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14 03:33:50瀏覽2343|回應10|推薦119 | |
保持身心不動與無所事事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Mr. Han: Being still and doing nothing are two very different things. Movie "The Karate Kid"
動養形 靜養神
蹲馬步
一般來說,運動可以鍛鍊身體,這是沒問題的常識,年紀輕的人體力恢復快,所以身體機能可以鍛鍊增強,可是到某個年齡以後,就不是如此了,以為不斷鍛鍊運動就可以保持強健的錯覺,算是一種「唯物」(materialism) 的認知錯誤;運動對身體是有磨損的,而通常35歲以後的新陳代謝變慢,恢復損耗自然也慢,自律神經也會因心理堆積的垃圾而偏向失調﹝如失眠、口渴、頭疼等等﹞,所以只是一股腦兒運動,很可能成了純粹的損耗,應該同時也要在心上用功,才能相輔相成。
孔子說:「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可說是一種經驗之談,我覺得是一種「不得而得」的認知,這時候,心理狀態的培養與生命品質的提升,有極密切的關係,如果能把心靜下來,動靜之間,歸元守一;我認識的氣功老師一般認為;養神、養氣,氣定神閒的,小周天、中脈通暢,是極可能持續保持在35歲的身體機能。
然而,有人以為所謂「靜下來」就是一種不上進,消極,冷漠、無所事事;殊不知這是世界上最困難最積極的精神生理提升,世界上最大的敵人是誰? 其實是自己的渴望、貪欲、恐懼、憤怒、嫉妒,這些心裡垃圾的清除,乃至在守靜之中突破概念的束縛,獲得解脫自由的智慧,與所謂無事可做,胡思亂想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情。
如果小時候你跟我一樣常常在教室一角被罰半蹲,那你一定跟我國中時候一樣,覺得那真是活整人的處罰,但是後來開始學一點練氣與養性的方法,才明白以前老師們的用心良苦;如果心裡靜不下來,呼吸混亂,這馬步蹲的通常過不了半小時;同樣道理,靜坐也是如此,心裡沒有一個專注的目標,是靜不下來的,更不用說有「養神」的效果,通常來說注意呼吸是最簡單的,但因人個性不同,古人有不同的方便。
前面提到靜坐修定,最近剛好閱讀了《瑜伽師地論》,所以摘出一小段以為守靜(行住坐臥均可)時心中所緣,可做為專注的各種目標種類以為參考,這部「論」是一本步驟嚴謹的身心操作手冊,就是唐朝的大冒險家與旅行家玄奘法師千里迢迢所取回其中一部分的「經」,歷經兩千年,梵文古本早已流失,現僅有玄奘法師漢文譯本,可說是人類提升身心智慧的珍貴紀錄,比之現今流行受重視的南傳禪修論著,詳細的內容可謂等量齊觀。 禪定緣境 (書摘) 禪定所緣之境(即心專注之目標、待突破之表象層次之概念,以現觀當下時空背後真理實相),《瑜伽師地論》卷26—27中,說有四種:
(1)遍滿(或周遍)所緣, (2)淨行所緣, (3)善巧所緣, (4)淨惑所緣。
一、遍滿所緣者 指所緣境事,遍行一切,遍入一切。此又分四: (1)有分別影像, 即於定中,對所知事同分影像(相似於本質)進行觀察、揀擇、分別、尋思。 (2)無分別影像, 是修觀行者受取所知事同分影像之後,不再觀察揀擇,只以止行寂靜其心,令心安住。 (3)事邊際性, 指諸法「盡所有性」、「如所有性」。前者是諸法法相(或自相)、差別性(例如生起、保持、消滅的重複暫象);後者是諸法法性(共相),是真實性、真如性、共通性(例如無常性、壞相逼迫性、無實體性等等)。 (4)所作成辦, 即修觀行者,於所緣皆得自在,成就輕安,乃至證得諸禪定境(即行者心中總是安住中性的現實真理實相(其實是"無相")、智慧光明裏、智仁勇兼備,不怨不尤,不憂不懼的解脫相)。
二、淨行所緣,即五停心觀。 (1)不淨所緣(觀): 不淨之法,說有多種,此處唯取朽穢不淨,即有情自身之不淨。此不淨略依二種:一者依內,指觀內身36種不淨之物,如毛、發、爪、齒、塵垢、皮、肉、膿、血、淚、屎、尿等。二者依外,即觀有情死後,所演變顯現的16種不淨之事,如青瘀、膿爛、胖脹、食啖、散壞、骨鎖等。 上述不淨所緣,是能清淨貪行所緣。如依內不淨觀,能令於內身愛慾、欲貪心得清淨;依外不淨所緣,令於外身淫慾、淫貪心得清淨。 (2)慈愍所緣(觀): 由於對親族類、怨家類或中庸類發生利益安樂之思維,能引發而成為上中下品快樂定地之所緣境。此慈愍觀能淨心。 (3)緣性緣起所緣: 即對於十二緣起如實觀,而於三世諸法因果、事理毫不紊亂;唯有諸法能引諸法,無有作者及以受者。此因緣觀能治愚痴。 (4)界差別所緣: 界者,即水、地、火、風、空、識六界。前四大有內外二種,此取有情身中內界。於有情身作六界觀,便於身離一合想(計諸界為身或我),得不淨想,離我慢行(水:液體如唾液血液等,地:硬物如骨頭、火:如體溫消化力,風:如呼吸移動)。 (5)阿那波那(呼吸)念所緣: 阿那,譯為持來,即入息;波那,譯為持去,即出息。阿那波那念所緣即是緣出入息而修定,可止散亂。 修數息法,略有四:一者以一為一算數;二者以二為一算數;三者順數;四者逆數。若於算數修習純熟,不起散亂(名已串修習),心緣於息自然流注(名過算數地),即應捨數修隨,於出入息了了分明(名算數修習)。於此加行,便起輕安,證得定境。 若修數得定以後,可悟入諸蘊、緣起或聖諦(即四諦)修習。悟入聖諦修習之後,即得見道。為斷修道一切煩惱,乃修十六勝行:1、 知息長。2、知息短(即中間出息或入息)。3、覺息遍身出或入。4、除身行,即除去粗雜之氣息。5、覺喜,指入初、二禪,心得歡喜。6、覺樂,是入第三 禪,心得樂。7、覺心行,即了知從喜心可能引起貪心之過。8、除心行,就是滅貪心,除粗雜之受。9、覺心,即覺知心之不沉浮。10、令心喜,指心沉則令之 振起而生喜。11、令心攝,指心浮則將之攝歸於靜。12、令心解脫,即是捨離心之沉浮而得解脫。13、無常行,謂於諸行無常法性,極善精進懇切如理觀察。 14、斷行,即知無常而斷煩惱。15、離行,即斷煩惱,生厭離心。16、滅行,厭離而得一切之滅。
三、善巧所緣,略有五種。 (1)蘊善巧:蘊者,即五蘊。若善了知所說蘊種種差別性,非一眾多性,除此法外,更無所得。非離蘊外有我可得、有恆常不變易法可得者,也無少法是我所有。如是善巧了知,名蘊善巧,可破我執。 (2)界善巧:界者,六根、六境、六識共十八界。如實了知十八種法,從別別界(種子)別別生起,即於因緣而得善巧,名界善巧。 (3)處善巧:處者,六根六境十二處。根為增上緣,境為所緣緣,等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由此而生識及相應法。如是六識身及相應法,皆由三緣而得流轉。若於如是內外處緣得善巧者,名處善巧。 (4)緣起善巧:緣起者,是無明緣行,行緣識……生緣老死等十二緣起。若如是了知緣起:唯有諸法滋潤諸法,唯有諸法等潤諸法 (如有漏生苦),唯有諸行 (因)引發諸行(果),而彼諸行(十二支),因緣所生,體是無常,苦、空、無我。由此善巧了達如是緣生法中種種行相,而生無常智、苦智或無我智,名緣起善巧。 (5)處非處善巧:即是緣起善巧差別。處者,是平等因果道理,如善法生樂果,不善法生苦果。異此名非處。若如是如實了達,名處非處善巧。 此五善巧,略為二種:一自相善巧,即蘊善巧(明無我);二共相善巧,即後四善巧(明緣起)。
四、淨惑所緣,略有二種。 (1)世間道伏惑所緣:謂觀上地靜性、下地粗性,如欲界對初禪,乃至無所有處對有頂,由此伏下地惑而證上地境(乃至有頂)。言下地 粗、上地靜者,如欲界對初禪,雖然都是五蘊,而欲界中則粗鄙、苦、不自在、可厭惡,初禪才是清靜、美妙、自在。因此以初禪望於欲界,如病、如瘡、如毒箭,不安隱性。於是捨斷下地惑,而證入上地境。 (2)出世道斷惑所緣:即是觀四諦法,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修四諦智,見無我理,斷盡見、修一切煩惱,永出世間,如是名為出世間斷惑所緣。 以上所說四種禪定所緣之境,其中遍滿所緣涉及的範圍最為廣泛,淨行所緣最為常用,善巧所緣純為出世智慧之觀行,淨惑所緣明斷惑之法,修定者都應全面了知,適時應用。 要之,禪定之資糧,從選擇處所、威儀,守護戒、根律儀,了知並克服障難,乃至明確所緣境。如此,則定資糧足矣!修者必須由確知而實行(或克服),才可以修定。若欲修定卻不具備以上五項,即應努力積集。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