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26 07:33:04瀏覽1997|回應5|推薦99 | |
蓮生活佛畫作—竹林二賢 學習佛法的人都知道: 守五戒--生在人間。 行十善--上升天界。 很多學佛者也知道,欲界六天,為何是「欲界」?因為天趣有情,是有情欲的,所以才叫「欲界天」。 六欲天中有觸、有意、有食。 欲界天有「佳餚」、有「仙宴」、有「瓊漿」、有「玉液」、有「甘露」、有「仙味」。 欲界天有「意念」,喜樂天趣多,哀愁苦痛甚少,幾乎沒有。 欲界天有「觸感情欲」。 在「四天王天」及「忉利天」的情欲,是同於人間。在「燄摩天」,二人只要擁抱,就產生觸樂,而得到滿足。在「兜率天」,男女只要互相手牽手,由手產生觸樂,便成天趣。在「化樂天」,男女天人只要互相微笑,就產生滿足。再上至「他化自在天」,男女天人只要互相望一眼,就已滿足了。 天趣大樂,綿綿不斷,「觸樂」、「意樂」、「食樂」、「化樂」,比裟婆世界不曉得勝過多少倍,以下請看蓮生活佛為我們帶來「欲界天即是大樂天」: **************************************************************************** 我常說: 「欲界六天,可以說是大樂天宮。」 我常舉「耆婆」為例子: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王舍城有一位名醫就是「耆婆」,這位名醫能救人,救人無數。 名醫著有: 《耆婆(月永)經》。 《耆婆六十四問》。 《耆婆五臟論》。 這位王舍城的名醫,有特別的妙術治病,被他救活的人實在太多了。 耆婆甚至能夠聽聲音,便知此人將轉生何境界。傳說中,他叩五個骷髏,便知此人往生地獄、惡鬼、畜牲、天人。其中有一個骷髏,他不知生處,原來聽不出的,是轉生「阿羅漢」。 耆婆在世間時,是目犍連的弟子。 耆婆死後,往生欲界天的「忉利天」,成了帝釋天的十大天子。這十大天子是,一名因陀羅、二名瞿夷、三名毘樓、四名毘樓婆提、五名陀羅、六名婆羅、七名耆婆、八名靈醯鬼、九名物羅、十名難頭。 有一回,目犍連尊者在醫術上碰到大困難。 目犍連便升到「忉利天」找耆婆。 目犍連是師父。 耆婆是徒弟。 但,目犍連看到耆婆時,耆婆駕著雲車奔馳,正趕著去參加園林的快樂盛會。 耆婆看見師父目犍連尊者來了,連車也不停,尋樂子重要。 只一點頭,便飛馳而去! 目犍連尊者搖搖頭,嘆息不已! 這證明了: 「欲界天是大樂天」。 ● 欲界天是受人間以上勝妙果報之境界也,是最勝、最樂、最善、最妙、最高之處。 最樂是什麼呢? 欲界六天之女,是天女,世間無能比。 最美、最艷、最香、最柔、最順。 天虹最(糸奇)麗。 天宮是七寶。 天衣最香潔。 天食最美味。 天冠最殊妙。 天華最妙好。 天樂最妙香。 天畫無倫比。 天壽無窮劫。 天德皆如意。 天機自然發。 天行如意念。 ………。 如果要我寫出「六欲天」的快樂,可能我這支筆也不能盡述,大家可以想一想,人間的至樂,六欲天宮都有,而且更加的長久、更加的美麗、更加的滋味、更加的無以倫比、更加的光明殊勝。 我在一次昇座說法時,曾說: 「我如神仙一般!」 這即是大樂的驗證啊!一個世間的修行行者,要證明自己已得大樂境界,要如何去證明之? 我們修行人,不能到「大樂天」便止,要超越大樂,修四禪八定,發四無量心,證六神通,悟大乘種智,超出三界天。 蓮生活佛畫作—隱居於月輪中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