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馬英九,是不是該去渡假?
2013/09/09 05:07:33瀏覽520|回應0|推薦0

我認為馬英九不適任總統源自六年前他來美訪問時,當時他還僅是個台北市市長。這期間我也曾多次進言,甚至勸他急流勇退不要競選連任,但這對他這樣一個高傲又沒有智慧的人來說,自然也不起作用,之後也懶得再批判他的作為。

立法院長王金平關說案,從表面上看,王金平是關說了,但又如何?民代不就是要為民請願嗎?我想表達的是,正當的關說是為表達意見,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關說不是行賄,更不是脅迫,關說者又如何有罪?關說之所以詬病,在於利用權勢或金錢來達到關說之目的,這是不當關說。台灣以前的法律是行賄者無罪,但現在想要行賄關說是犯罪的。這其中的關鍵還在於被關說者的作為。如果被關說者不同意,請問關說有用嗎?

今天馬英九對王金平的隔海聲討就是“王金平你關說了”。我的看法是:無論你馬英九手上掌握了多少證據,足夠你認定王金平有關說,在法治國家中,沒有經過司法判決,都不能說明王金平有關說,難道你現在不但是總統,還兼任法官?

在今天這樣一個“人”的社會中,只要不是不當關說都不是過失,是人之常情。親人朋友犯了錯,難道你不千方百計求人,圖個刀下留人?小孩在學校犯了錯,父母託人向校方求情,這不是關說是甚麼?買不買帳還得看承辦人,不是嗎?只要不違法,這託人關說還是得作,不是嗎?

任何一個關說案的“是非價值”,其關鍵在於“處理正義”,而不是有沒有人關說。輿論對案件的影響,也是一種“關切”,法官的判決可以受其影響,也可以不受,在乎於法官本人。一個案子是否處理得當,還必須回到司法面。現在大家都把焦點放在關說者身上,而思毫不論處理正義,使得事件很明顯成為一場政治鬥爭。

既然本案詢問過承辦檢察官,請問有沒有問過承辦人“有沒有人指示你本案不要上訴?”“甚麼人指示你的?”有這麼兩個一番兩瞪眼的問題,還需要甚麼監聽資料來證明不當關說。如果這兩個問題沒有答案,那可以確定本案是純屬想像,憑空捏造的。因為調查人員除非是白癡,否則不可能不問這兩個問題,大家說呢?

馬英九發動這場政治鬥爭,未必能勝,原因很簡單,是非的正當性不夠。因為既使馬英九掌握證據顯示王金平有關說,王金平也承認打過電話關切過本案,但如果不存在不當關說、委託,例如行賄或利用職權脅迫等,完全無法說明王金平在本案中有任何違法,甚至道德瑕疵。

馬英九總統表示“此事不處理,無法樹立司法獨立,司法應堅守紅線,案件無灰色地帶”。台灣是五權分立的國家,行政、立法、司法本就分立,如果立委、官員關說可以影響司法,那只能說明台灣司法完全沒有獨立,馬英九應該致力於司法改革,不是嗎?把台灣關說的一貫傳統加諸於王金平一人身上,宣稱是台灣司法最黑的一頁,實在太誇張,這種政治操作實在太低檔次。

政治人物要打擊自己同志應該是下下策,除非是為了置之於死地而後生,要不就是頭腦壞了。我想馬英九總統應該去渡假,仔細想想自己究竟在幹甚麼,只怕木已成舟,大錯已鑄。

看著馬英九、吳敦義、江宜三人照中的表情,我彷彿聽見馬英九說“這次非弄死你不可”,吳敦義低著頭說“別看我,此事與我無關”,江宜笑嘻嘻跟著道“我王英明,我一定會在下面鼓掌叫好支持你”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fuhsueh&aid=839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