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影「葉問」觀後
2009/04/01 22:47:46瀏覽631|回應2|推薦3

剛看了電影「葉問」。大體來說,演得不錯,人物刻劃夠鮮明,也還自然。情節雖然有些誇張,但是也還說得過去,至少沒有違反一些基本邏輯。

當然,電影最重要還是從民族主義的情感出發,表達中國人的抗日情懷。

日本侵略中國,中國人抗日。天經地義。

我不忍太去追究真實故事裡,葉問是否真能以一對十,並且贏得如此徹底;又能在公開的比賽中贏了日本的將軍。如果有人能證實確有此事,我當然很高興。

但是,如果葉問真是如此英雄,反倒印證了一件事:一國的強盛與否,無法依賴少數英雄人物。少數英雄人物再怎麼英雄,都救不了國難。

國家的強盛依賴什麼?依賴集體的力量。而集體的力量依賴什麼?我以為是個人理性與集體規範,其中也包含著普遍的道德自律。

個別日本人也許並沒有什麼特別突出之處,但是集體的日本卻擁有強大的力量。他們的力量,我以為主要是來自紀律,也就是集體規範。

當然,他們是否有較多的理性?是否可稱為道德自律?或有爭議。但是,相對於中國人,日本人的集體規範較強,紀律較嚴明。這點應該是毋庸置疑的。而僅僅是這樣,作用就已經足以顯現。

日本人比中國人更理性嗎?這個問題不好說,但是我認為他們的行為比較符合集體理性。或者說,從集體層次來看,他們的行為顯得比較理性。可以說,紀律就已經是集體理性的重要指標。有紀律就能讓集體有力量,這就是理性所要達到的效果。

關於道德自律的問題更是難明。但是,我的看法還是:至少,就團體內部來說,日本人的行為較符合道德自律的原則。日本人常被台灣人譏為「有禮無體」,意思大致是說,日本人外表有禮,內心卻未必真誠。

完全的無心,無從表現於外。我們討厭某人,要我們對他禮貌是很困難的。網路上的討論,為什麼總是難以維持禮節?因為爭吵的雙方都無心尊重爭議的他者。

總之,能表現禮貌,不可能完全無相應的心。只是,外表禮貌確實也可能有某種程度的虛偽。真偽之間,大概與互動雙方的關係親密度有關。在日本社會內部,我相信他們彼此間是有一定程度的道德自律,以致社會能維持高互信度與高團結度,卒能顯現強大的集體力量。日本武士道文化雖然霸道,但是仍然能表現某種道德自律的精神。

反觀中國,內部就欠缺互信、團結,以致集體力量難以展現,結果屢屢為外人侵侮。甚至,連內部也還要鬧分裂。如果中國真是一盤散沙,就是再多個葉問,又能怎麼樣?最終還不是要受別人的欺侮?

普遍的理性與道德自律,這比個人武功更重要。只是一點也不比較容易做到。但是,我還是期盼中國人能向這個方向來努力。比較極端地說,中國人或許要收斂個人主體性,而多些禁欲式的理性。

中國社會欠缺紀律,我認為根源於中國文化的人本主義精神。人本主義精神強調主體性,而主體性抗拒被規訓(disciplined),文官的散漫與無權,也難以強勢維護集體規範。最後,社會陷於失序狀態。尤其歷經長期匱乏經濟與因異族統治所帶來的普遍疏離感,更使公共規範難以確立。最後,集體力量極度衰弱,才引來近代的不斷外侮。

中國人曾經如此痛定思痛,此刻何不多些自省、檢討?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2806950

 回應文章

路過
2021/03/07 17:54
國家強大,人民就會好?查[香堂村]in網路,傻瓜!會更倒楣,連國際聲援都救不了你,不民主法治自由的國家,人民哭天喊地,想救你,都因為你有強大祖國,而搖頭嘆息

許全安的可愛兒子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4/01 23:10
寫得很好喔!   全安