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表情和扮鬼臉
2014/11/04 20:04:42瀏覽517|回應0|推薦14

今天在思考的問題:Andrew Meltzoff1977年的報告指出,新生兒在第12天或兩週左右就會開始模仿眼前之人的三種臉部動作(吐舌頭、張嘴、嘟嘴)以及一些手指頭動作。臉部動作並非就是表情,其實只有少數的臉部動作(的組合)進入表情系統。前者是身體基礎,所以嬰兒在認識表情之前就已經先模仿這些基礎動作了。

 

我認為人臉有兩個系統,一個是表情,一個是扮鬼臉,而表情又可分成說話的和唱歌的兩個系統。表情和扮鬼臉並不是相排除的,而是放在不同脈絡的表意網絡。有些鬼臉可以當表情用,有些表情可以當鬼臉用,這端賴於使用情境。在一張鬼臉和下一張鬼臉之間的表情,觀看的人必須有個默會:那並不算是鬼臉,那是在表演系統的間隔、外部。如果對方說,不,我已經在扮鬼臉了,那麼那顯然是失敗的鬼臉。

 

表情往往要跟說話和手勢互動為一種三維,意義是多向的,而扮鬼臉往往單獨臉部就可以成立,意義是單向的。胡賽爾嘗試為符號的表達式給出一個意向性的邏輯基礎,而在臉部,我們遇到了符號學和現象學重疊的地方。可是,這種意向性是怎樣的意向性?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iotima&aid=18693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