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14 11:00:51瀏覽1079|回應0|推薦6 | |
最近籃球亞錦賽激起許多國人的關注,中華隊當中歸化為台灣籍的「前美國人」Davis也因為優異的表現,讓一些之前對於其歸化或薪水有爭議的聲音頓時減少許多。
但在戴維斯表現傑出的同時,有一群在台灣工作的印尼外勞,大多屬於伊斯蘭教,因為開齋日的關係,大批聚集在台北車站,對此,有人不以為意、有人視而不見,但也有民眾覺得有礙觀瞻,認為政府應該要採取必要管制措施。而筆者在這邊,也想提出自己的看法。
由於之前曾經有三年的時間,因求學與工作的關係而留在美國。人在異鄉,最需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在平日唸書之餘,能找到自己心靈的寄託與歸屬感。基於此,與當地台灣留學生或同胞的往來自是密切,我們國家的外館逢年過節也會找來本人求學地附近幾州學校的台灣學生一起來慶祝春節、聯絡感情,也算是一解大家思鄉之情。本人也曾經參加過所居住的維吉尼亞州亞裔人士所舉辦的亞洲文化節; 由這些例子可以看出,許多「異地外來客」在他鄉是多麼需要藉由交誼活動聯繫情感、關照生活。
但以台灣來說,我們自己有沒有這樣的理念?除了給予能力優秀的外籍人士居留權或歸化戶籍以外,那些可能因為父母親在台工作,而長期接受台灣教育,想拿台灣籍或工作簽證的「外籍第二代」,是不是更可給予通融,或是全面檢討法令政策規章?我們的教育,是不是應該要從小教育學子,平等包容看待所有的性別、種族、信仰,讓過去一直自翊有良好地理樞扭條件的台灣,能真正成為各種族、文化,不管膚色是黑是白的「友善之地、包容之島」。
我相信所有台灣人,應該也不希望看到類似「海外留學台生過年聚會,遭警方驅離」這樣的新聞出現吧。將心比心,包容外勞的聚會、給予友善工作環境,甚至中央或地方政府協助其重要慶典節日之舉辦,那應該是我們現行政策、民眾觀念上,可以主動幫忙做到的。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