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隨眠煩惱 (一)
2009/09/03 08:06:00瀏覽2492|回應1|推薦26

 



隨眠煩惱 (一)



佛陀心理學裡描述著,人們不能感覺真正的快樂的基本原因,是由於諸「不善心所」(unwholesome mental factors): 即明顯易察的

(1) 粗「五蓋」(5 hindrances):
      可由靜坐、修定 對治

和潛伏扵我們心理底層
「潛在意圖」的

(2) 細「隨眠」(underlying tendencies) :
      需藉定力後,慧觀無常洞見( insight) 對治;

一般南北傳論書對 (2) 分的極細,有多至98種,也有如本文簡略描述的七種
隨眠,皆可為日常行住坐臥之間,出定之外,向內心念用功以達寧靜的對象。


本文翻譯自英文原作 [3]

德裔比丘尼艾雅凱瑪 (Ayya Khema 1923-1997 A.C.)

當有錯誤發生的時候,大多數人不是責怪自己,就是責怪他人:通常來說,責怪他人的是大多數,少部分則是慣於自責。這兩種責怪方式都不是有利益的,也不能心裡帶來平靜。如果能明白不斷作用於我們心內「隨眠煩惱」的潛在意圖,或有助於我們開始去掌握這種常見的,主導著每一個人內心共通的不平和原因。

如果我們明瞭,每一個人都有這種,自己不能覺察的內心潛在意圖,我們可以減少習於責怪他人,或是感覺被冒犯,而能增加心內更平靜的接納現實;也許,我們在漸漸覺知,這些負面的潛在隨眠煩惱以後,願意開始用功去對治他們。

這些「隨眠」比「五蓋」細微很多;五蓋是粗顯的煩惱 (與「定心」相違的不善心所) :

五蓋

o 貪欲 (sensual desire)─想念追尋感官的快樂感覺
o 嗔心 (ill-will) ─動怒、傷害心
o 昏沉 (sloth & torpor)─沒有積極的能量:身體的懶惰,心理的遲鈍
o 掉悔 (restless & worry)─心裡想像未來、追悔過去,不能平靜
o 疑心(skeptical doubt)─躊躇不能決定

這些不善心所(相對比較)容易在自己或他人身上覺察到。但是隨眠,則是比較困難察覺辨認的,它們是隱藏在五蓋背後真正的來源。要去除它們,必須藉由日常作息裡敏銳的正念(mindfulness) 與 非常用功的警覺心 (discernment)。

在察覺對治粗顯五蓋一段時間,到可掌握伏治的
某種程度之後 [1]
我們可以開始用功對治隨眠;就名相上可以了解其特性,它們是深植
於我們內在潛意識底層,不易看到去除的不善心所。

欲貪、嗔隨眠

頭兩個隨眠─欲貪隨眠(sensuality)、嗔隨眠(irritation),類似扵粗五蓋的頭兩個欲貪蓋,嗔蓋,也是其根源;即使定力很好,可以節制五欲感官的過分追求,有修養,保持不動怒,沒有傷害他人的意圖,但是,潛在對五欲的期盼,與被惱怒的微細「行」心所 [2],二蓋的根源,仍然存在。

「欲貪隨眠」是人類本性;其顯現是在對所見、所聞、所聽、所嚐、所觸、所想的企圖執取與反應,僅僅關心感覺到什麼;而缺乏一種對真相的了解:這六種感受對象只是生滅、起落、來了又消失的、非永久無常現象。

只要這種缺乏深層洞察力的習性,主導我們的判斷力一天,我們就還是繼續認為感官六根感受是真實而重要的;而引導我們去追求透過感官的快樂印象。只要感官的感受仍然在一個人身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這個人就有
欲貪隨眠。

人是一種有感官,因而不可避免的,有感覺的生命體, 但在經論裡,總是描述比丘僧眾們,都是「感官平靜」的,例如,《慈經》(Karaniyametta Suttra) 裡描述理想的比丘們是「諸根寂靜的」;佛陀也在很多的經裡教導過,離欲貪是趨向涅盤的道路
【譯註: 所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麻木不仁,拒絕現實,是不正確的無明生命態度,而是要勇敢不迴避,看清我們習以為常的苦與樂,究竟是什麼困擾我們】

欲貪隨眠是人類天生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其超越必須依靠對真理的洞悉正見,以及不斷的持續努力;不可能只是靠宣稱:「欲貪是無需的,我會去除它。」就可以的,一個人必須獲得洞悉力,以直接經驗「看」到這些感官接觸的過程裡,本質上,沒有任何真實的、肯定的價值,才能真正去除;

我們習以為常發生的感受,真正升起的只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接觸「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跟著引生「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而產生感覺到外境,只要我們繼續以為這些三者「接觸」的感受是真的,而產生相對直覺反應,欲貪隨眠的不平靜就在那裡。

有「欲貪隨眠」,就伴隨有「嗔隨眠」;這兩個隨眠是成對存在的:如果外界的觸是「樂受」,欲貪滿足,反之,若是「苦受」,則是嗔心所,它未必是生氣、怒吼、憤怒、忿恨、反抗,但是,確是細微惱怒情緒的「嗔隨眠」;隨帶產生的是「不樂」、「不舒適」、「不安穩」,這些都是感性人類的天生自然反應。

只有達到「三果」,或稱為「不還(欲界)果」 (non-returner) 的聖者,能完全去除這兩個隨眠,三果是達到阿羅漢(四果 Arhat) 完全解脫開悟之前最後一個階段;他不再來到這個人間受生,而是在色界天以上繼續完成,去除剩下的隨眠達到涅槃解脫。

「初果」(見法入流果 stream-enterer) 和「二果」 (一還果 once-returner) 即使已經見到當下生滅法的聖者,都仍然會為這兩個隨眠(和其苦受)所干擾 【譯註:也就是說初學見法入流的重點,不是這種基本人性的壓抑,而是先破見解上的錯誤「見隨眠」(見後述): 如常見、斷見、無因、自成、非緣起的主觀 我、我所 身見】。

【待續 ... 】


[註解]

[1]
例如,不淨觀對治貪欲、慈心對治嗔心、積極精進對治昏沉、數(出、入)息對治掉悔、培養修定的喜樂平靜經驗可得不疑的信心,等等,可察覺而降低五蓋對自己的負面影響。

[2]
"mental disposition" 「行」即是五蘊 (色、 受、 想、 行 、識) 的「行」;繼續「輪迴有」下一世五蘊的「生、住、滅」「生、老、(病、)死」過程。
 
[3] 

英文原作
Our Underlying
Tendencies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mptytraveler&aid=3282569

 回應文章

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嗯....................
2009/09/03 13:22
看這篇文章好幾遍﹐反複咀嚼其中的奧秘。這真是對人性很動察入微的分析﹐人如果多了解一下一切情緒的來源﹐就可以更有效的免自己陷于苦惱或不快樂。能達到感官平靜的地步﹐就沒甚麼可讓心湖起波瀾了。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9-03 23:33 回覆:
所以 有人說 靜坐是對自己內部最大的心靈冒險
而不只是外表上看起來那樣呆呆的
好像什麼都不做

而其獎賞 也是只有對自己了然於心的寧靜
沒有外界的衝突爭論 愛恨情仇
卻因為了解自己 了解他人
對人類整體有著 柏拉圖式的深愛 與 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