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A14/時論廣場 2012/05/21
中時日昨社論〈嗆馬抗爭請提「單純反對」外的具體見解〉是近來媒體少見的中性評論。筆者的感觸是,對於政府推行的政策,輿論有放大反對聲浪的傾向,而讓正面意見消音的現象,這樣討論模式若不調整,台灣很難推動關鍵性的改革。
在總統大選的階段,各政黨都以「勞工代言人」自居,為負擔大部分稅收的薪資所得者抱屈,勞工團體也批評資本利得「不勞而獲」是不公義的;可是在馬政府提出證所稅草案之後,我們所看到的新聞,又多是「券商可能會倒閉」、「資金即將外逃」等等,原本對正義的呼喊萎縮得不成比例了。
不久前,環保團體對「能源價格合理化」的呼聲震天價響,學者對於政府債務憂心忡忡,可是一旦宣布要調漲油電價格,這些版面也漸漸被「政府不顧民間疾苦」取代。筆者不解,難道讓能源的價格繼續低於成本,之前的顧慮都不存在了嗎?
更不用說,每當看到競爭對手又談成了自由貿易協定,就不得不為台商的劣勢著急;台灣人民都知道,在全球化競爭中,我們已經落後了。可是在美國肉品的議題上,輿論無限上綱食品安全的標準,而台灣貿易競爭的壓力卻很少人再提起。
上述種種,讓台灣陷入「正面消音」與「少數癱瘓多數」的困境。這不是那一個政策的問題,而是媒體的傾向就是如此。
而反對聲音被放大到一個程度之後,就是「沉默螺旋」效應的出現 ──當媒體的意見洪流已然成形時,任何與之相反的聲音都會被淹沒。
事實性的陳述,只是因為和「聲音較大的一方」意見不同就遍體鱗傷,這種公共議題討論的偏斜,造成的結果是只要是複雜的議題,政府怎麼做都會被罵,做多數人反對的事那不用說了,做少數人反對的事也是阻力重重。
既然阻力會被放大,執政者如果只考量自己的政治利益,他的選擇就是做「阻力小」的事情,例如用納稅人的錢來補貼能源價格等;這些行為本質上是「慷納稅人之慨」,總有老本用完的一天。
希臘現在所面臨的財政透支困境,不就是前幾任執政者當「散財童子」所留下的爛攤子嗎?而台灣的競爭對手韓國簽訂了韓美FTA,讓韓商享受關稅優勢;我們羨慕韓國的成果,但有沒有人問問韓國付出的代價:市場的開放傷害了本土農業,牛肉進口也引起抗爭。
這些代價是台灣簽訂FTA也必然要面對的,可是如果媒體的氛圍不改,筆者懷疑有那一個政府挺得過壓力。
要變成希臘,還是追上南韓,關鍵在於,台灣有沒有成熟的資訊揭露與民主論辯平台,讓正面的、負面的、贊成的、反對的意見,都能合比例的被揭露,這樣才能讓公共政策的思維周延,讓人民做出正確的決定。如果輿論持續盡挑負面攻詰的氛圍,而不能扮演民主思辯的平台,未來四年,馬英九的角色,將只剩下「出氣筒」而已。
為什麼韓國能和美國簽FTA?如果輿論仍然不改一面倒式的民粹式討論,仍然不願面對「有取必定有予」的國際談判的ABC,不願承擔自由化所要付出的代價(就像不願面對油電價格合理化),可以想見一個場景,只要台灣開啟自由化談判,即便大多數的產業將獲得生機,但只要少數產業強烈反對,馬英九繼續被罵到臭頭,而台灣的社會會因為得到一個「超大型出氣筒」而獲得集體救贖嗎?不會!自由化將永遠是紙上空談,台灣所謂「邊緣化的危機」將成為進行式而不是未來式。未來四年、十年,我們仍將原地踏步的自憐:「為什麼韓國能,台灣不能?」
昨天的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政府取消了慶祝與煙火施放,預算不到二○○四年的十分之一,值得肯定,結果在二禮拜前,卻看到媒體以「做得這麼爛,有什麼好慶祝的」評論,凡事無不可酸,連好事也不例外,幾乎成為所有公共討論的模式!
我們的公共討論模式應該改變,人民對政府應是「既要監督,也有鼓勵」,並以「建設性的批評」代替情緒指控。當然,尚未理想的今天,馬總統仍須去適應輿論,畢竟已選擇進廚房之後,就不能再喊燒了!(作者為法學教授/律師 ; 轉載自2012-5-21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