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4/20 09:09:10瀏覽867|回應0|推薦8 | |
一次學術面試,因為我的研究計劃是大乘佛教如何對治全球資本主義的企業倫理淪喪。於是一位教授問我,近日民眾很反感的就是「佛教經營資本化」,那佛教如何對治資本主義?我先承認我也認為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然後說要共同回歸人間佛教的本意。人間佛教的本意是要摒除以前的出世、離世、來世思想,以入世精神把握當下,建設人間淨土,強調修行在人間。 但我們看到的卻是佛教的世俗化(過度強調功德、求懺、法會、拜佛),乃至是俗化(向錢看、涉入政治、崇拜法術),我認為,這都不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提倡把握當下,以「入世」精神建設「現世」人間淨土,不鼓吹「出世、離世、來世」思想,這三個是什麼? 以前的人對抗自然環境、專制政治的能力差,活得又短又苦,所以深覺「人生本苦」,因此有擺脫現世生老病死與一再輪迴的強烈思想,於是也強調離群索居、極度節慾(不再沾惹世間情慾和慾望)的出世修行方式,而修行的成果便是離世,離開這個世間到天上或淨土去,而最終的目的便是「涅槃寂靜」,很多人把它誤解為脫離三界,到達另一個涅槃世界;而還沒究竟涅槃的,便寄望因為有修行的關係,來世可以往生天界、淨土,或生到好人家去過好生活——總的來說,出世、離世、來世,表現就是「厭世」的思想。 後來人對抗自然環境和專制政治能力都變好了,生活也變好了,因此也由「人生本苦」轉變為「人身難得」的價值觀,並認為人身是最尊貴、唯一可以成佛的生命存在形式,修行也由出世的小乘羅漢道轉變為入世的大乘菩薩道。 以現在的眼光看過去,當然會覺得當時他們有點逃避面對現實,而寄望於不可知的他方或來世,如果了解其中緣由,就不足為奇了。但問題是,到現在,還有人持人生本苦論和離世論來修行或當成人生價值,當然,信仰是自由的,只能說,他們接觸了基本的小乘思想後,沒再去接觸大乘思想,是相當可惜的,也因此,從近代起,自太虛、印順,到聖嚴、星雲、證嚴一脈,都是強調人間佛法的。 終究,人能掌握的是現在,而不是未來和未知,不是嗎?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