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紀伯倫「先知」 論「歡樂與憂愁」
2009/12/09 22:41:41瀏覽2341|回應0|推薦2


一位女子說,請給我們講講歡樂和憂愁。

他答道:

 揭開面具,你們的歡樂就是你們的憂愁。

 從你淚水注滿的同一眼井中,你的歡樂泉湧。

 能不如此嗎?

 

 哀愁刻劃在你們身上的傷痕愈深,你們就能容納愈多的歡樂。

 難道不是曾經鍛煉於陶工爐火中的杯盞,如今斟滿你們的葡萄美酒?

    難道不是曾經被利刃樓空的樹木,如今成為撫慰你們心靈的魯特琴?

 當你們欣喜時,深究自己的心靈,你們會發現如今帶給你們歡樂的,

正是當初帶給你們憂愁的。

 當你們悲哀時,再審視自己的心靈,你們會發現如今帶給你們憂愁的,

正是當初帶給你們歡樂的。

 

 你們當中一些人說:「歡樂甚於憂愁。」而另一些人說:「否,憂愁甚於歡樂。」

 但我對你們說,它們是不可分的。

 它們一同降臨,當其中一個獨自與你同席時,

    要記住另一個正在你的床上安眠。

 的確,你們像搖擺於憂愁與歡樂之間的一架天平。

 只有當你們完全虛空時,你們才會靜止,平衡。

 當寶藏守護者用你稱量他的金銀時,必然需要你的歡樂和憂愁升降起伏。

 

一位泥瓦匠走上前說道:請給我們談談居室。

他答道:

 在你們建房於城牆內之前,先用你們的想像在曠野建一所涼亭。

 正如你們在暮色降臨時有家可歸,你們心中遙遠而孤單的漂泊者也應如此。

 你們的房屋是你們更大的軀殼。

 它在陽光下生長,在夜的寂靜中安眠,而那睡眠並非天夢。

    難道你們的居室無夢?它們不也想遠離城市,前往林中或山上?

 

 我願將你們的房舍收聚於手中,然後似播種般將它們撒向森林和草原。

 我願山谷成為你們的街道,綠徑是你們的小巷,

    如是你們可以穿過葡萄園彼此造訪,衣裳留著泥土的芳香。

 然而這卻暫難實現。

 出於恐懼,你們的祖先將你們聚得過近。這恐懼還會持續一些時日,

    你們的城牆在一段時間內也會繼續把你們的家庭和你們的土地隔開。

 

 告訴我,奧法利斯城的人們,你們房屋中有些什麼?

    你們用緊閉的門守護什麼呢?

 你們可有安寧,那顯示你們力量的平靜的衝動?

 你們可有回憶,那連接心靈峰巒的隱約閃現的橋樑?

 你們可有美,那將心靈從木石之所引向聖山的嚮導?

 告訴我,你們的居室可擁有這些?

 莫非其中只有安逸和追求安逸的慾望

    ——這鬼祟之物入室做客,卻變為主人,進而成為一家之長?

 

  可歎啊,它竟又化作馴師,以誘餌和皮鞭使你們更大的願望變作玩偶。

 儘管它的手如絲,但它的心如鐵。

 它誘你們人睡,只為站在你們睡榻邊嘲弄你們肉體的尊嚴。

 它嘲笑你們健全的意識,把它們像脆弱的器皿般置於薊絨下。

 的確,貪圖安逸的慾望扼殺了靈魂的情感,而它還在葬禮上例嘴嬉笑。

 

  但你們,宇宙之子,靜中之動,你們不應被捕陷,不應被馴服。

 你們的居室不應是錨,而應是桅。

 它不應是遮掩傷口的閃亮的薄膜,而應是保護眼睛的眼瞼。

 你們不應為穿過房門而收斂翅膀,

    不應為防止撞到天花板而俯身低頭,

    也不應因擔心牆壁開裂坍塌而屏住呼吸。

 你們不應居住在死者為生者建造的墳墓中。

 縱然你們的宅邸金碧輝煌,它們也無法隱藏你們的秘密,掩蓋你們的願望。

 因為你們內在的無窮性居住在天宮裡,它以晨霧為門,以夜的歌聲和寂靜為窗。

 

 

賞析:

讀這兩篇短詩真是令人精神振奮,感覺煥然一新。紀伯倫用一個美妙的比喻來說明人在歡樂與憂愁之間的擺盪,「的確,你們像搖擺於憂愁與歡樂之間的一架天平。只有當你們完全虛空時,你們才會靜止,平衡。」但只有此句就非常接近佛教所說的「色即是空」的境界。難道這種虛空就是我們的歸宿嗎?紀伯倫卻不只停留於此,而指出這一切看似無意義的擺盪背後的心意:「當寶藏守護者用你稱量他的金銀時,必然需要你的歡樂和憂愁升降起伏。」原來我們的歡樂與憂愁可能是上帝祂要為使用我們來度量一些東西的方式。這使得我們的情緒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在永恆裡被賦予意義,得到安息,而非歸於虛無。這是基督教與佛教對形色大地背後最大不同的角度與分野。

 

在「居所」這首詩中,紀伯倫提醒我們,居所的牆是出於恐懼所建造的,就算目前暫時還無法移除,但我們千萬不要以為本當如此。因為那會讓我們墮入追求安逸的慾望假象之中,進而失去生命中在牆外另一片更大更美好的世界。「莫非其中只有安逸和追求安逸的慾望——這鬼祟之物入室做客,卻變為主人,進而成為一家之長?」耶穌說過:「地上的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8:20;路9:58) 作為他的門徒,也許我們暫時無法完全與祂一樣,但也應該常將這個世界(不管是美妙的創造還是靈魂的需要)放進我們的心懷,讓我們的居所成為一個為活人暫憩之處,而非死人的墳墓。

 

延伸閱讀:《先知》第五章「飲食與工作」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