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格心理學初探(二)
2011/05/12 23:41:58瀏覽1579|回應4|推薦1

 

現代心理學初期的研究方法:

 

心理學界都公認,現代心理學的開啟者是德國萊比錫大學的教授馮特(Wilhelm Wundt, 1832-1920)。馮特是第一個開始用實驗的方式來檢驗人的心理心理狀態,而這種使用重複驗證、控制變因、統計誤差、與邏輯推理等等近代科學方法的心理學研究,是完全不同於過去哲學家們用自己的推理或個人經驗來解釋心裡現象的方法。可惜,由於人類的心智實在非常複雜,這樣的「科學方法」至今還是不能對人性的研究給出一個完全可靠或無所爭議的普遍模型。也因此出現了不同的派別與理論,嘗試為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反應給出不同的解釋。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方法顯然是有「物質決定論」或「唯物論」的宇宙觀為基礎,認為人只是比較複雜的機器,所以「應當」可以由更精密的觀察與控制而完全解釋。

 

馮特的研究方法啟發了非常多的心理學家(包括William James的功能主義,John Watson的行為主義,與Max Wertheimer的完形心理學),但很顯然的這樣的「科學」研究方法只能對研究者所能操縱的變因與所能補捉到的反應作研究,對於人性本身真實的運作機制是很難完全藉此方法清楚呈現的。因為一般人在作一些決定的考量授到非常多的因素影響,不是研究者所能查覺或控制到的外表因素所能完全解釋的。也許人的精神層面根本有其完全不受物質表現的層次,所以也不能以此方法來完全了解人性。

 

在稍後一段時間,針對這樣的一個困難,佛洛伊德使用另一種方法在另一些群體上來研究心理學:就是針對那些自認為有精神疾病的人用很長的時間與他們對談,引導他們回想所有可能的記憶與夢境,必要時甚至使用催眠的方法從病人口裡得到一些資料。最後他再根據這些主觀的資料為他們尋找可能的蛛絲馬跡,回答他們精神問題的可能原因,並提出可能的改善方式。所以佛洛伊德的研究方法是結合科學性的「實際觀察」與哲學性的「想像推理」來發展他獨特的心理學,也就是後世所稱的「精神分析學派」。

 

佛洛依德的潛意識:

 

其實佛洛依德學說對於人格特質的重點就在於潛意識與泛性論。他認為人除了一般生活使用的意識界,還有一個更深層的潛意識區域(也就是所謂的冰山理論)。某些精神病患者就是因為一般意識的功能受到傷害而使潛意識的許多無理可循的反應主宰了病患的生活。就廣義的概念而言,佛洛伊德並不是最早發現或提出與潛意識的人。但佛洛伊德之所以後來會與潛意識的學說畫上等號乃是因為他首先提出潛意識與形成的過程與被研究的方法,雖然其中許多部分已不再被現代的精神分析學派認同或已發展出更恰當的方式來研究。許多心理學家都承認,佛洛伊德的學說應該是心理學歷史上最富爭議性的學說。所以我們在這裡的介紹並不代表完全接受其理論,但是至少可以先勾勒出的圖樣才能有進一步的分析。

 

        由於專業的用語與大眾常聽到的英譯有一段很容易被誤會的差異,我現在在此先做一點釐清。首先我們先確定以下幾個中英文名詞的簡單意義與區別:

  a)「無意識」(non-conscious),表示一種如死亡或休克的生理狀態,完全沒有意識的反應與作用。

  b)「意識」(conscious),表示一般人在正常的清醒狀態時的思想、意志、情感、與記憶可及的狀態。也是「自我」表現統管的區域。

  c)「潛意識」(unconscious),表示一般人在正常的清醒狀態時所無法觸及到的區域,但儲存在其中的記憶會透過若干方式影響「意識」區域的正常功能,使自我在意識區域行使統管時會有無法說明的偏見或喜好厭惡等表現。

  d)「前意識」(preconscious),表示在意識狀態中所儲存的記憶或反應模式,但因為自我在某時行使統管時並未聚焦於其上而將之暫時擱置。可視為在「意識」與「潛意識」中間的區域。與後者不同的是,在「前意識」中的資料是可以藉由「意識」不斷的呼喚或外界事物的提醒而恢復至「意識」的區域被使用。

  e)「下意識」(subconscious),這個字幾乎不被正式的精神分析學家使用,因為普羅大眾太多的將之使用在不同的場合,有時表示「潛意識」的部分,有時表示「前意識」,更多的時候又只是含糊的表達某種未經正常自我意志決定的過程而發生的反射性表現或某種直覺反應。由此可見有關「潛意識」的相關討論為何容易使人產生混淆,這也是我前面談到潛意識時並未寫出英文翻譯的原因。

 

精神動力學(Dynamical Psychology)

 

如果佛洛伊德只是重新提出潛意識的存在,那當然不可能造成這麼大的影響。這中間一個重要的原因事在於他不但提出一個名詞,而且詳細地描述他的運作方式,也就是後來所謂的精神動力學。這才使得後人開始注意到所謂的「人格」或精神狀況是個隨時間演化,並且與外在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佛洛伊德自己是不相信人格從天生的影響與後天自由意志的決定,而強調後天的過程。這一點顯然的錯誤也使得他的理論常常被過分延伸,以致於造成許多的誤用。

 

        簡而言之,佛洛依德認為潛意識的內容是源自於從小到大的平日生活經驗,或是不經意地被「自我」忽略或是被刻意排擠之下而被「壓抑」(repress)到潛意識的區域,以致於不能被平時的正常意識功能所認知。這些內容是可以因為痛苦經驗、慾望被壓抑、害怕、期待落空、或某些不願意被「自我」承認接納的經驗而來,也可能是來自一些快樂或不經意的經驗,不一而足。這也就解釋為何每個人有不同的人格特質的原因,佛洛依德認為主要是後天環境在精神層面的影響。在這些被壓抑到潛意識裡的經驗或情緒中,佛洛依德認為小時後「性慾」方面的慾求(例如小男生想與同性別的父親取得認同進而像取代父親來吸引母親的關注等)是最主要的來源。如果此慾求得不到滿足便會被壓抑至潛意識中,影響他日後的某些人格發展。

 

    但是在正常的意識功能下,潛意識的內容無法被取出辨識,於是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下,例如睡夢之中或在心理師的催眠之下而展現出來。當然,如果那人有精神或生理方面的疾病影響其正常的意識功能,則潛意識的表現可能就在日常生活中表露出來,令旁人覺得側目不解,因而視之為精神病人。也就是說,佛洛依德假定這些特殊的情境(睡夢、催眠、與精神病)反而是顯露出一般人在正常情況下所不會表現出的潛意識行為。這一點,嚴格來說,仍是非常有爭議性的,因未完全無法用其他的方法佐證或推翻,更屬於一種對人性形上學的假設。

 

        為描述這個人格內在衝突,佛洛伊德把「我」分為「自我」(Ego),「本我」(Id),與「超我」(superego)三個部分。其中「自我」是在平時的「意識」中作統管,也就是一般情形下所認識的自己;「本我」則是表達那潛藏在「潛意識」裡自己,是平常不清楚的。而「超我」則是受到外在環境的教育或影響,一種理想終的目標或自我實現,多半分布在「意識」與「前意識」之中。他認為一個人自我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地靠著「自我」的努力,將「超我」的期待壓過另一個未知的「本我」。當然,由於是發生在潛意識當中的變化,所以也很難真實知道這兩者彼此消長的情形,反而是必須在許多時間之後才能再由他們對「意識」界中的「自我」的影響而看出。

 

小結與省思:

 

        當然,佛洛依德的學說還有更廣大深奧的一些部分,像是成長的不同時期分類與性慾求的關係。限於篇幅與我自己的知識有限未能盡述。但必須一提的是,以佛洛伊德開始的精神分析學派也只是整個心理學界的一個學說,絕不足代表心理學的全部。就算不談與之對壘的「行為主義」學派或號稱第三勢力的「人本心理學派」,佛洛依德的弟子們也有許多反對的學說出現,為要彌補或超越他們老師學說的不足之處。此外,雖然佛洛伊德號稱有許多臨床的個案來支持其學說,但那在十九世紀末的研究環境與能力上的限制從現在看來不一定真的給出了確切的證據支持,反而有一些過於武斷之嫌。但不可否認的,他所強調的潛意識區域的確帶給我們對人類自我的了解有一個很大的跳躍,表示所謂的一個「人」已不再是傳統哲學家所理想化的一個思考機器,反而在各人在最基礎的地方有很大的差異性與相當大可以被非理性的成分所影響的空間。

 

    就我個人而言,不能否認這個「潛意識」的概念與「本我」─「自我」─「超我」的衝突是可能真實地發生在我們生活成長的過程中。但是我不認為我們需要像佛洛依德覺得被潛意識壓的無藥可救,因為我們的生命與心智還是真正地掌握在創造我們的上帝手裡。一個單純專一的真實信仰並非只是在「意識」界的決定,也是在「前意識」中的默化,與帶來「潛意識」裡的改變。這是一個不斷進步與改變的過程,充滿盼望與祝福,而非重複的混亂或灰暗。佛洛依德雖是猶太人,卻被自己無神論的信仰所侷限,以至於自己的精神狀況也都無法處裡逃脫,也實在令人感到遺憾與不捨。

 

 

(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一、張春興,《現代心理學》,東華書局,2009

                    二、Robert J. Sternberg,《普通心理學》,雙葉書廊,2003

                    三、Morton Hunt,《心理學的故事》,究竟出版社,2000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