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部派佛教的「靈魂」觀3:神識不永生亦非色物
2022/05/14 10:10:29瀏覽1028|回應0|推薦8

佛教的神識與一般概念中的靈魂並不相同,其最大差別有二。

一、神識不永生

一般人認為靈魂是可以永恆存在的,並在追求靈魂永生,但佛教認為神識並非永恆存在的,因為所謂的「永恆」必然需包含幾個條件:1、它可以自己單獨存在,不須與它物共生,包括時間與空間。這就是自性;2、它沒有生時也沒有滅時,亦即,無始以來即存在,無窮之後也不毀滅,如果有一個生存區間,就不是永恆。這就是自體。3、它不會再起任何變化,因為如果會再起變化,就不是永恆。這就是不易性。所以,很顯然的,在形下界(佛教稱為緣起),根本沒有所謂的永恆,至於形上界(佛教稱為真如)是否有永恆,其實就超出人類理性所能理解,而進入信仰層面,至於信仰就隨個人而信了。所以,佛教除了不認為神識永生,還認為神識是應該斷滅的,這樣才能真正的涅槃寂靜。

二、神識非色物

所謂色物就是由物質組成的相體,一般人認為靈魂是由極微小物質或能量組成,同時還有心理功能,包括認識、認知、感受、記憶、想像、企圖等,所以一般人認為的靈魂是心、色(心靈和物質)合一的。但佛教將「色」和「識(心理功能)」分開,人的身體是色,神識是識,兩者在卵子受精時結合,在生命告終時分開,身體毀壞,神識去輪迴。但,就因為神識不是色物,所以在欲界、色界等物質世界中時,它必須以色物為載體才能存在,才能行使功能(但在非物質的無色界,神識就可以獨自存在),所以在入胎當時、活著期間、死亡當時,它以人體為載體;而在死亡後到入胎前這段期間,它以中有(中陰身,漢人認知的遊魂)為載體。中有是由人在死前的意識作用凝聚極微小物質構成的,所以,中有就是一個類似人體的飄渺結構裡面有神識,當入胎時,神識就由中有轉移到人體,然後中有結構就會開始毀壞。

神識不永生與神識非色物這兩個觀念與一般人認知的靈魂有所差距,但仔細想想,佛教說法是有道理的。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161880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