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悲劇的真實結構
2010/04/09 15:59:08瀏覽444|回應0|推薦2

有人說我是馬迷,其實我是武俠小說迷,從小就迷。最近最喜歡的一部小說叫「麟鳳傳奇」,可惜作者不肯常貼文,總是等著、等著,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下集。另外一部「一劍江湖」,覺得作者功力稍遜於前者,但應該算是不錯的創作,一些段落文字優美,劇情也跌宕起伏。

我說說裡面的大概劇情。仁厚的男主角與溫柔、美麗的女主角本來就要成為最幸福的一對,忽然出現不測風雲,從此苦難一波接波湧現。男主角受盡各種折磨,並與情人屢屢生離死別。溫柔、美麗的女主角則被英俊、狡詐的反派男主角騙得團團轉,甚至導致女主角因為誤會,恨極欲殺男主角。故事最後結局如何還不得而知。等著瞧吧。

我幹嘛要說這些,我想談談悲劇的真實結構。我認為悲劇有其結構模式。但是,典型故事裡的悲劇結構通常不符合真實。典型故事裡的悲劇結構常依賴極端的反派角色來呈現悲劇的張力。但是,在真實人生裡,事情通常不是這樣的。沒有這樣一個極端的反派角色來製造悲劇張力。悲劇張力通常來自別的結構性的因素,而結構性因素可能還包括人的內在自我的因素。

早年的古龍,塑造了「無花」和尚的角色,引起讀者的興趣,所以,在後來改編的連續劇裡,無花變成重要的角色,串連故事的全局,也使故事維持著持續的張力。

但是,在現實人生裡,通常沒有這樣一個長期的忠誠反對派,來為我們製造持續的悲劇。事實上,陳進興只要做了那一次壞事,就可以讓白冰冰半生痛恨;那位被批評體罰過當的國語實小老師,只要一次上了媒體鏡頭,接下來她的人生裡恐怕就難再有彩色。能夠像一劍江湖裡的男主角那樣,屢仆屢起,不斷迎戰險惡敵人的劇情,在真實人生裡很難想像。而忠誠的反派,有沒有可能部分是我們的內心的鏡像呢?或是,自我執著於某種思維模式或心理狀態的結果呢?

我們的社會裡確實存在著種種真實的悲劇。事實上,對我來說,我認為百餘年來的華人世界,就是個大悲劇的故事。但在這個悲劇故事裡,誰是那位大反派?那個「忠誠的」的永久敵對者?

我認為其實並沒有這麼一個人物存在。悲劇是真實的,忠誠的反派則是虛構的情節。

但是,虛構的情節是否被意識到是虛構的呢?人們是否意識到自己的執著呢?反之,真實的悲劇原由又是否被理性地察知呢?答案似乎常是否定的。人們沈浸在「虛構的」敵意中,把虛構的「忠誠敵人」努力給客觀化。而卻放過真實的悲劇原由,因為人們看不見自己的執著(主要是人的「我執」),也因為真實的原因常存於結構面,而「結構」太不具體,甚至也太不浪漫。

把虛構的敵對情節客觀化,卻對真實的結構困境矇眼不看,反映了什麼?反映了悲劇的結構中有一環是人的我執。我執是讓悲劇繼續或甚至惡化的根源之一,甚至是最主要的根源。人的自我在意義詮釋的過程中掉入我執的陷阱。但是,自我並未看到意義詮釋在過程中的作用,而將出於我執的意義詮釋的結果作為問題的根源。在苦境中,人們偶或嘗試苦中作樂,又偶或尋找到以為可幫助釋放痛苦的替罪羊。

這樣,華人世界也就繼續熱熱鬧鬧、紛紛擾擾。人們也就這麼生活著,與苦樂一同...。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392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