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28 15:24:05瀏覽3771|回應0|推薦4 | |
在比利時捷運上可見到當地民眾牽著STRiDA折疊車上下捷運,比利時交通部長就曾公開讚揚STRiDA是一台「全球最棒的折疊車」;今年六月間正當全台上下為了ECFA吵翻天時,台灣的台中市上演了一場STRiDA全國車友大會師暢遊台中市區的嘉年華會;在韓國首爾市,三、四百輛STRiDA騎聚街頭;不論在全球那個國家,那個城市,當STRiDA簡潔又經典的三角造型,以及全鋁合金的質感一現身,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讓人不經意地讚嘆:WOW! 這款全球最受歡迎、征服英國皇室 Lord Linley 、法國作家攝影師 Régis FENDER 、以及台灣明星豬頭皮全家的小折車,正是台灣永祺車業製造、行銷;STRiDA雖是源自英國血統的時尚小折車,但將之成功製造出來,精進改良,並且發揚光大,行銷全世界,卻是一位只有國中學歷、當學徒出身、白手起家、木訥又勤勉的實業家,也就是現為永祺車業的創辦人兼董事長張泰山。 位在台中縣太平市的永祺車業廠區,二○一○年七月完成全新五樓廠房,從外觀看去一點也不起眼,卻是讓全球為之風糜的STRiDA的秘密生產基地。一般自行車生產線都是以輸送帶進行,每個作業員只負責一個小動作,STRiDA生產基地只有百坪大的面積,約有七、八個工匠精心巧手地組裝一台台的STRiDA,因為是手工打造的,一天只能產出六十五台STRiDA,一年產量最多二萬台,「STRiDA就像是自行車的精品,必須要用手工雕琢,」永祺車業業務部經理曾郁穗形容。 在有自行車王國之稱的台灣,不屬於A-Team成員的永祺車業,顯得很低調。永祺車業現為台灣第五大自行車製造商,在兩岸擁有兩座生產線,合計年產一百八十萬台自行車(大陸常州廠年產一百五十萬台,台灣廠年產三十萬台),兩岸合併營收達五十億元新台幣。永祺目前除了專為GT、MONGOOSE、SCHIWNN等三大美國自行車通路品牌代工,產品行銷三、四十個國家,永祺旗下更擁有STRiDA、及ADD-ONE(愛迪王)兩項自有品牌,前者主攻全球市場,後者則鎖定台灣內需市場。 催生STRiDA的張泰山,家裡原本是在台北大屯山下種柑橘,國中畢業後,他隻身前往自行車的製造大本營台中當學徒,三年後學成、當兵退伍後,他重回自行車業老本行,在自行車外銷車廠工作,後來因為車廠倒閉,激起他想創業的念頭,第一次他與友人合資創業,卻因理念不合而告終;直到一九八九年時,張泰山與另外九位股東合資創立永祺車業,一開始就確定專攻外銷市場。有趣的是,永祺是由十位股東開始,每個股東在自行車領域各有專業與專責,有人強在製造,有人負責外貿,股東們各司其職,張泰山把專科畢業學商的弟弟、永祺副總張忠明找進公司,兄弟倆一起打拚。 創業前五年是最辛苦的歲月,當時同業都不看好永祺,永祺的轉捩點是一九九五年,因為接獲法國家樂福大筆訂單,從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七年間,永祺連續三年出貨達五十萬台!接著,幸運之神再度眷顧永祺,不擅言詞的張泰山靦腆地說,一九九八年再接獲美國更大筆外銷訂單,從一九九八年至二○○二年五年間,永祺共出貨了一千萬台! 早期永祺外銷車種單價約九十美元,自從二○○六年開始永祺就轉攻品牌自行車的外銷訂單,平均單價提高至一百五十至二百美元之間;甚至永祺生產單價高達二千五百歐元的電動車,主要是銷往歐洲市場,而STRiDA售價高達一萬四千八百元(以STRiDA LT為準),以及由STRiDA衍伸出皮帶車(註:即以皮帶傳動的自行車種),單價也都偏高,出廠價約在三百美元上下。 「慢慢啊做、認真啊做、默默地做,」話很少、也不擅言詞的張泰山,用台語沈穩地道出這幾句話,這是他開創事業最佳註腳,看得出張泰山實在做事、不講究花俏場面、也不習慣在鎂光燈前曝光的經營風格。即便STRiDA現已為熱門商品,大陸甚至出現大量仿冒,他還是說,「我們也不想一下賣很多。」經追問才了解,張泰山並不希望STRiDA一夕暴紅,他反倒希望是可長可久的成長。 張泰山還說,「大客戶、小客戶,都是客戶,每一台車都很重要!」這話體現了張泰山認真經營的哲學,正因為他這種不會因為客戶大小而有差別待遇、或在品質而有所讓步的認真與執著,才能打造出STRiDA的美感與質感。 永祺與STRiDA結下不解之緣,要回塑到二○○二年。張泰山猶記得二○○二年在台北自行車展上,第一次見到STRiDA時的情景,「那簡單利落的造型,不可思議!」不太會說話、做一輩子自行車的張泰山一提到STRiDA,眼神就發亮,他還說,「一看到它就愛上它」。 STRiDA誕生於英國,原創者為Mark Sanders,當時Mark在學校讀書,因為他希望擁有一台能夠方便攜帶的自行車,以解決他交通上需要,正巧要繳交學校的畢業作,於是他做出STRiDA的原型,這款前所未見的創新設計就此問世。 STRiDA傳承歐洲的深度藝術品味,以三角幾何形車架,架構出簡潔動人的美學;與一般小折車不同之處是,STRiDA體積非常小,可以放置在小型車的後行李箱,這個特色也造就了STRiDA「都市遊龍」的獨特定位,卻也讓設計者在找尋生產工廠時吃苦頭,因為在摺疊處結構、材質、組裝難度相當高,一般工廠根本無力承接製造。 當時STRiDA為住在英國的美國人Steedman Bass所有,他身上揹了一台STRiDA,遠到台灣來尋找製造者,並評估三、四家台灣自行車製造商,每當他自揹帶秀出STRiDA,每一個製造商無不被其簡單造型所震驚、驚喜,然而在不可思議的驚嘆聲之後,要做出STRiDA,卻是件極困難的事,Steedman Bass認為永祺最有可能做得到,也希望由永祺來接單。 雖然那時張泰山製造自行車已有二十多年經驗,STRiDA難倒了張泰山。「當下,我也不敢保證做得出來,」他回憶,「但是,愈困難的事,愈有意義」;於是他親自領軍,帶領生產開發部門同仁嚐試各種方式,「車架是最困難的,你看STRiDA只有三支管,但三支管若沒有做到很正,車就會不穩」;「還有硬度問題,你看看只有三支管至少要能承受 永祺車業業務部經理曾郁穗說, STRiDA採用都不是已標準化的零件,都是特殊品,必須重新開模,通常,每個零件都會容許些微誤差,如○. 愛上STRiDA的張泰山,不僅勇於把STRiDA製造出來,沒有到竟有一天,買下STRiDA。 永祺代工生產STRiDA約有三年光景,「因為自己只是代工廠,客戶才是STRiDA的實際擁有者,也是主導者,一切都要聽客戶想法,」張泰山有感而發地說。在做代工的那段期間,STRiDA在英國行銷並不成功,張泰山對STRiDA也有一些想法,但總是不被客戶所接受,令他頗感有志難伸。 張泰山終於等到了機會。後來Steedman Bass因家庭因素將返回美國,因而想賣出STRiDA,詢問張泰山有無接手意願,張泰山眼見機不可失,立即展開談判,在「雙方都滿意」的價格下,二○○六年,永祺買下了STRiDA,從單純代工者,轉變為品牌經營者,台灣永祺也成為原生英國STRiDA,名副其實的研發、製造基地,並且將STRiDA發揚光大。 擁有STRiDA,張泰山也著手改良STRiDA,為STRiDA添加更多的創新設計。「最大的改良是煞車,改為碟煞,比原版的煞車更為靈敏而安全。」今年,永祺為STRiDA研發出新的專利,全面改採「快拆式座墊」,讓使用者更快、更方便調整座位高度。張泰山說,「我們花很多心血去開發、改良STRiDA,也經常向STRiDA原創者Mark Sanders請教。」 STRiDA不是只有外型吸睛,隨著幾代改良,STRiDA設計已朝生活方式或生活風格方向發展,STRiDA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生活方式。STRiDA最大特色就是完全不用任何工具,就可在十秒內折疊或展開,重量只有 張泰山也決心要將STRiDA推上國際舞台。目前永祺是在全球各國與當地經銷商合作,先前,永祺行銷策略係將STRiDA定位為都市菁英生活的品味象徵、都市新貴的時尚配備,走高價位的精品路線,但隨著節能減碳、綠色城市已成為全球新生活運動,今年起,張泰山決定調整行銷策略。 張泰山表示,STRiDA體積小、重量輕、折疊方便,很適合在都會區內騎乘或是結合不同交通運輸工具來騎乘,他希望全球各地繁忙的城市裡,人們不論是上班、逛街,乘捷運,都能隨時搭配小摺車STRiDA,成為人們生活一部分。目前一年STRiDA年銷量約一.五萬台,隨著綠色城市的發展,STRiDA將有很大成長空間,他預計,STRiDA能有每年一○%至二○%的成長,穩定地成長。 事實上張泰山對STRiDA抱持的願景已經在發生。在短短幾年間,STRiDA已跨過英吉利海峽,從英國打進講究生活品味及生活風格的歐洲市場。張泰山表示,永祺與歐洲客戶合作,在比利時成立行銷公司,搶攻歐洲大眾運輸商機,在歐洲客戶大力推廣下,比利時政府鼓勵民眾購買STRiDA折疊車,搭配捷運「季票」,由政府補助一半的費用,三年後,這台原價五百九十九歐元的折疊車,就歸民眾所有,如同以分期付款方式,補助民眾購買STRiDA。 小摺車STRiDA已在比利時開花結果,在比利時捷運站到處可見民眾牽著STRiDA折疊車上下車,預估單是比利時,全年銷售量約一千台,未來將逐步進軍包括瑞士、德國、法國、義大利等歐盟市場。張泰山更期盼小摺車STRiDA能從國外紅回台灣,逐步打進台灣的捷運、火車、巴士等大眾運輸系統。 「STRiDA若被當成精品概念來行銷,就無法大眾化,」張泰山說,「我希望一般大眾都可以買STRiDA,價格可以再低一點,再大眾化一些。」張泰山強調,永祺仍將專攻自行車的生產與設計,未來STRiDA也會持續精進、改良,甚至發展家族車系,他透露,目前STRiDA是單速車,主要是在都會中使用,未來STRiDA會有二速車、三速車,不僅平路可以騎乘,小斜坡、大斜坡也難不倒STRiDA。 (部分文字已刊登於2010年《非凡新聞周刊》)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