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牛背上的童年 阮慶岳/生日快樂,王大閎先生!Dr.Ellie/化毛膏的美麗誤會 印度尤/黏TT的友情
2017/07/07 17:07:51瀏覽504|回應0|推薦0

 

聯合筆記/牛背上的童年

2017-07-05 02:46聯合報 鄭朝陽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564314?from=udn-relatednews_ch2「水牛學校」規劃課程讓學生下田「踏青」,認識牛耕文化。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許政榆/攝影分享

動輒卅幾度的高溫展露盛夏熱情,早年此刻的農村孩子忙著利用暑假探索周遭世界。蟬聲唧唧中,小學階段的孩子根本顧不得烈日當空,三五成群逐一檢視哪棵樹上築了鳥窩、哪家的田西瓜熟了…另一組人馬則是拉著自家水牛或騎在牛背上,往附近的水塘挺進。

到了水塘邊是另一種風景。水牛開心地在水中翻滾,使勁地掀起陣陣「波濤」,為的是讓全身沾滿泥巴,有時也把頭埋入水裡,避免討厭的牛虻螫痛、吸血。池邊的孩子們有的追逐打鬧,有的利用這段時間在樹蔭下寫暑假作業,有的乾脆下水和水牛們享受午後的沁涼(當然是背著爸媽偷玩的)。

孩子們最羨慕有牛車的人家,經常在晨曦中,看見農夫駕著牛車上工;夕陽餘暉裡,在滿載稻草或甘蔗的牛車上,放學的孩子常被牛車主人召喚:「你是某某人的囝仔喔,上來,阿伯載你!」車子一路搖搖晃晃,孩子臉上堆滿笑容,也寫下他童年溫暖的記憶。

農田是孩子的自然教室,最吸睛的就是那頭在水田裡來回走不停的水牛。孩子什麼忙也幫不上,只能在田埂看父親拿繩鞭抽牛背,催促加快腳步,途中一坨坨牛糞掉在田裡滋養了土地,也是讓孩子尖叫的看點和樂趣。

長大後才知道,水牛後面拖著一塊長木板,功用是刷平水田的泥土,一步一腳印的踩踏過程,踩出「牛踏層」,等同土壤被牛腳「夯實」,這能讓流進田裡的水不會因為下滲作用而迅速流失,也同時保住土壤中的養分不被下滲的水帶走。

這幅尋常農村景觀隱含先民智慧,現在許多防止池底漏水的作法都鋪防水布、黏土層、皂土或混凝土等,產生酸鹼值偏高的副作用,不利營造生態;新研發的自然工法靈感就取自牛踏層的概念,用天然材料細緻堆疊,即可達到底層低滲漏效果。

回頭看早年這幅農村牛耕景象,是珍貴的人文地景,卻正快速消失中。田間翻土等工作普遍被鐵牛取代,十年來全台耕牛大減,各地農民對牛耕文化消失都不免感傷。

實際上,養一頭牛一年少說要花三、四萬元,一分地的稻子淨利頂多萬把塊,基於成本、效率等因素,鐵牛取代水牛似已不可逆,何況縱使有牛,年輕人也因缺乏傳承普遍不會牛耕,這項技藝恐將失傳。

老房子可指定歷史建築、古蹟,美好的牛耕文化和農村意象留得住嗎?

 

 

 

阮慶岳/生日快樂,王大閎先生!

2017/07/05 06:56:42 聯合報 阮慶岳

https://reader.udn.com/reader/story/7048/2564149?from=udn_ch1014cate7007_pulldownmenu

有次,在台科大的演講場合,有學生聽到王大閎談論自己的建築作為時說:「我從來沒做出來一件好作品。」於是舉手問:「如果如此,那王老師後悔作了建築嗎?」他迅即回答:「當然不後悔。」

然後,他忽然轉頭問我:「你後悔嗎?」我一時愣著的,無法像他那樣決然說出話語來……

明天是王大閎先生的一百歲生日,我想起來第一次見到王先生的緊張與震撼難忘。

早在七○年代我初入大學念建築,王大閎與他五○年代剛到台灣時的「建國南路自宅」,就是當時人人敬仰的建築傳奇。2004年我動念編輯一本建築人寫小說的書,忽然想到了曾經花十年時間把王爾德的小說《格雷的畫像》,改寫成台北六○年代時空背景的《杜連魁》、據說還正在寫一本經營數十年科幻小說的王大閎。我私下詢問了王大閎的長子,也是我研究所同學的王守正建築師,竟然得到王大閎同意和我見面的回覆。

王大閎在「建國南路自宅」的家居兒女照。 阮慶岳

我在忠孝東路小巷子餐廳門口緊張的守望著,然後見到烈日下王大閎從巷口現身,在師母伴扶下挺直著身軀走過來,那個意象如此鮮明,到現在還牢牢映在我的腦海裡。我那時小心的問師母是怎麼過來的,師母說就是搭捷運來的啊!

王大閎(左一)在「建國南路自宅」裡接受採訪。 阮慶岳

想邀王大閎寫一個短篇的心願,雖然得到首肯,終究沒有最後完成。但是,這也開啟後續一連串與王大閎先生的互動過程,這包括策畫了「久違了,王大閎先生」的回顧展覽,以及在王大閎九十四歲生日家宴時,冒昧探詢那本有著濃厚烏托邦色彩英文科幻小說《幻城》出版的可能,後來終於在建築界前輩王秋華老師的翻譯下欣喜現世。

王大閎1917年生於北京,父親王寵惠是國際知名的法學專家,曾任中華民國第一任外交部長,以及行政院長、司法院長等職務。身為獨子的王大閎,因為父親擔任海牙國際大法官的緣故,十三歲進入瑞士他稱為「畢生難忘」的栗子林中學,以及接續就讀了英國劍橋大學建築系,與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尤其在後者,他與貝聿銘同時受教於包浩斯的創辦人、因避躲戰爭遷住美國的一代建築教育大家葛羅匹斯。

左:少年時期的王大閎。圖/阮慶岳提供
右:1936年左右,王大閎入學英國劍橋大學前,與父親王寵惠合影。圖/阮慶岳提供

王大閎、貝聿銘與長年旅居德國已離世的李承寬,大概是台灣最熟悉的首批戰後華人建築師。王與貝是同窗,彼此偶有書信往返,但一個翩然於國際政商與明星建築舞台間,一個據守台灣六十餘年如一日(王大閎來台灣後,前五十年未離海島一步),人生方向與建築態度南轅北轍。

王大閎的建築作品包括有台大學生活動中心、林語堂宅、濟南路虹廬、登月紀念碑計畫案、外交部等,可作為代表作品的,大約公認為國父紀念館與已被拆除的建國南路自宅。

王大閎曾說:「國父紀念館是我最艱難的設計,而登月紀念碑則是我自許最具有深遠意義的作品。」登月紀念碑七○年代時曾經引發台灣社會的熱烈回響,當時外交部長魏道明積極推動捐贈這個高逾二十層樓的優美作品,作為美國獨立兩百年的禮物,後來因台美關係與政治環境的改變,讓計畫案胎死腹中。

無論如何,登月紀念碑還是讓我們見到王大閎對人類與科技的未來,積極也善意的某種期許態度。而國父紀念館與建國南路自宅,皆是嘗試將中國傳統建築與現代性作對語的經典作品,一個回應的是大我的文化承傳與符號轉譯,一個則是面對私我的生活/生命語境作思索。

王大閎相信人的全面向可能,除了早年譯寫的《杜連魁》外,同時也繪畫、作曲及寫作,而自年輕就撰寫起、帶著些許自傳色彩的《幻城》,應該是王大閎在建築之外,私心最在意的創作作品。

《幻城》是設定在3069年的故事,九歲的迪諾王子被他統領地球的父親,送上一艘名為「梅杜沙」的太空船,開始一趟不知終點何在的探險/學習之旅。在這艘太空船裡,迪諾與他年齡相近的同伴們一起學習與生活,也有成熟的神父與學者隨行,以進行教育與對話。形而上的哲學思辨,優美的音樂藝術,不斷地流淌在日常的生活,幾乎像是某種對於古希臘文明裡,形而上與形而下、理性與感性,得以在日常生活裡自然交織的嚮往致意。

然而,這樣嚮往(烏托邦)與離世(太空船)的特質,隱約還是會讓我聯想起來《杜連魁》這本小說。王爾德與王大閎兩人,都曾經表達出對古希臘「全人」文明的歌頌,並對由理性主導的近世代文明,都以希臘文明對照作出感傷的哀悼或批判。然而比諸王爾德的悲觀,王大閎依舊寄予未知的明天,某種樂觀的期待,因此即令知道人造完美太空船的外面,是「冰冷的無止境黑暗時空」,迪諾王子依舊決定開始書寫他的前世回憶錄,因為他想藉此回返到那個「一度曾經擁有的無憂無慮的日子」。

當然,這小說也不免讓我們與王大閎極其特殊的成長經驗作聯想,譬如他在蘇州的童年經驗,十三歲被父親送到瑞士求學的過程,以及在建築領域登堂入室的挫折與迴旋轉身。此外也可見出他藉由文學創作,所帶出來對生命意義與本質的凝看,以及對人類文明何去何從的某種憂心。

王大閎十分推崇古希臘全人的教育觀,在談論到他就學的兩所一流大學時,他這樣寫道:「在哈佛追求學術與技能,成為生存的目的,而不是生活的方式;劍橋大學的生活,卻充滿了悠閒與優雅,除了追求學識外,更為了尋求更富廣的生活,也就是古代希臘所宣揚的全人教育。」

王大閎的生命與建築,都讓我們見到一種自制的簡單性格。1968年葛羅匹斯曾函寄王大閎一封手抄希臘詩人George Seferis的詩,這首受到王大閎珍愛的手稿詩裡,也提到了簡單的重要性:「……已到了只說非說不可話語的時候了,因為明日我們的靈魂將遠航。」

在過去十多年的時間裡,我有幸與王大閎先生數度晤面,也匆匆幾次在電話過語。王先生話語簡約,非不得已絕不發表意見,更不以己見干預別人的想法,對每個人的獨立思考都有極大的尊重。有次,在台科大的演講場合,有學生聽到王大閎談論自己的建築作為時說:「我從來沒做出來一件好作品。」於是舉手問:「如果如此,那王老師後悔作了建築嗎?」他迅即回答:「當然不後悔。」然後,他忽然轉頭問我:「你後悔嗎?」我一時愣著的,無法像他那樣決然說出話語來。

從我與王大閎來往的經驗與觀察,他從不眷戀權力與名聲,個性謙遜但具有傲骨,喜歡獨立行事不成群結黨,對於自己外在與內在的要求極高,話語的簡短更是我平生僅見,是一個誠實也認真的創作者,對於自己與作品皆嚴厲不寬容。

於我,王大閎不只是一位傑出的建築師,他更象徵了一種時代的曾經存在、與正流逝中的某種文人風骨,和在時光回望時創作者顯現的寬厚胸襟。

最重要的,王大閎讓我見到一種生命的品質,以及作為一個人的典範。

明天,是王大閎先生的百歲生日,對照今年同為百歲、廣泛得到全球建築界各樣祝賀的貝聿銘,我不免覺得有些世道不平的感傷惋惜,不過我知道王大閎會完全淡然也不會在意的。

儘管如此,有幸作為台灣建築界的後輩,我還是要大聲對已經不太能出席公眾活動的王大閎說:

祝你生日快樂,王大閎先生!

 

 

【動物上好戲】Dr.Ellie/化毛膏的美麗誤會

https://reader.udn.com/reader/story/7045/2568366?from=udn_ch1014cate7004_pulldownmenu

2017/07/07 11:13:40 聯合報 文/Dr.Ellie

化毛膏這名字取得真是巧妙,真是奸詐啊!我們經常會碰到對化毛膏有謬誤的主人,他們一口口餵貓吃化毛膏,誤以為這些油脂可以融化毛髮,避免毛球阻塞貓咪腸胃……
我的一位貓病患,有陣子出現劇烈嘔吐的問題。他是一隻有些生活小潔癖的金吉拉,名叫莎莎,有一身閃耀著銀白色光芒的亮麗被毛。 圖/李佩珊

金吉拉的堅持

我的一位貓病患,有陣子出現劇烈嘔吐的問題。

他是一隻有些生活小潔癖的金吉拉,名叫莎莎,有一身閃耀著銀白色光芒的亮麗被毛。莎莎非常愛乾淨,熱愛花大把時間整理自己的儀容,吃飽飯或睡覺前,莎莎總是沉溺於用他舌頭上的倒勾,精心梳理自己的毛髮。這段時間裡,他的家人都會很識相地儘量不打擾他,他的主人甚至懷疑莎莎有些自戀。

莎莎的脾氣不是很好,跟大多數金吉拉一樣,他有許多自己的原則,像是千萬別摸他的耳朵(因為他曾有被棉花棒掏耳朵的恐怖經驗),直到現在,除了動物醫院裡那些身經百戰的獸醫助理,沒有人能成功清理(或至少看見他的耳道)。此外,他還有一項原則--千萬不要想拿梳子幫莎莎梳毛,他痛恨那些尖尖硬硬的東西,也不想讓別人插手幫他打理他心愛的毛;除了他自己,誰也別想幫他理毛,這是他最堅持的事。

可是,我們都知道,當一隻長毛貓不接受主人幫忙梳毛,單靠自己整理毛髮,很容易會有毛團阻塞腸胃的問題,莎莎的主人因此非常憂心。他上網搜尋網友的意見,得到一個非常寶貴的建議,既然擔心莎莎毛團阻塞,那麼就多餵他吃化毛膏吧!

於是,他到寵物店買了各種口味的化毛膏,心中慶幸莎莎還算可以接受那些化毛膏的味道,滿願意吃的。

化毛膏不化毛

日子就這麼相安無事地過著,直到有一天,莎莎主人帶著年事已高的莎莎來到醫院。一進門,他把莎莎放在診療台上,就心急敘述這陣子發生的事。

「莎莎他吐到甚至都不吃東西了!」主人說。於是,虛弱的莎莎被帶進處理室抽血、拍X光,確診腸阻塞後,安排了開腹手術,從莎莎的腸子裡取出一大團毛。術後主人在醫院了解狀況時,感到非常困惑:「奇怪?我都有餵他吃化毛膏啊!化毛膏不是能『化毛』嗎?」

原來,這位可愛的主人對化毛膏有著美麗的誤會。化毛膏這名字取得真是巧妙,真是奸詐啊!我們經常會碰到對化毛膏有謬誤的主人,他們一口口餵貓吃化毛膏,誤以為這些油脂可以融化毛髮,避免毛球阻塞貓咪腸胃。事實上,化毛膏的作用並不是用來「溶解」毛,而是藉由化毛膏內的「油脂」潤滑毛團,以及內含「纖維素」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毛團排出。

在莎莎年輕的時候,因為活動力好、腸蠕動性能也好,搭配著化毛膏吃,尚且可以讓毛團確實排出,但是隨著年紀變大,腸蠕動力愈來愈差之後,單靠化毛膏效果就不好了。正確防止毛團阻塞的方法,應該是多管齊下,除了定期餵食促進毛髮排出的東西(像是油脂、化毛膏、貓草)、提高食物中的纖維以外,每日幫貓梳毛,移除老廢的毛髮,才能有效避免貓咪吃太多毛進肚子裡。如果貓真的不願意讓你梳毛,那麼在換毛季節裡,把貓剃成小平頭,全身上下的毛留個一公分左右,也可以大幅降低毛團阻塞的機會。

最後,請記住,再也別被「化毛膏」三個字迷惑!

 

 

【一起去印度打拚】印度尤/黏TT的友情

2017/06/30 10:35:53 聯合報 文/印度尤

https://reader.udn.com/reader/story/7044/2554505

https://reader.udn.com/reader/story/7044/2554505

這個追求毛細孔貼著毛細孔般親密的民族,可真沒有辦法收斂他們對朋友熱情如火的關心……
「妳看,我朋友發的這張照片實在太好笑了!我要打電話給他。」印度攝影師R興致勃勃地撥起電話,我則滿頭問號:「你打電話給他幹嘛?跟他說他的臉書貼文很好笑嗎?你怎麼不留言就好啦?」在這個點讚的網路時代,怎麼會有人打電話去「回應」對方的貼文? 圖/y.

真心交陪來問候

「妳看,我朋友發的這張照片實在太好笑了!我要打電話給他。」印度攝影師R興致勃勃地撥起電話,我則滿頭問號:「你打電話給他幹嘛?跟他說他的臉書貼文很好笑嗎?你怎麼不留言就好啦?」在這個點讚的網路時代,怎麼會有人打電話去「回應」對方的貼文?

「因為,我們就是喜歡講電話啊。要用說的比較有感覺。」R電話一撥通,便嘰嘰喳喳地談起那篇臉書貼文,而他的朋友似乎也沒有不耐,哈哈笑了好一陣子。

我在想,如果有朋友打來是為了跟我說同樣的事情,我應該會先翻個白眼,接著想盡辦法掛掉這通「不必要」的來電。但很顯然,我的反應讓R感到冷漠了。天!來自人情味超濃的台灣的我,在對待朋友熱度比照夏天五十度規格的印度,竟然總是被定位在「冷漠」。

但說實話,即使被貼上「冷漠」標籤,我依然難以領教印度那種彷彿是毛細孔貼著毛細孔一般的黏膩友情。如果說「請」、「謝謝」、「對不起」是台灣人認識朋友的絕不失禮三金句,那麼「早安」、「你好嗎」、「晚安」就是印度人的交友不敗三經典。

每次一打開通訊軟體,收到印度人傳來的早晚問候,內心都十分糾結,不知該如何回覆,完全可以預測第二句就會是「你好嗎?」無論回答什麼,他們總是回個無關緊要的「很好」,甚至像是「朕知道了」直接已讀消失,讓總是以為對話會有個「然後」的我不知所措,心想現在可以直接關掉視窗嗎?

之後才慢慢了解,不像台灣很多時候都是「假問候,真有事」,打聲招呼之後,即便不是有所請求,至少也是為了相約或告知某事,印度人就真心只是問候,想知道你是否還活在人世,表達一種對朋友的關心和親暱,這是「真心交陪」的行為展現。

緊黏不放是王道

「其實在台灣會道早安晚安的,通常會是情侶或是非常親密的人,所以如果沒有特別的事情要告訴我,我一直都很好,不用擔心,或許這是我們之間的文化差異。」

一次實在有感印度友人太過貼近我的生活,對天天回覆這些無關緊要的問候有些不耐煩,我直率表達看法。不過,對方理直氣壯地說:「朋友就是要天天聯絡才是朋友!我連老婆都沒這麼常聯絡,是把妳當朋友才會這樣問候妳。」

當時我還擔心直白說出感受,可能誤傷友人的心,沒想到隔天早上收到的訊息是:「早安,你好嗎?我又來了,這是印度式的問候!」好吧,我沒轍了。這個追求毛細孔貼著毛細孔般親密的民族,可真沒有辦法收斂他們對朋友熱情如火的關切。

電話、訊息與網路的遠端問候已是如此,更遑論現實生活。印度人總是三五成群、團體行動,無論是閒晃、逛街、吃飯,還是到巷口買點東西,總會有家人或朋友陪同,「一起」可以說是印度人與人相處的最高準則。

記得有次一個人在餐廳吃飯,在我周圍還有十多張空桌,突然有個印度阿伯和女兒進來用餐,問都沒問地就在我對面坐下來。我眼神示意店員前來關切,但阿伯只丟下一句:「有什麼關係?反正她一個人吃飯。」堅持要「陪」我吃飯,理所當然到讓人難以反駁。

阿伯,印度人可能真的比較容易感到空虛寂寞冷,做什麼事情都有人陪是正常的,但我真的只想要一個人吃飯啊。我沒有很可憐也不孤單,無論是對我好奇、真心喜歡這個座位,還是同情我,拜託不要突然「陪」我好嗎?我們甚至還不是朋友啊!至少要先問候我「早安」、「你好嗎」、「晚安」吧?

或許因為生活在這個十三億人口的國家,人與人間的距離早已習慣靠近,再加上大家族的生活型態,濃厚的家庭觀某種程度也延伸到了交友觀。對我們來說,印度人對待朋友的方式有點過於親密,甚至某種程度地侵犯了個人隱私和空間,然而,他們真誠坦率的關心卻又讓人難以拒絕,時不時還會覺得暖心。

來到印度,可得準備好加入這種具有高度參與感的零距離交友,只要交上一個印度朋友,不只天天「早安。」「你好嗎?」「晚安。」他們還會為你帶上一群朋友,任何事情都想算你一份,一點都不介意和你天天見面。對他們來說,君子之交哪能淡如水?緊黏不放才是王道!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5972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