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3/27 17:48:39瀏覽1148|回應0|推薦6 | |
》勇猛精進大丈夫~你是被誰禁錮? 《無量壽經上》曰:「勇猛精進,志願無倦。」《法華經》序品曰:「又見菩薩勇猛精進入於深山。」這個「勇猛精進」的道理雖是出自佛經勉人無畏的勤修,但用於凡人的生命進取也是一樣的。 我總是告訴自己,如果不能突破自己害怕的事,那就會永遠受制於它,也會因而喪失自由和勇氣以及生涯的發展,所以,雖然我有眩暈症和恐慌症,最嚴重時連大賣場也不敢去,但我還是一步一步的嘗試去循序漸進的突破,最後登上了玉山,至今還經常一個人去做異地的背包旅遊,因為唯有克服恐懼和障礙,才能做完整的自己。 克服恐懼、勇猛精進,是教人克服恐懼 不是教人變成超人,也不是指外顯的行為、世俗的成就,而是精神的、德性的不斷淬礪。
》佛教對同性戀的看法 傳統佛教的戒律「非時、非處、非女、處女、他婦」身上行淫,是邪淫,「非女」一條即是明確反對同性戀的,而「處女」一條則指未婚女性,指婚前性行為。但台灣的佛教領袖聖嚴和星雲都認為,不應歧視同性戀,因為新的釋經學(詮釋學)出現,加上歷史學、文化研究、心理學、性學等科學的興起與發展,所以他們對於傳統戒律的解釋也不一樣了。又如,佛教傳統也有「八敬法」,說資深女尼姑都比剛出家的男和尚地位低,須跟他行禮的規定;或用頭上的長髮跪鋪成地毯迎接佛陀……很多很多,因不合時宜,在文明的地方都取消了。這就是新的釋經學,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只會造成教團的落伍最後被改革或摒棄。 回到同性戀議題,可以這麼說,如果叫異性戀者去跟同性搞曖昧,那他會覺得很嘔心;相對的,如果叫同性戀者去跟異性搞曖昧,他也會很噁心,大家身心狀態剛好相反嘛。多數人是異性戀,所以就叫少數的同性戀者必須服從他們的規範,叫別人去做他們覺得噁心的事,這樣是不對的。(本段話用噁心無特殊意涵,這樣比較容易理解與感受而已) 另外一提,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一改天主教過往對同性戀的看法,表示他認為應該容許同性戀者作「民事結合」。他表示同性戀者「是神的兒女,有權擁有一個家庭」。他又說,沒有人應該因為他是同性戀者,被逐出家庭或因而受苦。(2020.10.22,BBC NEW/中文)
》靈魂與胎兒 佛教中的「識」意義比較複雜,暫時可先用靈魂來取代,中阿含有一段文字解說,如果識沒有入胎,胎兒就不會形成;如果識離開了,胎兒也會夭折;縱使出生後,識毀壞、離去了,幼童也會死亡。這可以說明,佛教認為,正常的胎胚在形成時靈魂就入住,而且不會再離開。(我個人經驗是,胚胎剛形成時雖然靈魂就入胎,但和肉體的連結沒那麼強,而是越來越強。) 《中阿含經》卷24〈大因經〉:「阿難!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無也。」「阿難!若識入胎即出者,名色會精耶?」答曰:「不會。」「阿難!若幼童男、童女,識初斷壞、不有者,名色轉增長耶?」答曰:「不也。」「阿難!是故當知,是名色因、名色習、名色本、名色緣者,謂此識也。所以者何?緣識故則有名色。」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