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17 07:46:33瀏覽1666|回應2|推薦5 | |
標題這句是前台大地理系張石角教授在八月十六日陳文茜的節目中所說的一句經典。 台灣土地過度開發早已不是甚麼新聞,十幾年前我國透過法國衛星對台灣山坡地進行分析,判斷400多個台灣聚落處在地質敏感地帶。台灣不乏具地質、水保分析專業的學者,過去接了不少的政府對國土保育評估的相關計畫,尤其是在921之後。那些花了大筆研究經費所做出的結果呢?不是那些學者們怠惰而沒做出具體結果,而是這些成果都被政府壓了下來。為何如此?其實道理簡單,張教授的一句「土地利用是技術問題,土地開發是政治問題」就已道破。 台灣哪裡適合住人難道政府不知道嗎?簡單來說,還不就是為了圖利建商與討好選民。要是哪一天,地質報告指出台灣某一位於地震板塊交界鄉鎮不宜居住,當地房價慘跌,建商房子賣不出去,民眾的自有屋想脫手也賣不掉,找上當地立委對政府施壓(甚至可能立委本身就與建商掛勾)。最後政府在政治與利益的雙重考量下,只好建照繼續發,那些專家學者的報告就送到檔案室收藏吧!反正到時出事也不見得是在目前當權者的任內。 國土開發是百年大業,不是每四年土地自動Reset,尤其在台灣這個年年地震與颱風不斷的國家,政府不應該是趨向政治利益的單位,更不應該是一個光會討好選民的組織。災害重創後,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能做「對的事」的政府,一個為台灣永續生存為念的政府,而不是一個四年一任的賭徒,只想靠著堤防或所謂的環保工法治水,求取短暫的安穩,卻忽視大自然反撲的力量是世界上任何工法都不能抵擋的事實。 國土利用需要法源的依據,對台灣這塊土地進行一次總體檢,山坡地開發要有嚴格的管制,並按適合居住程度分級,經判斷不宜居住就應該停止人為建設,並協調遷居。風災過後,被毀與具居住危險的村落應再次評估是否適合重建,重返家園固然重要,但請再想想,當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堰塞湖時,人身安全應該是擺在第一位。 還記得許多年前去電影院,在預告前有一個政府廣告,「水土保持作得好,青山綠水永得保」,拿來對比今日發生的災害,不禁質疑政府到底做了多少?期待政府能拿出一點魄力,對國土規劃提出有效的辦法並確實地執行。若依舊抱持著得過且過的心態(如921一般),在全球氣候環境變遷的當下,台灣的世紀災害將可想見是會不斷地重演。而戲碼將永遠是,歷史重演、災害發生、外界指責、政府道歉、官員下台、事件結束、歷史重演。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