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1/03 14:11:09瀏覽1379|回應0|推薦22 | |
時間飛快,猶記得去年此時藉由電視上兩則廣告,筆者在本專欄談到「兩個世代的年輕夢想」。轉眼間,走過「中華民國,精彩一百」的回顧慶祝,在民國一○一年的開始,筆者想試著演繹一份好奇:如果林覺民「回到未來」,那現下的林覺民會跟意映卿卿談些什麼悄悄話呢? 可想見的是,現下的林覺民已無須那樣悲壯,不用再以激烈的革命犧牲方式,只要在體制內監督政府,確保制度的良善運行即可,因此,只要是中華民國的國民都可以是林覺民。也或許就是原因之一吧!日昨得知,〈與妻訣別書〉已不是中學課本選錄的文章。儘管如此,這樣大愛動人的篇章竟不被選用,還是讓人感慨不已。 至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則已改換成,正在寫一封mail、傳一通簡訊,由於頻寬不足、信箱已滿…等等,斷斷續續的,實在令人焦急。 談論的主題呢?則始終如一,也就是說,現下的每一位林覺民,與自己的卿卿摯愛呢喃的,或許例如「大選就快到,我們要如何用自己神聖的一票,去確保所選出的總統、立委、政黨,都能夠『廉能兼備』,貫徹『公義社會』?」質言之,民國一○一年伊始之意映卿卿如晤,所談論重點應是,如何催生台灣(大陸?)永續的民主法治,讓制度為天下人謀幸福。以下幾項議題或值得關注 : 首先,選舉制度攸關台灣的民主發展品質是不爭的事實。畢竟選舉制度不但影響我們選出了什麼樣的政治人物,還影響政治人物會做出什麼樣的行為來獲取連任。 以總統選舉為例,現行的相對多數選制,人民須忍痛不投是自己最支持的候選人,改去選自己並不是最支持的候選人,為的只是防止自己最不喜歡的候選人當選,無法落實「選賢與能」民主邏輯。二千年選出了少數總統,可謂殷鑑。亟盼兩週後的總統當選人無私的推動修法採絕對多數選制。 總統大選結果不論由誰勝選,維持經濟的繁榮穩定,都是他或她責無旁貸的首要功課。歷經○八年金融海嘯、當今歐洲、美國的經濟危機,及全球化的浪潮加大了貧富差距,政府施政除了廉能有效率外,更要擴大稅基,正視分配正義。 對於政府預算,政府應具備宏觀高度,「寵富」更要「護貧」,要知道,成功政府重要指標在它是否照顧了弱勢者。政府更不可將有限的資源,虛擲在千千億億的「備戰」上。歷史告訴我們,兩岸要和平,促進善意交流是唯一路徑。 兩岸共識不能是「一廂情願」。所謂兩岸共識,須立足兩岸共同接受的基礎上。兩岸近三年多來,之所以能夠朝向和平與雙贏的方向穩定發展,「九二共識」可謂扮演關鍵的角色。兩岸的十六項協議,若無九二共識則均無以成立;沒有了「九二共識」,ECFA也不可能簽署。當然,兩岸持續交流不能只談「利益」,不談「公義」。我們不能再循過往所謂「經濟歸經濟」個體思考模式,來看待兩岸在後ECFA時期的「挑戰共同化」現象。質言之,兩岸應追求「良制」建立,而非各行其事的「兩制」,亦即,倘大陸的法治(憲政)質量未提升,台灣人民的權益絕難獲得周延保障。 回到台灣社會問題上。高齡化的速度,遠遠超過大家的想像。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已超過二五○萬人,占人口的一一%,到民國一一四年,老人將達四八○萬人。沒有人能逃過年歲之神的考驗,每一個人都會漸漸的衰老,漸漸的愈來愈依賴家人的協助。對於家有長照需求的年輕人,照顧老人是盡孝的心意;但對於執政者,建立妥善的長照制度應是責無旁貸。人民企求的是「長期照護、不是長期規劃」,對於家有年邁或無力自理的數百萬人民來說,每一天都要過下去,有權要求政府減輕家人的負擔,並在長照制度未能充分建置前全面開放外籍看護工的供應。 現下的「林覺民們」,在民國一○一年的環境中,我們實在比一百年前的林覺民有更多更好的機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以天下人為念,為天下人謀永福也」!(轉載自2012-01-02中國時報)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