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1/26 22:20:24瀏覽1853|回應11|推薦19 | |
再次證明,僑生的造詣,水準高於台生,諸位台妹台弟們,加油吧! 伍慧珊 A93012501 [社會女記者血淚史]心得報告 2006/11/11 新聞之外,還有多少已知或未知的真相? 光鮮亮麗的女記者背後,有多少心酸与艱苦? [社會女記者血淚史] 分享會 11月6日,這一天的世新大學傳播學院CB206教室,充滿了笑聲,因爲她們的出現,三位漂亮可人的女記者學姐:張念慈、黃瑞娟和楊德宜,為我們帶來精彩的「社會女記者血淚史」分享會。其中有採訪到獨家消息的興奮高潮、有爲了採訪任務無所適從的茫然消沉、有無數幕後花絮的趣味轉折……從三位學姐口中娓娓道出,這就是新聞工作每天跳動的真實脈搏。 我在馬來西亞修的是媒體研究系副學士學位,現為世新大學新聞學係國際傳播三年級的學生。當想到要以女兒身當最前綫的新聞記者,是壓根兒都不敢奢想的夢!每天早出夜歸,除了採訪寫作還是採訪寫作,日子甚苦難熬。再加上一般人對記者的刻板印象,只爲了挖到新聞,不顧人情之長的冷血動物,被人批評為到處挖糞的「妓者」,於是我卻步了。然而,學姐們的分享讓我動搖了,被感動了。 最深刻的印象-- 念慈學姐:期許自己以文字感動更多的人 念慈學姐的談話中,讓我更明白,身為女記者,若要撇開一般人刻板印象,認爲我們居於弱勢,就要攀山涉水,認真地觀察,要用尖銳的筆觸,去挖掘不爲人知的真相之餘,最重要的是要令人感動,更要感動自己。她在處理每一次的採訪時,會有不同於一般的細膩觀察,報導中字裏行間,流露出她的巧思,這是她所秉持的信念:期許自己以文字感動更多的人。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我一直在探討的一件事:感情豐富的人適合當記者嗎?記者可以在採訪時掉眼淚嗎?記者可以在受訪者面前擦拭淚水嗎?在聼著念慈學姐的回答時,我豁然明白:記者可以勇敢地流淚! 記者必須理性感情兼具。然而,俗語常說:「女生是水做的」,沒錯,身為女記者,我們更要珍惜這項特質,站在受訪者的角度去看問題,讓讀者體會到更多人生的苦難与無常。另外,也要在不會影響到新聞報導的專業表現為前提下做感性的報導。這就是爲什麽身為菜鳥記者,常聼長官前輩的勸告,不要放太多感情在新聞中,免得左右新聞價值的判斷。字斟句酌中客觀描述新聞發生過程,避免情緒字眼和太多的形容詞。可是這樣豈不是毫無感情,完全抽離了嗎? 瑞娟學姐:懂得「蘋果樹」下的生存之道 瑞娟學姐:「記者的薪水,咋聽之下,感覺很高,但工作壓力很大、工作超時、常面對無法預測的危機和考驗……所以,要應徵記者工作,就一定要勇於挑戰,熱愛這份職業。」 逗趣的瑞娟學姐更補充說,當地方新聞記者是很刺激的,每天都要跟著警察跑,往消防車後緊追;每天看裸體,看屍體,這就是生活,這就是體驗。 然而,職場上的競爭是很殘酷的,我們永遠不知道機會什麽時候回來,而且它更是稍縱即逝。能做的,就是做好一切的準備,鍥而不捨,永不放棄,抱持著做再多準備也永遠不嫌多的心態,總會有機會完成一次成功的任務。反之,若以懶惰怠懈的態度生活在殘酷的「蘋果樹」下,很快的就會成爲被淘汰的「爛蘋果」。因此,讓自己有著「永無止境的進步空間」即是生存之道。 德宜學姐:勇敢對抗咸豬手 公然的性騷擾,對女性來説不僅是肉體上的侮辱,更是心靈上的傷害。然而身為女記者卻常遭受到言語上以及行動上的性騷擾。可恥的是性騷擾對象竟是業界男同事及宣稱維護市民的警察。德宜學姐表示,面對如此受辱的情況,必須不畏懼強權,勇敢的以堅定認真的態度向對方表明及抗拒。另外,德宜學姐更採取了較爲極端的行動,改變自己的衣著打扮,以一身中性打扮示衆。除了在工作上方便行動,更可防範咸豬手。瑞娟學姐則表示:「你要表現出一副小辣椒的樣子,讓她們知道惹到妳可是很麻煩的。」 如何面對截稿時間的無形壓力? 座談中,其中一位同學問及,如何應付無法在截稿前交稿的問題?念慈學姐表示,其實若自己跑的地方當天真的沒有突發事件,就肯定無法在截稿前交稿,這反而是一件好事,證明“天下太平。”然而,跑新聞,最怕就是“漏新聞”。若漏了重要的新聞,第二天其他媒體披露后,才知道事件的發生,這是將會承受無比的壓力。除了使長官的施壓,更使自己内心的責備。瑞娟學姐則表示,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内把該新聞補回來,而且還要趕得上其他媒體作更深度的報導才是關鍵。當然追補新聞須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就不言可喻了。 此外,我個人認爲,若真的當天沒有新聞的話,等待是漫長且充滿煎熬的,因爲根本無法預期結果。或許,這樣的等待,就讓記者訓練出過人的耐心与能耐,凡事都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態度吧。唐老師更提議在面對沒有新聞可跑,空等新聞的同時,可主動發掘該地方值或有別有其他地方的趣事,用長時間去觀察再作出有深度的專題報道。 學姐在地方新聞闖出了一片藍天 對平面媒體而言,地方新聞常常最爲墊檔式的新聞,屈居于許多政經新聞之後。地方新聞記者相對的持有“次一級”身份。因此,許多台北的畢業新進記者視派駐地方記者為畏途。原因是許多人對派駐地方記者的一貫刻板印象,認爲難以有所表現,更擔心在台北跑綫的資源將因此而中斷,再調回台北必須重新開始。 然而,三位學姐都贊成我們畢業后先到台北以外的地方去闖。作爲一位新聞工作的新鮮人,最先的作業就是:拼命打開一條道路,建立人脈。念慈學姐認爲地方新聞記者的採訪範圍是最廣的,以她個人為例,負責的地方範圍甚廣,因此可以自行決定挖掘什麽新聞?報導什麽樣的故事?人物?原則是指要新聞不漏,其他空間其實很大。另外,德宜學姐表示,雖然跑地方新聞對女記者來説是很辛苦的,但若真坦言要与男記者並駕齊驅,就要有刻苦的精神,才會有傑出的表現,更可摒棄別人其實女記者能力不足的眼光。 有鑒于學姐們對地方新聞的極力推薦,讓我對地方新聞改觀了。雖然地方新聞根本排不上每天重要的版位,卻十足兼具地方特性和新聞要素的。地方新聞其實更具有生命力和多樣的風貌,幾乎每份每秒都在待命中,準備為在負責的地方臨時發生的所有事物拼命,絕對值得我們細心去耕耘和探索的。 女記者- 終生無悔! 結束前,當三位學姐被問及可有後悔當女記者的念頭時,她們不約而同,且堅定地說“沒有,而且永遠不會後悔!” 這更爲我們這群學弟妹打了一极強心針,勇敢的憧憬于新聞記者的夢!新聞可以是世事的紀錄,也可以是自我的掙扎、慌亂、苦惱、謙卑、恍然大悟等等。 吳恩文主播曾說過:“新聞,它給我的遠比我賦予它的還要多。”他也在《一個新聞主播的堅持:給我熱情与正義》一書中,提説:“百分百地堅持,才有百分百地新聞報導;百分百地工作熱情,才能發揚百分百地公理正義。” 祝願三位學姐在未來的事業高峰,永保她們一貫認真用心,加油!我們也會為你們感到驕傲,好好加油的!?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