仍必須努力工作,才能維持自己與女兒的基本生活。 處在那個求職不易的環境裡,靜文受了不少委屈,我到美國去看她,陪同她到華人聚集的商業區,發送她打工賭場的演出海報,她一直興高采烈的,好似有用不完的好體力與好心情,完全看不出她已在食用一些藥物來控制身體發出的警訊。 直到吃了晚飯,喝點小酒後,她才紓解了緊繃的情緒,緩緩道出她所面臨的財務、工作、婚姻等諸多問題。不過,經常在淚眼婆娑的下一秒鐘,她又因為另一件事情而哈哈大笑了起來。我笑她,如果不是她少根筋,換了任何一個人,無論男女,也許早就崩潰投降了。 女兒順利上大學後,她立刻束裝返台,除了年邁的老母親需要關懷照顧,她也得重新整頓,在職場上再次衝刺。適巧,台中市長胡志強連任,遴選她為台中市府的新聞局長,所有的親朋好友都替她額手稱慶,她卻四處謙稱,如果不是好友葉樹姍的舉薦,她是萬萬沒有機會面對事業的新挑戰。 我曾多次進出她在台中市府的辦公室,發現她說話的速度更快,壓力更大。從我的角度來看,她的工作像是一隻貓,蹲在熱爐上,如果換成我,很可能隨時都會驚跳而起,慘叫而逃;但她總是一副啥事都沒的樣子,往往沒有把椅子坐熱,就又衝出辦公室去開會,或接聽記者、議員、長官的電話……等到有空喝一口水了,才發現下一個行程又得跑,根本沒空細聽我要跟她商談的事。 我算是後知後覺了,慢慢地才知道她經手且擘劃許多大案子,其中也包括了李安導演在台中拍攝電影,並籌建台中電影文化特區等等影響大台中未來的規畫。於是,對於她的行動能力重新有所認識,原來這笨女子並不死笨,原來這傻女人並不全傻哪! 如今,卸下公職的她,飛到上海去輔佐晚輩的事業,投入文化創意產業。起初,擔心她報喜不報憂的毛病又犯,於是連同另一位好友鄭羽書,跑到上海去看個究竟。等到實地了解她如魚得水、大展長才的工作狀況,外加下班後被老闆逼到公司樓上的健身房練舉重、跳有氧舞蹈,我和羽書相視一笑,放心了。 祝福這傻女人,笨傻一世之餘,能夠遇上惜她愛她的傻男子,才好笨成一對,傻成一雙。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