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02 01:37:52瀏覽1921|回應7|推薦10 | |
我喜歡多元的聲音,傾聽不同的聲音,可以隨時警惕自己。 反核人士的意見充分而且合乎情理,確實應該重視,但是如果站在享受核能利益的基礎上反對核四,其用心可議。 如果要反對核四,並深化核災可能造成的危險性,我們首先應該關閉台灣現有的一切核能設施和核電廠。反核四是避免未來核電廠的風險,而現在運行中的核電廠呢?難道他們會比核四更安全?萬一明天發生核災,又何需再討論核四?核四有更先進的技術和設施,如果我們對當前的核能技術有疑慮,那核一、核二更應立即關閉,不是嗎? 關閉核電廠即使造成台灣電力不足又如何?我們可以要求工廠限量用電,每周停止供電一天,家庭用電限制到晚上十點,如此一來,小孩不至於沉迷於電視、網絡,大人晚上不必應酬,可以早睡早起,甚至增產報國‧可以肯定一點,沒有核能,台灣人日子照樣過,台灣寶島也沉不了。因為那種缺水缺電的日子咱們也曾經經歷過。 人類之所以進步在於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台灣的核能技術曾經有一席之地,清大核工系是學子的優先志願,如今呢?如果擔心核電技術的風險,我們可以提升安全技術,進而享受核能科技的利益。每一個國家的先天條件都不同,不是因為某一國家有反核政策就拿來大做文章,殊不知這些政策也經常在改變中。 反核人士在提出災難指數時,我也希望他們能告訴大家,如果台灣今天沒有核能供電會如何,又如何解決?時間表在哪裡,如果屆時沒能解決又會如何?批評政策總是撿壞的說,但如果沒有替代方案,說話聲音應該小一些,”不惜一戰” 讓人覺得反核四是政治性的目的,而非理性。 政府如何致力於核電安全,防範於未來才是重點,但還是需要我們自己重視核能技術,而不是依賴外國。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