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2/24 08:29:39瀏覽4922|回應0|推薦1 | |
還記得張醫師在我們直接問他,熱敷的溫度最好是幾度時,張醫師回答是乾脆俐落的40度,卻沒有一個範圍值之後,後學細細私量後,就決定不在講熱敷了,對患者講都是溫敷,並對患者講溫敷的好處。
熱敷,容易讓人誤解,以為越熱越好,但是,後來的經驗告訴我,熱又再加上時間久,真的會如張醫生說講的,過與不及,都會讓體質寒上加寒,對於這問題,我思考了很久,我個人是認為像黑腳阿媽那樣溫敷16個小時,為何可?而且效果非常好,但是,有時我們推揉後再加上溫敷後,為何不一定有此效果,我想就是不可輕忽輕忽溫敷時的溫度,那種溫度就是要患者敷的時候,要感覺舒服,要不然溫度拿捏的不好,只會讓自己的身體更虛罷了,等溫度控制對了後,才可讓時間拉長,要不然患者不懂,自己又忘了告訴患者,結果溫敷幾日過了,身體反而變虛,那之前的努力就白白浪費掉了。
而溫敷,就是溫度一定是比較低,較接近體溫,但是一定是比體溫高,但也是不能高太多。這讓我想到河道的冬天與夏天多雨的季節,冬天時,因為高山沒有雪水的補充,地下湧泉的冒出,所以,河道上,不管大小支流的水都日益乾枯,嚴重時甚至完全乾枯,那時候農作物也種不起來,水中的生物也都不見了,但是春天一來,萬物還是欣欣向榮。而像颱風天,或者豪雨日,水一多了,竟氾濫成災,生靈塗炭,水雖可載舟,但是亦可覆舟。觀察大自然的現象後,讓我覺得重症的人就像是河道本就彎彎曲曲的,或者水道中大小東西多,所以,能夠乘載的水畢竟不比健康的好,所以,施予任何增進康健的方式時,絕對不可躁進,必須慢慢來,有耐心,更要不時觀察詢問是否受得了,病中就是日積月累而來,破壞已經造成,那修日之日,也難免要長了些。
這道理,跟我們在講的道學時候的“致中和“,是一樣的意思,過與不及都是不好,唯有中庸之道,才是最妥當的方法。所以,我對患者是絕口不提熱敷的,講溫敷,讓亞健康的人去細私量,講溫敷並仔細解釋給他聽,讓重症患者確實能夠瞭解中間的利害。不同人,決定了我是否要解釋給他聽,但是就是不在講熱敷罷了。 還記得有個師兄的經驗,剛開始用50度去烘,覺得很好,也且又流汗很多,身體好像也好了很多,所以他就一直努力的熱敷,但是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他不再這麼勤著熱敷了,熱敷對他的身體改善不是很好嗎?我心中有疑問,就利用一次機會私下問他,結果他說這陣子烘到晚上無法入睡,自己也有些疑問,剛好我問他,他也就照實答了。那時,我就簡略第跟他講一下溫敷與熱敷的不同,因為我知道,之前跟他講,他不會聽的,現在跟他講,他不但會聽,而且不用在講多了,他自然會明瞭。所以,有時候,生活中處處是學問,但是我們往往都是錯過了,因為我們沒有活在當下,心思太過複雜了。 所以,我也再播種子,但是發芽結果,端看個人的造化與際遇,有時真得也強求不來,強再是非上去論斷,往往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只是弄壞了大家的感情,卻忘記了自己真心的對待。寫這段話,告誡自己,也希望大家看了能夠會心一笑。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