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敏隆講堂:大漢帝國的昂揚精神(8)帝國的宿命結構
2009/02/04 11:43:06瀏覽856|回應0|推薦1

主講人:楊照

 08/12/12

一、武帝打造的雙重集中制

1.    從封建到帝國的轉換

帝國體制的巨大轉換,不可以一夕完成。

作為方便的斷代,在周秦之間或是戰國至秦,國家的組構構有了改變。

但從帝國浮現到制度可以運作,中間經過非常久的演變。

商鞅變法是重要的轉捩點,然而帝國制度真正取代封建,一直到武帝才完成。 

2.    權利雙重集中

53年的重大變化在於兩方面的集中:地方權力集中至中央,外朝權力集中至內朝。

漢興七十年施行的是郡國併行制,還是有宗族封建的意味。

如果武帝不是用這種形式收束權力,歷史的發展還是有可能走回封建,甚至分裂的路,但經過武帝之後,中國只要以帝國形式存在的朝代,大概都逃不掉武帝的影響。

武帝的雙重集中制:政治權力與經濟資源的集中。

在經濟上尤其是以貨幣形式執行的經濟政策。

 

二、貨幣經濟的確立

貨幣兩個基本功能。

(1)    價值中介:以物易物是不方便的,貨幣本身是無用的,只是作為客觀抽象的價值評價工具。

(2)    儲存價值/價格: 貨幣產生價值儲存的功能,進一步刺激價值儲存的動機。

貨幣這個有用的發明,在秦漢逐步的普遍:半兩,五銖錢。

真的重要的是,這些共同的貨幣和共同的貨幣延展出去的一套共同的交換系統,以及在這個系統下,儲存價格的可能性。

沒有貨幣帝國如何集中資源?帝國徵集大多必須利用貨幣。

如何有效聚斂財富,支付軍費,蓋宮殿、建園林?只有自然經濟無法儲存財富。

 

三、以貨幣形式進行的資源集中制

鹽鐵論,武帝前後期兩條路線的爭議紀錄。

桑弘羊建立了一套從民間收聚財富的國家機制,沒有貨幣難以進行。

均輸,專賣──賤買貴賣,沒有貨幣無法藉由機制創造財富。 

輪台之詔──過去的路線做錯了。

還是沒有馬上變成政策。即使在霍光的主政下,政策逐漸落實。

但我們看鹽鐵論,開邊,屯田,軍費節省下來,但國家的聚斂機制沒有瓦解。即便桑弘羊被整肅後,諸如鹽鐵專賣的機制也沒有停下來,所以為何昭宣朝看起來很富裕,可以不斷減賦。

帝國開支減少,帝國收入並沒有相應減少,是西漢帝國滅亡的結構性關鍵。

 

四、商業資本不斷轉換為土地資本

貨幣使商業行為興盛,有了貨幣的價格中介,帶來分工,專業化也使得運輸可預期有利可圖,史記、漢書有貨殖列傳,食貨志。

很短時間內在貨殖家手中累積出商業資本,然而這些原始商業資本,卻是累積在被壓抑階級的手中,這是從戰國以降壓制商業活動的傳統。

重農:自然經濟的基礎;工:還可以理解,至少生產出工具。

商,沒有創造何以獲利?運輸,交換都很輕鬆,但可獲得龐大利益,這種行為與從事這種行為的人,地位很低,一旦他有了商業資本,就會想把商業資本轉為土地資本。

擺脫商人身份的方式:

(1)   變成農人

(2)   變成地主──還是農業系統的一份子。

貨幣體制的形成,使得在封建體系下不可買賣的土地,變成了可以用價格衡量的商品,土地買賣的機制就形成了,而且無從禁止。

 

五、土地兼併的根本理由

農業與天時/天候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對農民而言,土地是不可信賴(因為無從預估收成),但不得不信賴的東西(因為限了土地無所依賴)。

而且因為沒有保險機制,只能多儲備,但在家戶經濟體系下,儲備的量有限。

在土地不能買賣的年代,碰到荒年,大概只能流離,到別的地方想辦法,那些人去了那裡,歷史沒有記錄。

在貨幣經濟體系下,遇到荒年,農人就可以賣土地,以賣土地獲得的錢,進入貨幣體系,以渡過難關,這完全不令人意外。

而荒年的土地價格,一定低於原來的生產價值,等荒年過了,土地的經濟利益一定高於取得價值,土地形成了兼併,而且都朝著同一個方向,越來越大。

 

六、地主﹣自耕農﹣佃﹣奴

1.    漢代社會的四層結構:

賣掉土地的人呢?貧民、徒附、流傭,指的都是還在土地上耕種,但失去土地所有權的人,後來有了更直接的詞彙──佃。

佃意謂著為別人耕種,依時代與地區各有不同,收成大約會有一半要繳給地主。商人以購買土地,利用土地與佃帶來更多收入,也創造購買更多土地的能力。 

漢代社會的四層結構:地主﹣自耕農(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種)﹣佃﹣奴。

這個階層代表的是經濟上的待遇,雖然還是有人逆向上升,但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這個結構還是彰顯了一條如何淪落的路線。

佃是農業生產的勞動力,更低下的是奴(重農思想的產物),所有從事非農業生產的工業及服務業人都算,像是鹽鐵專賣制度下的鐵奴──數量最多,那個年代的國營事業員工。

奴身份更無保障,近乎接近具有勞動力的財產。 

2.    國家與土地的合作關係:

漢武帝蓋宮殿,造園林,對匈奴征戰,向西南的開邊花費可觀,必須想盡辦法收斂在民間的財富,於是與進行土地兼併的地主形成合作關係。

土地兼併對國家是件方便的事,自耕農一旦失去土地成為佃,就與國家體制失去關係。

「賦」(依生產成數)、「算」(依人頭),就全由地主支付。

土地兼併越發達,桑弘羊創設的制度就越有效,地主變成方便的收稅代理人,只要找到地主,就可一次收齊國家所要聚斂的資產。

因為方便,所以國家沒有理由去管土地兼併。

國家對地主的壓力越大,轉價給佃的負擔就越重,如果佃無法負擔,不論是自願或被取消,就會脫離佃的身份淪為奴,以求得基本溫保,這是犧牲社會地位取得生活保障。

 

七、重農:重農地而不是農民

重農,以農為本的真正精神,在帝國發展的代價下,不是重農民,而是農業行為,農業生產,是農地,也因此所有的資本累積最終都會歸回農地。

負擔農業生產的農民帝國根本管不到,在帝國利用賦算代理人(地主)控制農業行為時,產生的最大問題是,帝國無法顧及農民最根本的農業生產力。 

武帝一朝完成了這件事,帝國有穩定的經濟基礎,在昭宣朝(昭宣中興),皇帝沒有太壞,沒有開邊的軍費就不用花太多錢。

與民休息減了賦算,看來對農民有利,但土地兼併嚴重,國家機制已經無法直接照顧農民,只是使地主有了更大的資本進行更大的兼併,昭宣所有試圖照顧農民的措施,包括打擊商業,鬥爭桑弘羊,都無從改變土地兼併的基本結構。

武帝朝形成的帝國制度,最後使得土地變成不可解決的問題。

 

八、皇帝血統獨大

政治權力的集中是帝國發展的必要條件,但政治權力集中的過程中,產生了不可避免的宿命。

秦實施郡縣制,卻亡於舊六國的勢力,漢興實施郡國併行制,權利集中的過程中。

(1)    先把異姓王都收拾掉,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2)    劉氏宗族一路分其地,侯不封地。

(3)    武帝整肅諸王。 

在權利集中的過程中,親親原則(依血統親近原則決定重要性)就被破壞,這是封建制度的基本原則;劉氏宗親與非劉氏宗親的差距慢慢被瀰平。

皇帝獨大,其他人彼此的差距不重要,帶來的後遺症是:是否為皇帝或皇家的重要性激增。必須保障皇帝的絕對血統生殖權。

在封建制度下,是否為嫡系沒有這麼重要,從春秋戰國時代不少光怪陸離的皇族相姦故事中可以略見。但在帝國制度下,皇帝血統生殖權不能出問題,也絕對不容許含糊,宦者重要性增加,因為他們對皇帝的生殖權力毫無威脅。

 

九、中朝與宦官

司馬遷受宮刑,改任中書令,因為他已經是宦者,他為何寫報任安書,因為任安指責他該做的事情沒做,司馬遷為何可以在皇帝身旁跟進跟出,成為內朝裡的重要人士,因為他對皇帝的生殖權沒有威脅,司馬遷說:「我活著那是為了這個!」

可是與司馬遷有著相同身份,但沒有司馬遷那種生命意義的人,有多少環繞在皇帝身邊?

帝國給自己埋了巨大的炸彈。司馬遷悲憤寫下,宮刑是第十等的侮辱,下過蠶室(施行宮刑的處所)的人,是被低賤看待的人。這是帝國的代價,為了保障皇宮的純淨,而讓皇帝被這一群人包圍。 

這群人的內在與生命經驗,必然被高度創傷經驗所扭曲,包括強烈的殘缺感,不安全感,自卑感,加上他們無後,可能病態地自卑轉自傲,如果有人對他們低生下氣,他們感受到的滿足與自傲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而遇到可能看不起他們的人,找機會抓到面前打擊、摧毀他們。

武帝朝以後,宦者在政治上的重要性開始出現,這與武帝習於把人叫進宮內,將政治權力圍繞在自己身邊有關;戾太子案後,對皇朝血統純淨的疑慮,使中朝中正常的男人就慢慢不見了,沒有與外朝相重疊的人。

 

十、皇帝與外朝的隔絕

1.    隔絕皇帝的體系

在宦者的病態心態上,自然會與外朝格格不入,而宦者只要能隔絕外朝,就等於實質綁架皇帝。

外朝要突破宦官的包圍,就要找有合理理由進中朝的人﹣外戚,因此外戚成為除了宦者以外,唯一能和皇帝日常接觸的人。因為有皇后和皇太后,他們的倫常關係是宦者擋不出去的,這是皇帝血統生殖權的圍牆勉強跑出來的缺口。 

2.    元成衰平的發展

沒有政治權力集中,帝國不會以這種形式建立起來。但後遺症也開始浮現,昭宣之治,外有土地兼併,內有宦者隔絕皇帝,到了元成衰平什麼都擋不住了。

宣帝多次想換太子,理由是元帝仁柔,宣帝一直養在民間,與許皇后有患難之情,元帝是許皇后生的,一旦換太子,皇后的地位也會有問題,在這件事情上,真正仁柔者是宣帝。

元帝最有名的故事是,他勸他父親不應用這麼多酷吏,應多用儒生;宣帝回應說:「我們漢朝一向是儒法併用。」還說:「他日亂我漢朝者,太子也」

這個故事對應元帝即位後的作為不見得這麼精確,但另一個故事到可顯露出宣帝對他兒子的顧慮到底為何? 

元帝即位已經27歲,宣帝還把他當小孩,指派了三個輔政大臣,其中的兩個人:蕭望之﹣丞相(外朝),石顯(宦者)﹣中朝,感覺上是蕭望之的地位較高,有點霍光的影子。

元帝三年,石顯用當初燕王旦對付霍光的手法,利用蕭望之休假時上書舉報蕭有反意,建議「召致廷尉」,這是下獄的意思,但元帝發現蕭望之下獄時嚇了一跳,他根本不知道這四個字的意義。

這個人一直都在宮中長大,何況還有太子太傅,怎麼有理由不知道?

宣帝看到平帝真正的問題──他搞不清楚狀況!

元帝與外朝有更大的隔絕,才能不知道這個詞彙的意義。 

元帝還有許多有名的故事,包括大量召美女入宮,多到自己認不清,必須請畫師,所以才有王昭君的故事。

宮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開邊的錢不用花,全部花在宮裡面,金費大幅增加,元帝開始把自己關在豪華的內宮裡。 

3.    外戚勢力的入侵

成帝20歲即位,第一個要處理的石頭就是石顯。

他最自然的反應,就是用外戚的勢力(媽媽娘家的親戚們)打破宦者的壟斷,舅舅王鳳的勢力也越來越大,他的五個兒子同時封候。

但皇帝與外界還是連接不上。

成帝的嗜好是修「昌陵」,用的土這麼貴代表背後一定有人搞鬼,中朝不管是外戚或宦者必須利用這些工程支出才能從中謀利。

 

十一、帝國的沒落與崩潰

1. 帝國沒落的機制

元成兩朝的作為不但花錢,而且必須發工,也就是「役使」,壓力進一步壓在國家的經濟體系上。這當然不可能是地主自己承擔,只能把壓力進一步往下推。因為國家體制的有效的榨取,把更多人往佃奴的方向推,使得元成之後,奴的人數大幅增加。 

成帝後宮也多,但無子,衰帝19歲即位,迷戀男色董賢(斷袖之癖),22歲當大司馬,進出宮闕之中。

史書上衰帝的形象很悲衰,據說無法跨足。

平帝9歲即位﹣皇帝在位時間一個比一個短。 

2.    權利體系的惡性循環

武帝訂定的制度,宿命地製造了土地兼併,上面壓著國家有效的收斂機器,而這個機器根本停不下來,除非有意圖變革的皇帝踩剎車,重新去思考對農民有利的政策,進行有效的變革,否則農業生產面對土地兼併,最終將會崩潰。

然而權力集中於皇帝一人,面對把皇帝隔絕在內朝的宦者與外戚,這個體系必然會阻止意圖變革的皇帝出現。

這形成了惡性循環,當一個皇帝與外朝越隔絕,但又繼續掌控國家收斂機器的時候,財富也傾向於花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因為皇帝再也沒有外務了。

無意義的花費會對土地兼併不良制度底下的農業生產形成新的壓力;這個壓力又會使得作為國家機制最重要骨幹的農業生產體系越來越無法維持。 

3.    帝國的建立導致帝國的滅亡。

西漢滅亡就結構的角度上,根本因素在於農業瓦解,奴因為身份改變造成的低賤挫折感,開始叛變/起義;進而引發佃的騷動,結果使得農業生產中斷,一波波饑民離開土地,這些人變成起義軍(或是匪──你要用什麼角度去看待)。

在歷史上,這不只發生過一次,在每個朝代的結束,我們都可以看到這個歷史結構性因素。

帝國興衰的規律:

(1)   皇帝把辦公室搬到內朝,可以想見,再過二個皇帝,會造成什麼樣的隔絕。

(2)   大幅增加土地稅賦,三十年後就會造成土地兼併,因為地主是最方便的稅收代理人。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unminmau&aid=2615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