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高中的適性教育看大學入學方式的改善
2012/07/09 11:01:48瀏覽2489|回應0|推薦0

從高中的適性教育看大學入學方式的改善

王道維

摘要:

本文從分析大學入學制度為何可能深刻影響高中教育與國家人才培養開始,比較世界先進國家的兩、三種典範類型,發現多元適性的教育與選擇機會可能是現階段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在此方向下,我們再討論目前台灣各種入學方式的優缺點與改進之道。而其中又以改善甄選入學的評審機制為最應努力的空間,並可能為高中適性教育與學生的多元發展提供發揮的舞台。

一、為何需要討論大學入學制度:

十二年國教雖然主要是處理國小、國中到高中的整體教育制度,但在以升學為導向的台灣社會,十二年國教不可能不碰觸從高中升大學這道最後的關口。這其實是國家人才培養的整體架構下基礎且重要的一環,絕非只是個別學生成績表現好不好的問題,容不容易進入頂尖大學的問題。

或者可以這樣說,如果十二年國教中所積極培育出來的人才卻不能被台灣的大學所接受,或是大學入學所需要的檢測方式嚴重地扭曲十二年國教應有的教育方向,那我們國家的人才培育制度就會有嚴重的浪費情形,也就大大地降低國家未來發展的競爭力。所以這部分雖非十二年國教的主軸議題,但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配套。 

二、問題的癥結:

從比較理想的層面來說,教育應是為了一個人的一生作準備,所以各階段的教育都是在不同方面充實學生在整體人格與生命上的成長,並不需要與升學制度有特別的牽連。但是從現實層面而言,由於財政資源的有限,幾乎所有的國家必須設計某種制度來讓真正合適的學生來接受某種類型或階段的教育,並期待這些投資能因此達最大的果效。嚴格來說,由於每個學生的能力與性向有多元性,所以單單以上兩個觀點並未有本質上的矛盾。

但是真正讓我們教育議題與社會議題錯綜複雜地綁在一起的,就是因為「失去對學生能力與性向多元性的重視」,造成教育的理想與現實面幾乎互相衝突。再細究其原因可以發現以下四點:

()台灣是典型的島國經濟體系,市場狹小且無豐富的天然資源,需要與世界經濟密切互動才得以生存。因此社會上的產業結構在相當的程度上有其限制,薪資水準與工作條件也有很大的差異,難有「職業無貴賤」的社會文化。

()傳統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價值觀造成多數學生與家長一昧地追求顯赫學歷,而忽略每個學生各自的特色與潛能,失去教育對於學生全人應有的正面影響。

 

()在現今高度商業與科技化的社會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的確比較有機會掌控較多的社會資源與累積個人財富。當教育的「功利性」已被過分放大成主要目的,教育現場不再只是陶冶個人精神生活的道場,更是社會資源的爭奪地。

()社經地位占優勢的中上階層,可以藉由投入更多的教育資源而繼續強化他們下一代的競爭力。反之,社經濟弱勢的家庭就比較難靠著有限的教育而改變自己的社經地位。

 

以上四個因素都再再地把教育資源與社會階級綁在一起,使得教育早已不理所當然是促進社會階級流動的方式,可能反而更強化這樣的差異。因此,當我們思考十二年國教與大學入學制度的關係的時候,不能只是從技術面來看是不是公平客觀的考量,而是要看是否能夠協助解開以上幾個使教育內涵與社會體制糾結的困境,使教育資源重新可以均衡地分配到每個國民身上使之成為更成熟的公民,也對社會有更大的貢獻。所要解開的關鍵力量就是「多元化」的適性教育與「多元化」的升學與審核制度。 

三、幾種不同的教育與升學類型(社會主義型、資本主義型與菁英分流型)

由於不同的文化傳統,不同國家對於教育、社會與家庭功能的看法也有許多差異,所以解決各自教育問題的方法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幾乎都會採用的方式是透過政府出資的國民義務教育(源自十八世紀初的普魯士王國),讓每個人都有機會不分社經背景地接受合適的基礎教育。如果這樣培育出的人才又能借由某種選拔機制而得到發揮的空間與所需的資源,就可以說這個國家的教育與升學制度成功地扮演好人才培育的角色。 

但顯然可見的,如果國家的經濟環境持續發展,國民平均所得提升,要繼續維持普遍又優良的教育義務教育會需要政府極大的投資。這幾乎只有最高度現代化、實行高稅負、並人口密度稀少的社會主義國家才有可能勉強作到,其中以芬蘭為最重要的代表國家。芬蘭雖然只有九年的義務教育,但是其高中職、大學到研究所的教育都是免費的。在這樣的社會體制下,學生可以在中學時段充分探索個人興趣與性向,畢業後不急於進入大學也能有適當的工作機會。而若讀大學,則因為社會價值多元與沒有家庭干涉的傳統,大學科系的選擇也比較直接對應個人興趣與生涯規劃。因此所需要的入學方式就可以用較一致(因為學生的家庭背景與經濟能力差距不大)且有創造力的考試題目來作為大學入學的篩選標準(見附表)

但是對於這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來說,經濟發展還是最為優先的考量,因此多以資本主義的精神進行國家與社會的建造,而以美國為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在資本主義「小政府」的概念與個人自由主義的傳統下,美國雖有十二年的國民義務教育,但是公立學校所提供的教育品質卻一直不是夠優質的,並且與學區(父母的經濟能力)有很大的關聯。私立學校則以強調菁英教育來吸引家庭社經地位比較高的學生。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長春藤名校與許多頂尖的公立大學的招生模式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後便是以專業性的「整體性評量」(holistic review) 來排除過大的家庭社經背景差異(見附表),強調多元性的招生條件來吸引不同背景(包括種族、社經地位、個人特色等)的優秀學生在校園裡激盪,創造出美國獨霸世界的高等教育體系,吸引全世界最優秀的學生來就讀。

以上兩種類型都是以「延緩分流」的教育理念來辦學。芬蘭除了在國中畢業後是以輔導方式(而非任何評量)進行高中職適性分流外,在高中是完全按學生的興趣與特色來學習,反對菁英化的差別教育,直到大學入學才進行嚴格的專業分流。美國則是大學不分系招生,到大學二年級才進行科系分組。因此,他們的教育可以讓學生有比較充分的時間摸索個人興趣與多方面地進行生涯規劃,只是展現的地方因國情與歷史而有所不同。 

簡單來說,如果中小學教育是優質、均質、且是多元學習的環境(如芬蘭),那麼大學選才招生方式就可以簡化為按能力需求的考試選才。但是如果中小學教育並不優質或均質(如美國),那麼大學選才方式就必須把多元性放入最優先考慮,才能為國家社會創造出理想的人才培訓計畫。台灣目前的情形是介於這兩種之間,也就難怪會有多元入學管道的作法。

除了以上兩種教育與升學的典型代表外,中西歐的國家(如英、法、德)多半可歸類為菁英分流的教育理念:學生可能從小學中年級開始就依照其才能與潛力作分流,而只有一部分菁英學生能進入高等教育。這些國家的經濟結構雖然為資本主義式,但其社會文化與薪資結構又多能尊重各種職業訓練中培育出的優秀技術人員。但由於受到二十世紀美國高等教育與近年來芬蘭中小學教育成功的影響,這類型的教育方式也正受到許多衝擊與質疑。在亞洲則以受英國殖民影響的香港與新加坡為代表。但是由於這類型的精英分流制度多是在學生很小的時候就先行分流,各級學校畢業要求也嚴格許多,所以其大學入學的篩選方式與我們現行的制度在社會背景上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德國是「入學從寬,畢業從嚴」),而具體作法也在這些國家間有很大的差異性,並不適宜放在一起比較而先從略。 

至於東亞其他與台灣背景類似的國家如韓國、日本、中國大陸等等,由於他們也正在持續進行多方面的教育改革,目前也並未看得出一個穩定有效的演變趨勢,所以這裡也暫時不予討論。

四、台灣多元入學的現況與改善:

在以聯考為主要升學管道的時代,人才的培育在國中畢業後開始分流,除了多數選擇直接就業或就讀職業學校以外,只有讀書考試已進入高中大學為唯一的管道與標準。這相當類似於前述社會主義型國家中芬蘭的選才方式。但是由於我們社會過於注重學歷與文憑,使得學生在中小學教育期間並未得到如同芬蘭的多元教學內容。因此這樣的考試入學雖有形式上的公平,但卻使多數學生只能依照父母或社會風氣選填志願,顯然阻礙學生多元性向發展的可能,也無法反映社會結構變化所需要的多元人才需求。這也是二十年前教改的主要背景之一。

在經過這二十年的發展,台灣現行的招生制度是多重管道並行的情形,分別為指考入學、個人申請與繁星推薦。相關的辦法簡介與可能的優缺點可見附表,也可見更完整的研究報告(註一)。顯而易見的,如果這些管道本身都能運作得當,發揮其最大優勢的化,這些的多元入學管道是可以吸引不同性質的學生,例如:指考入學注重的是機會的均等與努力的累積,個人申請是注重個人特色與多元發展,而繁星推薦是著重城鄉差距的平衡。當然,在目前的階段也有各自的優缺點與不夠理想的實行面缺失。

由前面的討論發現,現階段台灣教育所缺乏的多元發展與適性教育應該才是十二年國教的重要目標。而一個重視特色經營或相關的適性學習的高中,除了可能反應出對於學生學測或指考成績有影響之外(目前還未能評估是正面或負面的影響),最有可能是透過個人申請的方式得到大學在招生政策上的鼓勵。但要在完全發揮這樣的功能之前,目前的甄選評審制度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以回應現在的一些質疑(附表)。茲列舉說明如下:

A增設招生與評審專職機構:

大學應設立獨立的招生一級機構,協助各科系或學院作實質的資料審查或其他相關第二階段過程。專業的機構可以進行相關統計與經驗累積,使得審查程序可以更專業化、有效率並免除許多不必要的疑慮。

以美國UC Berkley為例,2010秋季約有五萬人申請,約四分之一得到入學許可,但只有約四千一百人就讀(見柏克萊大學網站http://berkeley.edu/about/fact.shtml)。平均使用一萬個小時審查,即一個學生約十到十五分鐘審核資料的時間。柏克萊工學院教授承認其學校招生處所專業訓練的員工可以選擇到比他們之前自己辦理獨立招生所得到的學生優秀(註二) 史丹佛大學所作的全人式審查(Holistic Review)也使所招收的學生活潑好學(註二),令該校教授非常滿意。這些數據與高中課程內容無關,但是與該校招生目標及作法有很大關係  

若按同樣的方式,假設台灣某大學甄試入學人數為一千人,申請人數約為三千人(三倍率的限制),每人二十分鐘的審核時間,則僅需約一千小時。若全校共二十五人參與評審(暫不計複審),以每天八小時計,則一週(五天)內約可完成。但目前的效率遠低於此,且仍有一些爭議,就是不夠專業地審查學生資料以至於常常淪為形式,變得只看高中學校名稱或第二階段的考()試。這樣的評量品質就無法反應完全出申請制度的優點與對於學生多元發展的重視。

B簡化學生申請流程

從學生的角度,申請流程也可以透過網路進行資料的整合。可參考瑞典與芬蘭的作法,由招聯會或教育部委託一個機構或大學設計網站,讓每個學生都有個人資料檔案。高中或國中成績自動由學校提供,自動匯入儲存,而學測成績也是自動匯入,可以簡化流程與避免作假。然後在同一網站中直接申請學校,提供電子檔的文件資料。每個學校則可按其招生特色與要求填入其他相關資料或再補寄原版文件。一個學生在同一間大學的申請系所可以因此有所整合,不但節省申請費用、審核時間、並減少備取人數或在同一個學校申請不同系所的情形。

C公開學校審核標準與統計資料

大學應公布各科系或學校的甄選作業流程與選擇標準(定性而非量化,例如高中在校成績、學測表現、家庭經濟背景、特殊專長、人生規劃、自主學習經驗或成果、多元學習效果、特殊生命經歷或人格特質等等),使學生與家長知道如何按學校的特色準備申請資料或決定申請目標。這樣的公開宣告資料可以協助正確資訊的傳遞而且讓申請的學生比較了解錄取的機會,避免黑箱作業的疑慮或仿間補習班的不實宣傳。 

此外,各大學應公開其每年申請的學生統計資料與錄取的學生統計資料以確認是否滿足自己所設定的選擇標準。例如,美國史丹佛大學所錄取的學生每年有15%是家族中從未進過大學就讀的,有30%是給低收入戶(每年總收入六萬美金以下)的學生,而哈佛醫科有約五分之一的學生是來自缺乏醫療資源的地區。教育部應對各大學的甄選原則儘量不與以干涉,讓各個大學發展各自的特色以吸引不同的學生。

D高中提供課程與學生統計資料

各高中應預備各自學校的學生在不同年度入學時的基測或會考成績分布、學生學測成績分布與指考成績分布、畢業後所就讀的學校與修課內容說明等等,讓各大學了解該校學生整體的程度與特色以更正確的審查學生素質。如果學校所公布的資料有蓄意不實或造假的紀錄,則可列入未來大學甄選時的考量。 

E加強對已錄取的學生的指導

目前甄試入學或繁星推薦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由於學測只採計前四個學期的內容,使得高三的課業很多因此被學生忽略(除非拼指考)。大學端應對此有更嚴格的規範,例如在第二階段申請明定加考高三上的科目,或是必須採計高三上的成績為重要參考。從甄試放榜到入學期間,邀請已錄取學生到校旁聽、選讀適當書籍、保持高三下的成績或是切實執行讀書計畫等。美國大學的作法是,若學生過於放鬆學業則必要時得以違反其讀書計畫而取消入學資格。

F 學測改進與課綱的修訂 

雖然學測比起指考是較進步的考試方式,有較長的題幹、較久的應考時間與跨科際整合性的題目,也比較不容易受到補習班解題技巧的影響。但是目前以選擇題為重的方式還是對整個高中的學習方式影響有限。這主要是因為學測起初是以會考的模式來設計,本身並不適合作為入學考試的分發標準。但現在既然對申請入學而言有很大的影響力,不如也順勢修改方向而成為更理想的鑑別考試,例如再增加考試時間與增加非選擇題(包括申論題)

此外,學測的範圍只有到高二,但過去的課綱或修訂中的課綱卻似乎無法在這兩年中有更完整的學科整合。也許也可考慮必修科目增加到第五學期(高三上)以落實各種知識的學習,而高三下是完全開放非考科選修或適性輔導的科目。自然組與社會組的分流也許可以藉由不同的課綱來因應。畢竟許多高中實際的情形是高三上就在以學測為準備方向,因而失去對高三重要科目的學習,也對大學入學前的預備(特別是繁星推薦或申請入學者)有所中斷。

五、結語:

經由以上的分析,我們發現在台灣目前的教育環境中,十二年國教最重要的目標並非粗糙地減低學生課業壓力(因為家長與社會會再自動地增加壓力,而國際化的競爭也很難允許有太多這樣的空間),也並非刻意打壓明星學校或不同的教育機會,反而應是在強化多元適性的教學環境與相應的多元選才方式。

但是由於台灣中小學目前的教育方向還是狹隘地以智育為主,各地區的學校程度亦有不小的差異,所以大學教授不應當只會利用指考或學測成績來被動地篩選學生,而不積極了解學生各方面的表現與潛能。因此如果能藉此機會改善申請入學的評審方式,讓在美國實行有年的專業評審與更充分資訊交流來協助學生與學校找到合適的配對,這應能協助高中改善其教學方式或課程的設計,並整體地幫助學生的學習果效、自主學習精神、與更完整的人格素養,而非只是分分計較的考試機器。相信這些也都會提升這些準大學生入學時的求學態度,讓大學教育也能更有效地為國家培育下一代優秀的人才。

 

當然,整個十二年國教的政策絕對不只有這些部份,目前所談到的大概也只有與「拔尖」與「普及」有關。另外關於如何「托底」以協助弱勢學生能有一樣優質的教育環境,避免上一代的社經地位顯著地影響下一代的機會,可能更是目前重要的社會與教育問題,也需要相關學者與第一線的教師能提供確實有效的方案在以後的論壇繼續討論。

註一:李大偉,《我國大學多元入學制度之評估研究》(研考會研究成果報告)

http://www.rdec.gov.tw/ct.asp?xItem=4532290&ctNode=11978&mp=100

註二:參考美國史丹佛大學招生主任,Prof. Rochard Shaw,今年來台灣的演講內容與相關資料。全人式審查(holistic review)是美國長春藤大學過去幾十年發展出來的入學審查方式,強調不以學術或考試表現為唯一或最重要的審查因子,而是由學生申請資料中廣泛地了解學生的生活背景、學習的動力、成就、創造力、企圖心、堅持的毅力、溝通技巧、人文素養與社區貢獻等等。而讓不同人格特質的學生能在大學中互相激盪與砥礪。史丹佛大學甚至為此還不設SAT分數門檻,強調不對明星高中有任何比較偏袒的入學比例,並儘量從各地區或各社經背景尋找優秀的人才。

附表因為超過所容許的格式,請自行到下列網址下載:

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62F8bSX3TOETUl0WmtJWWM4RFE

 

台灣醒報)

延伸閱讀:豪小子的父母 才真不簡單!(發表於中國時報,附影音)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