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1/02 16:01:40瀏覽739|回應0|推薦7 | |
【有意與無意的身心交錯:可反穿的目光】2014/11/2 我認為除了去吸收發展心理學的成果外,現象學應該擴大視野,積極去關注比較演化心理學(comparativ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神經考古學(neuroarchaeology)、認知語言學、演化語言學以及諸如自閉症等研究,而反過來說,這些學科也應該檢視自己理論基礎與概念工具的哲學設定。 我舉個例子,近來對幼兒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的研究已經往前推到更早的成長階段所發展出來的能力,包括接合注意力(joint attention)以及意圖/意外行動的區分能力。關於後者,我們先來看四種舉動: (1)走路 (2)跌倒 (3)故意跌倒 (4)故意走路 對幼兒而言,分辨(2)(3)並非一蹴可幾的,而是在兩歲左右才純熟掌握。對於(1)(4)的分辨則更困難,因為情境更複雜。我們要用甚麼樣的概念工具來分析這些心智能力?胡賽爾指出,不管在任何情況,熟悉的還是陌生的,我們總是用兩個參照去類推我們的認識:意向性和身體性(包含更大的物體性)。意向和身體是任何經驗的兩軸。可是當我用「軸」這個概念時,則掉回了笛卡兒的幾何空間的圖表模式。在此,我們遇到了理論所使用的概念本身的理論問題,哲學在這個時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如今我們至少知道兩件事,第一,有非常多的概念是隱喻性的;第二,概念的隱喻性基礎在於身體與環境的互動。所以,當我們把意向和身體兩個參照軸改換成梅洛龐帝的交錯、可逆、可翻轉的範疇,我們就有了更精準的概念工具。換言之,我們把意象和身體想成表裡的包覆關係:有時候意向被包在身體裡面,有時候身體被包在意向裡面。有人會反問:這是屬於理論家的概念還是屬於嬰幼兒的概念?我們都知道,「還原」是現象學的看家本領,而現象學所還原出來的經驗就是行動者本身的基準,在這裡,理論描述與行動經驗不二。 這樣,我們再回過頭來描述上述的行動辨別能力。對於有意和無意的分別端賴於嬰幼兒能不能漸漸把握意向和身體是彼此包來包去的,它們像襪子一樣可以內外翻轉。有時候身體「穿在」在外面,那就是無意的時候;有時候意向「反穿」在外面,那就是故意的時候。所以像最複雜的(4)故意走路,就是要告訴你說不要把我的走路當成是身體在外面,沒有,我現在是故意要走路給你看,所以走路的身體是被我的意圖包裹在裡面。 更令我著迷的其實是接和注意力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要辨別對方到底是「有意的看」還是「無意的看」。這可說是人類嬰兒在很早就必須學會的特有的能力。這跟上述的走路/跌倒有個很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此時嬰兒的身體動作還非常有限。如果經驗的類比有賴於模仿,那麼辨別不小心跌倒和故意跌倒的能力就多少有賴於幼兒自己走路的經驗。然而,對方似看非看,是否也取決於我的似看非看?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當一個連坐都還不會的小嬰兒靜靜地和對方四目交接,此時意向和身體的兩個參照是否符合梅洛龐帝所說的內外可互換的包覆關係?意向和身體這一組內外轉換的範疇是否會失效?我們發現在這種情況,意向似乎就是身體本身,而身體也似乎就是意向本身,那就是眼睛! 我認為,這是最神奇的情況,而且它必須那麼早地就發生在嬰兒的認識上。甚麼情況?目光本身也是可內外互轉的。當對方雖然眼睛睜開但並沒有特意在看著甚麼,此時意向穿在裡面。可是當對方突然注意在看,意圖外露了,內心反穿了出來,小嬰兒就會好奇對方到底在看甚麼,而順著那視線去看。可是也在此我們碰上了梅洛龐帝所說的「含混」的東西,恐怕也是最含混的東西:眼睛也被當成本來就是「穿在外面」的,或根本是裸露的東西,沒有外在。對一個沒有外在卻又沒有內容的眼睛,我們會說空洞。但「沒有特定在看」並非空洞,它有內容,只是內容不重要,所以那是含混了外在的內在。 當意向和身體匯聚在眼睛,並做著無需動用到距離的游移,那是光與影、實與虛的忽明忽暗的閃爍,嬰兒已經模模糊糊懂了這種靈魂可內可外的影像遊戲。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