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批評者一定要拿得出對策嗎?
2012/11/06 01:20:07瀏覽287|回應2|推薦2

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先要有方法,而解決問題的方法經常不只一個,而且各有各的利弊得失。國家政策的擬定,往往牽涉甚廣,非一人之功。批評者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再加上資訊的不完整,要批評者提出一個完善的政策是強人所難。這其中卻又衍生了兩個問題;1) 如果批評者確能指出政策之疏漏與缺失,但因為自己沒有一套更完善的對策,是否就不能提出批評呢?2) 如果批評者確能提出更好的政策,那相關的政府官員是否就應該因為無能而辭職呢?

每當在野黨批評政府政策的時候,我們總是聽到或看到有執政黨的捍衛者跳出來指謫批評者“自己提不出更好的方案,卻一昧的攻擊政府政策。”這種現象實在無關乎是國民黨執政還是民進黨執政。其實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批評者能否提出更好的政策,而是批評者所說的是否真實,是否正確。如果政府堅持己見,不採納批評者所說的,且執行後確實達到政策的效果,那自然是執政者的能力與遠見,而這本就是應該的。相反的,如果政府因為一意孤行,執行後的結果又確如批評者所預警的,那麼,執政者就必須要承擔其過失與政治責任。這聽起來似乎不太公平,但上台執政,本就意味著承擔人民所付託的責任,是不能有閃的,這就是責任政治。

在有言論自由的國家裡,任何人批評政府政策,都沒有必要提出一套自己的版本,最多也只是論述其理由,無的放矢,徳之失也,但只要論述不涉及造謠、毀謗等違法言論,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批評,這和立法委員在立法院有言論免責權是一個道理。而對批評者提出的質疑和所言論的誤謬,說清楚、講明白是政府的責任,又何能因此怪罪於言者。批評執政黨缺失是在野黨的天職,如果在野黨真能提出好政策,那執政者是否就該下台,換黨執政呢?當然不會,那麼要求在在野黨提政策又有何意義?提出來由執政黨執行?那還要這個執政黨做甚麼?批評在野黨無能只有將執政黨自己落於黨爭的位置,完全喪失執政者的應有高度。

今偶觀一文,捍衛者說馬政府面對的許多問題並非今日才有,是扁政府時期就已存在。我不知道這等說法的目的是甚麼。台灣人民不滿意扁政府時期的經濟是事實,如果國民黨無能解決問題,又何以向人民提出633的經濟承諾,又選什麼總統?執甚麼政呢?既然是接續扁政府,自然就得解決延續下來的問題。如果解決不了就該罪己,把責任又推到扁政府是不是太可笑了。執政是要對人民負責任的,捍衛者如此盲目的粉飾政府之過失,只會使政府更失去自省之能力與機會,非國家之倖也。

有人罵是福,用一個民俗的說法,譬如常聽見人罵是烏龜王八,殊不知千年王八萬年龜,卻是壽者吉言。一個賢達之人,其近身者不言其過,當思其是否巧言令色;遠身者多言其罪,當自省是否不見己過。捍衛者旦見受人非議,就要挑動藍綠兩黨對立與仇恨的神經,非國家之倖也。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fuhsueh&aid=7019517

 回應文章

小治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可以沒有對策
2012/11/06 12:47

版主立論部分同意,

把焦點放在政策的辯論才是正途,但觀今媒體名嘴有多少是如此?

試問針對馬總統行事風格的論斷是否早已掩蓋過理性政策批評?恐怕是罵人比較爽吧.

前朝行之有年的政策,今朝提出異議要今朝擦屁股卻又怪罪今朝,這是不公義.

過時或不好的政策當然要改,但責任成因還是要分清楚.讓肇事者有罪,改革者有功,

不然有功卻無賞,打破還要賠,誰願意幹阿.

呵呵,不是下台了算是付出代價後責任就沒了,除非是不想再上台了.

掛號信(chifuhsueh) 於 2012-11-07 02:07 回覆:

先生的見解我是能充分理解的。

修正過去政策的錯誤,彌補政策之不足,和貫徹現行之政策,都是執政者該做的事,把中華民國的不幸際遇怪罪於國民政府的腐敗,日本的侵略,共產黨的竊國又如何?執政者首先必須放下過去,面對現實問題,尋求解決之道,提出富國富民之方法。如果沒有能力解決而怪罪於世界的經濟環境,怪罪於前朝,實乃口水治國,政黨輪替又有何意義。

因此,錯誤或不好的政策,去追究他是現政府的,是前朝的,或是再前朝的有何意義,不都是需要提出解決的方法嗎?況且許多政策因為時空環境之不同,即使現在看起來有些不盡情理,在當時卻是好的政策,也確實發揮了功效。

現在的問題在於責任政治的責任二字沒有確切之界定,為政者常說,“我負責”,負甚麼責呢?其實只有一個,就是“我下台”。但大家都知道,錯誤的政策危害甚於個人貪腐,這些人下台後所造成的損失仍在,還是全民買單,這是現行民主制度的一大缺失:這為政者是人民選的,所託非人,這最終的責任自然還在人民。

政策的錯誤和過失其實是不同的,為政者鮮有因政策過失而受法律制裁的,例如停建核四,又恢復,造成了國家經濟的重大損失;蔡英文專斷獨行投資宇昌,如果這個項目成功最好,如果最終失敗,即使她有此職權,這損失納稅人的錢,她難道不用承擔責任。

下層公務員可以因過失受罰入獄,而上層者可以為所欲為而無事,我也始終不解,我不是學政治的,也不是學法律的,問題留給後人吧。



黃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反對黨當然要有對策
2012/11/06 04:31

如果,你是一個從政人員,或是往政治這條路發展的人,那你在探討任何一件時政時,就需要除了找出問題,並提供解決的方法,否則,你就不配是一個政治人物;我們看美國的政治人物,大分為民主黨,和共和黨兩種政黨傾向.同樣,一件事情,各有看法,同時,都可行.

在外國反對黨會組成影子內閣,而台灣呢?

 

掛號信(chifuhsueh) 於 2012-11-06 04:54 回覆:
政黨論述國事講的是治國大綱與方向,而評論者談的是國家執行政策之得失。民主、共和兩黨雖各有其基本主張,但在執行政策時卻往往根據情勢變更其立場。可知,黨的主張重略,執政者的政策重術。此二者不可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