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8/31 09:07:14瀏覽1328|回應0|推薦3 | |
關於漸悟與頓悟,很多人的理解和聖嚴法師略同:「要有頓,必先有漸;漸是頓的成因,頓是漸的結果。」不過我的看法倒不是這樣,兩者根本修法就有差異。雖然禪宗是漢傳佛教的產物,漸頓之爭也是五、六祖起才有,但如以大小二乘為例說明,應該比較容易理解。首先要說明,大小二乘都強調「戒、定、慧」三學的修行,只是方式不一樣,切莫以為,就是空嘛,所以不用戒、不用定、不用慧,我頓悟空理,立即成佛!最好你可以,免得人家是轉身成佛,咱家是轉身入魔。試以二乘三學為例說明如下。 ˙小乘。1)戒律森嚴明確,受具足戒只是基本要求,破重戒者還會被驅逐僧團。2)持戒排除慾念,坐禪才能定靜,在定方面必須修行不淨觀、四念處、七覺支等。3)當定靜的功力越深,越能看破現實和內心的妄相,這時空智才越能顯現出來。 ˙大乘。三學觀點顯然和小乘不太一樣(但三學仍是基礎)。1)在戒方面,他們更強調心的無犯意和保持清淨,繁文縟節的戒條反而可能造成修行的障礙(註1)。2)在定方面,他們認為應該從禪蓆上的定,轉為行住坐臥、生活作務都能心波不動。3)在慧方面他們認為「大悲是般若波羅蜜之母」,智慧的獲得,很大部分是從入世感悟慈悲喜捨真意而來,而非離世冥想而來。 說回漸悟和頓悟,《楞嚴經》:「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夢參法師刮言之:「理雖頓悟,事須漸修。」這也就是大家認為的,漸修是頓悟的基礎、很多次的漸悟促發一次大頓悟。但我認為,如果以大乘佛教,尤其是中土禪宗思想觀之,應該可以解釋為,「修行是務實的(註2),頓悟是直指空理的」,亦即,修行不要陷入形式與教條要守住心的清淨,對理與法的領悟不要拘泥他說而被耽誤要直指空理,這是最快到達的方法。 自從禪宗提出「直指本心,見性成佛」之後,很多人便以為這才是直達車,但某祖師即說過,頓悟乃銳根之人為之,人不分鈍銳強行頓悟,其實適得其反。這話說得有理,或許頓悟是澈悟的末段,但人如能1在老實但自在的修行前提下,2不耽溺他法直取空理(1、2必須兼備)應該是「事漸理頓」的最調和詮釋。 註1:有些人因而誤解大乘講心不講戒,是故「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是入魔的開始。 註2:大乘佛教認為菩薩道修行有52階位,須逐次修行,這也是漸修語意之一。同時認為,菩薩被授記後「至少」再四阿僧祗又十萬劫可成佛(一阿僧祗為12.8億年,亦即至少要再51.328億年以上)。可是依禪宗「直指本心,見性成佛」則沒有時間限制。所以這裡不說修行是漸進的,而說是務實的。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