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敏隆講堂:大漢帝國的昂揚精神(6) 博士與今古文學之爭
2009/01/07 07:54:55瀏覽965|回應0|推薦1

第六講   博士與今古文學之爭                  08/11/28

主講人:楊照

 

一、輪台之詔

征和四年(89BC)(維基),桑弘羊等人上書漢武帝,建議在輪台(甘肅西邊)屯田戍兵,武帝朝這種命令所在多有,但沒有人想到武帝給他們的回應是如此不同。

前有司奏,欲益民賦三十助邊用(又要加徵稅賦),是重困老弱孤獨也。而今又請遣卒田輪台。輪台西於車師千余里(已非漢屬國,是非常西邊的地方),欲起亭隧,是擾勞天下,非所以優民也。今朕不忍聞。

曩者,朕之不明』(我錯了!我大錯特錯)

乃者貳師敗(李廣利兵敗投降匈奴),軍士死略離散,悲痛常在朕心。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只要補齊防衛兵力即可)

輪台之詔後,武帝完全放棄了三十二年來主動出擊的戰略,甚至放棄向外派兵屯田駐守,轉為守勢戰略。並任命田千秋為相,封富民候,為的就是要執行他的新政策。

 

二、霍光、今日磾、上官桀、桑弘羊

戾太子案後,劉旦主動上書請求進京保衛父皇,武帝一看就覺得這個兒子有野心,把他流放出去成為燕王,還刪減了燕國封地。

武帝改立最小的劉弗陵為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昭帝,由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奉詔輔幼主,因為看過太多悲劇,他一直到死前,冷酷之心依然未變,武帝明白知道皇帝與霍光的最大障礙就是皇帝的母親,在臨終前賜死昭帝母親鉤戈夫人,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宮庭的結構性開始出現。宣帝即位時八歲,由四位大臣輔政,以霍光為主。

 

霍光的父親霍仲孺年輕時與平陽侯府中侍女私通生了個私生子,他後來返家取妻,生下霍光;而那個私生子就是霍去病,因為他的阿姨(衛子夫)進宮成為皇后,霍去病先進宮,被武帝寵幸,霍去病後來才知道父親是霍仲孺,便把父親與異母弟霍光接進長安,不久霍去病就過逝了,這給武帝非常大的打擊,或許因為移情作用,武帝對霍光特別照顧。但霍光與霍去病的性格截然不同,漢書以八個字形容霍光:小心謹慎,未曾有過。

 

三、輕徭薄賦、與民休息

霍光對遺詔的理解就是繼續實行輪台之詔的路線。所有的作法都是輕徭薄賦、與民休息。財政作為與武帝朝有了根本的改變。

昭帝即位第三年,實施七十年來第一次全國免田賦,上次實施已是在文帝時。

第四年,以律占租:除依律必須繳交的稅賦外,所有國家以命令徵集的金錢,人民仍然積欠者一律免除。要求天下以農商為本,這是以霍光路線進行的措施,但不是每個領遺詔的人都這麼想。

桑弘羊就是在輪台之詔中領銜上書之人,他是武帝的財政大臣,在武帝要打仗時想盡辦法在後方搜括錢財,武帝在輪台之詔說的苛暴擅賦,就是說他這種人,也因為他作的太好,他才成為武帝朝最重要的大臣,他的性格與觀點,當然不會因為輪台之詔就跟隨著改變。

今日磾原是匈奴,被漢俘虜留宮中養馬,因為馬養的太好,被武帝賞識,他當然不會希望漢與匈奴的關係不好

 

四、兩條路線的激烈鬥爭

看起來是霍光路線占上風,但抬面下絕非平靜無波。霍光、金日磾V.桑弘羊、上官桀,因為路線爭議就開始了激烈的鬥爭

1.    賢良文學圍剿桑弘羊。

宣帝七年,朝庭召賢良文學六十人檢討鹽鐵政策(財政政策),昭帝的詔書當然是霍光的手筆。主持會議的人不是承相,是御史大夫桑弘羊,身為鹽鐵政策的制訂者,會議理應由他主持,但他沒料到賢良文學居然一面倒的批判他的政策,他開會時的感想絕對是:『X的,居然用這種方式來鬥我。』

這場會議記錄《鹽鐵論》被保存了下來,是中國歷史記錄中最具現場感的問答記錄。

 

2.    鹽鐵論中的爭論:

鹽鐵論大部份的篇幅當然都是在論鹽鐵,但其重要性在於,這是四位輔命大臣分成二派之後的鬥爭文件,所以當然不會只論鹽鐵。

為何要論鹽鐵:

在桑弘羊為武帝搜括民利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成立國營事業。

鐵-由國家壟斷。/鹽-要國家發給執照。/酒-私釀但公賣。/均輸-國家平抑物價的平準制度。

這全部是由國家在經營事業,二千年來國營事業的問題都一樣:效率低落、貪污舞弊,來自各地的賢良文學提出了很多批評(例:劣質的鐵器使農民只能使用木製農具耕種等等)

桑弘羊的回應是:你們都對,但我不讓步,從鹽鐵專賣中獲得的利潤才能讓帝國運轉,帝國開門就要錢,防禦匈奴要錢,什麼都要錢。這些問題只是一些不肖份子的作為,我們能處理,但整體制度是好的。

 

3.    問答的核心議題:

因為桑弘羊的回應,賢良文學爭論推向問題的核心:何謂『養一個帝國』?

賢良文學:能不能不打仗?匈奴也是人,懷柔教化他們就不用花這麼多國防預算。

桑弘羊:匈奴百約百叛,你們是在說笑嗎?

 

賢良文學:一個政府與國家,到底有沒有權力,以這種形式執行權利?

桑弘羊是以目的合理化手段,我就是需要這麼多錢,賢良文學要桑弘羊回答的根本問題是,就算政府需要錢,是否可以用這種方式對付人民?(嚴刑竣法不可久!)用壓迫的方式對代人民,人民不會叛變嗎?你願意付出這個代價嗎?

 

問題的另一個核心是「仁政」,尤其是仁政的反面:一個國家,一個統治者,維持統治力量是為了什麼?

桑弘羊的頭腦是很清楚的,他說:

仁君就是必須擁有你們不能質疑的權力,一個仁君的權力如果可以被質疑,那他的權威就會崩潰,仁君以有限的權力作為人君是不可行的。一個君主作一個仁愛的君主,以軟性的力量對待人民,而背後沒有清楚明白的統治手腕作,國家是會瓦解的。

 

這是一場這是霍光對桑的文鬥,列席的丞相田千秋站在霍光那一邊,不作任何評論,意思是:你看,我們從全國選來的每一個人都反對你,你自己看著辦。

霍光與桑的矛盾必須解決,延續武帝之後的漢朝,到底是要走輪台前或輪台後的道路。

 

五、兩次政變

反霍光聯盟:桑弘羊、上官安、燕王丹、蓋長公主

燕王丹認為自己才應該當皇帝,而不是八歲的弟弟;蓋長公主是武帝長女,地位崇高,他們都有理由不滿武帝讓八歲的昭帝即位的安排。

上官桀有一子上官安,取了霍光的女兒,又生了個女兒,上官安想把女兒(六歲)送進宮當皇后,沒想到做外公的霍光不答應,上官安找到了蓋長公主的「男朋友」丁外人遷線,運用蓋長公主的力量,還是讓女兒成了昭帝后。為感謝丁外人,上官安與蓋長公主要求將丁外人封候,霍光就是壓下來,這群人因此與桑弘羊結合在一起。

就在鹽鐵論的同年發生了第一次政變,他們趁著霍光休假,以燕王旦的名義上書昭帝,指控霍光:「專權自恣,疑有非常。」(霍光要反,自已想當皇帝。)

原本是想昭帝沒處理過大事,應可很快搞定,但沒想到昭帝卻說:「明天在霍光面前再說。」到第二天在霍光面前,昭帝公開的說:「霍光無罪,這一定有人冒充燕王之名上書,把人找出來砍了。」那封昭書看起來就像燕王的手筆,這其實是不想現在就處理燕王的方法。

第二次政變,則乾脆密謀設宴,在酒席上直接殺掉霍光,但事機敗露,燕王、蓋長公主自殺,其他人非死即逃,反霍光的勢力瓦解,霍光路線取得了絕對的勝利。

昭帝在位僅十四年,二十二歲過逝,未有子嗣,這使得霍光掌握了選帝的權力,先立廣陵王,還沒出發就要他別來了,再立昌邑王,上任沒幾天,又找藉口把他廢了,此時已沒有人可以再挑戰霍光的權力。

 

三、儒家地位的確立

回頭看霍光鬥桑弘羊的時候,他運用的力量為何?仁與刑的爭論也就是儒與法的路線爭論。

賢良文學代表的意義──全國開始出現相同性格或理念的集合團體。

儒家與法家路線的鬥爭

漢武帝獨尊儒術,但並沒有罷黜百家,全部的人都想擠進儒家的帽子下,才能分到一杯羹,尤其是統治術。

仁政的統治原則,是輪台之後才出現,在昭宣之才確立。

 

四、儒家真理的掌管中心

霍光的勝利也就確定了儒法鬥爭的結果,當儒家成為一個國家的官方政治思想時,掌握了儒家思想的解釋權,也就掌握了國家真理。

 

五、博士官的源流

博士,這個詞歷朝歷代變化很大,起源:養士,除有名的四大公子,齊、魯、魏都有國家養士,求其多才多藝、無所不能。 

兩種不同的源起:

齊──不是工作描述的工作描述:不治而議論。

魯魏-王官學的博掌(掌詩書百家語)

秦:立七十博士(源於魯,孔子的弟子人數)

焚書-史記/李斯:非博士官所執,有教私藏書者

康有為認為此記載表示當時仍有人在學,但當初有人以古論今而被李斯指責者就是博士,如果博士還能掌詩書百家語,那不就沒有處罰了嗎?而且書都真的不見了。當然有很多其他的說法,包括怪項羽燒咸陽。

 

六、政治體制中心的博士

焚書之後,博士掌詩書百家語的功能式微,但不治而議論的功能依然維持。

叔孫通,原為秦博士,陳勝吳廣起義時,二世皇帝問博士們的意見,反應有兩類:(1)這是起義,是對著國家來的。(2)這是地方動亂。皇帝的回應是,主張前者的斬,主張後者的人流放。只有叔孫通一人說:這不是皇帝需要關心的小事。二世大悅,但他知道此地不宜又留,逃回家鄉,先後投降項羽、劉邦,這時他身後就已帶著百餘儒生弟子,劉邦稱帝,朝上經常亂成一團,叔孫通為漢朝訂朝儀,先由叔孫通帶先由儒生後由大臣進行排練,玩真的的時候,劉邦感嘆: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在當皇帝。

當叔孫通為漢朝建立制度時,因為他自己出身博士,當然不沒有理由廢除這個官職。當時的博士有了兩個功能

(1)不治而議論

(2)教弟子:律──法律,以律為師

小學─文字,沿續秦朝因統一六國產生的複雜字形變化(八體),而大篆必須習九千字。

呂后時廢挾書令(也就是原來李斯的禁書命令),經文才陸續燒出。但並不是真的書,大部份是像伏生的老儒背訟下來的。

文帝,設五經博士;景帝越設越多,但王庭顧問的性質未變。

武帝,獨尊儒術,設五經專士,但立刻就變成七個(齊、魯、韓三詩)

宣帝,十二個,《易》為施、孟、梁丘;《書》為歐陽,大、小夏侯;《詩》為齊、魯、韓;《禮》為後氏;《春秋》為公羊、穀梁。

使用文字與法律的能力是為吏的基本條件,博士的弟子本來就很適合成為官吏。後來正式設立博士弟子員的制度,通一藝『以上』得除吏,代表通一經即可,這使得博士實質擁有除吏的巨大權力。博士弟子員也就變成任官的管道。他們大部份都是儒家,漢的意識型態也越向儒家傾斜。

 

七、家派及其衍生之問題

這套系統必然產生派系,霍光以後,法家淡出,儒家成為國家最高指導原則,博士成為詮釋儒家思想最高權力,更可以決定國家的是非。

權利這麼大,大家都要擠進來,皇帝也沒有理由不讓其他人成為其中一份子,五經不會增加,但家派會。因為沒有書,經學的口傳傳統是非常牢固,一代一代的師生口傳口授,今日依賴文字的我們是無法想像的。

今文經因為是口傳的,所以流派當然多,口傳系統會有「本文」的出入(還不只是詮釋出入),而且還不能校對。

 

各家派有核心的部份,但也有不同的部份,這是個開放的系統,不斷的改變,不斷的增加。

緯──個家於經之外系統下,各家個各自發展的系統

 

因為靈活,今文經與現實就有了密切的關係,

讖──預言,暗示,長出來的東西是對應現實而來。對應士的傳統而來,為了處理現實問題。

使得今文經有創意與活力,但也很恐怖,因為完全沒有邊界,鬥爭也會很激烈。到哀帝時,今文經已經氾濫到不可收拾。

 

八、古文經提出的挑戰

古文經文字古老,沒有人讀的懂,

孔壁板──孔家內壁,河間獻王整理

校秘書──校出古老的文書,重要人物,劉歆。

校出來後就改變了經學的核心,古文經不是家派,而是與今文經完全不同的運動。

(1)   有所本── 在經學上奏有所本,想要收束氾濫的經學系統。

(2)   重古──越古越好。

(3)   重史──重視環繞在經文週邊的歷史。

(4)   重通經── 主張經必須通讀,劉歆上讓太常博士書,主張設古經博士,因為今文經家派太多,經學已經被斷裂

他校出的重要經典:《左傳》、《毛詩》、《古文尚書》、《逸禮》

古文尚書於今古文經的爭議焦點:周公“涉政”(經文)“稱王”(古文)

古文經運動是想打破今文經的權威。

古文很對今文經的挑戰來勢洶洶,因為古文才有文本──我主張的是古聖,今聖無法可比。

很短的時間之內,儒術得到了國家思想的地位,形成了很大的體系,今文經澎風過頭,古文經起而對抗,越古越好,回到原本,相信歷史,但又豎立了一個更大更深刻的權威。但任何「凡是」在互相激盪中都可能走入極端。

 

九、王莽崛起及其殞落的背景。

了解古今文經的爭議,才能了解王莽為何冒出頭,我們必須由當時的時代氣紛觀之。

王莽是古文經的支持者與古文經的代表,是劉歆的好友,劉歆也因為跟王莽搞新朝也因此被鬥臭。王莽說服人者不是他自己的東西,而是代表古文經對抗今文經胡說八道理論風氣的集大成者。太多人都很討厭儒家學說無限擴張之後面臨的問題,即然作為古文經運動的代表而取得的權利,反而形成了古文經的最大極端,王莽的食古不化不是因為他自己。對應於今文經的開放擴張,古文經是一種治療,被很多人接受擁抱。

為何古文尚書中周公稱王這麼重要,因為這是有古文實據的,王莽不過是照作一次,也為何王莽篡漢這麼容易,他在奇特的時刻占據了國家真理的位置,還有他為何失敗,因為他要作的事情都要有古文經的依據。

最後鄭玄整理今文經資料,他通古今,融合兩家,但他還是一位古文經學者,整理完後今文經的文字的資料也就消失了。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unminmau&aid=254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