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11/21 03:47:17瀏覽540|回應0|推薦12 | |
傍晚到河濱公園散步,看到一群「好攝之徒」,共同邀了一位模特兒在攝影,每逢假日,常常看到這種場景,為公園增添許多熱鬧與活力。「刊頭」。 一對年輕男女騎單車經過,看到這情景,隨即停下。 女孩比較好奇,立即調轉車頭,或者,她心裡想有為者亦若是吧? 男孩也跟了過來,二人駐足觀看。 一旁還有老年人散步、騎單車經過,是健康、活力、幸福的寫照。這把年紀還能這般活動,值得稱羨與鼓勵。 一對夫妻推著嬰兒車經過,說來這是一條以自行車為主的雙向車道,寬 規劃:人行道寬 快門按慢了。一位老外父親,帶著一男一女,騎單車經過,好幸福;單車的造形特殊,以前也曾看過,可能是在這條溪下游,與基隆河交會處的河雙公園租的,那麼他們已經騎了 走到一座橋下,最近在思考「博愛計畫」中,園區建築的水系統,前兩天正好世 貿有經濟日報辦的「建材照明家具展」,參加了幾場座談,也參觀了展場,向一家生產塑膠水管的業者,請教了一些技術面的問題。 仰望橋樑深處,架著一條幹道級的水管,橋樑有33年歷史,水管應該也同齡,外表已現出斑駁鐵銹,通常裡面會沉澱著厚厚的一層污泥,那要如何清洗呢? 一段剛焊切下來的水管 上圖是一張很難得的照片,看看有「多ㄗㄤ」。 台北市比較有預算,要把舊水管增設清潔人孔,較小的水管,則讓機器進到水管中清洗。一次社區附近施作的工程,我在現場觀察和攝錄影兩天次,分別呆了兩三個鐘頭。切下來一段水管,然後從該處裝置人孔,「多ㄗㄤ」是我用手指在管壁的泥漿上寫的。 一位老人家志願勞動在修剪扶桑花叢,精神可佩。不過,我認為從生態養護的角度,要盡量留一些不修剪的植物區。若求其次,配合蝴蝶產卵、孵化期不修剪,恐怕也很難配合,因為基本上,生態的循環是週而復始,綿延不斷的,我將設法在「博愛計畫」中去實現。 以前時常有人在此釣魚,今年市府水工處貼了水中魚類不可食用的告示,釣魚的人較少了。在「博愛計畫」中,我規劃有一塊釣魚區、一塊摸魚摸蝦區,那必須先有完全環保與生態保育的園區環境。 散步、跑步、騎單車、蹓狗,還要雙向使用這僅 |
|
( 休閒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